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刺绣已在民间根深蒂固,百里瑶山,家家有绣娘,户户有绣品。开发瑶绣产品市场不缺人才,重要的是如何把绣娘组织起来,实行瑶绣技术的最大利用。在网上有一则消息,说2010年春,在云南麻江县河坝村白兴大寨,瑶家妇女努力恢复瑶族传统的刺绣工艺,并通过商业行为使之发扬光大。2009年夏,白兴收到来自北京的第一份刺绣订单。采购方是一家“社会企业”,希望通过商业开发帮助妇女逐渐提升,利用市场途径获得能力发展。此前,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和设计师曾到白兴实地考察,对瑶家女人们那些充满灵气和想象力的图案与精湛手工赞叹不已。
云南瑶家女龙四妹抱着利用闲余时间给家里找点零花钱的想法,最早一批加入企业订单生产。尽管采购方除了规定形状和尺寸,想绣什么,怎么绣,图案配色都完全由女人们自己做主。但龙四妹和其他女人一样,在第一次交货时都有些惴惴不安,担心自己的手艺达不到要求。采购方的反馈来了:“很美很用心,让人感动。”接踵而来的是第二批、第三批持续不断的订单。到了秋天,龙四妹和白兴的女人们再次得到信息,经北京企业合作设计师的精心加工,由她们的绣片制作成的瑶绣徽章,在新浪举办的义卖会上受到追捧,被消费者一抢而空。但为白兴引来北京订单的乡土文化社也认为,文化传承不能单纯依靠商品化的经济刺激,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认同才是更为持久的内在动力。因此,文化社以订单为契机,在白兴举办一系列活动,发动村民自己挖掘手工艺的文化内涵。
2009年8月,在乡村文化社的支持操办下,白兴大寨的村民把传统节日“吃新节”办成别具一格的“文化周”。唱“瑶家歌”、画“瑶家花”、赛“瑶家绣”、开“瑶家故事会”和放露天电影、拔河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白兴大寨整整欢腾热闹了一个星期,就连周边村寨的人们都闻讯前来参加。“文化周”的成功举办,让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如幼芽破土。“虽然文化自觉和认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有兴趣就有希望。”因为每一个村民都是自己文化的专家,并且为自己的文化自豪。文化活在村寨的生活中,活在每个人的心里。(www.xing528.com)
这是瑶族刺绣工艺给瑶族人民带来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实例。云南瑶族绣娘的成功之处,在于绣娘本身的积极努力,和对市场信息的跟踪反馈。加上村社组织的发动和企业的订货需求,促成了瑶绣产业在农村的兴起和发展。鉴于云南的经验,我们对绣娘的组织,不能只限于政府层面的组织,要发动乡镇以及村委会出面组织,发动绣娘积极参与瑶绣产业的开发,形成绣娘联系网络,形成集体生产规模,结合商家要求和市场所需,培训相应的刺绣技术,学习新瑶绣产品技术知识,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高水平、受欢迎的刺绣产品。
排瑶刺绣是当地最大的经济优势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渐渐成为了人们的消费热点,人们新的旅游兴趣将逐渐向有山有水的避暑避寒胜地转移,观山景、采民风、吃山珍、购特产是人们新的旅游趋势。开发瑶族刺绣并赋予瑶绣新的内涵将是支持民族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亮点,所以组织绣娘建立手工作坊和工作室,开展创意刺绣学习,形成市场流通网络,对刺绣产品批量生产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