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冰
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四月的一天,一支衣甲鲜明,旌旗招展的队伍离开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一位身穿四品官服的人骑着骏马,由副使谒者仆射等随同,率领队伍向东北进发。这位官员就是皇帝的特使、中书侍郎李敞。他奉了皇帝拓跋焘之命,前去大鲜卑山的“祖宗之庙”,告祭天地和祖先。原来,鲜卑人拓跋部(又称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王朝后,乌洛侯国(乌洛侯是当时活动在嫩江流域的一个部族)的使者前来朝贡,并向拓跋焘报告:“在他们国家西北有北魏皇帝祖先的祖庙石室。石室南北长90步,东西40步,高 70尺,而且有神灵,民众常去祈请。”皇帝怀念祖先,于是派李敞等前去祭祀。
李敞一行穿过广阔的草原,进入层峦叠嶂的大兴安岭,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到达乌洛侯国境内。然后又朔难水(今嫩江)北上,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祖庙石室。他们搭起了帐蓬,安排好营地,把祖庙打扫干净,准备好祭品,等待告祭大典的到来。
7月25日,中书侍郎李敞和他的随员们,在祖庙举行了隆重的告祭典礼。他们摆好马、牛、羊三牲,向天地、祖先行大礼后,李敞代表皇帝宣读了告祭祝文。祝文的大意是:“太平真君四年,上天的儿子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等人,将马、牛、羊三牲奉献给天地。在我祖先创业的时候,天地之神保祐了他们。经过千万年,祖先南迁,开拓了疆土,建立了王朝,威震四方。北方使者来朝时报告,知道祖先的旧墟石室还在远方,非常怀念,因此前来告祭。敬希上天继续赐福给我,让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子子孙孙福禄不断。”祭祀完毕,将祝文凿刻在祖庙石室的西壁上。在石室之外,立了很多桦木,将祭祀的牲体一块块挂在上面。这件事情记载于《魏书·礼志》和《魏书·乌洛侯传》中。
鲜卑的“石室祖庙”在什么地方呢?《魏书》记载:“石室南距代京(今大同)可四千余里。”可是它的具体地点在哪里呢?知道了鲜卑石室的所在,就可以解决我国历史地理研究中的许多疑难问题。因此,后世学者根据史书记载,进行了长期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石室在额尔古纳河流域;有的则认为在贝加尔湖附近;还有的认为石室应在大兴安岭山脉之内,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文物管理站的米文平等同志,综合分析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和群众提供的线索,先后4次对阿里河附近的嘎仙洞进行了考察。1980年7月进行第4次考察时,在嘎仙洞内的西石壁上,发现了当年李敞凿刻的祝文。因此认定嘎仙洞就是当年鲜卑人的旧墟石室“祖宗之庙”。所谓的“石室”、“祖庙”不是人工建筑物,而是一个天然的大山洞,终于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www.xing528.com)
嘎仙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西北约10公里处。西面是巍巍的大兴安岭,北面是绵延起伏的伊勒呼里山。山岭上古木参天,林海茫茫。嘎仙洞就在这群山林海中的一座石崖上。石崖长约1000米,高达百米,峭壁耸立,像仙人用神斧劈成的断面,崖面呈铁灰色。在峭壁的石缝上,长着一排排白桦树和樟子松。夏季,葱郁的树冠,像一块块晶莹的绿宝石镶嵌在上面。紧贴石崖下面是公路。石洞前约百米,是清澈透底的嘎仙沟(河),河的两岸,在洒满野花的草地上,参差错落地长着疏稀的桦树和樟子松。
嘎仙洞是一座天然的花岗岩石洞。洞口离地面约25米,偏向东南,略呈三角形,宽19米,高12米。洞内宽阔,像一座雄伟庄严的大厅。这样的大厅是远古人类生息的天然的良好居室。大厅长92米,宽约二十七八米,洞顶最高处20多米,与《魏书》记载的规模差不多。地面当中有一不规则的扁平大石块,长3.5米,宽3米,下面用大石块垫起高约半米,这可能就是当年李敞告祭时摆放供品的地方。大厅东壁中部离地面高11米处还有一座小洞,洞口宽约5米,进深10米余。大厅向西北延伸,沿缓慢的斜坡往上,越走越黑,拐进北部斜洞,已是伸手不见五指。这里略狭窄一些,长约22米,宽约9米,高约六七米,北端离地面高约5米处各有一座壁龛状的小耳洞。
在大厅西壁距洞口15米处,有一经过人工修整较平的扇形石面,通高70米,宽120厘米,祝文就凿刻在这上面。刻辞为竖行,共19行,每行字数不等,多的16字,少的2字,共201字。字大小不均,约为3—6厘米见方,用汉字书刻,字体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笔划古朴。1500多年来,由于苔藓、尘土覆盖,字迹几乎难以发现。经过仔细刷洗,虽然历经千百年的风霜剥蚀,但绝大多数字迹仍清晰可见。终与《魏书·礼志》核对,除个别词句外,刻石祝文和史书记载几乎完全一致。
嘎仙洞内的北魏石刻祝文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这里,它是鲜卑人的居住地之一。他们在这里创造、发展了自己民族的文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