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定点悬停|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实训|飞行技巧

定点悬停|多旋翼无人机组装调试实训|飞行技巧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1)垂直运动①操纵方法:飞机在起降位置正常起飞到指定高度后,轻推升降舵使飞机飞到筒标1的正上方并保持悬停,然后轻推油门使飞机垂直上升至约4 m高度悬停5 s左右,再轻拉油门转入垂直下降过程,到达指定高度时油门回中停止下降,此时飞机再次处于悬停状态。②训练标准:前进、后退保持匀速,速率约为1 m/s,悬停时间不少于5 s,尽量保持直线飞行,无明显曲线轨迹。

(1)解锁与起降

1)设置教练控制器

带飞教练正确连接好主控与副控,并将主、副控均设置为GPS模式(任何时候,多旋翼无人机的起降操作均应在对尾状态和GPS模式下实施),保证副控飞行出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切到主控控制,以减小新训学员心理压力,提高自信。

2)飞机起飞

飞机解锁成功后,轻推油门杆使飞机离地,到达约1.5 m高度(略低于操作者水平视线)后,操纵油门杆回到中位,此时,飞机处于悬停状态。注意:

①飞机即将离地时油门杆杆量可适当大些,干脆不拖泥带水,待飞机离地约1 m高度后,逐渐减小杆量直至油门中位。

②飞机一旦离地,就必须集中注意力,做到手不离杆,眼不离机,像在模拟飞行中训练的那样,保持飞机在可控状态。

③解锁与起飞是多旋翼无人机飞行实训的第一步,为尽量减少飞行事故,带飞教练应让每个参训学生至少模拟解锁与起飞动作3次以上,确保动作无误后方可进行正常训练。

3)降落

当飞机在起降位置上方处于悬停状态时,往下轻拉油门,可使无人机下降,越接近地面油门杆量越小,当起落架平稳着地后操持油门杆在最低位,直到螺旋桨停转5 s后方可松开。

如果降落以后外场飞行训练即结束,设备和器材准备撤收,此时需对降落后的无人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断开电源:降落后,先断开动力电池与无人机的连接,切忌先关遥控器,以免无人机失控。

②温度检查:检查电池、电机温度是否异常发烫。

③拆卸电池:松开魔术扎带将电池卸下,冷却后放入电池防爆箱中。

④螺旋桨检查:观察螺旋桨表面是否光泽,有无裂痕。

⑤机身检查:检查机身各坚固件是否有松动迹象。

⑥清理:清理机身上的灰尘,准备再次起飞或装箱。

⑦登记表见表7.2。

表7.2 多旋翼无人机降落后检查情况登记表

(2)杆舵适应性训练

杆舵适应性训练在GPS模式和对尾状态(机头朝前,机尾正对操作手)下进行,此时飞机运动的前后左右方向与操作手的正常视角和右手操纵方向完全一致。

1)垂直运动

①操纵方法:飞机在起降位置正常起飞到指定高度后(约1.5 m且略低于操纵者水平视线,下同),轻推升降舵使飞机飞到筒标1的正上方并保持悬停,然后轻推油门使飞机垂直上升至约4 m高度悬停5 s左右,再轻拉油门转入垂直下降过程,到达指定高度时油门回中停止下降,此时飞机再次处于悬停状态。

②训练标准:上升、下降匀速,速率约为1 m/s,各悬停时间不少于5 s,飞机运动不能超过直径为1 m的圆,且无明显的大幅修正动作。

③动作要领:飞机在升降过程中会因为受到气流的影响而产生前后左右的漂移,因此,在轻推或轻拉油门杆的同时,必须通过操纵升降和副翼来及时修正飞机姿态,以保证飞机的垂直运动不超出直径为1 m的圆。在此过程中,打舵方向和舵量大小是实现并达到训练标准的关键,操作时应认真体会。

