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从“孕育”到“生长”,从“成熟”到“焕新”,城市生命得以生生不息,其间穿插着城市的扩张与新建。可以说,在不停的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更迭中,呈现了今日的城市。
第一次拓城,于上世纪20年代末重庆建市前后到30年代抗战之前,重庆从传统的码头商埠向现代城市发展。第二次拓城,于1937年底,重庆成为陪都,大量人口和学校、企业、政府机关内迁,重庆城市急剧拓展。第三次拓城,于改革开放之后,重庆城市经济活力和规模快速提升,城市区域开始第三次扩张,石板坡长江大桥、石门大桥建成通车,重庆城市往长江以南和嘉陵江以北加速拓展。第四次拓城,于1997年设立直辖市后,重庆城市中心区域原有组团之间开始无缝连接起来,并逐步向西突破中梁山、向东突破铜锣山和南山发展。第五次拓城,于2010年两江新区成立后,重庆继续往北、往东、向西发展……
虽然重庆城市一直在拓展,尤其是一直在向北发展,但其城市中心始终未离开过渝中半岛。
清末时期的佛图关,这是重庆城外的第一道关隘。 图片来源 美国卫理会历史相册
Q:近年来,很多外国专著陆续被翻译,其中有不少清末重庆城市的文字,作为重庆近代史研究专家,您认为清末的重庆城具有哪些特点?
A:城市在今天已经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是过去的城指的是城邦,市指的市场,和其他城市一样,重庆这个地方慢慢从城邦演绎成城邦和市场的结合体。清末的重庆城,是专指城墙范围内的区域。重庆城市历史的发展脉络是很清晰的,我们学术界曾经总结过“三次建都、四次筑城”来概括重庆城的重大历史事件。
1899年拍摄的重庆城。 陶维新 摄
所谓的四次筑城,第一次是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占领江州后,秦国张仪(?—前309)在此筑江州城,这是文献所载重庆最早的筑城记录;第二次是蜀汉时期(221—263),蜀汉都护李严(?—234)自永安还江州,修筑江州大城,据说李严曾在现在渝中区鹅岭附近有筑城活动,主要是扩大了重庆城的规模;第三次是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为抵抗蒙古入侵,四川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1245)抢筑重庆城;第四次是明洪武年间(1368—1398),重庆卫指挥使戴鼎在旧城基础上重修重庆城。历经四次筑城,近两千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重庆城九开八闭十七门的城垣格局:其中开门九座: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闭门八座:翠微门、太安门、人和门、凤凰门、金汤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后来,因灾害及自然坍塌,重庆古城垣又经过了多次补修,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拓展时被拆毁或填埋,城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重庆城墙之所以退出历史舞台,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跟不上近代城市发展的需求,过去的重庆城,因为踞于半岛的原因,空间非常狭窄,我们在翻阅《巴县志》时,会发现对重庆城的描述,无论是街巷还是建筑,最大的感受就是拥挤,早年进入重庆的西方人也是如此描述的。加上城墙阻隔,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城市交通的需要。
重庆城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因为大梁子(新华路)沿着山脊存在,自然而然地分成上半城和下半城,下半城靠近长江,水路发达,是自然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但是后来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公路交通盛行,上半城反而占了上风。这两个区块在清末时差异非常大。
开埠时期,重庆城内繁华的街道。 弗瑞兹·魏司 摄
Q: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腹地城市,重庆城市怎么开始发展突破的?
A:自明清开始,重庆的商贸越来越发达,可谓是东西南北的货物都在此集聚,嘉陵江的千厮门附近很早就有棉花街、陕西街,外来人口涌入重庆城,重庆城内城外甚至江边都住了很多人,不少靠劳力服务船舶码头的人和城市贫民,就近在江边搭建简易房屋,作为安身之处,我们看到的吊脚楼就是最好的例证。1891年,重庆开埠之后,许多西方人进入重庆,他们开始在重庆城外的曾家岩等地修建学校、教堂和住宅,这给重庆城向外扩展提供了参考。到了民国初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广东等沿海地区慢慢地拆除城墙,新建市政,在诸多因素推动下,重庆城也开始萌发了向外扩张的力量。
开埠时期,从城墙上俯瞰重庆城市。 图片来源 美国卫理会历史相册
重庆城的拓展,初谋于清末。当时重庆开始实行警察厅制度,希望以此划分出城区和郊区的管理模式。由于清政府政权岌岌可危,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辛亥革命开始后,重庆成立蜀军政府,之后四川地区进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军阀混战时期。1921年,军阀刘湘(1888—1938)成了四川的老大,并指派杨森(1884—1977)执掌重庆商埠督办处。杨森好高骛远,一上来就希望在江北建立新城区,扩大重庆的城市范围,并且计划修一座铁桥连贯现在的渝中区和江北区。因为战事,杨森本人很快退出重庆,他为铁桥在江北修的几公里堤坝,被洪水涤荡得没了踪影。
随后,重庆城头变幻大王旗,每一个占领者都想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搞出点名堂,但是可能连规划还没思考清楚,就被迫远走他乡。直到1926年,潘文华(1886—1950)任重庆商埠督办时,重庆城的城市建设和扩张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Q:从1912年到1949年期间,重庆又经历了哪几次比较大的城市拓展?
A:近代以来,重庆城的拓展建设严格意义上,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潘文华执政时期,开始了重庆城的第一轮城市建设;第二个阶段,主要在抗战时期,大量人口迁入,重庆城被迫向外延展;日机的狂轰滥炸,加剧了城市空间格局的剧烈变化。
潘文华是个很务实的城市管理者,他主张的城市拓展策略,主要是向半岛西部进行延展、建立新市场的计划。潘文华城市拓展的第一个策略是拆除城门,突破传统城市的封闭形式,方便人员交通和物资流通。重庆城门拆除之前,由于城门非常狭窄,内外通道较少,行人进出十分拥挤,城内交通非常不便,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把这些城门逐一拆卸之后,重庆城内、城外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码头空间进一步延展,人员往来和货物流通更加便捷,重庆商贸再次得到激发。重庆城的拆除和拓城大大地刺激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939年,国民政府迁建重庆之后,人口激增,重庆市区慢慢跨江发展,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山城地图局 供图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为坚持抗战,国民政府迁移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国民政府迁移重庆办公后,军政、文教、工矿业等大批机构涌入重庆,重庆城从战前的三四十万人很快增加到130万人,重庆城被迫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延展;同时迁入重庆的还有400多家厂矿企业,这些工厂根本不可能全部集中在城区开工,所以重庆的很多郊区也成了这些工厂的迁入地。
Q:以《九年来之重庆市政》为节点,重庆城市第一轮建设,应该是从1926年开始,1935年结束,这个阶段重庆城市有哪些重要突破?
