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瑶族人口分布以“大分散,小聚居”为主,而大部分都居住在西部贫困边远的山区和石灰岩地区。广西是瑶族分布最广的自治省区,人口达135万。大都聚居在北纬24°以北,海拔1000米左右的广大山区或丘陵石山地区,与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省山区相毗邻。境内先后成立了金秀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2]湖南是瑶族分布的第二大省区,人口47万,多居住与粤、桂、赣交界的五岭山脉及丘陵地带。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瑶族主要聚居地。云南17万瑶族大都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丛林,沿中越、中老、中缅一带边境的山区和林区,都留下瑶族的足迹。贵州2.1万瑶族主要居住在与广西接壤的海拔900米左右的山林地带。广东瑶族主要分布在粤北南岭山脉南侧约海拔900米的山地,约14万人口。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广东瑶族人口聚居地。
瑶族分布的广大地区,面积开阔,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宜农、林业发展。瑶族自古以来就在山地间游耕农垦,早在汉代,瑶族就已从事农业活动,有瑶族先民“田作贾贩”的记载。至宋代,广西北部山区的瑶族,以“耕山为主,以粟豆、芋魁充粮”。进入明、清时期,居住在河谷和丘陵地带的瑶族,已开垦了为数较多的水田,种植水稻粮食作物,瑶民还利用山泉溪水“疏沟架槽,引以灌溉”,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山地瑶民善于种植岭禾,但因以“砍山为业,刀耕火种”,“虽有畲田,收谷粟甚少”。辅以“种(旱)禾、黍、粟、豆、山芋,杂以为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瑶族地区的农业生产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大部分瑶区地处高寒石山,农田多为“望天田”“冷水田”,而耕作技术粗放,往往广种薄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帮助瑶族人民改造山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引进汉区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瑶族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瑶族居住的山区森林密布,树木茂盛,适宜杉、松、楠、梓、柏、椎、毛竹等用材林和油茶、油桐、茶叶、玉桂、八角、棕林、漆树等经济林的生长。不少名贵用材和一些世界稀珍品等都产于瑶区。(www.xing528.com)
瑶族人擅长植树造林,大面积地垦荒、烧畲、播种。利用杉苗山地间种薯类、玉米、芋头、生姜等杂粮和经济作物,在为经济作物施肥除草的同时,又护理了杉苗,使杉苗成活率达90%以上,瑶族人这种以一地多收、一耕多护,以粮养林,以短养长的耕作技术,是瑶族人民千百年来发展山区农林业生产的宝贵经验。展示瑶族传统的经济生活,是为了使瑶族人民明白,瑶族地区的优势在于发展农林业,瑶区应立足在传统农林业经济的根底上,利用自身的优越条件,进行农业生产格局的改进和拓展,为发展“三高”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