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文化的视角对粉彩工艺展开较为全面的论述,属于多方位的立体研究,将涉及陶瓷工艺学、陶瓷艺术学和历史文化学领域,采用了一些学科的数据、图像和依据历史文献进行论证的方法,还将发掘和突出与粉彩工艺相关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多向思考,以探寻器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以至长期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信息。这里有必要指出,本书并不打算证明某些问题的正确与错误,因为与其陷入一些问题的无谓争论,不如从多元的视角去发现更多的有意义并急待解释的问题,从而促进对于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观念的再认识。
本书所研究的时间范围从康熙晚期粉彩的产生,到雍、乾时期的制作高峰,再经过清中晚期某种程度上的衰落和演变,及至民国粉彩艺术创作的复兴。需要指出的是,1949年后的粉彩艺术创作没有包括在本书讨论的范围之内。这并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恰恰是由于这段时期距离今天较近,而其较为复杂和灵活的粉彩艺术创作还需要历史的纵深,以便于做更为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据我所知,以往论及粉彩,更多关注清代雍、乾时期,而且往往停留在文物鉴赏的范围。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雍、乾粉彩无论工艺还是艺术水平都代表了清代粉彩瓷器制作的高峰,对后世粉彩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保持很高的文物价值。但是,随着今日人们对过去不大留意的很多非主流的粉彩瓷器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也促进了本书研究范围和时间的扩展,如对清代中晚期御窑厂生产的“慎德堂”和“大雅斋”款的粉彩瓷器的研究;对同治、光绪时期皇帝大婚瓷器的研究;对晚清民国时期的“浅绛彩”、“珠山八友”粉彩艺术的研究等。已有的研究成果多属于断代性质,虽然也有通论性质的关于粉彩艺术发展历史的综合概述,但往往忽略了粉彩工艺发展的连续序列,以及不同时期粉彩艺术的某些区别和联系。因此,本书对各个时期具体的粉彩器物及其工艺特征的分析研究,注重客观的视觉实物资料的搜集和利用,比对翔实的文献记述。通过各时期粉彩瓷器的实物对比,以显示和区别它们在工艺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各自特征,从而找到它们之间演化过程和彼此联系。
总之,本书试图通过工艺技术、艺术风格和文化情境三个方面,对粉彩工艺及其文化内涵展开较为综合的分析和论证。工艺技术方面侧重粉彩工艺制作过程和必备的材料,包括粉彩颜料、彩绘技法和彩烧技术。艺术形式方面则针对粉彩工艺品呈现给人的各种视觉方式和效果。例如纹饰、色彩、渲染和填涂,以及呈现的立体感和质感等。粉彩瓷的器型不仅仅具有美观的轮廓,还可以看出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和文化上关注点的不同侧重。显然,无论是工艺技术研究,还是艺术形式分析,我们都要依据直观和实践的考察。此外,粉彩彩绘的渲染和填涂技法会因生产的时期、地点和制作人的不同而出现变化,对于这些必然的变化,我们仍然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总结,寻找其规律和原因。文化情境方面则强调其传承和演变,力图还原真实的活生生的历史原貌。应该说,文化根本上就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和观念的呈现。粉彩瓷器作为一种长期发展的高级工艺品,表现出观者和制作者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意志,同任何工艺以及工艺制品一样,都深深打上了人文的烙印。粉彩工艺的出现与清代统治者的艺术意志密切相关,民间粉彩工艺的繁荣也离不开人们对它的审美喜好和市场经济行为的利益驱动。总体来看,赞助人、购买者和创作者共同决定了粉彩工艺在文化上的性质、品位和审美趋向,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而粉彩瓷器的文化特征可以分别从宫廷粉彩瓷器、民间粉彩瓷器和外销粉彩瓷器三方面得到体现。虽然它们在演变过程中出现形式上的某些差别,但由于同属一类工艺品,同是一种陶瓷釉上彩瓷器品种,所以它们又具有某些相同的工艺文化特性。
本书由五个章节构成,除第1章引言和第5章结论外,第2章至第4章是本书主体部分。第2章又分为粉彩工艺的产生和粉彩工艺的技术要素两部分。一是对清宫如何引进西方画珐琅技艺,又如何通过一定方式传入景德镇御窑厂,同时将这种技艺与景德镇传统五彩工艺相结合,从而在康熙晚期创新出艺术风格独特的粉彩工艺技术这一过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二是从彩绘颜料、彩绘技法和纹饰彩烧三方面对粉彩工艺的技术要素进行了叙述。此章目的在于说明粉彩工艺产生的时间和技术、文化背景,以及粉彩的工艺特性。
第3章和第4章分别从官窑粉彩和民窑粉彩两个系统,就粉彩艺术风格的演变加以研究,试图发现其发展演化过程中技术和文化所起到的作用。第3章官窑粉彩艺术风格的演化分为雍正、乾隆、嘉道咸、同光四个时期,每一时期作为一节内容,分别从官窑生产体制、烧造经费、工艺特征、特定时期的宫廷文化以及帝王生活文化嗜好等方面,分析每一时期粉彩艺术特征形成的原因,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展现其发展概况,并从中揭示官窑粉彩艺术的兴衰原因。第4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民窑粉彩艺术发展的经济、文化因素,然后着重就民窑在历史各个时期所产生的优秀粉彩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如外销粉彩瓷、浅绛彩、新粉彩以及民国时期其他各类粉彩瓷。与官窑粉彩明显不同的是,民窑粉彩是在各时期市场的促动之下,由民间粉彩艺人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创作生产的,所以在这一章讨论了一些重要彩绘名家的创作成就,如先后出现的程门、潘匋宇、汪晓棠和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等创作群体。显然,上述分析,不仅在于回顾粉彩艺术在这些个人手中所取得的创作成就,还进而揭示出粉彩工艺和艺术得以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和根本动力,即一个时代需要一时代的变革。