A:重庆第一轮的城市拓展,主要是集中在老城的西部区域,按照当时潘文华的规划,虽然也涉及南岸和江北县的区域,并在各自区域设置了管理机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通远门往西的新市场是最大的亮点。新市场,一听就是传统的叫法,所以后来重庆市政府还专门下文改新市场为新市区。
新市区主要涉及三个区域,其实还是依山就势的原则,以枇杷山到两路口的山脊,形成一个自然的分界,南边区域主要涉及菜园坝区。而枇杷山路口以北,又分成两个区,一个是枇杷山附近的区,一个是靠近嘉陵江的区域。为了推动这个新市区建设,主要有两个难题,一个是马路建设,之前重庆都是土路,没有宽阔的马路;另一个是通远门外大量坟茔的迁移,这个涉及许多家庭的传统认知,需要全城百姓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可以说修建马路是潘文华对重庆城市拓展最重要的举措。按照当时重庆道路的规划,主要有三条大的干道,一是南区干道,起于南纪门,连通菜园坝和两路口区域,这条路虽然修建难度大,但是完工最快。第二条路是中干道,起于临江门,东接城内可到朝天门附近,往西通曾家岩,这条路简直是重庆道路的形象工程,修完之后路灯、绿化等设施也都相应跟上,也成为了重庆最早的公共汽车路线。第三条路是北区干道,这条路的修建非常坎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都还没有完全畅通。前两条道路修建之后,城市交通网络得到极大的改善,路边的土地也成了香饽饽,很多商户开始开设门店,沿线开始热闹起来。
另一个重要举措是完成通远门外坟茔的迁移,当时重庆商埠督办还专门成立了迁坟事务所,制定了多个措施,多方游说城内百姓协助迁坟,最后还不得不借助宗教的力量,在通远门外不远的观音岩建了一个金刚菩提塔,慰藉渝城百姓的内心。
1941年,随着火巷马路的建设,中兴路和凯旋路陆续通车,重庆城上下半城的连通才变得更加顺畅。山城地图局 供图
民国时期,打枪坝水塔是重庆城内的最高点。 哈里森.福尔曼 摄
Q:完成了第一轮的城市拓展之后,重庆城市最重要的收益区是哪里?
A:其实,1929年前后重庆城的规划建设,除了向外拓展以外,还有城内道路、公园等社会设施的提升和改善,自来水厂,发电厂也相继建设,综合提升了重庆的城市形象,从民国时期的游记中可以发现,由早期说重庆的落后慢慢变成了夸奖重庆的时尚和先进。可以说1929年到1935年,是近代重庆城市建设的黄金十年,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后期的执行,都非常不错,重庆第一任工务局局长、重庆自来水厂的设计者都有海外求学的背景,他们把西方文明带到重庆,提升了重庆的近代化水平。
重庆城市第一轮拓展,不仅仅是城市形象的改变。最重要的收益区,那应该是现在的曾家岩、上清寺和学田湾区域。这里原本是“湖广填四川”一些省的义田,早年居住人口非常少,后来洋人在曾家岩办学校、修教堂,有了一些气象。在重庆新市区的策略既定之后,加上中干道的修通,从临江门到通远门,再到曾家岩,马路宽阔,车来车往,这一区域涌入了大量的机构和有钱人家,在此置办自己的别墅,修建花园。陶园、大溪别墅、适中花园等都是最好的例证,这也为后来国民政府选择在此办公提供了前提条件。
民国时期的求精中学与西部科学院。 重庆三代一生文化传媒 供图
Q: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移重庆,大量人口从全国各地迁来,这给重庆的城市拓展带来哪些重大机遇和影响?
A:抗战首都的吸附力量是重庆城市拓展的重要推动,加快了重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城市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支撑。当时重庆的城市人口从三四十万很快增至130余万,原本人口居住集中在长江嘉陵江环抱的半岛城市区域,在战争压力下,不断调整旧有的城市构造,逐步构建起防御轰炸的防空洞等,同时,持续不断地向外疏散人口,刺激了周边各个区域的发展。
当时迁建区中有好几个区域比较有特点,第一是位于沙坪坝磁器口的沙磁文化区,那里集中了大量的文化教育机构,民国期间的磁器口,一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区。附近歌乐山的山洞地区,也聚集了很多军政界的重要人物,旁边的土湾,还有豫丰纱厂,至今还留下10余栋别墅。第二个是位于重庆城北边嘉陵江小三峡一带的北碚,当时这里号称是陪都中的陪都,三千名流,寓居北碚。在北碚附近的山林间,入驻了中央地质研究所、地理研究所、气象研究所等机构,复旦大学也在嘉陵江对岸的东阳场新建校址,持续办学多年,很多诸如老舍、梁实秋、林语堂等文人雅士,也都迁建于此。
重庆城长江对岸的南岸也是人口疏散最直接的收益区。抗战期间,重庆轮渡公司已经开始正常营业,每天大量人员往返于南岸和城区之间,沿江有不少的工厂、领事馆和居住区,南山上也异常热闹,成了国民政府高官的聚集地,为躲避敌机轰炸,多个领事馆也迁到南山上,再往南边就是南温泉,那里也有好多个国民政府的机构,加上南温泉休闲度假的效应,民国期间非常热闹。张恨水、沙汀等曾住在这里。
回到重庆城区的范围之内,当时发展比较突出的一个区域是嘉陵新村。由于国民政府在上清寺,当时周边的交通很发达,不远处的嘉陵新村成了政府、军事、经济等机构人员的聚集区。1940年前后,当时国内规模较大的营造厂—馥记营造厂,就在嘉陵新村附近开始房屋开发,当时修的房子理念很先进,不仅房子自身设计比较考究,还有专门的防空洞,所以像孙科、孔祥熙、高显鉴、李根固、陶桂林、关颂声等都居住于此,另外嘉陵宾馆、时事新报社等机构也都在此办公。
Q:在重庆成为陪都之后,专门成立了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并于1946年编制出版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这个计划对重庆的城市发展都有哪些积极作用?
A:《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是重庆历史上最宏大的规划蓝图,汇聚了大量社会精英的聪明才智,黄宝勋、茅以升、税西恒、卢作孚等重庆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都参与其中,虽然当时仅花了80余日就编制完成,但是却涵盖了战后重庆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当时的战后陪都重庆的建设,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指引,同时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
因为战争及其以后的复杂原因,这个草案的很多计划并没有得到实践,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计划的价值,比如说当时提出的“有轨电车计划”“缆车计划”“抗战纪念堂计划”“两江大桥计划”等都在几十年之后,我们陆续将其实践,这些超前的规划,很大程度上给新重庆建设提供了不小启示。
草案中得到推动的计划,最出名的当属抗战胜利纪功碑和重庆市下水道的建设。抗战胜利纪功碑的建设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当时经过几轮招投标,重庆的天府营造公司中标该项目,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很多材料价格和合同相差甚远,为该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很多难度,最后上面的四方钟还是纪念碑附近的真原堂捐赠的,重庆解放后,抗战胜利纪功碑被改成了人民解放纪念碑。
草案中的下水道工程是民国期间重庆城市建设的一大创举,当时整合了国内外众多出名的给排水工程专家,分成三期完成了新型的下水道建设,最后这个工程还被编成了一本专著,并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友人。整体来说,《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的作用是正向的。
Q:民国期间,重庆的城市拓展有着哪些显著特征?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的演变?
