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国府这一府级政区内,自明中后期开始,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压力、徽州影响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南部山区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逆转,颠覆原有的区域格局。本书旨在揭示这种区域差异产生及其分化的历程,归纳其中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目标有两点:一是复原具体的历史过程,以文献排列、叙事手法和定性分析为主,并采取一些定量分析加以检验;二是提炼区域格局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开展适度的理论对话。
本书分为导言、主体四章、结论。第一章交代学术史和基本史料。第二章从历史地理学角度介绍宁国府的地域背景与开发历程。第三章讨论宁国商人的兴衰史,以及宁国商人会馆的时空分布。第四章梳理明代中期以来的社会变迁,以宗族控制及其差异为主线,关注“宁国世仆”这一贱民群体的命运。第五章讨论区域格局及其地方意识的形成,分析府内、府际和跨府三个层面的地域关系。结论归纳明清宁国府社会变迁的关键性因素,并与周遭区域展开比较。
【注释】
[1]本书引文标注方式如下:□为辨识不清者,△为空白,()内为小字,[]内系推测、增补、修正或合并字。下同。
[2]王家范:《明清江南研究的期待与检讨》,《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王家范主编:《明清江南史研究30年(1978—2008)》,附录《“海盐会议”发言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469—471。
[3]《绩溪县志馆第一次报告书·胡适之致胡编纂函》,转引自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页643。相关讨论参见唐力行、卞利、王振忠、汤奇学:《走出一府六县》,《社会科学报》2004年7月1日。唐力行对此思考尤勤,参见唐力行:《从区域史研究走向区域比较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超越地域的疆界:有关区域和区域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史林》2008年第4期;《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管见所及,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叶显恩将徽州与珠三角的宗族制度做过比较(叶显恩:《徽州与珠江三角洲宗族制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收入氏著:《徽州与粤海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唐力行对徽州与江南有专门的比较研究(唐力行:《苏州与徽州:16—20世纪两地互动与社会变迁的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于2007年召开徽州与江南的比较会议(洪煜、吴强华:《“比较视野下的地域社会研究——徽州与江南的文化认同与地方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徽学》第5卷,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480—492);徐茂明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分析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徐茂明:《清代徽苏两地的家族迁徙与文化互动——以苏州大阜潘氏为例》,《史林》2004年第2期)。至于徽州与毗邻地域的研究更属寥寥,且主要关注徽商、徽州人的活动,参见沈炳尧:《明清遂安县房地产买卖商品化特征:明清遂安县和徽州府各县房地产买卖比较研究》,《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戴玉:《宁国商人初探》,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下页)(接上页)1998年;祝碧衡:《明清以来浙东金衢严的徽州人群及其社会影响》,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董家魁:《清代宁国府商业与商人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沈树永:《徽宁同乡会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宋绍杭、邰惠鑫:《钱塘江流域浙西木商近代兴盛原因初探——以开化县为例》,《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梁仁志:《清同治年间的旌德宾兴——兼与绩溪宾兴的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5]可以比照而观的是,韩明士(Robert P.Hymes)在一次讨论中提及:“作为周边的赣东、皖南和闽西北实际上形成了一块比较一致的地区,我称之为大周边(macro periphery),因为他们都被视为周边地区,就像施坚雅所说的大区边缘一样。”参见刘平、刘颖、[越]张玄芝整理:《区域研究·地方文献·学术路径——“地方文献与历史人类学研究论坛”纪要》,收入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页348—349。
[6][美]包弼德:《论地方史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地位——以欧美近十多年的研究为例》,收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编:《国家视野下的地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7—24。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绪说》,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页1—9。另可参见董玥主编:《走出区域研究:西方中国近代史论集粹》,《导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页1—27。
[7][美]理查德·皮特撰,周尚意等译:《现代地理学思想》,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页175。与此对应,人文社科学界也出现“文化转向”思潮,参见Victoria E.Bonnell and Lynn Hunt,eds.Beyond the Cultural Turn: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8]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地理研究》2005年第5期;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地理学报》2004年增刊;[美]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
[9][法]德芒戎撰,葛以德译:《人文地理学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页4—9。Yi-fu Tuan.Topophilia: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ttitudes and Values.NJ: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美]段义孚撰,潘桂成译:《经验透视的空间和地方》,台北:编译馆,1998年;[美]段义孚撰,周尚意等译:《逃避主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Yi-fu Tuan.Humanist Geography:An Individual's Search for Meaning.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2012.关于段义孚的学术思想,参见柴彦威等:《“回家”:关于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专栏》,《人文地理》2014年第4期,页1—23。
[10][法]梅尼埃撰,蔡宗夏译:《法国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173。
[11][法]保罗·克拉瓦尔撰,郑胜华等译:《地理学思想史(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英]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287—289。
[13][美]包弼德:《地域史と後帝政國について——金華の場合》,《中國—社會と文化》第20期,2005年,页364—389。
[14][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5]转引自[美]包弼德:《论地方史在中国史研究中的地位——以欧美近十多年的研究为例》,收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等编:《国家视野下的地方》,页18。
