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政策目标与实际经济发展的关系
武汉市“九五”时期奋斗目标:在199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基础上,200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市民人均收入三项指标分别比1995年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5%速度增长,2000年达到760亿元(1990年不变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0元。财政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产出率比八五时期提高51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八五时期末期降低15%左右。
2000年武汉市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1206.84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5082元。两个指标都大幅超出预期经济目标。
“十一五”规划预测至2010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42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5000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9%以上。
2009年武汉市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4620.86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1144元,经济发展再次超越规划预期目标。
“十二五”规划预测至201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
2015年武汉市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1090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1%,经济发展再次超越规划预期目标。
各时间段的经济政策目标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引路线,同时极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经济增长与用地扩展关系
武汉市(1996—2017年)各行政分区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如图7.1所示。
图7.1 武汉市(1996—2017年)各行政分区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www.xing528.com)
续图7.1
由图可知,1996—2017年期间,武汉市六个中心城区国民生产总值均呈增长态势。其中,1996—2002年间,各区增长较为缓慢,以2003年为时间节点,各区经济发展速度进入迅猛增长阶段,并逐年递增,其中青山区在2011年之后经济增长出现较大波动。1996—2002年间,中心城区外围五个远城区国民生产总值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3年各分区经济发展出现大幅下滑,随后逐步递增。自2007年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各城区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但远城区国民生产总值远低于中心城区。武汉市十三个区六个时间节点的分区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如图7.2所示。
3.经济增长与用地扩展的数量关系架构
为探究国民生产总值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之间的联系,以武汉市1996—2005年为研究区段,对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将1996—2005年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进行处理,分别选取国民生产总值及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SPSS回归分析。由图7.3可知,二者呈线性分布并具有较高的显著性,说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与国民生产总值具有正相关性,前者随后者的增长而扩张。可见,经济政策对城市空间增长具有显著推动力。
图7.2 武汉市十三个区六个时间节点的分区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
图7.3 武汉市国民生产总值与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散点图
(来源:武汉市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