A:以我们之前说的重庆城两次重要拓展为例,第一次重庆城的拓展主要是因为内力,城市的规模不再符合城市人口和经济的现状,所以自内而外寻找拓展的方向;而第二次重庆城的拓展则不同,更多是因为外力,大量人口的迁徙,让重庆城不得不扩张,而日机的轰炸,更是摧毁了重庆城的原本肌理,人们只能向外寻找更安全的居住空间。两次重要的城市拓展行为,其实催生了很多聚落式城镇结构,而不是像平原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这和山地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山水格局密切相关。
抛开不可阻挡的战争等外力,城市拓展的真正动力,还是来自于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把工厂搬到城市附近,往往是因为看重那里的交通优势;人们在歌乐山、南山建造居所,是因为那里有他们想要的自然环境。
1952年,成渝铁路通车。 重庆市美术公司 供图
Q:新中国成立之后,重庆有哪些重大工程助推了城市的发展?
A: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重庆,重庆成为大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当时国家还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城市建设百废待兴。西南军政委员会以非凡的气魄,举全市之力甚至于西南之力,在重庆启动了重庆人民大礼堂、大田湾体育场、重庆体育馆、重庆体委大楼、劳动人民文化宫、西南博物院等大型公共建筑。这些建筑在50年代实属壮举,至今在重庆乃至中国建设史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最重要的、最大的交通工程是举世瞩目的成渝铁路,重钢为成渝铁路的钢轨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成渝铁路的建成,为促进重庆、成都和成渝沿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50年代,重庆市政府开始整理城市交通,修建了一号桥,连通了从临江门到大溪沟的北区路。其实这条道路在潘文华任重庆市长期间就开始修建,当时标准很低,直到1962年才全线贯通,设计建设标准也得以提升。从通远门出重庆城的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从两路口开始延伸到大坪、杨家坪。两路口到大坪之间有一座旱拱桥叫七孔桥,在当时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较的条件下,旱拱桥设计建造难度是很大的。“两杨公路”的修通,促进了大坪、杨家坪广大区域的城市发展。
“两杨公路”上的七孔桥。 程良建 摄
Q:重庆的两座长江大桥是在什么背景下修建的?它对城市拓展带来了什么作用?
A:渝中半岛两江环绕,水运时代,长江、嘉陵江为城市带来了便利的航运条件。但大江大河也制约了重庆城区之间的联系和发展。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几代重庆执掌者都谋划过建造两江大桥,连通渝中半岛与南岸和江北。潘文华执政重庆时期编撰的《九年来之重庆市政》和抗战胜利后编辑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都对修建两江大桥做出了期望和规划。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多次参与桥梁设计工作,并试图筹集款项,但终未成功。上世纪50年代,重庆再次谋划修建跨江大桥,这次聚焦于牛角沱与对岸的相国寺区域。修建颇费周折,一开始有苏联专家参与,后来苏联专家撤出,只能依赖国内专家和本土建筑力量来完成大桥建设。直至1966年1月9日重庆嘉陵江大桥通车,才结束了重庆两江城区没有通汽车大桥的历史。伴随着嘉陵江大桥的通车,江北区城市中心从江北嘴转移到观音桥区域,成为新的人口和商业聚集区。
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真正打通了重庆向北发展的通路,江北城市中心转移到观音桥区域,成为新的人口和商业的聚集区。本版图片均来自《 见证重庆》影像展
石板坡长江大桥1977年开始修建,至1981年通车。过去我在位于綦江县三江的重钢四厂工作,每次到重钢公司开会,一早出发,沿途道路坑坑洼洼,年年都在修,中午在李家沱过车渡,下午才能够到达大渡口重钢公司。长江大桥建成后,极大地改变了重庆的交通格局,促进了重庆城区的发展。嘉陵江、长江大桥通车之后,为城市向南向北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重庆直辖后,交通建设速度与规模与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仅重庆主城区就已经建成33座跨江大桥,其中嘉陵江上19座,长江上14座,还有好几座大桥正在建设之中,重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桥都。
嘉滨路牛大段建成通车。程良建 摄
Q:渝中区的两条滨江路是在您的手上完成修建的,请您谈谈滨江路修建过程以及给周边区域带来的发展变化。
A:渝中区滨江路的修建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上世纪80年代,随着渝中区商贸发展,局促的道路交通无法满足城市生活与商业物流的需求;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过去江边棚户区林立,是城市最脏乱差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面貌,渝中区开始谋划修建滨江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变城区形象。
首先修建的是长江滨江路。从1986年开始启动前期工作,1988年修建1270米示范段,1996年2月一期工程(菜园坝到朝天门)竣工通车。嘉陵江滨江路开工晚于长江滨江路。长江滨江路建设由渝中区政府负责,嘉陵江滨江路建设由当时的重庆市城建局负责。一直到1997年2月,长江、嘉陵江滨江路才全面竣工通车。这两条滨江路加起来长度约10公里,前后历时10年时间才全部建成,可见当时建设资金的捉襟见肘。当时建滨江路除了资金紧张外,拆迁和建设难度都很大。渝中区两江沿岸过去居住了大量居民,房屋简陋密集,许多地方低于常年洪水位,每次发大水,渝中区政府就要动员机关干部帮助居住在江边的居民搬家疏散。嘉陵江滨江路沿线陡岸和滑坡地带多,在这些地方修滨江路,很多是高架桥,施工难度就更大。
渝中区滨江路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滨江地段居民的安全隐患和沿江脏乱差的状况,也为全市城区滨江路的建设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重庆直辖后,随着经济能力的增强和城市的拓展,渝中区滨江路开始延伸到李子坝、化龙桥区域。而南岸区、江北区也先后于1999年、2000年开始建设滨江路。如今,重庆临江城区都建设了滨江路,除交通功能外,重庆滨江路已成为最具山城江城特色和城市形象景观的展示之地。
Q:您曾经长期工作在城市建设的第一线,以您的工作经历,谈谈渝中区在重庆直辖前后的城市变化。
