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宁国府区域变迁:皖南中心的演变

明清宁国府区域变迁:皖南中心的演变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从“宣歙”到“徽宁”结合政区沿革可知,两地自唐代冠以“宣州”“歙州”,统称为“宣歙”;宋代以降分别以“宁国”“徽州”取而代之,至明代起统称为“徽宁”。[221]从唐宋的“宣歙”演化到明清的“徽宁”,两地名称的排序转换,折射皖南区域行政中心的嬗变。唐宋及其以前,宣州的经济富庶,土地、人口、物产均高于徽州,一直承载作为皖南地区行政中心的职能。

明清宁国府区域变迁:皖南中心的演变

本节从宏观角度梳理宁国府与徽州府的府际关系。考虑到光绪二年(1876)芜湖开埠后发展为新的皖南区域中心[206],笔者主要探讨此前的皖南区域中心之转换过程。

1.“一府六县”的行政格局

徽州、宁国二府的行政格局具有相似性。第二章开头指出,宁国府在乾道二年(1166)由宣州升格,历史长达七百五十年(1162—1912)。其中“一府六县”的格局形成于宋初,作为府级政区实际存在了九百三十三年(979—1912)。

徽州府与宁国府的格局相似,时间更为悠久。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吴政权从丹阳郡中析出新都郡,是为徽州之雏形。晋太康元年(280)灭吴,改为新安郡,此后历经分合,至隋开皇九年(589)罢。开皇十一年(591)置歙州,至唐大历五年(770),领黟、歙、祁门、休宁、婺源绩溪六县,初步形成“一府六县”格局。北宋宣和三年(1121)改称徽州府,至民国元年废府。[207]徽州府存在了七百九十一年(1121—1912),其“一府六县”的格局长达一千一百四十二年(770—1912)。

2.从“宣歙”到“徽宁”

结合政区沿革可知,两地自唐代冠以“宣州”“歙州”,统称为“宣歙”;宋代以降分别以“宁国”“徽州”取而代之,至明代起统称为“徽宁”。

“宣歙”之名始于唐代。唐前期,宣州、歙州分隶江南西道、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置浙西观察处置使,兼领宣、歙、饶三州。唐德宗贞元三年(787)拆分江南东、西道为浙东、浙西、宣歙三道,宣歙道统领宣、歙、饶三州,治宣州。后饶州改属,宣歙道统领宣、歙及由宣州析置的池州等三州。[208]大致包括今皖南的区域被统合为一个观察使辖区,以“宣歙”冠名的行政实体正式形成。

徽州地方(新都郡)虽自宣州(丹阳郡)析出,但两地的异质性甚至被夸大。据《隋书》载,宣城被认为是江南的组成部分,“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其俗亦同。然数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骈]凑”,算是对宣城经济实力的肯定;歙州却与江西归为一区,“其俗又颇同豫章”,可能与其位置僻远、经济落后有关。[209]由于宣歙地理相连,有唇齿相依之势,在唐代整合为一体化的军事区。[210]军事地位的上升,使得宣歙在行政上再次发生关联,进而被视为一个经济、社会文化整体,二地的区域性质逐渐合流。唐代设立观察使以整合宣州与歙州,一方面考虑两地在军事上互为屏障,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认识到两地的特殊位置,与江南、江淮、江西犬牙交错,是控制太湖平原的战略要地。五代时南唐建都金陵,宣州的军事地位进一步凸显。北宋方腊起义南宋都城迁杭,无疑在加重宣州(宁国府)军事筹码的同时,也提升歙州(徽州府)的地缘价值。

关于宣歙的人文特征,张伟然认为这片区域在唐人意念中作为江南的边缘地区,是与两浙地区相对称的区域实体,不过他仍然将“宣歙”纳入“江南”的范畴[211]宋代人对宣歙与江南的认知有所变化,文谠在注韩愈《送杨仪之支使归湖南序》时称:“宣州距江南不远。”[212]在《太平寰宇记》中,宣州被视作与江南地区相似的地方,“大抵人性风俗与两浙相类”,歙州的风俗则“同宣州”。[213]可见时人对宣歙与江南之差异的认知虽然模糊,但已有所区分。而在宋、元乡土文人的眼中,宣歙风土文化的相似性得到强调。宣城诗人梅尧臣认为:“新安固与吾乡邻,山水清绝殊可拟。”[214]他赞赏家乡的风物,还写下“吾乡虽处远,佳味颇相宜。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之句。该诗引起元代徽州人方回的共鸣,在其著作中收录梅尧臣的诗,并写下批语:“此鳖狸一联,宣州风土,歙州亦然。髙庙尝问歙味,汪龙溪彦章举此句以对,今人能传诵之,而不知其为圣俞诗也。”[215]直到现在,“火腿炖甲鱼”(以马蹄鳖为原料)、“红烧果子狸”依然是徽州名菜。[216]梅尧臣又有描写山区生产生活场景的诗歌:“斫漆髙崖畔,千筒不一盈。野粮收橡子,山屋照松明。只见树堪种,曾无田可耕。”方回对此评论道:“此宣州山中民俗,唯歙亦然。”[217]可以这样推测,在明代大规模山区开发到来前,由于地理环境之限制,宣歙的接壤区域经济较为落后,人们对这片区域地理、文化界线的认知较浅,由此产生一些模糊的看法。(www.xing528.com)

