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贫困县,全县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5亩,粮食并不能自给,口粮的近半要依靠山地的耕作,种植薯类、豆类作补充。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及社会的种种原因,造成连南瑶山的生产结构长期处于封闭的、落后的、不合理的局面,农业生产方式及技术的落后,导致其生产生活停滞不前。要改变贫穷的面貌,要使农业生产向致富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在广阔的山地上大做文章,将农业生产引向开发性农业的轨道,以带动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
穷则思变,为改变连南瑶山贫困落后的面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智囊团的成员们绞尽脑汁,就连南经济发展的前景制订了一系列措施:立足于考虑充分利用“山地多、海拔高、落差大、气候多样”地理的优越性,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变单一开发为立体开发,改分散经营为集体经营,林、果、牧、药多种种植全方位发展。而且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以促使社会的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从单纯的经济扶贫转变为经济开发性的“扶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绩。
连南瑶族自治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9.5度,平均降雨量为1620.9毫米,雨水充沛,是发展木材、经济林的好地方。西北部山地的金坑,被省里誉名为“杉都”,是以杉木为主的林产区,在大力发展建设连片区域化经营杉木用材林和杉木长大材生产基地的同时,可利用山坡疏地,发展部分经济林,如油桐、山苍籽等。而西南部的大坪、香坪、盘石等乡,土质非常适宜林木的生长,亦是以林为主、农业为辅,用材林与水源林、针叶林、阔叶林并重发展。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全县着力发展杉木、优质杂木、香粉林、毛竹、山苍等能大量增产增收的林业基地。特别是种植山苍籽经济林,投资小、收效大。随着香料工业和饮料、日用化工业的发展,国内、国际市场上对天然香料原料的需求量亦将不断增加,经过了解和掌握了商品信息及发展前景后,连南便发动金坑、大坪等乡建立2万~3万亩山苍籽的生产基地,届时所产山苍籽将达1万~1.5万吨,产油40~600吨,总收入可达3200万~4800万元。此外,三排乡的大埂管理区、牛头岭管理区、三排管理区及南岗的油岭管理区等在山地上连片开发青梅、竹笋、柚子、橘子、油茶、苎麻、茶叶等生产基地。各扶贫单位在财力、人力、科学技术管理上给以大力帮助,使各种经济作物基地有了良好的生长势头。一些项目已有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瑶山石头虽多,除种植经济林带外,仍有不少的土地可种植蔬菜和药材。清远市已把连南规划成发展蔬菜种植的基地,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蔬菜的经营和销售,由此大大调动了连南的积极性。各乡镇根据山地地势高,其季节与南北两方有所不同的特点,发动群众利用冬闲田,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反季节蔬菜,如青椒、胡萝卜等,不仅使地尽其用,而且增加了农民的家庭收入。如南岗乡一户瑶民,1992年秋承包了2.6亩的土地,种植反季节青椒,在3个月的时间里投资2200元,其收获之时,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费,纯收入达5800元。他尝到了经济反馈的甜头,还准备第二年承包200亩土地投资种植反季节蔬菜。(www.xing528.com)
瑶山是一座绿色的宝库,除发展林业、蔬菜等项目外,连南还计划利用天然的药材资源,在百里瑶山间,大量出产土黄莲、黄精、黄柏、首乌、巴戟、五味子、生地、金银花等200多种药材,可以建立相当规模的药材加工工业。发动群众挖掘、采集天然药材,亦可试种一些产量较高、适应南方气候生长的名贵药材,以此逐步建立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药生产基地。
在发展各项基地的同时,连南各级政府注重加强领导,落实资金,集约经营,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基地宏观调控平衡。明确产权关系,实现生产经营者责、权、利的统一,使得基地建设者的利益真正得到落实。通过全力调整了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连南农村的7大农业商品基地(苎麻2万亩,青梅、柚子等水果基地4200多亩,茶叶基地1万亩,笋竹基地4万多亩,药材基地4200多亩,松脂生产基地20.8万亩,杉木长大材生产基地11.8万亩),已经初见经济效益,而且基地仍在不断扩大,从原有的30多万亩增加到45万亩,为瑶山经济的发展、脱贫致富开辟了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