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森林中的室韦族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森林中的室韦族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韦”只是许多彼此无联系和不统属于君长的各部所构成,是这一地区民族的总称谓。这些室韦,大部属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其中的落俎室韦分布在精奇里江下游地区;钵室韦分布在外兴安岭的雅玛岭地区;深末怛室韦分布在精奇里江支流谢列姆扎河流域。室韦人父母死了之后,尸体用树枝及桦树皮包好,置于树上,称作风葬或树葬。室韦各部分布以呼伦池为基点,它的周围全为室韦各部所占据。

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森林中的室韦族

光 天

古代汉人把分布在契丹以北的各部落统称为“室韦”。它是南北朝隋唐时期居住生活在黑龙江流域上中游南北地区的古代民族群体。“室韦”只是许多彼此无联系和不统属于君长的各部所构成,是这一地区民族的总称谓。

根据语言学家的考证,“室韦”系“锡窝”的转音,即蒙古语“森林之意”,这说明“室韦”各部落都分布在森林中,是森林民。从语言上看与靺鞨相通,在种族上与丁零和遗留下的鲜卑人有渊源关系。拓跋鲜卑南下后,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出现了室韦群体。有森林里的游猎部落,也有走出森林进入草原的游牧部落。

室韦从南北朝时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遣使向东魏献貂鼠方物等,向中原朝贡。至北齐和隋代仍经常同中原往来。隋唐时期室韦部落的名字很多,如隋时有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等5部。他们不相统一,没有君长,各部有自己的酋长。社会发展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到了唐代有20余部,其一称蒙兀室韦。通常认为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是鄂温克、鄂伦春人的祖先。大室韦和蒙兀室韦是蒙古人的祖先。南室韦和黄头室韦可能与锡伯人的祖先有密切关系。这些室韦,大部属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

这些室韦部落,小的百余户,大的千余户,分散在山谷之中,北部的进行游猎和捕鱼生产,南部的有少数畜牧部落。到了隋朝时,室韦一度受突厥所控制,但与中原仍保持联系。

北室韦大约在今额尔古纳河与黑龙江上中游及嫩江松花江一带。其中的落俎室韦分布在精奇里江下游地区;钵室韦分布在外兴安岭的雅玛岭地区;深末怛室韦分布在精奇里江支流谢列姆扎河流域。

室韦各部把酋长称作“莫弗”、“莫何弗”,即满语的“玛发”,意为老翁、长老、爷、祖等意。这是进入父权制的一种明显的标志。

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的经济生产,主要以狩猎和渔捞为主。他们夏天用白桦树皮盖屋。桦树皮屋类似圆锥形住屋,一般用30—40根 5米长的木杆搭盖。先把4根顶端带杈的杆子交错搭好,然后加上辅杆。

北室韦由于分布在北部极寒之地,冬季雪深没马,他们多入山居住在土穴中,以猎获狍、野鹿为生,食其肉穿其皮。冬天人们在河上凿冰洞网鱼。由于积雪很厚,人们都穿着滑雪板行路和追击猎物。部落酋长叫“乞引莫贺咄”。每个部落都有3人或2人组成的部落会议,掌管部落事务

室韦人父母死了之后,尸体用树枝及桦树皮包好,置于树上,称作风葬或树葬。他们有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相信万物、死者都有灵魂。

大室韦和蒙兀室韦是畜牧业和猎业相结合的部落。他们在草原上居住在一种可任意拆迁的类似蒙古包式的帐蓬内,冬天盖上兽皮,夏天围上毡子,这种帐蓬很适应游牧生活。(www.xing528.com)

南室韦地区是山林草木茂盛之地,产各种珍禽异兽。夏天蚊子、虻纳很多,人们多居住在树上,以躲避蚊虫的叮咬。南室韦共分25部。每个部落都有酋长,叫“余莫弗瞒咄”。实行酋长世袭制,如无嗣,则选精明能干的人担任。有男人披发,女人盘发的风俗。交通工具以牛车为主,渡河工具用木筏或皮筏,更多的是用桦树皮船。这种船轻便耐用,长丈余,宽约2尺,两头窄,只能容纳一二人,其速甚快,又称“快马”。

室韦人喜爱珊瑚、红色的珠子,女人多以它作为装饰品,戴在颈上,以多为贵。妇女如不得红色的珠子等物,便不出嫁。富贵人家大多以五色的珠子垂胫。这些装饰品最初是作为勇敢、灵巧和有力的标记而佩戴的,只是到了后来,才归属于审美、装饰的范围。

室韦人已经会酿酒,最早的酒是用植物的块根或是果实酿造的。农业兴起后,才出现用谷物造酒。游牧部落则用牛、马奶酿酒。马奶酒是室韦部相当普遍的食品。

乐器的发明与狩猎生产密切相关。由于狩猎的需要,室韦人创造了诱捕飞禽走兽的声音,如鹿哨等。

室韦人的婚姻形式很有意思。一种是男女相好后,在女方不备的时候,将女方抢去,然后送牛马为聘礼,并将女方送回家。等到女人怀孕之后,再经常回到男家。另一种是男人到女家入赘,在女家劳动3年后,才能把妻子带回家,女家还要将财物分给他们一部分。

到了唐代,室韦部落分成20几个部落。有乌素固、移塞没、塞曷支、和解、乌罗护、那礼、岭西、山北、黄头、大如者、小如者、婆莴、纳北支、骆驼、东室韦、大室韦、西室韦、蒙兀、落俎、落坦等部。

室韦各部分布以呼伦池为基点,它的周围全为室韦各部所占据。山北室韦在黑龙江以北之地。在外兴安岭南坡有婆莴室韦。大室韦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外兴安岭西北为纳北支室韦。

贞观四年,室韦各部全部归附唐朝。唐朝政府为了加强对室韦地区的管辖,在当地设置了室韦都督府。以“平卢军节度使镇抚室韦、靺鞨”,任命室韦各部酋长为都督、大都督、将军等职。担任过这种官职的有:热素、阿朱等人。

室韦各部之间没有统一的君长,由各大酋长管辖本部。每次出猎聚集在一起,猎后散去,不相统属。他们过着集体的狩猎生活,有些部落兼事少量农业。部落内没有赋税,但已有贫富分化。他们的住屋用皮或苇、草覆盖,迁徙时则将屋架及覆盖物带走。

由于唐朝在室韦地区设有官府,从而室韦各部向中原纳贡十分频繁。例如,开元天宝年间有10次。其中天宝四年遣使献方物;天宝六年遣使贺正献方物;天宝七年正月遣使朝贡,三月偕和解室韦、如者室韦、骆丹室韦,并遣使献金、银及六十缥布,鱼牙绸、朝露绸、牛黄、人参等物。大历年间有11次。除派遣使节来朝外,多由都督亲自领队,人数有时达数十人之多,并得到唐朝皇帝的亲自接见。例如,会昌二年,室韦大首领督热伦等15人来朝,唐武宗亲自接见。特别是东室韦,黄头室韦与唐的关系更密切,他们除纳贡外,还携带金、银、貂皮、人参等土特产到都城长安贸易,换取中原的布帛和各种生产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