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质量管理方面的专家,他们为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积极作用,所以,人们称之为质量管理专家。
1.休哈特及其质量理念
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是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美国工程师、统计学家管理咨询顾问,被人们尊称为“统计质量控制之父”。
1924年5月,休哈特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张控制图,1931年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制造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全面阐述了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他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从而将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提前到事前控制。
2.戴明及其质量理念
戴明(W.Edwards.Deming)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对世界质量管理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享誉全球。戴明总结了14条质量管理原则,他认为一家公司要想使其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必须遵循这些原则。他的主要观点是:引起效率低下和质量不良的原因,在于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于员工,部门经理的责任就是要不断地调整管理系统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3.朱兰及其质量理念
朱兰(Joseph H.Juran)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他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质量三部曲”。由朱兰博士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管理科学的名著,为奠定20世纪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和提供基本方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朱兰认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可以看出,朱兰对质量的理解侧重于用户需求,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必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事实上,产品的质量水平应由用户给出,只要用户满意的产品,不管其特性值如何,就是高质量的产品;而没有市场的产品,其所谓的“高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在质量管理方面,朱兰提出质量螺旋(quality spiral)的概念。
在质量责任的权重比例方面,朱兰提出著名的“80/20原则”,他依据大量的实际调查和统计分析认为,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追究其原因,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恰恰有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领导失职所引起的。
4.菲根堡姆及其质量理念
菲根堡姆从系统论出发,要求建立一个人们能够从相互的成功中得到启发的环境,促使公司内部各职能部门建立和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团队。他提出应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并于1961年出版了《全面质量控制》(又译为《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下面列出了他的一些主要理念。
(1)全面质量控制是一个在公司内部使标准制定、维持和改进集于一体的系统。公司应当能够使工程部门、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共同发挥作用,在达到用户满意的同时实现最佳经济目标。(www.xing528.com)
(2)质量控制的“控制”方面应该包括制定质量标准、评价与这些标准有关的行为,当没有达到预定标准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及制订改进质量标准计划。
(3)影响质量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技术性的和人为的,其中人为因素更为重要。
(4)质量成本可分为四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和内部损失成本。
(5)重要的是要控制源头质量。
1994年6月在欧洲质量组织的第38届年会上,菲根堡姆提出了“大质量”概念。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把战略、质量、价格、成本、生产率、服务、人力资源、能源和环境等因素一起考虑。
5.克劳斯比及其质量理念
克劳斯比是“零缺陷”理论的创立者,并以名言“第一次就做对”而闻名。他强调预防,并对“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的说法提出相反的看法。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应符合四大定律:质量就是合乎需求;质量是来自预防,而不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就是“零缺陷”;以“产品不符合标准的代价”衡量质量。
6.田口玄一及其质量理念
田口玄一博士是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质量的田口理论,他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田口的这一观点与质量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观点不谋而合,得到国际质量管理界的高度认可。
田口玄一从社会损失的角度给质量下了如下定义:所谓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但是,由于产品功能本身产生的损失除外。田口玄一还将质量管理分为线内和线外质量管理两个方面。线内质量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内实施的质量管理,目的是使工序维持在稳定状态,降低不良品损失。线外质量控制也称离线质量控制,主要针对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方面的质量控制,通过应用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容差设计方法达到稳健性设计,使产品满足客户要求。
线内质量管理只能保证生产出的产品符合标准,而线外质量管理却能保证生产标准本身是先进的。生产过程是按所选定标准的要求来进行的,围绕着生产过程的线内质量管理就是要求生产出的产品符合标准,但这种生产标准本身就存在着相对性、滞后性和间接性的局限。也就是说,生产标准本身也应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以保证产品不断提供“用户需求的质量”,而这正是线外管理的主要任务。
线内质量管理和线外质量管理是根本不可分的。因为它们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持和提高产品质量。没有线外管理,难以保持产品的高质量;没有线内管理,产品的高质量也就无从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