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豁达大度的政治家赛典赤-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豁达大度的政治家赛典赤-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老当益壮的赛典赤却勇于承担它。脱忽鲁得知后十分高兴,疑团尽释,从此,“政令一听赛典赤所为”。当即下令给这几个土吏戴上刑具,押回云南送交赛典赤处置。赛典赤这种豁达大度、与人为善的政治家的胸怀,博得了很多下级官吏的由衷钦佩,心悦诚服。赛典赤在云南的政绩,首先是完成建省大业。1279年初秋,赛典赤在他操劳5年之后,69岁时与世长辞。

豁达大度的政治家赛典赤-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松 林(回族

在元代少数民族政治家中,赛典赤·赡思丁(1211年——1279年)是业绩卓著、很有声望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

赛典赤·赡思丁,是称号,阿拉伯语的音译。赛典赤的意思是“荣耀的圣裔”。按民间流传的一些谱牒推算,他是穆罕默德的31世孙;赡思丁的意思是“宗教太阳”。他的原名叫乌马儿,意思是“长寿”。他们一家,是在十三世纪初,从当时隶属波斯伊斯兰文化重镇不花拉(布哈拉)东迁到中国的。

赛典赤从青年时代起,就活跃并闻名于当时的政治舞台,他先后历任四朝,担任过燕京断事官、燕京路总管,在伐蜀的征途中主管粮饷,又被授予吏、户、礼三部尚书、拜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领钞法,还出任过陕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掌理军国重事的经验,政绩斐然。

赛典赤的卓越才能在晚年更得到充分地发挥。1274年,他已63岁,被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当时的云南,荒僻偏远,生产落后,文化低下,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局势动荡不安。由于人选失宜,使忽必烈伤透脑筋。任命赛典赤去主持政务,是他精心选择而亲自作出的重要决定。他还召见赛典赤面授机宜,恳切慰勉。忽必烈在即位前,于1252年曾奉命征云南、平大理,对这一地区的复杂情况和战略意义体会极深。因此,他认为派赛典赤前往云南抚治,是最理想、最妥善的人选。

这一使命,无论放在谁的肩膀上,都是繁重的,面临着重重困难。但老当益壮的赛典赤却勇于承担它。他开始调查情况,访求熟悉云南地理的行家,将“山川城郭、驿舍军屯、夷险远近”弄得一清二楚,并绘制详图,准备赴任。(www.xing528.com)

要在云南开创新局面,谈何容易!即便是只在那里立足安身,也不会一帆风顺。赛典赤必须善于应付各种局面,处理各种矛盾。首先要排除的就是入境就职的干扰和阻力。当时,镇守云南的宗王脱忽鲁受左右煽惑,以为赛典赤到任是来者不善,于己不利,势必夺权,便准备以兵戎相见,摆出对垒拼搏的阵势。赛典赤到任后,从容沉着,派长子纳速剌丁去见宗王,陈述世祖委任的意图是配合宗王工作,决不是来跟宗王争庭抗礼,并主动要求宗王派人共议大事。宗王闻之有理,责怪左右不该谗言挑拨。第二天,宗王便派了两名亲信随同纳速刺丁回拜赛典赤,彼此互赠礼物,言谈极欢。赛典赤说:“你俩是宗王的亲臣,但没有官衔,不便共议国事,想授予二位行省断事官,因为还没见到宗王的面,不敢自作主张。”当即令其中一人返回向宗王汇报。脱忽鲁得知后十分高兴,疑团尽释,从此,“政令一听赛典赤所为”。赛典赤这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智谋,使局势转危为安,特别是在促使宗王不插手干预政事上,使掌握并运用了高超的政治艺术

但干扰仍然连续不断。赛典赤到任两年,有几个怨恨他的土吏(当地少数民族官吏)就跑到京城告御状,说赛典赤专横独断,超越职权。忽必烈不偏听偏信,说:“我深知赛典赤是个忧国爱民的人,你们竟敢诬告他!”当即下令给这几个土吏戴上刑具,押回云南送交赛典赤处置。这几个土吏吓得魂飞魄散,自知凶多吉少,命在旦夕。没想到他们被押回云南后,赛典赤却命令左右为他们解脱刑具,并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皇上委我以重任,赋予我权力,才上告我专横越权,我不加罪于你们,还要委任你们官职,只望你们竭忠自赎。”这几个土吏感激涕零,说:“我们罪该万死,你却宽大为怀。我们既生之而又官之,愿肝脑涂地,誓死以报。”赛典赤这种豁达大度、与人为善的政治家的胸怀,博得了很多下级官吏的由衷钦佩,心悦诚服。

赛典赤在云南的政绩,首先是完成建省大业。他划定路、府、州、县,确定了云南的行政建置。他确定的建置历经明、清以至民国,仍大量保留。在他死后670年,即新中国成立时,云南全省的108个县中,有57个是他设置的,或据他设置的路、府、州改称的,可见他的划分很大程度上符合云南的实际。赛典赤还组织民工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发展生产。他用了3年时间增修滇池上游的松花坝,这里至今仍碧波荡漾,树木苍萃,他创办庙学,选聘名师任教,提高云南文化,他还修建清真寺,奠定了云南伊斯兰教的基础。

1279年初秋,赛典赤在他操劳5年之后,69岁时与世长辞。人们听到他逝世的消息,失声痛哭;来吊唁的邻邦使臣也“号泣震野”。人们以传统礼仪为他建庙祠、修坟墓,元朝廷封他为“咸阳王”。他的子孙在云南繁衍,成为云南的回回大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