A:1997年重庆直辖之初,为了在较短的时间树立、提升直辖市形象,增强市民对直辖市的信心,切身感受直辖之后的变化,市委、市政府和相关城区于1996、1997、1998、2000年前后启动了袁家岗立交、珊瑚公园、解放碑步行街、朝天门广场、大礼堂广场、临江门城市节点改造、八一路美食街,以及洪崖洞、重庆湖广会馆、江北区观音桥步行街、南滨路、北滨路和重庆十大文化设施等重点工程、民心工程。重庆城市建设不断提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启动和完成的城市重点工程,极大改善和树立了直辖市形象,让广大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方便、舒适、愉悦。这是一个令人难忘、令人怀念的时期。
直辖初期重庆的变化主要还体现在渝中区。
首先是解放碑步行街。1997年6月,刚直辖后的重庆市启动了第一个重要民心工程、形象工程—解放碑步行街。当时渝中区为此特别成立了建设指挥部,由区委书记、区长牵头负责,我担任常务副指挥长,具体负责解放碑步行街设计和现场施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参建单位通力合作、努力拼搏,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24000平方米面积的解放碑步行街工程建设。
1997年12月27日,解放碑步行街举行隆重的建成开放仪式,当天解放碑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解放碑步行街成为重庆市直辖后第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城市形象工程,也成为先于北京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第一条大城市中心区商业步行街。开街当天,涌入步行街的市民那种发自内心的兴奋、激动、感激、好奇和满足,至今还留在我的印象之中。
2000年至2001年,解放碑步行街还进行了拓展建设,向民族路方向延伸,即从五四路口到建设银行、会仙楼、王府井百货一段,长度约400米。
1997年,解放碑步行街建设工程启动。 孙须 摄
1998年,朝天门广场建设现场景象。 魏中元 摄
还有就是重庆朝天门广场。解放碑步行街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年轻直辖市形象,也提振了重庆市人民对直辖市的信心和希望。1998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趁热打铁,启动朝天门工程建设工程。1998年2月,市政府任命我为重庆朝天门广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主持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施工组织指挥工作。1998年3月28日,在朝天门沙嘴举行朝天门广场开工奠基仪式。经参战单位10个月奋战,完成了房屋拆迁、与洪水抢工、广场主体建筑、沙滩整治、环境道路建设、广场景观、广场绿化灯饰等工作。12月31日,朝天门广场建成开放,成为重庆市重要标志性建筑。
朝天门广场建筑设计由重庆市煤设院兰京担纲,广场景观灯饰绿化工程由重庆英才景观设计公司刘杰担纲,建筑主体工程由重庆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公司承担,市政工程由交通部港航局航务二公司承担,环境景观绿化工程由重庆浩丰景观设计公司担任,爆破工程由13军工程建设指挥部担任。
(上)朝天门广场竣工开放当天,涌入了数以万计的市民。(下)夜幕中,朝天门广场的灯火景色迷人。 图片来源《永远 朝天门》影像展览
1998年12月31日下午5时,朝天门广场举行竣工开放仪式,广场建设者为朝天门广场开放剪彩。开放仪式结束后,近10万人涌入朝天门广场。1999年,朝天门广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50周年重庆10件大事之一。
临江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也是改变解放碑地区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工程。朝天门广场建成之后,1999年初我向渝中区区委领导建议启动临江门综合整治改造工程,得到大力支持。工程同样得到了市级领导的肯定和重视,被列入当年重庆市重点工程项目。
重庆市设计院李秉奇副院长担纲对临江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始做改造设计。1999年7月22日,临江门地下通道工程动工。10月21日,开始拆除临江门天桥。2000年1月19日,举行临江门地下通道竣工开放仪式。2000年5月16日,临江门二期工程(主要是管网下地、变电站改造、环境景观建设、道路建设等)开工,2000年10月,临江门二期工程竣工。至此,进入解放碑的重要门户—临江门的面貌焕然一新。
改造前的朝天门俯瞰图。 何智亚 摄
Q:渝中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展示中心,渝中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母城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您认为是哪些?
A:在渝中区的历史建筑中,湖广会馆是建造年代较为久远的历史建筑,它的修复开放,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历史底蕴和厚重感。因此,湖广会馆应该是渝中区体现历史文化名城或者母城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建筑之一。2003年12月28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举行开工典礼,2005年9月29日,举行竣工开馆典礼。
湖广会馆保护修复工程从前期呼吁、准备到2005年9月正式开工,时间长达7年多。几年时间里,我和其他专家、市区有关部门对湖广会馆的保护、规划、设计、现场消防安全、房屋拆迁、争取世界银行支持、落实拆迁和修复建设资金、建立重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等方面,锲而不舍地做了大量工作。在修复工程中,受市委、市政府任命,我有幸担任总协调人,为湖广会馆再现昔日辉煌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Q:哪些富含历史文化元素的区域会成为未来渝中的发展重心?
A:不是某个历史文化街区会成为渝中区的代表或重心,而是所有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我们都应该去尊重和均衡发展。
以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例。十八梯位于重庆渝中区较场口至守备街,十八梯片区,则包括了周边更大的区域。十八梯是九开八闭重庆城内连接上下半城的重要通道之一。十八梯承载着重庆人太多的情感寄托和记忆。十八梯的市井生活、民俗风情、邻里关系,以及深幽小巷、陈旧老宅、历史地名,无不记载着人们对故城的追忆和浓浓的乡愁。十八梯又是重庆山地城市的典型代表,房屋层层叠叠、高低错落、鳞次栉比,高坡、石梯、老巷、老房、吊脚楼,彰显着浓郁的重庆地方特色。
十八梯是重庆老城进入本世纪后拆迁改造的最大片区。历时几年的拆迁,十八梯6000多户居民从此告别了没有卫生间、没有天然气、没有正规厨房、不敢用大功率电器,一家几代人挤在仄逼的空间起居、煮饭、冲澡,早晨起来挤公共厕所的生活状况,住上了相对宽敞,明亮,设施设备齐全的电梯房。
白象街旧景。 何智亚 摄