在最后结论中,笔者综合官窑粉彩和民窑粉彩艺术发展的各种现象,指出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粉彩和民国时期的民间粉彩分别代表了粉彩艺术发展中的两个高峰时期,试图说明粉彩工艺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从文化层面和历史层面如何看待粉彩艺术发展过程中这两个高峰期的发展变化。
【注释】
[1]叶佩兰,《中国彩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2页。
[2]Famille rose意指以粉红色系为主的釉上彩瓷,往往被译作“粉彩”。
[3](英)柯玫瑰,《中国清代瓷器》,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4页。
[4]陈进海,《世界陶瓷:人类不同文明和多元文化在交融中延异的土与火的艺术》第1卷,万卷出版社,2006年。
[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
[6]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6年。
[7]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1993年。
[8]柯玫瑰,《中国清代瓷器》,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Rose Kerr,Chinese ceramics: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1986.
[9]分别见Van Oort H.A.Chinese Porcelain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Lochem,1977;关善明,《关氏所藏晚清官窑瓷器》,香港中文大学,1983年;故宫博物院,《官样御瓷: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制瓷官样与御窑瓷器》,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香港艺术馆,《瓷艺与画艺》,香港市政局,1990年;景德镇陶瓷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薪火英华:二十世纪景德镇瓷艺回顾》,2004年。
[10]分别见汪庆正,《“粉彩”即“洋彩”考》,《上海博物馆馆刊》第1期,1981年7月,第92—94页;周丽丽,《有关珐琅彩几个问题的讨论——兼述珐琅彩与洋彩的区别》,《上海博物馆集刊》,第8期,200年,第391—405页;周丽丽,《有关洋彩与粉彩的讨论——兼述清代各朝与官窑粉彩的特征》,《上海博物馆集刊》,第10期,200年,第210—226页;黄云鹏,《粉彩及其产生与发展》,《景德镇陶瓷》。
[11]余佩瑾,《唐英与雍乾之际官窑的关系——以清宫珐琅彩瓷的绘制与烧造为例》,《故宫学术季刊》,第24卷第1期,2006年冬季,第1—44页;许晓东,《康熙、雍正时期宫廷与地方画珐琅技术的互动》,《宫廷与地方:十七至十八世纪的技术交流》,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9月,第277—335页。
[12]周思中,《清宫瓷胎画珐琅研究:1716—1789》,文物出版社,2008年。
[13]施静菲,《日月光华:清宫画珐琅》,台北“故宫博物院”,2012年。同时也可参考作者《十八世纪东西交流的见证:清宫画珐琅工艺在康熙朝的建立》,《故宫博物院季刊》,第24卷第3期,第45—94页。(www.xing528.com)
[14]廖宝秀,《华丽洋彩:乾隆洋彩》,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9月。
[15]吴仁敬,《绘瓷学》,商务印书馆,1939年10月。
[16]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彩绘》,江西轻工业出版社,1960年。
[17]李文跃,《景德镇粉彩瓷绘艺术》,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18]邹晓松,《传统陶瓷粉彩装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10月。
[20]李家治、陈显求等,《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21]Kingery.W.David and Pamela.B.Vandier,The eighteen-century change in technology and style from the famille-verte Palette to the famille-rose Palette.Technology and style:Vol.2.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1986.
[22]Kerr,Rose,and Nigel Wood,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Volume 5,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Part 12,Ceramic Technology.2004.
[23]江思清,《景德镇瓷业史》,中华书局,1936年。
[24]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史稿》,三联书店,1959年。
[25]梁淼泰,《明清景德镇城市经济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26](日)柳宗悦,徐艺乙译,《工艺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27](奥)李格尔,《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28](奥)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29](日)海野弘,陈进海编译,《装饰与人类文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0年。
[30]万依、王树卿、刘璐,《清代宫廷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31](美)罗友枝,周卫平译,《清代宫廷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32]乔迅,《清初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历时性考察》,(美)司徒琳,赵世瑜等译,《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中的明清变迁》(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12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