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概况
上海浦东区于1996年建成的新金桥大厦是一幢多功能建筑。主楼地下2层,地上41层,屋面高度为164m;自25层起,4根角柱向中央倾斜,在屋面以上形成一个锥形塔,塔尖高度为212m。25层以下,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外包尺寸为38.4m×38.4m,典型楼层的层高为3.8m,总建筑面积约为6×104m2。
2.结构体系
(1)大厦采用混凝土芯筒-钢框架混合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芯筒的平面尺寸为13.35m×19.2m,外圈钢框架由密排钢柱与各层楼盖外圈钢梁刚性连接所形成,柱距为4m,每边9个开间,框架平面尺寸为36m×36m。房屋的高宽比为4.6;混凝土芯筒的纵、横向高宽比分别为8.5和12.3。大厦第26层以上和25层以下的典型层结构平面见图5-129a、b,结构剖面见图5-129c。
(2)进行楼面结构布置时,考虑到钢梁与混凝土芯筒墙体的连接费工费时,为减少楼盖钢梁与芯筒的连接数量,特意沿④、⑦、、
轴线布置主梁,以支承多根次梁。
(3)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分析结果给出,结构顶点侧移角和最大层间侧移角分别为1/690和1/590。
3.构件截面尺寸
在外圈框架中,角柱双向受力,支承楼盖主梁的边柱荷载大,所以均采用焊接方形钢管,截面尺寸为750mm×750mm,钢板厚度由50mm分段递减至30mm;底层大堂抽柱处的边柱,增厚至70mm。其余边柱均采用H形截面。
、
轴线上的H型钢柱采用宽翼缘H型钢,截面尺寸(mm)由底层的475×424×77分段减小至顶层的394×399×23×37。
、
轴线上的楼层钢梁采用工字钢,截面尺寸(mm)为602×228×11×15。因为混凝土芯筒南北向的抗推刚度较小,①、⑩轴线的南北向框架的平面内抗推刚度需要加强,所以此两轴线上的H形截面边柱,采用强轴方向惯性矩较大的窄翼缘H型钢,截面尺寸(mm)为633×312×18×31;此两个轴线上的各楼层钢梁尺寸(mm)也加大为851×294×16×27。此外,为了减小结构顶点的侧移,又特意加大了顶层以及第21、22层的框架钢梁截面。
图5-129 上海新金桥大厦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www.xing528.com)
a)上段典型层结构平面 b)下段典型层结构平面 c)结构剖面
各层楼盖均采用以肋高50mm的缩口压型钢板为底模的现浇混凝土组合楼板和组合梁。典型层的楼板总厚度为110mm,仅板面配置构造钢筋网,后为保险起见,应业主要求,在板底布置了构造钢筋。在不喷防火涂料的情况下,耐火时效可达1.5小时。
4.构件连接
为尽量减小钢结构安装时的焊接工作量,以加快施工进度,各层楼盖的次梁、主梁相互间的连接,以及主梁与钢柱、混凝土墙体的连接,均采取铰接。主、次梁的连接和主梁与芯筒墙体的连接构造,分别见图5-130a、b。因为主梁承受着很大的楼盖重力荷载,为增强墙体预埋件的受剪承载力,特采用角钢锚件取代常用的锚筋。此外,考虑到混凝土构件的施工精度远低于钢构件,用以连接钢梁腹板的、后焊到墙体预埋件上的竖向连接钢板,在宽度上应留有余量。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钢框架柱多采用埋入式柱脚,它要求施工地下结构时,将钢柱脚埋入混凝土中。本工程为边设计、边施工,施工地下室时,钢构件尚在制作中,为了不拖延施工进度,采用了刚性固定外露式柱脚。安装期间,待柱脚位置校正后,在柱脚底板与基础之间的空隙内压灌C50级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图5-131)。
图5-130 楼盖钢梁的端部连接
a)次梁与主梁 b)主梁与混凝土墙
图5-131 钢柱的外露式柱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