2016年10月20日,杭州新天地集团拿下十八梯88亩传统风貌区地块。历经5年时间建设,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于2021年9月30日开放。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高低错落的建筑,适宜的室间尺度,传统的建筑工艺和造型,使十八梯山地建筑的特色风貌和美感得以展现。仅2021年国庆节期间,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就接待了100万人次的游客。
像十八梯这种包罗折射了重庆城市气息、城市形态、城市个性,以及人文风情、市井民俗、社会百象的街区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渝中区的山城巷、戴家巷、白象街,马鞍山、老鼓楼遗址等,都是富含历史文化元素的区域,都会成为体现母城文化的重点区域。
城市要发展,也要留住根本,传承文脉;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希望那些关乎城市特质与地域文化的街区、建筑、文物,在城市发展和城市更新中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维系传承,尽可能满足人们对生活、文化的需求与审美情趣,彰显重庆城市特质,延续地域文化,让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八二四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兼任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重庆市地理学会地理文化专委会主任委员,为地图文化、历史地理、区划地名、文化旅游及社科普及等多个领域专家库成员。
地图文化领域青年专家,十多年来致力于从事地图文化研究与跨界应用创新,主持“每周一图”、八二四研究所、重庆地理地图书店、重庆地图文化馆等多项地图文化创新工作,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以地理思维推动地图应用与文化创新,强调以地图全面发现地方之美、以地图深度解读城市内涵,主持推出《这里是重庆—每周一图地图集》,以全新的视角、崭新的设计被誉为地图版的“重庆百科全书”。
川东岭谷。 重庆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中心 供图
Q:关于城市形成原理的探索,一直有“地理决定论”的提法,作为重庆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双重专家,请给我们科普一下重庆中心城区的山水资源和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
A:大家都知道重庆处在我国四川盆地的东南边缘,处于盆地向盆地周边山地过渡的一个地带,这就造成了它独特的地理空间格局。我们管它叫“平行岭谷”,用地质学的术语来讲,叫褶皱山系。
世界上有几大著名的褶皱山系,比如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落基山,当然也包括我们重庆还有川东地区的盆东平行岭。三大褶皱山系里,能够真正称得上叫平行岭的,或者能够构成这种平行岭谷地貌结构的,只有以重庆为主的这一区域。为什么呢?因为一般的褶皱山系,山和山之间的距离很窄,谷很深,中间的谷地无法进行大的城市选址和建设。但是重庆跟所有的褶皱山系都不一样,每条山之间有宽阔的谷地,一般都是几公里到十几二十公里宽。这样的谷地足够选址建设我们的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这就是重庆最大的一个自然资源,也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个特色地理优势。
除了山地空间格局这个资源之外,重庆的山水资源也是跟平行岭谷密切相关。重庆有两江、四山,所谓的四山其实也是平行岭的一部分,是位于重庆中心城区最主要的四条平行岭。而两江跟四山的结合,又为重庆带来了什么样的资源呢?这也很特别。大家知道重庆的山是南北走向,但是长江和嘉陵江是东西流向,它们必定就会发生这种碰撞切割,两江把我们的一系列平行岭切穿了之后,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峡,所以我们重庆有很多三峡,比如城区就有嘉陵江小三峡、长江小三峡。
重庆平行岭谷山水资源分布图。重庆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中心 供图
大家再仔细观察,峡里边有什么?峡里面有温泉。重庆有东温泉、北温泉、南温泉、统景温泉等,大家熟悉的这些天然温泉,全部在峡谷里。北温泉在温塘峡,东温泉在五布河的峡谷,南温泉在花溪河切南山的峡谷。从地质学来讲,温泉就是水把背斜(注:岩层发生褶曲凸起的部分)切断后,地热水就从构造里出露到了地面。由此可见,山水给重庆带来的又一个资源,就是我们的温泉。
这一系列的资源,给我们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呢?我认为它塑造了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山水特色。我们现在讲重庆叫“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山水带来的这一系列延伸资源,如峡、泉、沱等。这使得重庆与其他城市区分开来。
其实有山有水的城市很多,比如贵州,但贵州跟重庆就是不一样,无论是空间尺度,还是空间结构、山水资源,都完全不一样。
嘉陵江小三峡中的“八桥叠翠”。 秦庭富 摄
Q:我们这种独特的山水资源和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城市拓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A:这还得回到平行岭和两江四山上来。因为两条江是东西向横切,四条山是南北向纵列,我们的中心城区,就在这样的山水结构之中,所以注定了重庆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山和水将我们的城市分成了很多块,所以我们注定了不会像成都那样。
成都处在成都平原上,成都平原在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它是有很多水,但它是小水。小水对城市拓展的影响比较小,稍微架一个桥就跨过去了,但是重庆不一样,重庆是大江大河,架桥很难,尤其是以前工程技术没那么先进的时候,修一座桥那是几代人的梦想。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山。山直接阻挡了城市的延伸和拓展。同样类比成都,成都可以像摊大饼一样,无限地摊,尤其是往南北,它没有什么山阻挡。往东发展有龙泉山,但龙泉山和龙门山之间有足够宽的地带可以拓展延伸。而重庆不一样,重庆的平行岭之间是谷,只有十多公里,窄的地方还不到十公里,这就注定了这个城市连片的区域不会很大,尤其是东西连片的区域。翻山不能,就只能往南北拓,但是又会遇到江,两条江也把地域的延展隔断了。
以上就是重庆城市发展过程中,山和水对它的一个影响。我们原来把这叫限制,“限制”是一个贬义词,但是现在我们再来看,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山水也是它的资源,也是重庆之所以成为一个魅力十足的城市的关键。
重庆早期城市主要集中在中梁山与铜锣山间的狭长地带。重庆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中心 供图
Q: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说,为什么重庆早期的城市在渝中半岛这样一个狭长的区域呢?