唐代以降,时人的印象虽然不大清晰,但以宣歙观察使的设置为准,可知宣州已与江南有所差异,连带使宣歙逐渐被视作一个有别于江南的地域整体。于是,宣歙在完成一体化过程的同时,既确立宣州的领导地位,又与江南发生了人文分化。此后这一现象继续得到强化,只是自明代起,其名称发生了变化,出现新一轮地域关系的调整。

“徽宁”二字联署源自明代,与明代中后期东南地区的倭乱等社会紧张局势相关。[218]嘉靖三十四年(1555)设兵备道,辖安徽宁池太广六属,治广德,旋罢。隆庆六年(1572)复设,改为兵备徽宁道,先后驻旌德、池州。万历四十二年(1614)分设徽安道、宁太道。崇祯四年(1631)改徽安道为徽宁道,辖徽州、宁国、广德二府一州。[219]明清鼎革后,这一军事设置得到延续。顺治二年设分巡徽宁道,至康熙二十一年(1682)裁,改属江安十府储粮道。[220]雍正十一年(1734),改属安徽宁池太广道。咸丰五年(1855),为应对太平天国战乱,将安徽宁池太广道改名徽宁池太广道,其间曾划到浙江巡抚辖下。咸同战后复属徽宁池太广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属皖南道。[221]

从唐宋的“宣歙”演化到明清的“徽宁”,两地名称的排序转换,折射皖南区域行政中心的嬗变。唐宋及其以前,宣州的经济富庶,土地、人口、物产均高于徽州,一直承载作为皖南地区行政中心的职能。在经济上,宣歙作为唐代江南八道之一,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财赋重地,其经济之富庶可以想见。[222]《元和郡县图志》的记载表明,宣州的物产比歙州丰富。[223]宣为上州,歙为下州,宣城经济强于歙州,如元稹所言:“宣城重地,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224]据《元和国计簿》载:“每岁赋税倚办,止于浙江东、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225]在文化上,自南朝谢朓《谢宣城集》问世以降,唐代李白、韩愈、杜牧等大诗人先后游历于此,提升了宣城的文化品位,敬亭山作为“江南诗山”的文化效应得以彰显。

自元、明以降,随着徽商的兴起,徽州经济、文教诸方面实力的攀升,区域格局为之一变,徽州府开始取代宁国府,发展为本区域的领头军。[226]从“宣歙”到“徽宁”的词语转换,反映两地实力之升降。

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此消彼长,历代私家撰述和国家统志对徽宁二府的排序,或可从侧面反映两地实力转换之过程。《太平寰宇记》显示,宋代同属江南西道的宣州被排在歙州前,不过其记载没有后者详尽。[227]至《大明一统志》,宁国府仍然被置于徽州府前,其相关记载有16叶,略少于徽州府的21叶。[228]这一局面康熙《大清一统志》被彻底扭转,该志不仅将徽州府排在宁国府之前,而且其内容丰富性大增,卷数三倍于宁国府。[229]乾隆《大清一统志》,虽然两府所占卷数得到均衡,但徽州府排在宁国府之前已成定局。[230]一般而言,明清徽州人偏爱使用“徽宁”,宁国府人偏爱于“宣歙”。清代泾县学者朱珔即为典型,其著作坚持使用“宣歙”一词。[231]当然,文人有好古的习惯,不少人将“宣歙”与“徽宁”视为意义对等的概念,如下文将要述及的徽州人黄宾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明代以降徽州的崛起,“徽宁”一词逐渐取代“宣歙”,成为更明确的习惯性表达。

入清以后,徽州府相较于宁国府的地域优势充分显现,咸同战乱对二府冲击力度的差异进一步强化时人的认知。江苏丹徒举人陈克劬在光绪二年(1876)受龚自宏侍郎之邀,协助视学安徽,对兵燹后的徽宁二府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在他看来,“宁国旧称文物之邦,自兵燹后,考童几不满额数,试卷可观者亦甚寥寥”,该府曾位居皖省科考的前列,实力仅次于徽州府和安庆府,但兵燹后的落败与昔日的辉煌形成巨大反差,让他“殊为扫兴”。途经宁国府经济、人文最盛的泾县时,发现当地“屡经兵燹,人民多未复业,居室甚属寥寥”,社会秩序尚未完全恢复。但陈克劬一入徽州境内,即发现迥异于前者的气象:“虽兵燹之余,而人民繁庶,试院亦爽垲,视宁国气象殊矣……徽歙同城,而府城包县城之内,试院又在府城之内,肩舆越两城始达,一路颇觇繁富气象。”与破败不堪的宁国府相比,不啻有着天壤之别。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徽州西南属鄱阳湖流域的祁门、婺源二县,更让来自科举强省江苏的陈克劬刮目相看:“徽郡文风以祁门、婺源为胜,而婺源尤有根柢,其佳处为吾省所不及,山川灵秀所钟于兹,信矣。”[232]陈克劬的观察与当时安徽学政祁世长的统计相符,据称徽州府“惟婺源一县文童五千余人,其余亦只数百人、百余人不等”,婺源又明显好于其他县份;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宁国府应试文童只区区千余人,其中泾县一县即有五百余人,更可见其他县份文化之凋零。[233]

纵观行政沿革的历史,宁国府虽然继承皖南最早的区域中心之基础,但其政区疆域不断为周遭区域蚕食而萎缩,一直没有完成经济的一体化,导致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没有成功。太平天国战后,宁国府土著遭受重创,迁入的移民占据优势,地方基层社会重新洗牌,区域格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34]民国以降,原宁国府属地的行政区划调整极为频繁,至1980年以宣城为中心重新设立地级单位,但仍面临下属县市被周边地域吸引的窘境。[2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