[1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撰,顾良等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撰,罗荣渠等译:《现代世界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7][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撰,常正义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德]奥古斯特·勒施撰,王守礼等译:《经济空间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另可参考陆大道编撰:《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年。
[18]Ellen Churchill Semple.Influences of Geographic Environment.New York:Henry Holt,1911.相关述评参见蔡运龙、Bill Wyckoff主编:《地理学思想经典解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页45—46。
[19]Robert M.Hartwell,Demographic,Political,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China,750 1550,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42,No.2. (Dec.,1982),pp.365 442.
[20]Hilary J.Beattie.Land and Lineage in China:A Study of T'ung-Ch'eng County,Anhwei in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Perry,Elizabeth J.,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 1945,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池子华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Jerry Dennerline.The Chia-ting loyalists:Confucian leadership and social chang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New Haven:Yale Uniersity Press,1981.R.Keith Schoppa.Chinese elites and political change:Zhejiang Provi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Mary B.Rankin,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Zhejiang Province,1865 191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Robert P.Hymes,Statesmena nd Gentlemen:The Elite of Fu-chou,Chiang-hsi,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1]Cohen Paul A.,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林同奇译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2]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Strangers at the Gate:Social Disorder in South China,1839 1861.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6.王小荷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3]Philip A.Kuhn,Soulstealers: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陈兼等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4]Valerie Hansen,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1127 1276.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包伟民译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Peter K.Bol.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History,Geography,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 Wuzhou,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61,No.1(Jun.,2001),pp.37 76.吴松弟译:《地方史的兴起:宋元婺州的历史、地理和文化》,《历史地理》第21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432—452。Peter K.Bol.The“Localist Turn”and“Local Identity”in Later Imperial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Volume 24,No.2.(Dec.,2003),pp.1 50.[美]包弼德:《地方传统的重建——以明代的金华府为例(1480—1758)》,收入李伯重、周生春主编:《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247—286;[美]包弼德撰,杜永涛译:《宋明理学与地方社会:一个12至16世纪间的个案》,收入[美]伊沛霞、姚平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思想文化史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页39—88;(转下页)(接上页)[美]包弼德:The Multiple Layers of the Local:A Geographical Approach to Defining the Local,收入第九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一世纪新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历史系,2004年4月),转引自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页7。
[26]章开沅:《序》,收入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
[27]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28]台北:“中研院”经济所,1995年。
[29]Mark 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Yale: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梅雪芹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
[30]管见所及,主要有马立博的《老虎、水稻、丝绸和淤泥:中华帝国晚期华南的环境和经济》(Robert B.Marks.Tigers,Rice,Silk,and Silt: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王玉茹、关永强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夏竹丽的《人定胜天:中国革命时代的政治与环境》(Judith Shapiro.Mao's War Against Nature: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伊丽莎白·伊科娜弥的《变黑的河流: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Elizabeth C.Economy.The River Runs Black: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5.)等著作。
[31][日]斯波义信撰,方健、何忠礼译:《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页3—60。相关述评参见范金民:《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233—234。
[32]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页286—291。