A:从地理学来讲,古代城池的选址,一般有几个考虑。第一个考虑首先是安全,我们看渝中半岛,三面环水,只有西面是连接陆地,但是这个连接区域狭长,尤其是鹅岭那段非常窄、非常陡,两边都是陡崖,中间有一条路,从山顶穿过,我们叫佛图关。这是唯一的陆路通道。其他三面环水,临水的地方是高崖,这样就有安全上的优势,便于军事防守,还可以抵御天然灾害,比如洪水来了,淹不到上面。
第二个是交通,因为重庆山多水多,尤其是山多,传统的农耕业不发达,但是它交通地位又特别重要,处在整个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控制着整个四川盆地的水口。古代人们要往东边去,都要经过渝中半岛,它守住了这么一个重要的区位,渝中半岛成为最早的城池选址,自然也得益于交通上的优势。
在历史上,整个嘉陵江上游一直到甘肃、陕西的资源,长江上游以及支流上游的赤水河,云、贵、川这些资源都通过这两条江源源不断地运到重庆来,再通过重庆出三峡运出去。出峡之后,甚至进入更广阔的太平洋,进入到世界商贸的体系当中,所以重庆选址的第二个资源就是水运的优势。(www.xing528.com)
回到今天,现在国家定位重庆是内陆开放高地,实际上在古代,重庆也是内陆开放高地,面向整个东部市场,1891年重庆开埠之后,它就开始面向全球的市场了。
Q:近百年来重庆城不断向外扩展,从传统城市慢慢向现代城市转变,每一次扩展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A:重庆设市是在1929年。在1929年之前,从1921年开始,重庆整个城市已经开始发生一些现代化变化,比如拆城墙、规划马路,到1929年设市之后,整个城市的拓展或者近代化的进程迅速加快。
九开八闭十七门围合的重庆古城,原来的面积只有2.4平方公里,这是实际复原之后测量出来的。大家可以想象,这是非常小的,里面非常密,街巷肌理特别紧凑。而近代城市发展,要接纳大量的外来人口,尤其是进城的人口,老城区肯定展不开,就要修公路、拓新城区,这就是整个城市拓展的第一个阶段,沿着通远门往西,往现在的两路口、上清寺一直到过了佛图关,往化龙桥、磁器口这一方向,向西发展。
为什么说是往西发展?因为它往南,往北都是江,当时重庆没有技术修建跨江大桥,所以最简单的就是往西拓展。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40年代,尤其是抗战开始之后,大量西迁的下江人迁到重庆来,需要安置的地方,大大加快了城市近代化西拓的步伐。
因为重庆的水路优势,当时一系列内迁的工厂,沿长江、嘉陵江,在南北两岸来选址和布局,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北、江南沿江带状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60年代,重庆修了嘉陵江大桥,就把渝中跟观音桥连起来了。然后,城市往北拓展,这个速度就加快了。80年代初,长江大桥的修通又把南岸连起来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长江、嘉陵江城区段跨江大桥的增多,重庆城市南北拓展的力度更大了,但是仍显不够。重庆直辖之后,城市继续往东西发展,这次不同于以前的发展格局。
这一轮城市拓展,往东遇到铜锣山、南山,往西遇到了中梁山,就面临翻过这两座山的难题。之前是从山上绕下去,速度又慢,也不够安全,交通的效率影响我们对城市的拓展。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想了一个办法—打隧道。通过一条条隧道,把几条平行岭之间的几块谷地串联起来,而且是快速地串联。
当时,打隧道的技术难度、工程难度还是比较高,尤其是当时我国的盾构机技术还没跟上,基本都是靠进口设备,所以当时主要是用炸药。近十多年,我们自己的工程技术、工程机械水平都飞速发展,现在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机生产和出口国,盾构机这个问题解决了,隧道很快就解决了。
大家现在看到连接中部的谷地跟东谷、西谷之间的隧道非常密,基本上每年都有新通的隧道,这样就越来越紧密地把几个谷地联系起来了。西部谷地,就是中梁山和西边的缙云山之间,大学城也就是现在的科学城区域越来越成熟;东部谷地,就是铜锣山、南山往东跟明月山之间,北面龙盛、南面广阳湾片区也快速发展起来了。
可以说,整个城市发展的脉络主要就是这三个阶段。
Q:现在西部比较大规模开发了科学城,江津、北碚都有相应的科学城的分城,下一轮城市扩张会不会呈现城市向西的趋势?
A:应该说城市向西肯定是一个主流趋势,但是否完全向西,是否所有的资源集中往西?这个倒未必。为什么这两年大家关注高新区?因为高新区尤其科学城这块算是一个新事物,在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势下,重庆在空间上为了把整个主城都市区的这块资源与四川对接连通好,就在西边画了一个圈,来做我们的科学城。
为什么叫科学城?重庆也认识到科研这块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原来这是一个短板,现在要补这个短板。目前,重庆在那边也引进了很多重要的科研设施,包括一些国家级的大科学装置,这些都是跟两江新区、经开区有一定的差异化,也是城市均衡化发展的一个体现。
Q:近年来,重庆在主城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城区的概念。从地理和城市关系,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中心城区的理论支持和背后的实际意义。
A:成渝作为国家战略中定位的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打造,必然是围绕“双城”这两个中心、极核来发展、发力。无论是重庆还是成都,在进行发展规划时,都必须首先把自身纳入到成渝一盘棋这个大格局之下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与国家的战略意图和现实相契合。
在打破平行岭谷的桎梏后,形成了多个城市组团,图为发展迅速的蔡家组团。 秦庭富 摄
重庆中心城区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从原来的“主城区”到现在的“中心城区”,就是从“主体”到“中心”的变化,反映的是重庆城市发展空间思路的变化。在成渝协同发展、相向融合的过程中,双核肯定是中心,但同样需要一批具有较强支撑力、能在成渝大局中承担不同功能的中小城市,来推动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重庆提出了主城都市区的概念,作为向西对接四川、向东牵引市域其他区域的国土空间,并按功能定位对其划分了5个层级,即“两江四岸”核心区、中心城区(原来的主城区)、4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4个支点城市、4个桥头堡城市,不同层级的城市只是承担、发挥的功能不同而已,大、中、小城市各具特色与优势,且同样不可替代,而不再是原来的“主体”与“非主体”的关系。中心城区和区县城区的关系,不再是原来主要从空间体量上强调“主体”“非主体”的区别,而是更加强调功能互补、协调,尤其是各自在重庆市域和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如何发挥好作用、发展好自己。
同时,伴随着“中心城区”与“主城都市区”的提出,反映的也是整个城市能级的变化。重庆城市发展从“主城区”时代迈入发展空间更广阔、内部功能更完善、对外与四川融合更密切的“主城都市区”时代。重庆,这座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超大城市,将对区域乃至整个西部的发展产生更强劲的带动力。
一句话概括,“主城区”这一概念已不符合重庆当下的发展思路,“中心城区”也就应运而生了。
出生于重庆,1968年四川省建筑材料专科学校毕业。1984年下海经商,1992年从香港回渝,专注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及商业管理。担任香港中渝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重庆中渝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先后建设“山顶道”、“爱都会”、“国宾城”、“新光天地”等项目,房屋竣工总面积400多万平方米。曾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中华爱国之星”等称号,所建项目曾获“重庆第一家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小区”、“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等殊荣。
加州花园,重庆最早的房地产项目之一。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Q:作为老市中区(今渝中区)的人,您小时候对于这个城市有什么印象?
A:我小时候生活在市中区(今渝中区),读书在沙坪坝的歌乐山,充分感受了重庆交通的困难,公交车又挤又破,遇到大热天,尘土飞扬。
但是也感受到重庆的另外一面,因为重庆是长江上游的大通商口岸,所以这里经济比较发达,有专门的海员俱乐部,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大众游艺园,买张票进去,可以从白天耍到晚上,白天有各种各样的游乐设施,晚上还有露天电影。
我工作的时候,在南岸玛瑙溪的重庆水泥厂,那时候长江大桥还没有修通,上下班只能依赖轮渡。但是后来我进入侨办系统,慢慢接触到外贸。再后来我下了海,也曾一度长时间生活在香港。但我对于重庆是充满感情的,当遇到招商引资的契机,就自然而然再次回到了重庆的怀抱。
刚建成的加州花园是重庆最早的整体开发片区。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Q:上世纪90年代,中渝置业怎么会舍近求远,开发现在的加州片区?
