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作为从现代服务业分化出来的新兴产业,是涵盖国民经济多行业、跨部门、宽领域的交叉集群型产业。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化、城乡居民文化需求的大幅度增加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文化产业将步入高速增长阶段。[3]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将成为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深度的重要定量指标。因此,在挖掘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必须引入创新思维,协调文化与市场的关系。
近年来,广东民族地区已经注意民族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加大了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特别着力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广东省委、省政府扶持生态发展区优先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和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旅游强省战略,落实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推进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日益发展成为民族地区旅游业的最大亮点,连南有千年瑶寨,连山有大旭山景区,乳源拥有华南地区也是地球同纬度上最大的一片绿洲和原始森林,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民族地区的山水美景和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产业已现雏形。
乳源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独特作用,引进了瑶家源旅行社、大南岭民族文化公司、五彩瑶乡购物城、金马文化公司等文化企业,促进了瑶绣、彩石、瑶族特产等旅游商品的开发,打造具有乳源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连南围绕打造“世界瑶族文化艺术之都”,以构建综合性民族文化旅游区为目标,有效地提升民族文化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吸引了瑶神酒庄有限公司、瑶族舞曲文化有限公司、美伦民族元素开发有限公司等文化企业到连南投资。并大力发展“瑶族医药”“瑶族美食”“瑶族服饰工艺”等特色产业,大力打造“瑶家乐”的民族文化品牌。瑶山有机米、“瑶爽”米酒、瑶山熏肉、瑶乡油茶、瑶乡竹笋、瑶乡香菇等土特产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为民族餐饮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特色美食资源。同时通过引导传统文化艺术与民俗走产业化的道路,成功开发瑶族刺绣、瑶山彩石等文化产品,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节日文化资源,大力打造文化品牌。乳源在2007年成功举办首届瑶族传统节日“十月朝”,2008年还结合45周年县庆系列活动,举办了第二届“十月朝”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当地瑶汉族群众和港澳台等地游客参加,促进了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发展。连南通过举办“开耕节”“尝新节”“开唱节”“瑶族长鼓舞大赛”“盘王节”“耍歌堂”和首届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以及到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连南瑶族风情”专题等,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宣传营销。连山多次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独特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如瑶族的舞龙灯、小长鼓舞、坐歌堂等,充分展示了民间文化艺术,促进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2009年“五一”期间,民族地区旅游出现“井喷”行情,连南、连山、乳源共接待游客68222人次,综合旅游收入1996.41万元,同比增长46.58%和49.44%。而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民族地区迎来旅游新高峰,3个自治县共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约5456万元,与“五一”期间相比分别增长120%和173%。(www.xing528.com)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成效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增添光环。2006年,瑶族“拜盘王”和“耍歌堂”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尔后连南“瑶族长鼓舞”亦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岗千年古排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乳源必背瑶寨被评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新兴十大品牌”、广东省旅游特色镇和特色村,龙门瑶族“舞火狗”亦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地区积极推进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相结合,构筑民族特色旅游业。围绕“绿色产业强县”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扩大蚕桑、柠檬、油茶、有机稻等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不仅带动群众增产增收,也有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出台相关优势政策,鼓励创办文化公司、演艺团体,合力推进民族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积极组织对瑶壮族服饰、歌舞、曲乐、语言、工艺、饮食、习俗等民族传统技艺的研发,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