[33]谭其骧:《序》,收入孙进己等纂:《东北历史地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4]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鲁西奇:《唐代长江中游地区政治经济地域结构的演变——以襄阳为中心的讨论》,载李孝聪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页97—139;张萍:《地域空间与市场结构——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苏基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5]鲁西奇:《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鲁西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36]包伟民主编:《浙江区域史研究·前言》,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年,页3。
[37]唐晓峰:《区域与国家》,《读书》2011年第12期,页51—57。
[38][英]R·J·约翰斯顿主编,柴彦威等译:《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页653。
[39][日]堤正信:《集落の社会地理》,広島女子大学:溪水社,1985年;ヴォ一·ゴク·ハン、木村大輔等:《地図で復元する近代京都市の歴史社会地理》,《空間·社会·地理思想》第8号,2003年,页76—115。
[40]王振忠:《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
[41]唐晓峰:《社会历史研究的地理学视角》,《读书》1997年第5期,页3。
[42]王振忠:《历史社会地理研究刍议》,《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4期。
[43]吴宏岐、王洪瑞:《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44]常建华:《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35—85。
[45][英]科大卫撰,卜永坚译:《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页431—432。
[46]王秋原等:《区域地理研究的探讨》,《台湾大学地理学系地理学报》第22期,1997年,页96。
[47]本书仅简单借用此概念,不展开详细讨论。参见李义虎:《地缘政治学:二分论及其超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周振鹤:《中国历史上两种基本政治地理格局的分析》,《历史地理》第20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1—19;[英]彼得·伯克撰,姚朋等译:《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页87—93。
[48]刘南威、郭有立编撰:《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页148—149。
[49]孙隆基:《南与北》,《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68—126;Alan R.H.,Baker;Mark,Billinge.(Eds),Geographies of England:The North-South Divide,Material and Imagin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50]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美]华勒斯坦:《超越年鉴学派?》,收入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页220—221;王晴佳:《导论》,收入《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3;林富士:《“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收入《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品编辑委员会,2000年,页373—374;陈振汉:《步履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131—137;陈新:《20世纪西方史学思潮二题》,《学术研究》2006年第10期。
[51]叶军:《日本“中国明清史研究”新特点:地域社会论与年鉴学派》,《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2][日]森正夫:《田野调查与历史研究——以中国史研究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日]森正夫:《民众反乱、社会秩序、地域社会观点——兼论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7年第2期;台湾《成大历史学报》第32期(2007年6月)收录森正夫的三篇文章:《关于土地的问题——税粮和地租》、《民众反乱、社会秩序、地域社会观点》、《地域社会的多样侧面》;[日]森正夫:《总论》,收入[日]森正夫、野口铁郎、滨岛敦俊、岸本美绪、佐竹靖彦编,周绍泉、栾成显等译:《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日]森正夫撰,伍跃等译:《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中文版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年;李庆:《日本汉学史》第五部《变迁和展望:198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页153—156。
[53]蔡驎:《地域社会研究的新范式——日本地域社会学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54][日]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中国史研讨会‘地域社会——地域社会与指导者’”主题报告》,收入[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孙歌等译:《中国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499—524。
[55]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绪说》,页7—9。
[56][日]滨岛敦俊撰,朱海滨译:《从〈放生河规约〉看明代后期江南士大夫家族》,收入张江华等主编:《区域文化与地方社会:“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页129—152。
[57][日]山本进撰,李继锋等译:《清代社会经济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年,页65—71。
[58][日]岸本美绪撰,何淑宜译:《明清地域社会论的反思》,《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0期,2000年;又罗冬阳译:《场、常识与秩序》,黄东兰主编:《身体·心性·权力》,“新社会史丛书第2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页315—330;[日]岸本美绪撰,陈永福译:《评〈森正夫明清史论集〉》,收入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3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页427—434。
[59][日]森正夫:《民众叛乱、社会秩序与地域社会观点——兼论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学刊》2007年第2期,页174—175。
[60][日]森正夫:《民众叛乱、社会秩序与地域社会观点——兼论日本近四十年的明清史研究》,页174—175。
[61]陈进国认为从“地域社会”到“在地社会”,本身反映一种在地化过程。参见氏著:《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页39。
[62]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又参见氏著:《日本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第三部分“地域社会论的反思”,收入《社会生活的历史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新探》,页187—189;余欣:《导论:民生宗教社会史理论的初步建构》,《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7—8。
[63]钟翀:《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态与发生史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64][法]勒高夫主编,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65][英]埃德蒙·利奇撰,郭凡等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英]约翰·格莱德希尔撰,赵旭东译:《权力及其伪装:关于政治的人类学视角》,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页14—22。