A:这得从我们接触房地产业开始。从香港回到重庆的时候,我主要还是在经营外贸,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房地产,我们决定和当时建委下面的住建公司合作,开发现在的太平洋广场。当时的合作方式还比较粗略,我们出资金,住建公司出地,交通银行出一部分钱,很快就开发好了这个楼盘。这个楼盘就在上清寺附近,本来我们周边预留了很多绿地,后来因为道路扩建的缘故,被切割了不少。修成之后,我们还预留了一个临时建筑,做了重庆的第一个保龄球馆。这个时尚的运动,在重庆一度风行,是很多人的青春记忆。
开发完这个项目之后,我们偶然得知重庆市规划局有一个对于北部区域的规划,其中在现在的加州片区计划要建成一个5万人左右的小城镇。我们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就开始和规划部门多方接触。最后我们决定干脆将这二千多亩地一次性拿下,但是当时作为港资企业来投资,在政策上还比较受限,于是规划局找到深圳的一个样本作为理论依据,这才有机会让我们成为内地第一家土地成片开发的港资企业。
拿下这个地块之后,我们才知道这里叫龙溪镇,当时周边十分荒凉,待开发的地块大多为自然农田,有少部分农房散户,其中农业人口仅1000多人,在地块的南端,还有一所龙溪职业学院。记得一个比利时的规划设计师在飞机上给我们拍了一张照片,记录下了开工前的周边现状,和今天繁华的周边状况比较起来,完全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龙溪孝节牌坊,“新牌坊”地名的来源。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修建中的新牌坊转盘。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过去的江北县,在重庆直辖后,调整为现在的渝北区。 许可 摄
连通到江北机场的210国道为重庆城市空间拓展打下了基础。许可 摄
重庆国际金融贸易开发区规划图。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Q:当时的加州片区开发,几乎是新城区的建设,面临哪些主要困难?
A:困难有很多层级,首先是拿到二千多亩地后,我们需要做一个很长远的规划,而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有城市化意识,重庆才起步,根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我们找了很多国外的专业队伍,来替我们做建筑设计、交通规划、园林景观等。虽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是还是要有本土团队的支持,所以我们所有的规划设计都在重庆市规划设计院进行汇总。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江北县属于四川,并不在重庆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我们接管土地之后,发现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连水都没有,只能我们自己请地质勘查队前来打井;电也不够用,我们自己出钱,扩容这个区域国家电网的用电指标,这样才确保了项目推动的基础条件。
就这样在1993年6月26日,我们的一期项目56万平方米得以一次性开工,最多的时候有1万多名员工在工地上吃喝拉撒。当时对于我们外资企业,政府还有一定的戒备心理,十分担心我们的建筑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请了专门的质检单位入驻我们工地。
90年代的龙溪镇,现在人民大厦、金龙桥的位置。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Q:许多年过去了,您认为现在的大加州片区和中渝主导的物业,从规划到呈现,和你们当年的预期是否相符合?
A:城市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加州片区的开发整体遵循了我们在上世纪90年代做的规划,交通路网、建筑物业布局都相差不大,只是有的路变宽了,有的路变窄了,有的房子变密了,有的变稀疏了。但是有些地方,和我们的预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当时政府提出的是“北移东下”,这个地块的规划定位叫做重庆国际金融贸易开发区,但是后来政府把国际金融核心区放到了江北嘴。目前我们这个区域,入驻的金融机构除了人民银行以外,阶段性的只有三峡银行和重庆国际信托。
在1993年的重庆市人民政府红头文件重府函〔1993〕59号上,明确标注“重庆国际金融贸易开发区是以外向型的金融、信息、商贸业为主,集文化、娱乐、购物、旅游服务业为一体的兼有中高档居住住宅,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发展中心”。今天除了金融中心以外,我们基本实现了上述的定位。而与我们地块直接相关的嘉州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重庆人民的交通枢纽站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加州花园是重庆第一个有游泳池的小区。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90年代的样板间和户型图。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Q:单从加州花园的建筑本身来说,这个项目在当时,是不是太超前了?
A:从今天看来,加州花园的建筑的确存在超前的概念,但是当时结合我们对于这个地块的整体规划和未来预期,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们早就把这二千多亩地建完、卖完了。我们是在有序地推动项目本身,我们请全世界优秀的设计师来参与这个项目,也仅仅是为了确保这个项目的高品质。
在我们档案馆里,早年的户型图上还有外国设计师参与设计留下来的手稿。我们也是重庆第一个提出精装房概念的开发商,那个时候我们对于门窗、门锁等,都有自己的品牌要求,这些前期的付出,对今天来说仍然是有价值的。比如我们当时很早就提出来雨水和污水分流,在暴雨常出现的今天,加州花园现在的排水沟依然受用;1995年,加州花园开始陆续入住,当时的小区我们就配套了学校,还有网球场、游泳池等运动设施,并且培植了大量的绿地,在今天看来这些都不过时。
而且我们一直还注意管网下地这些细节,给小区品质的保障预留了很多空间。为了对接未来海量的停车场和公共交通的需求,我们“新光天地”项目,设计了大量的停车场,并且早就为轨道交通预留了出口。
Q:加州片区开发已经有近三十年的时间,这个片区是否有城市更新(社区更新)的需求,如果有,你们计划怎么做?
A:前几年,加州花园就曾发生了一起意外的“火灾”事件,这个事情也引起了我们的高度注意,毕竟加州花园的老房子已经有二十几年了,当年我们在建造的时候,很多技术还不成熟,比如还不能实现现在通行的“一户一表”,当年的电梯也已经逐渐老化。
最近这两年我们也是该出钱的出钱,该出力的出力,全面支持政府的老旧社区改造工作,努力保障老加州花园居住户的权益,我们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一共1200多人,都经过严格训练,他们的辛苦付出,都在为老社区的居住环境、安全等提供保障。
早年的房地产交易会。 重庆中渝物业 供图
新光天地。 图虫创意 供图
Q:这几年加州片区新增了“新光天地”这些项目,让这里有了新动力,未来你们如何持续保持整个片区的活力?
A:虽然我们对于大加州片区,早就有一个相对完善的规划,但是我们知道建筑本身一定会更新换代。所以二十多年来,我们有序地进行产品的升级换代,从最初的加州花园到后来的加州城市花园,再到国宾城、山顶道、香奈儿公馆、山顶道一号、中渝广场、国际都会、新光天地等,都秉承了中渝物业对于建筑品质的要求。前几年我们开发的山顶道一号,早年站在楼上,还可以俯瞰到渝中区的朝天门。
在开发新光天地这个大型商场时,我们再次请国际专家把脉,让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日本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做主导,目的只有一个,做有生命力的建筑产品和空间。现在新光天地不仅是一个核心商圈,同时也是商政中心、居住中心。它还是交通枢纽中心,在B1层的“美丽市场”,可以直通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的嘉州路站;距离新光天地东西南北侧的各个大门100米内,一共有4个公交车站,涉及线路48条;地下二层至五层一共5200个停车位。
1952年生于北京,西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重庆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重庆招商引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重庆对外贸易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贸促会会长;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会长。
机场转盘立交。江北机场的落成投用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向北发展。 重庆机场集团 供图
Q:江北国际机场的修建是否是重庆城市向北的重要引擎?
