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国贸中心大厦:高楼钢结构工程实例》

《北京国贸中心大厦:高楼钢结构工程实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5-88 北京市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a)典型层结构平面 b)结构剖面内、外筒之间跨度为12m的钢梁的两端,采用铰接构造分别简支于内筒和外筒的钢柱上。

《北京国贸中心大厦:高楼钢结构工程实例》

1.建筑概况

北京市于1989年建成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一期)的主楼,建筑面积为8.6×104m2,地面以下两层,采用筏板基础,埋深为-15m;地面以上39层,高155m。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2.结构体系

(1)主楼采用钢结构筒中筒体系。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以上1~3层,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4层以上,采用全钢结构。

(2)主楼典型层的结构平面如图5-88a所示。典型楼层的层高为3.7m。内框筒的平面尺寸为21m×21m,外框筒为45m×45m;内、外框筒的柱距均为3m,构成密柱深梁型的筒中筒结构体系。房屋的高宽比(即外筒的高宽比)为3.4,内筒的高宽比为7.3。

978-7-111-46739-7-Chapter05-148.jpg

图5-88 北京市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

a)典型层结构平面 b)结构剖面

(3)内、外筒之间跨度为12m的钢梁的两端,采用铰接构造分别简支于内筒和外筒的钢柱上。钢梁的间距与内、外框筒的柱距相同,也是3m,使钢梁与内、外框筒的各根钢柱一一对应。

(4)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在内框筒四个边的两个端跨,各设置竖向支撑一道(图5-88b)。此外,还利用第20层、38层的设备层和避难层,沿内、外框筒周圈各设置一道高度为5.4m的周边钢桁架,形成两道刚性环梁,以加强内、外框筒的竖向抗剪刚度

这些竖向支撑和刚性环梁的设置,也有利于减小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减缓框筒角柱的应力集中,提高框筒的侧向整体抗弯能力。

3.构件截面尺寸

(1)内、外框筒的柱,均采用了轧制H型钢,因为其造价低于焊接方形钢管。

(2)框筒柱,除承受较大轴力外,还承担顺所在框架平面作用的较大水平剪力和弯矩,而平面外的剪力和弯矩均较小,因而,将H型钢的强轴方向即腹板方向布置在内、外框筒的框架平面内(图5-88a)。

(3)内、外框筒柱所采用的H型钢,其截面尺寸(高×宽×腹板厚×翼缘厚),由第4层的468mm×442mm×35mm×55mm,分级变化到顶层的394mm×398mm×11mm×18mm;内框筒角柱的截面尺寸加大,第4层的截面尺寸为508mm×437mm×50mm×75mm。

(4)内、外框筒的窗裙梁均采用热轧工字钢,其截面尺寸为:由第4层的610mm×201mm×12mm×22mm分级变化到顶层的596mm×199mm×10mm×15mm。

(5)内、外框筒之间的跨度为12m,间距为3m的楼盖钢梁,采用热轧工字钢,其截面尺寸:多数楼层为688mm×199mm×12mm×16mm,少数楼层为750mm×200mm×14mm×25mm。各层楼盖钢梁与内、外框筒柱的连接均采取铰接。

(6)内框筒角部竖向支撑的斜杆则采用等边双角钢,截面尺寸为2L75mm×9mm。

(7)各层楼板均采用以压型钢板为底模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楼板,肋高75mm,板厚75mm。(www.xing528.com)

(8)此工程采用日本钢材,钢板厚度t≤40mm和t>40mm的钢材牌号分别为SM50A和SM50B。

(9)整个大楼结构的总用钢量为11000t,折合为单位建筑面积的用钢量为139kg/m2

4.梁柱节点构造

(1)内、外框筒的梁与柱连接采取刚性节点,并采用栓焊连接,梁的上、下翼缘与柱的连接采用坡口全熔透焊,梁腹板与柱的连接板之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并在终拧高强度螺栓之后,再焊接梁的上、下翼缘焊缝。

(2)钢柱的分段长度为三个层高,柱的拼接采用单坡口全熔透焊。

5.结构方案比较

(1)在设计过程中,曾对筒中筒体系考虑过两种结构方案:

1)刚性方案——混合结构方案,即内筒采用钢筋混凝土墙筒,外筒采用钢框筒。

2)柔性方案——全钢结构方案,即内筒和外筒均采用钢框筒。

(2)在刚性方案中,钢筋混凝土内筒承担了大部分水平地震剪力,考虑到钢筋混凝土墙体的弹性极限变形角远小于钢框筒,两者不是同步工作,即两者的最大水平承载力不处于同一时刻。因此,设计中,钢筋混凝土内筒承担100%地震剪力,钢外筒再承担25%地震剪力。

(3)按美国UBC规范进行比较计算,最后选定柔性方案,其主要优点是:①水平地震力较小;②地震剪力在内、外二筒之间的分配比较均匀;③外框筒的相对刚度较大。

(4)柔性方案的变形值需要得到控制。根据日本规范,钢结构的允许层间侧移角,一般情况为1/500;考虑到此大楼的外墙采用玻璃幕墙,设计时允许层间侧移角限值取1/200。

6.结构分析结果

(1)结构弹性动力分析计算出的结构前三个振型的周期值,分别为T1=5.5s,T2=2.1s,T3=1.2s。

(2)采用5种地震波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弹性分析时,峰值加速度取0.15g和0.2g;弹塑性分析时,峰值加速度取0.35g。

(3)利用Taft波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列于表5-16。

表5-16 输入Taft波进行结构动力分析的计算结果

978-7-111-46739-7-Chapter05-149.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