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县域的联合会馆,是清代以降出现的新现象。从空间上看,除东北三江会馆和苏北泗阳泾太义塚外,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乾隆年间,太平杜芳楚、杜大宾服贾庐江,联合泾县、青阳、太平商人建立会馆。[177]光绪年间,桐城县青草塥有名为“泾县凹”的义山,“山周里许,以葬泾、旌同乡之旅塥者”,是泾县、旌德两地商人合作的产物。[178]泾县、旌德、太平三县商人在常州府城建有泾旌太会馆,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五年(1866)由林伯祥、黄文运、王顺方等人改建于察院街。[179]在镇江府,旌德、太平商人在咸同战乱后建旌太会馆。[180]太平商人程宗华被推为东北营口三江会馆的会首。[181]在东北活动的宁国商人为数应该不少,道光年间太平馆田李氏谱捐输名单载:“盛京庐峰公公堂 纹银一百两。”[182]
会馆的县域隶属与其捐输来源并非完全一致,有不少交叉的现象。万历年间湖州府双林镇的式好堂,最初参与捐建的商人有胡、朱、郑、洪、汪等泾县东乡客商,旌德刘姓商人也有参与,但还没有名分。[183]清初泾县朱文锡(1663—1735)担任客长,有“湖州式好堂为泾(县)旌(德)会馆”的表述,承认旌德商人在会馆中的特殊地位。[184]至清代中期捐造泾县上坊义渡时,刘姓似已退出行列。[185]清末南陵泾太公所曾与旌德会馆联合兴办一所学堂,专收同乡子弟入学,反映出商人会馆与捐输来源的重叠。[186]商人会馆虽有较强的地域限定,但不乏跨县域的互助行为,如旌德商人后裔吕咎予居所被烧后,借住在六安泾县会馆。[187]
苏州宣州会馆的情况稍显复杂。乾隆初年,宁国商人在苏州阊门设立宛陵会馆。至嘉庆间,泾、旌、太三县分设公所,只是“合郡义举仍以宣州会馆为总”。同治初年,宁国商人购买苏州阊门内吴殿盈直巷陶姓房屋,重建宣州会馆。[188]邱澎生认为:“苏州‘宣州会馆’的例子,显示出这个商人团体至少在十九世纪前期,已经有了府级和县级会馆、公所间的层级式联络关系出现。只是,这些似乎都还只是特例,依目前史料看,大多数会馆公所彼此间的关系,皆缺乏任何形式的联络网络,与商会不大相同。”[189]宁国府各县商人的联络松散,缺乏商帮应具备的联合性,表明宁国商人的内部整合程度不高。
商业资本和商人力量的注入,为宁国商人会馆的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下面从附表2挑出泾太会馆及义冢,揭示泾县、太平商人的特殊关系:
表9 泾太会馆的地域分布(www.xing528.com)
上述9个案例多半位于皖南和安庆府,这是宁国商人的重点经营区域。安庆的市廛工伙共分八帮,泾、旌、太三县各成一帮。[190]铜陵县大通镇和悦洲的客民同样分为八帮,泾、太商人联合组成泾太帮,“泾太驴子会”在当地城隍赛会相当有名。[191]江苏境内有两处泾太义冢,都是商人的个别行为。同光之际,泾县商人董维春懋迁成功,在金坛倡捐泾太义塚地和祀田。[192]清末民初,太平商人侨寓泗阳的杜海潮,购地十余亩为泾太义塚。[193]湖北江陵和四川巴县的泾太会馆,建设于清代中前期,可能是泾、太商人合作的初始。据嘉庆《太平县志》载:
湖北江陵县沙市镇 泾太两县合建会馆一所,前后抵街,堂店、戏台、园井计数十间。太邑商于此者,又另建太平园一所,门楼一座,中堂三间,后进三间,周围院墙墙外有义冢一区。又两县建立白骨塔,一名永安塔,高三座,塔下建义济堂一所。[194]
由于地理空间的阻隔,泾、太商人在当地的实力较弱,联合建设会馆应是为了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即便在皖南家乡附近经商的商人,仍需合作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泾、太两县与南陵同隶于宁国府,咸丰年间在南陵成立泾太公所的初衷,乃是出于两邑同乡“因感到身居异地,往往遭受歧视和欺压”的现状,为维护同乡权益而合建。[195]不过,两县商人虽合建会馆和白骨塔,但太平商人却单独建有义冢,有一种若即若离的趋势,可见会馆的地缘性质决定它的组织类型,商人内心始终有着不断细化地缘观念的内在驱力。联合会馆是两县商人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是一种权宜之计,一俟条件成熟即要分开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