2)前后运动

①操纵方法:飞机在筒标1正上方指定高度处处于悬停状态,轻推升降舵使飞机前进3 m左右后悬停5 s,然后轻拉升降舵使飞机后退到筒标1正上方后悬停。

②训练标准:前进、后退保持匀速,速率约为1 m/s,悬停时间不少于5 s,尽量保持直线飞行,无明显曲线轨迹。

③动作要领:油门保持中位;顺风时升降舵舵量稍小于正常舵量,逆风时稍大;如有侧风则向风来的方向稍压副翼,如左侧风时向左稍压副翼,以保持直线飞行。(www.xing528.com)

3)左右运动

操纵方法:飞机在筒标1正上方指定高度上处于悬停状态,向左轻压副翼使飞机向左移动3 m左右后悬停5 s,然后再向右轻压副翼使飞机向右移动到筒标上方悬停。

训练标准和动作要领参照前后运动自行体会。

4)偏航运动

向左或向右轻推方向舵,实现并体会无人机左右偏航运动。

注意:以上4种运动中,操纵杆舵时应柔和给力,切记动作过大、过猛!

(3)四位悬停

四位悬停是多旋翼无人机飞行训练中的必训科目,其含义是指机头分别朝向操作手正前方(对尾)、正左方(左对侧)、正后方(对头)和正右方(右对侧)4个方向时,操纵无人机在筒标1正上方保持悬停,如图7.2所示(俯视)。为清楚起见,图中飞机比例有所放大。

图7.2 四位悬停训练图示

图7.2(a)为对尾状态,即机头朝前,机尾正对操作手;(b)为左对侧状态,即机头朝向筒标3,机身左侧正对操作手;(c)为对头状态,即机头朝向操作手;(d)为右对侧状态,即机头朝向筒标6,机身右侧正对操作手。

为保证训练效果,四位悬停训练应在姿态模式下进行。

1)操纵方法

飞机正常起飞至筒标1正上方指定高度后悬停,切换控制模式为姿态模式,保持油门中位,根据训练进度轻推方向舵向左或向右使机头左或右转90°,观察飞机偏离筒标中心点的位置情况,操纵升降舵或副翼,使无人机保持在筒标正上方悬停。

2)训练标准

①无人机不能飘出以筒标中心为圆点、直径为1 m的圆形范围。

②保持油门中位,高度无明显变化。

③机头旋转时,无人机旋转速率在90°/s左右,不可过快。

④每个方向的悬停时间不少于1 min。

⑤整个过程中无错舵现象发生。

3)动作要领

①旋转过程中由于螺旋桨反扭矩影响,在不操纵副翼和升降时会有偏航现象发生。而且由于操作手面对飞机的视角不同故需要操作手及时调整方向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的修正。

②无论机头朝哪个方位,仍然是升降舵决定前后运动,副翼决定左右运动,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想象自己坐在飞机上并面向机头,这样飞机的运动方向与右手打舵方向就保持一致了,就像对尾悬停一样。勤加练习,力争做到人机一体并形成条件反射。

③打舵动作应有一定的提前量,一旦观察到飞机有向某个方向飘移的趋势时,立即反方向打舵,以减小可能出现的飘移量。

④打舵时舵量要小但频率须快,舵量过大会导致飞机动作过猛,造成心理恐慌而手忙脚乱,甚至会出现失控危险。改进的方法是减小舵量并加快打舵频率,这就要求右手的打舵动作应灵活自如。

⑤手不离杆,眼不离机,注意力高度集中。

友情提示

还有一种类似的训练科目称为八位悬停,即机头分别朝向正前方(对尾)、筒标2(左上对侧)、筒标3(左对侧)、筒标4(左下对侧)、操作手(对头)、筒标7(右下对侧)、筒标6(右对侧)和筒标5(右上对侧)8个方位。如果刚开始训练四位悬停时感觉有难度,可考虑先训练八位悬停,操纵方法、训练标准和动作要领与四位悬停一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