[66][美]马歇尔·萨林斯撰,刘永华译:《历史之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229—356;该书遭到Gananath Obeyesekere的质疑。萨林斯的反驳见《“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关于这一人类学经典案例的讨论,详见黄应贵:《历史与文化——对于“历史人类学”之我见》,《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年第2期。
[67]林富士:《“历史人类学”:旧传统与新潮流》,页375—378;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68][法]安德烈·比尔吉埃尔:《历史人类学》,收入姚蒙编译:《新史学》,页236—239。
[69]张小军:《历史的人类学化和人类学的历史化——兼论被史学“抢注”的历史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学刊》2003年第1期。(www.xing528.com)
[70]赵世瑜:《政治史·社会史·历史人类学》,《学术月刊》2005年12期,收入氏著:《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页370。
[71]王明珂:《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页104—108。
[72]李亦园:《评论:进出于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页425—431。
[73]刘志伟:《地域空间中的国家秩序——珠江三角洲“民田”、“沙田”格局的形成》,《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蔡志祥:《华南:一个地域、一个观念和一个联系》,收入华南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步与超越:华南研究会论文集》,香港:文化创造出版社,2004年,页1—8;科大卫、刘志伟:《“标准化”还是“正统化”?——从民间信仰与礼仪看中国文化的大一统》,《历史人类学学刊》2008年第1、2期合刊。
[74]程美宝:《华南研究: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实践》,《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第23期(2001年)。又可参见张小也:《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前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29—37。
[75]田宓:《多维视角下区域史研究——2004华南研究年会综述》,《史林》2005年第3期;“区域化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笔谈,《学术月刊》2006年第3期;唐力行:《从区域研究到区域比较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76]李亦园:《评论:进出于历史学与人类学之间》,《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页427、429。
[77]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黄志繁:《“跨地方”的意义及悖论——关于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的思考》,《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2期;黄国信:《“鸡零狗碎”、学术对话与其他》,《博览群书》2007年第3期。
[78]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收入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页1—33。
[79]刘志伟:《区域史研究的人文主义取向》,收入姜伯勤:《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清初岭南禅学史研究初编》引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刘志伟对相关议题的最新思考,参见刘志伟、孙歌:《在历史中寻找中国——关于区域史研究认识论的对话》,香港:大家良友书局有限公司,2014年。
[80]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81]潘英海:《文化合成理论在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研究中的应用》,收入张江华等主编:《区域文化与地方社会:“区域社会与文化类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年,页1—29。
[82]刘永华主编:《中国社会文化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页478。
[83]赵崔莉:《清代皖江圩区社会经济透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84]梁诸英:《明清时期皖南沿江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85]严庠生:《皖南青弋江、水阳江地区地貌与新构造运动》,《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张爱华:《舞动的河流:皖南青弋江历史源流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86]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合肥:黄山书社,1993年。
[87]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186—200。
[88]范金民:《明清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328—329、344。
[89]戴玉:《宁国商人初探》,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部分内容参见戴玉、范金民:《宁国商人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该文又收入范金民:《国计民生:明清社会经济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页590—607。
[90]董家魁:《清代宁国府商业与商人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董家魁:《明清宁国商人新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
[91]周振鹤:《家谱与文化地理研究》,收入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208—214。
[92]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页96—97、140—150。
[93]葛欣荣:《宋清之际宣城梅氏家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4]张孝訢:《北平会馆调查》,收入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页166—177、181—183。
[95]许檀:《明清时期江西的商业城镇》,《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96]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页140—147。
[97][日]根岸佶:《支那ギルドの研究》,東京:斯文書院,1940年,页172—176。譬如重田德就照搬这一研究结论,参见[日]重田德:《清代徽州商人之一面》,收入刘淼辑译:《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页455—456。
[98]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页368—378;刘家富:《近代旅沪徽商的“乡土之链”——徽宁会馆述论》,《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99]沈树永:《徽宁同乡会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唐力行:《延续与断裂:徽州旅沪同乡会与社会变迁(1923—1953)》,《历史研究》2011年第3期;唐力行:《徽州旅沪同乡会的社会保障功能(1923—1949)》,《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徐松如:《都市文化视野下的旅沪徽州人(1843—195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
