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设计用水量,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

学习设计用水量,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城市和村镇设计用水量的构成,熟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定额,了解城市和村镇工业生活和生产用水定额,熟悉城市和村镇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同时掌握设计用水量的计算及其城市用水量常见预测方法。在确定设计用水量时,应根据各种供水对象的使用要求及近期发展规划和现行用水定额,计算出相应的用水量,最后加以综合作为设计给水工程的依据。各类用水量的计算一般以用水定额为依据。

学习设计用水量,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

【情境描述】 本节主要阐述设计用水量的构成,用水量定额,用水量变化,用水量计算及其城市用水量常见的预测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城市和村镇设计用水量的构成,熟悉城市和村镇生活用水定额,了解城市和村镇工业生活和生产用水定额,熟悉城市和村镇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同时掌握设计用水量的计算及其城市用水量常见预测方法。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专业功能规划的重要内容。在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中,又分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和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城市用水量是给水工程专项规划的重要基础,是选择水源、确定给水工程规模、给水构筑物尺寸的重要依据。设计给水工程时,必须确定在设计年限内需要的用水量,因为给水系统中取水、水处理、泵站和输配水管网等设施都必须以设计用水量为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设计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采用10~20年。年限的确定应在满足城镇供水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建设资金投入的可能做适当调整。给水工程中构筑物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宜为50年,管道及专用设备的合理设计使用年限宜按材质和产品更新周期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我国镇(乡)村给水应优先考虑采用城市给水管网延伸供水,或建区域给水系统统一供水;镇(乡)村给水工程的建设应遵循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近期设计年限宜采用5~10年,远期规划年限宜采用10~15年。

影响城市用水量的因素很多,有短期用水量影响因素和长期用水量影响因素。

1.城市短期用水量的影响因素

(1)天气影响。晴天较阴雨天用水量大,高温天气较低温天气用水量大。

(2)节假日影响。节假日居民用水量有所增加,但工业及其他用水量有所减少,总用水量表现为减少。

(3)管网影响。由于管网、检修或抢修等人为因素影响,会使用水量明显下降,管网破裂造成管网中的水量流失,而且流失水量无法计算,都包括在总用水量中,会使总用水量增加。

2.城市长期用水量的影响因素

(1)工业总产值的影响。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常要消耗大量的水,一般情况下,工业用水占整个城市用水的绝大部分,一个城市的用水量通常与其工业规模、工业生产工艺设备和工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城市用水量随工业总产值的增加而增大。

(2)人均年收入水平的影响。城市用水量与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内在的联系,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用水量也在逐步提高。人均年收入水平不同的城市,用水量变化特征是不同的;同一座城市,用水量也会随人均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认为城市用水量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3)水的重复利用率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匮乏,节约用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水的重复利用。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将对工业用水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重视生活及公用事业等方面用水的重复利用也有很大意义。可以说,城市用水量随着水的重复利用率的增大而减小。

(4)人口数量及水价的影响。城市人口包括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显然,城市用水量随人口的增加而增大。目前我国各城市水价相对偏低,合理提高水价有利于节约用水,用水量会减少。

(5)管网运行、管理状况的影响。管网漏失率、管网抢修状况等因素对用水量有明显影响,管道爆裂、管网暗漏造成水的大量漏失,而这些流失的水量都计算在总用水量中,减小管网漏失率、增大管网检修力度可以减少城市用水量。

由于城市和村镇用水存在一定的差异,设计用水量的组成在工程设计时需要注意。

3.城市设计供水量的组成(www.xing528.com)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2)工业企业用水。

(3)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

(4)管网漏损水量。

(5)未预见用水。

(6)消防用水。

4.镇(乡)村设计供水量的组成

(1)生活用水。

(2)公共建筑用水。

(3)工业用水。

(4)畜禽饲养用水。

(5)管网漏损水和未预见用水。

(6)消防用水。

在确定设计用水量时,应根据各种供水对象的使用要求及近期发展规划和现行用水定额,计算出相应的用水量,最后加以综合作为设计给水工程的依据。各类用水量的计算一般以用水定额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