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代之后瑶族南迁的成果

元代之后瑶族南迁的成果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富川瑶族为例:其最早迁入富川县的是李姓瑶族,始于北宋,而其他大多姓氏于元末明初迁入,也就是瑶族社会民间流传的“千家洞”大迁徙期间,几经沧桑,陆续从湖南南部及广东北部迁入富川以及广西的其他地区。元代后期至明代,瑶族在两广腹地成长壮大,形成了瑶族的又一个强盛期。现在乳源境内的瑶民,传说多是在明洪武二十七年遭到对瑶族地区的大规模军事镇压后,从湖南、福建再度入粤。

元代之后瑶族南迁的成果

翻开瑶族人珍藏的《过山榜》和族谱,发现不少记载都反映元、明代瑶人陆续向广西、云南、越南等地迁徙。事实上,南迁从宋代就已开始。如富川县朝东镇塘源村瑶族唐姓族谱记载[22],其始祖丹成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由湖南永州府(今湖南零陵地区)避乱至广西富川,路经福溪村后迁入源村……油沐乡长塘瑶族廖姓族谱记述,其始祖廖柒五于南宋开禧丙寅年(1206年)迁移到黄沙岭居住。瑶族盘姓宗谱载,城北乡绅源村盘姓始祖蒲增和葛坡乡上洞村盘姓始祖蒲茂分别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由湖南永明(今湖南江永县)源口迁入富川;新华乡榜下村盘姓始祖八六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由广西恭城县松木寨迁至富川新华立宅。另据瑶学专家姚舜安在湖南江华县调查时,发现江华县县长赵自现家里珍藏的《邓姓始祖来历》家谱中记载:“(元)大德九年(1305年)时,居住在千家洞的瑶人,因害怕‘皇兵’的屠杀而漂洋过海,向他处迁徙,邓犬华迁到江华,邓公明迁到广西富川。”[23]又据广西田林县凡昌乡邓贵兴家的《邓代源流》家谱记载:“其始祖邓腾财原住广东乐昌儿善司应两冲大村坪,从乐昌起程,路经广西平乐府贺县,桂林府荔浦,梧州府昭平,柳州怀远(今三江),融县、罗城、天峨、泗城府凌云,而后落户广西田林县,以后一部分邓姓瑶族又迁到了云南涪陵县。”1985年11月,姚教授到富宁县参加“盘王节”,当地洞波区盘瑶邓有富说,云南富宁有邓、李、赵三姓瑶族,都是从广东乐昌迁到田林,后转到富宁的,其中邓、李两姓的一部分人已迁去云南河口,再从云南出境到越南和老挝、泰国。日本民族学家竹村卓二在其编著的《瑶族历史文化》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他在泰国清莱府夜庄县帕莱村邓福昌家收集了一份《迁移史》,从这份迁徙路线图来看,与我们在前面引用的《邓姓始祖来历》《邓氏源流》家谱上所记载的路线基本一致,现抄录如下:

第一代:邓全一郎、冯氏一娘,葬在中国某县。

第二代:邓前一郎、赵氏三娘,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府贵县。

第三代:邓财一郎、赵氏一娘、邓氏三娘,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府贵县。

第四代:邓良四郎、邓氏一娘,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泗城府。

第五代:邓承一郎、邓氏四娘,葬在中国柳州府。

第六代:邓向二郎、赵氏三娘,葬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泗城府。

第七代:邓明四郎、冯氏二娘,葬在中国云南省临安府。

第八代:邓全四郎、邓氏二娘、李氏二娘,葬在越南蛮·斯。

第九代:邓法林、赵氏者,葬在老挝蛮·坦。(www.xing528.com)

第十代:邓法堂、黄氏者、邓氏者,葬在老挝拿来连。

第十一代:邓法进、黄氏者、邓氏者,葬在泰国清莱府夜庄县帕莱村。

从以上所引用的湖南江华的《邓姓始祖来历》家谱、广西田林县的《邓氏源流》家谱,云南河口邓氏《久前海南信》歌以及泰国清莱邓福昌家族《迁徙史》来看,它们一脉相承,互为印证。比较具体地勾画出邓姓迁徙的路线:

湖南千家洞—广东乐昌—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府贺县、富川—荔浦—昭平—柳州—三江和融县—罗城—天峨—凌云—田林—云南文山—河口—越南—老挝—泰国。

又有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县柳家乡坪寨村瑶族邓姓始祖源流记述[24]:始祖姑孙,由灌阳“千家洞”发迹,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到富川坪寨居住。同县石家乡黄竹村瑶族沈姓始祖源流记述,其始祖恩养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蒙韩总兵官(广西都指挥韩观)招抚立宅于黄竹源(今广西富川县石家乡黄竹村)。富川朝东镇高宅斑竹坪赵姓瑶族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迁入富川。以富川瑶族为例:其最早迁入富川县的是李姓瑶族,始于北宋,而其他大多姓氏于元末明初迁入,也就是瑶族社会民间流传的“千家洞”大迁徙期间,几经沧桑,陆续从湖南南部及广东北部迁入富川以及广西的其他地区。

从以上述承袭关系看:宋末元初,瑶族的分布地带由北稍往南有所移动,广东西江流域的高州雷州、化州、德庆州已见瑶族的踪迹,但主要聚居在湘西南、湘南及两广北部的韶州、连州及贺州地区。元代后期至明代,瑶族在两广腹地成长壮大,形成了瑶族的又一个强盛期。

根据姚舜安先生的研究,瑶族向南的迁徙路分有南路和北路:北路从湖南进广西,经田林到文山入河口,然后迁往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而南路又包括了陆路和水路。陆路是从湖南迁到广东韶州府乐昌县,经罗定山区进入十万大山,再迁往越南。而水路则是从广东向东迁移入福建,再折往广西防城,再分路迁往越南和云南。

还有一路是在湖广边境迂迴迁徙流动。今连南、连山的过山瑶,大部分是在湘、粤边界迂迴迁徙。入居连山县的过山瑶[25],原有李、赵两姓,其中赵姓于元末从湖南江华迁至吉田丹竹,李姓于明初从湖南江华迁到上帅。“居元定冲”,“结茅住之”。到明代中叶,李、赵部分瑶人经广西阳翔、平乐等地,转迁到云南、越南,部分留居连山。另外小山江和三水乡茶联冯姓瑶民,明代居连山,后来回迁往广西贺县,民国时期又迁回连山。而连南的过山瑶,原本从湖南、浙江南迁两广腹地。历经元、明朝代,二百多年前又从广西迁回粤北……现在乳源境内的瑶民,传说多是在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遭到对瑶族地区的大规模军事镇压后,从湖南、福建再度入粤。“散处在连县、曲江、始兴、英德、翁源等地的瑶族,他们的先祖,大约在宋元时期入徙岭南,一度深入到广西及广东粤中、粤东、粤西和南路各地,明清时期又避居粤北”[26],形成了今湘、粤、桂瑶族的聚居中心地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