[100]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101]吕妙芬:《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页161—196;高杨:《晚明宁国府阳明学讲会研究(1520—1627)》,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2]张爱华:《族谱话语与权力表达——明清泾县张香朱氏系列族谱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03]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页72—73。
[104]张小也:《从“自理”到“宪律”:对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的考察》,《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105]梁仁志:《清同治年间的旌德宾兴——兼与绩溪宾兴的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06]王春芳:《粮食危机事件中的地方社会:以宣统二年南陵遏粜事件为例》,《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第3期。
[107]参见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新史学》1998年第3期;吴滔:《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冯贤亮:《史料与史学:明清江南研究的几个面向》,《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范金民:《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入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页86—99。
[108]杨春雷:《试论明清徽州市镇与社会转型——兼与江浙市镇比较》,《安徽史学》1996年第4期。
[109][韩]朴元熇:《明清时代徽州的市镇与宗族——歙县岩镇和柳山方氏环岩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10]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11]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教与宗族生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507—508。
[112]唐力行、申浩:《差异与互动:明清时期苏州与徽州的市镇》,《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13]梁诸英:《明清时期皖南沿江平原农业生产发展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页156—158。
[114]谢国兴:《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安徽省(1860—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页511—516;张研、毛立平:《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396—404,可惜误将泾县标成南陵县。
[115]耿朔:《安徽宣城水东镇》,《文物》2011年第10期。
[116]唐宗力:《皖南农村调查》,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7]卢晖临:《通向集体之路:一项关于文化观念和制度形成的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118]叶敏:《政策执行:权力动作与社会过程——皖南X区的新农村建设(2006—2013)》,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119]曹觉生:《解放前武汉的徽商与徽帮》,原载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史学工作通讯》1957年第3期,收入江淮论坛编辑部:《徽商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页125—130。
[120][日]多贺秋五郎:《中國宗譜の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會刊,1981—1982年,页43—48、212、260—262。
[121][日]臼井佐知子:《徽商及其网络》,《安徽史学》1991年第4期;《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江淮论坛》1995年第1—2期。她后来又从整体上论述这一现象,参见氏著:《徽州商人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年,页119—151。
[122]高永安:《明清皖南方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页18—23。
[123]茆耕茹:《湖西目连戏的形成与分布》,收入氏著《仪式·信仰·戏曲丛谈》,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页102—128。
[124]邓玮、邓翔云:《再论“两头蛮”》,《戏曲研究》2006年第1期;邓玮:《安徽民间祭祀艺术》,合肥:黄山书社,2012年,页232—239。
[125]单德启:《安徽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页147—148。
[126]陈瑛珣:《清代民间妇女生活史料的发掘与运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312—327。
[127]王裕明:《明清徽州典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页8、36、462—463。
[128]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250—251。
[129]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征》,收入梁庚尧、刘淑芬主编:《城市与乡村》,“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页247—285。
[130]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页478—531。
[131]吴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页320—331。
[13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页59—66。
[133]张晓虹:《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张伟然:《用区域研究锻造本土的思维工具》,《史学月刊》2004年第4期;[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页403。
[134]比较突出的是原浙江大学包伟民教授指导的数篇博士学位论文,以浙江的府级或跨府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诸如周祝伟:《7—10世纪钱塘江下游地区开发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王一胜:《金衢地区经济史研究:960—1949》,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陆敏珍:《唐宋时期明州区域社会经济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200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陈丽霞:《温州人地关系研究:960—1840》,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35][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撰,顾良等译:《法兰西的特性:人与物(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页1。
[136]廖庆六:《族谱文献学》,台北:南天书局,2003年,页168。
[137]有两篇互相映衬的史学论文,参见梁洪生:《谁在修谱?》,《东方》1995年第3期;钱杭:《谁在看谱?——与族谱性质有关的一个问题》,原载上海图书馆编:《中华谱牒研究》,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年,后收入钱杭:《宗族的传统建构与现代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页211—218。
[138][日]多贺秋五郎:《中國宗譜の研究》,页43—48、212、260—262。相关研究参见钟翀:《传世明谱整理研究序说》,钱杭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年,页192—206。
[139]傅衣凌:《我是怎样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收入氏著:《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页38—44。
[140]唐宗力:《皖南农村调查》,页104—119。他反思了田野调查的局限性及其应对方式,参见该书页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