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代。[9]蚩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部族或是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之间的济水、淮水之间。远古时期,蚩尤部落先后与炎帝、黄帝两大部落发生战争,蚩尤战败后,其部落部分臣服于炎、黄二帝,部分南迁到江汉和江淮流域,在两江之间逐渐壮大形成三苗部落集团,活动地域也延伸至长江中下游及洞庭湖一带。尔后三苗部落集团先后多次与近邻尧、舜、禹为代表的部落集团交战,最后禹击败三苗。三苗余部再往南迁,与当地南蛮部族融合形成了荆蛮集团。
先秦时期,楚人在荆蛮地域崛起壮大,建立了楚国,并荆蛮为楚民。荆蛮余部或南迁或西迁,逐渐形成了长沙武陵蛮和桂阳蛮,成为当今学术界较为公认的瑶族族源。长沙武陵蛮主要活动在今湘江、资江、沅江流域和洞庭湖畔;桂阳蛮主要活动在今湘南和桂北一带。
到了南北朝时期,文献出现专指瑶族先民的“莫瑶”名称。唐宋以后,瑶族以地域、服饰、生活习俗等特征命名的称呼也多有出现。
“瑶”字作为单一民族族称出现,最早见于唐初姚思廉的《梁书·张瓒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服。”《隋书·地理志》也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这里的“莫徭”指的就是瑶族。
瑶族先民经过长期的迁徙,到隋唐时期,已有一定数量的先民进入广东北部山区居住。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连州时,曾写了题为《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的诗篇,反映了连州地区(连南瑶族地区当时也属连州辖)瑶族人民的生产片段。阮元的《广东通志》卷二三二也有这样的记载:王睃“永徵初(650年)为连州刺史,民瑶安之”。到了宋代,在湘、桂、粤边境地区,形成了人口较为集中的瑶族聚居中心。《宋史·蛮夷列传》载:“庆历三年(1043年),桂阳监蛮僚内寇,诏发兵捕击之。蛮僚者,居山谷间,其山自衡州长宁县,属桂阳,郴、连、贺、韶四州,环行千余里,蛮夷居其中,不事赋役,谓之徭人。”现在广东的连州、连南、连山,包括阳山的瑶族居住地区,都包括在当时的“连”境内;而乳源瑶山,包含原属乐昌、曲江管辖的瑶山,以及今天韶关市属各市/县的瑶族散居区,也都包含在“韶”之内。北宋庆历三年至七年(1043—1047年),连阳、韶州、英州的瑶人“依山自保”与统治者进行了多年的斗争,《阳山县志》载:“庆历七年(1047年),瑶人劫掠州县,帝受畋(杨畋)东染院使荆湖南路兵马铃辖……诏往南韶、连等州招安之……贼果复出阳山,畋即领众出岭外……”宋人的《舆地纪胜》载:“广东乳源西北(南)有月坪、杉木角隘,路通阳山。县境高车等14隘,俱瑶民错杂,其西山、牛婆洞与湖广宜章与阳山接壤。因皆贼巢也。”《英德县志》多处记载的杉木角瑶,是在乳源境内,与英德接壤。并载:“顾孺履……宋淳祐……知英德府。五年(1245年)……峒瑶煽乱。远近骚然。”《乐昌县志》载:“骆尧道……邑人。宋末(1280年)由茂才辟富川县尉升本邑尹……时山瑶为乱……瑶迁入深山……”(www.xing528.com)
明代,《天下郡国利病书》云:“明代广东境内有瑶山的县二十个。”表明了瑶族在广东地区分布很广,与广东西江紧相依连的广西地区,也有不少瑶族居住,明代两广是瑶族主要活动中心。
元、明、清三朝,封建统治者对两广瑶山围剿力度加大,瑶族为反抗封建压迫,不断举旗起义,终因寡不敌众,只好退避山野,“依山自保”。“入山惟恐不深,入林惟恐不密”,过着“吃尽一山过一山”的游耕生活。
明末清初,部分瑶族顺两广山脉向云、贵高原深山老林游移,继续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并越过边境地区向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的山林地带迁徙;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国南方五省瑶族分布的格局,至今依然是“大分散,小聚居”。不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瑶族人不再流离失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下,过上了安稳定居的农耕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以来,瑶族人民当家做主,实行地方民族区域自治,享受民族平等的权利,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社会历史也迈上了新的纪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