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是瑶语中的“人”,“优勉”即是瑶人,瑶人自称“优勉”。在中国瑶族总人口中,“勉”是瑶族分布最广,人口最多的一支系(人们习惯按语言把瑶族分为瑶语支、苗语支、侗语支和汉语方言四大支系),属瑶语支。所以称美国瑶人为“勉”瑶,正是因为他们自称为“勉”,通用瑶语支“勉”语方言。70年代以前,美国社会没有瑶族群体,从1976年第一位老挝瑶人赵有财先生举家经泰国迁往美国定居开始,“勉”瑶族群在美国社会扎下了根,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
70年代初,这部分瑶人仍然生活在越南、老挝和泰国。60年代至70年代期间,老挝政府实施强制兵役政策,家有男丁必当兵,老挝瑶族中的大部分青壮年被征入伍。70年代初爆发越老战争,印支地区硝烟弥漫,瑶族兵丁在战争中流血阵亡者众多,兵丁家属及瑶族老少孺弱,被迫离乡背井举族迁徙,越渡湄公河,逃到了泰国,大多数人被收容在联合国建起的难民营中。[2]“当时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呼吁,决定将印支难民(包括越南境内的华侨)分别由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接纳收容。”[3]从1975年起,被安置在泰国难民营生活了数年的老挝瑶人,开始分期分批移居美国。据西雅图瑶人赵有官说:“战争实在恐怖,我在老挝当了几年兵,1974年底设法偕妻子父母陆续逃往泰国避难,一直到了1979年,才由联合国组织提供飞机票,举家乘机来到了美国,现我的妻子、父母和兄弟都在美国。”
西雅图瑶人邓有坤先生写给云南瑶族邓承有的信歌中唱到:“难民无州无处扎(住),哪人遮得便随行,一份飞行加拿大,二份飞行法国朝,三份飞行美洲国,散发地球天地游,丙辰年间四月内,落难瑶人入美洲。”[4]第一位进入美国的瑶人赵有财先生,怀着听天由命的心理,带着家眷来到美国,尔后第二位陈富旺,第三位李进清,之后又有赵富明、陈富元……他们作为移民的先遣队,不断联系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形成一条长长的移民链,从遥远的东南亚地区,迁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洲大陆。
大凡入美者,多是举家迁徙,有的瑶人为了便于生存,一家分迁几国,如加利福尼亚州的祝通财师公,两个女儿往法国,一个女儿往加拿大,三个女儿往美国,在老挝仍有直系亲属。[5]一家分成了几路人,像这样的跨国家族,在美国瑶族群中并不鲜见。进入美国境内,一个家族分别住往几州的家庭也比比皆是,如波特兰的赵先金先生,自己带着妻儿一家六口居住俄勒冈州,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分别住加利福尼亚州的雷丁和萨克拉门托等地。虽然在时间上、地缘上分割了亲情,但割不断的血缘关系和民族认同感,为瑶族群在美洲大陆的崛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一家一户组成的亲情联络网以及三五亲朋好友组成的友谊网,促使分离了的瑶族群体得到回归,以美国西部海岸为中心,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加利福尼亚州瑶人形成了一个群体活动圈。(www.xing528.com)
在老挝时,瑶族是一个群体,但在泰国往美国的最初期,瑶人是家庭个体,定居美国后,“先行者”为“后来者”不断创造定居条件,使美国瑶人从最初的几人、几十人发展到几千人、几万人。而今美国西部海岸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勉”瑶群体聚居的区域。以西雅图为中心,华盛顿州有瑶人250户2656人,俄勒冈州有瑶族270户2530人,加利福尼亚州雷丁地区有230户2400人,奥克兰有200户2100人,萨克拉门托地区人口最多,有500户5000多人,主要分布在萨克拉门托市郊,西萨克拉门托、南萨克拉门托的北海兰市。全美瑶人近3万,西海岸的瑶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
美国瑶人虽然分散在各州各社区内,不像在老挝、在中国那样有自己聚居的村寨,没有形成单独族群居住的地域,但共同的民族心理、共同的民族文化,通过相互间不间断地联系得到不断地整合,使之不断复原瑶族群的整体特征,经历了“群体—个体—群体”的转化过程。“族群是一种社会群体,它产生于一种特定的历史环境,其成员共享其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它可以是心理文化相互认同的不同地域内的整体……其核心内涵是心理认同,外显表征为语言、服饰、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的认同。”[6]在美瑶族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影响的不断扩大,使“勉”瑶族群以新的面貌在美国社会崛起,引起了社会和学术界的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