首页 理论教育 土族历史故事:佑宁寺与民族信仰

土族历史故事:佑宁寺与民族信仰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席元麟(土族)民族和宗教有密切关系。宗教的集中体现物为寺院,因此这篇述说土族史话的短文定名《土族和佑宁寺》。据学者认为,土族先民和我国古代北方许多民族一样,信仰的是萨满教,迁到河湟、祈连山一带后,和吐蕃接触频繁,逐渐改信喇嘛教。宗教不仅仅是精神信仰,还给土族生活习惯、文化艺术以至经济带来深刻变化,而其集中点、有代表性的,为佑宁寺的建立。寺院的雕塑、绘画等也是土族艺术的组成部分。

土族历史故事:佑宁寺与民族信仰

席元麟(土族

民族和宗教有密切关系。宗教的集中体现物为寺院,因此这篇述说土族史话的短文定名《土族和佑宁寺》。

关于土族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学术界正在讨论。大致说来,有“吐谷浑说”、“蒙古人说”、“阴山白鞑靼说”、“沙陀突厥说”等几种。“吐谷浑说”认为,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吐蕃战败后,大部分归附吐蕃,一部分东迁,一部分继续留在青海、河西,后一部分成为以后形成土族的主体。“蒙古人说”认为土族自称“蒙古尔”(意为蒙古人)、“察汗蒙古尔”(意为白蒙古),这种自称反映了土族来源和蒙古的密切关系,从文献资料、习俗信仰中也可找到一些证据。后二种说法也能提出一些理由。看来,土族是由多种民族成分融合成的,吐谷浑人、蒙古人占了主导地位。中国各民族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吸收、融合,寻找“纯粹”的族源是困难的。土族形成经过了漫长道路,土族民间传说反映了这一点。

据传说,很久以前,土族先民住在遥远的北方,以狩猎和畜牧为生,以后逐渐向水草美的地方迁徙,到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阴山草原,在这里度过了很长时间,又经贺兰山抵达祈连山麓、河湟之滨,开始垦荒种地,向农业转化。一首土族宴席曲中唱道:土族祖先上蓝天捉青龙、驾金犁耕耘失败了,上石山捉野牛、驾银犁耕耘又失败了,下平滩捉黄牛、驾铁犁才成功地耕出珍珠般的青稞。这首歌反映了土族先民学会农耕经历的艰苦过程。上述的迁移路线不明确、不准确,但说明土族先民走过的道路漫长,土族历史的悠久。走过这样漫长道路,历史这样悠久的民族,来源不可能是单一的,它吸收别族,也被别族所吸收,到处吸取祖国大地营养,也为祖国大地浇注自己辛勤的汗水。据学者认为,土族先民和我国古代北方许多民族一样,信仰的是萨满教,迁到河湟、祈连山一带后,和吐蕃接触频繁,逐渐改信喇嘛教。宗教不仅仅是精神信仰,还给土族生活习惯、文化艺术以至经济带来深刻变化,而其集中点、有代表性的,为佑宁寺的建立。

佑宁寺原名郭隆寺,建于山峦之中。“郭隆”意为“鹰谷”或“鹰住的地方”,可见地势之险峻。传说明万历年间三世达赖喇嘛前往蒙古讲经,路过今青海互助县折合加地方,停留之际,空中祥云积聚,雷声隆隆,霖雨倾盆而降。雨霁天朗,一条彩虹飞架郭隆上空,雄伟美观。达赖视为吉兆,说在此建寺,弘扬佛法,但说后而去,并未实现。之后,四世达赖喇嘛由蒙古赴藏,途中亦经折合加地方,当地僧众请求在此修寺,实现三世达赖意愿,四世达赖喇嘛以为时尚早,容后再议,没立刻答应。所以折合加一带的13位部落头人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去西藏求见达赖四世,重申前愿。达赖应允,但无暇前往。后和班禅喇嘛会商、算卦,决定派嘉赛活佛等人去。寺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兴建,因在郭隆地方,故名“郭隆寺”。(www.xing528.com)

寺初建时规模不大,以后不断增建,达到很大规模,明末清初僧众达6000人,号称湟北(青海湟水北部)诸寺之母,与塔尔寺同为青海有名喇嘛教寺院,黄教(喇嘛教格鲁派)圣地。

寺院不论建在何处,深入密林还是峭壁悬崖,都不能躲避人间政治风云。清雍正初年,因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之乱,郭隆寺牵涉其中,寺院被烧,经籍被焚,僧众有的被杀,有的逃散。后雍正十年(1732年)又奉敕重修,赐名“佑宁寺”,从此此名取代郭隆寺,更为人所知。同治年间,西北战乱频繁,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和民族矛盾紧密相联的宗教矛盾,导致此寺再次被焚,虽然光绪年间又奉命重修,始终再没达到昔日规模。佑宁寺的不断被焚又不断重修,说明统治者的重视,寺院香火是人间烟火的一部分。

宗教信仰神灵,但维持寺院信仰的是物质经济。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是至理名言。寺院有大量土地、房屋、牲畜,还兼放高利贷。寺院周围的广大农牧民,或佃租寺院土地,租住寺院房屋,或放牧寺院畜群,交纳粮、油、草、柴、皮毛及各种生活用品,负担之重,难以尽言,精神压力更不用说了。

但寺院在当时又是文化的代表者,寺内名僧活佛往往是知识权威。如二世章嘉活佛,45岁入藏,后返青海,康熙十四年(1705年)被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著书7部,流传甚广。三世章嘉活佛,是雍正皇帝经师,通藏,蒙、汉3种语文,乾隆初年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分译为蒙古文,还编纂了《同文韵统》、《满汉蒙古西番合壁大藏全咒》、《喇嘛神象集》等10多部经籍,并著有《佛历表》,对研究佛教有参考价值。二世土观活佛被清帝封为“静悟禅师”,有5部著作,其中《一切宗义明镜》,是研究佛教的重要参考资料,有英、德、法文译本。三世土观活佛是清乾隆国师之一,精通藏、汉语文,著作有 17部之多,其中《宗教流派镜史》最为有名,有英、德文译本。三世松布活佛的《如意宝树史》,是国内外研究佛教史、我国西藏、青海地方史、民族史的重要典籍,早在本世纪初已被译为英文并加注释出版。这些活佛也是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还有许多高僧对天文、历法、医药亦有研究。寺院的雕塑、绘画等也是土族艺术的组成部分。总之,估宁寺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土族的文化艺术,它也象征着宗教在人民中的权威。但是历史在前进,土族在新的条件下正在创造自己的崭新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