A:可以说江北机场的修建,释放了重庆城市向北发展的重要信号。在1990年重庆江北机场正式投入之前,重庆的对外交往,人流、物流、信息流受内陆城市交通不便的阻碍,城市发展显得十分落后。江北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后,尤其是机场被国家批准为对外国际航空器开放的口岸机场后,国际航线不断增多,往来重庆的国内外宾客越来越多。
Q:通往机场的210国道建设,中渝公司做出哪些事?
A:中渝公司不仅承担了企业应有的使命感,还做了很多有情怀的事情,但凡对这个城市有价值的事情,他们都积极地参与。记得210 国道建成时是当时全市最值得骄傲的通往机场的通道。但随着对外开放向内陆城市的快速推进,这条路就显得局限了,市政府决定拓宽改建。为支持市政府的决策,曾维才先生解囊相助,不仅将210国道两边拓宽需要占用已属中渝公司的土地无条件地让出,还出资支持过道拓宽工程,这条通往机场的道路至今也不落后,后来210国道被称之为迎宾大道。
90年代,航拍的机场路和机场大门。连通到江北机场的210国道为重庆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发展打下了基础。 重庆机场集团 供图
Q:江北机场国际港口的开通,是不是直接加速了这个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A:这个太明显了,我当时在重庆市政府口岸办主持日常工作。随着重庆作为内陆开放城市的试点,水港、空港、铁路三个口岸的对外开放迫在眉睫,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经过努力,水港和空港被国际批准为一类口岸,铁路为二类口岸。空港成为一类口岸后,国际航线增多,境外的商务客人不再中转奔波,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作为国际口岸机场的一些设施还不完备。机场国际厅还缺少贵宾休息厅。曾维才先生出资装修了一间贵宾厅,往来重庆的重要境外客商可以在此休息候机,从而也改变了对重庆的认知。和现在的机场国际厅候机条件相比,那时贵宾厅显得非常简陋,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却作用非凡。
Q:在那个重庆刚刚开始接触外来投资的时代,还有哪些举措在给这个城市赋能?
A:当我们国际港口开通的时候,重庆机场国际厅还没有一个免税店。第一个免税店的牌照,也是曾维才去申请的,所以说曾维才先生领导的中渝置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它不仅深耕自己的房地产开发领域,开发加州花园等一些项目,还积极服务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和营商环境的完善提升。
记得90年代,来自境内外的客商越来越多,这些人的娱乐生活相对单调,这个时候曾维才先生辟了一块空地,修建了重庆第一个保龄球馆,那里很快成为众多外来人士休闲、谈事的场所,这些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重庆投资环境的优化。
Q:您怎么看待中渝置业对于重庆城市发展的贡献?
A:中渝公司是一个非常有良知的企业,其实它不仅仅服务于城市的建设,还对重庆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上世纪90年代,当时政府需要时,曾维才先生毫不犹豫,将自己的近4000万股的渝太白股份无偿转让给市政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前几年,为了提升城市建设的水平、档次,与党中央、国务院赋予重庆的地位相匹配,曾维才先生放弃了很多次赚快钱的机会,将几个重要地块“深闺待嫁”。台湾新光三越是一家在国际市场上小有名气的商业企业,而重庆也缺少高端消费设施,于是曾维才先生历经数年的游说、谈判,终于成功引进台湾新光三越落地重庆,并按照新光三越的要求,量身定制,在嘉州商圈建设了非常现代的新光天地商业体。
2017年开业。为了不辜负市级领导对嘉州商圈开设的新光天地现代购物中心给予“台湾新光,要在重庆绽放出新的光芒”之厚望,曾维才先生在新光天地开业后继续给台湾经营企业以全方位的支持。2019年,新冠疫情严重,商业企业受到严重打击。时任市台办主任的胡奕女士带队到企业调研,协调各方助解困,曾维才先生积极响应,当即决定给新光天地减少租金数百万。这一举动得到市级部门的高度评价,市台办特地致函予以肯定表彰。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馆长,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副主任,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管理,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
Q: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作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下辖单位,是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重要公众开放平台,请问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主要有哪些功能?
A:在我看来,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一座城市的时空坐标,它关联着人与山、水、城,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可以说它既是一个物质容器,承载了城市演变的历史;也是一座精神丰碑,彰显着城市的文化内涵。
具体来说,规划展览馆的首要功能一定是集中展示城乡规划工作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大家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到城市建设的沧桑巨变、城市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未来规划的总体趋向。其次,它还是市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平台,人们通过这里了解到这座城市编制了什么规划、这些规划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自己怎样才能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再者,它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大舞台,不仅能展示规划,还能展现建筑、自然资源、科技创新等与城市相关的文化品格和精神特质。
因此,我们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就是希望通过多样性和复合化的展示方式来诠释重庆人与重庆城之间的深刻关系,以开放、包容的积极姿态让重庆市民和外来游客能融入城市的公共生活,更是以跨界多元的城市综合体形式彰显重庆的城市文化精神。
Q:新馆在选址和设计上是怎样考虑的?
A: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新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滨路弹子石广场,与重庆来福士广场、重庆大剧院于两江交汇处呈现隔江相望之势,是由弹子石车库二期的负一层、一至四层改建而成。建筑总高度24米,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方米。
新落成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设计理念从汉字“起”中延伸而出。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建筑方案是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牵头设计的。以“重庆起风景”为设计概念,将规划展览馆定义为两江交汇观景点、南滨城市会客厅的新起点。通过“起风景”的起笔之势,以建筑语言沟通自然、文化、人本和精神,将规划展览馆作为重庆新的标志性建筑及公共活动场所来展现重庆“山城”与“江城”的双重魅力。
整个规划馆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城市和公众的,景观核心区包括滨江城市广场观景平台、景观修复区及滨江景观带。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城市界面的延展性和连续性,将广场与弹子石公园进行有效衔接,避免与滨江景观带的割裂,拉近了建筑与自然的联系,形成了整体协调的景区型城市生态空间。而广场向内延伸的区域,以“山城步道”为设计语言的生态坡道是介于建筑内外的特殊媒介,模糊了内部展馆与城市的界限,增加了空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
Q:展览馆从原来的朝天门位置迁建到现在的长嘉汇片区,您认为新、旧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A:应该说旧规划馆和新规划馆之间存在着一种传承延续关系。
首先它们都是重庆城市更新项目的典型代表。旧规划馆所在的朝天门广场是1998年建成的,它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集建筑与景观广场于一体,是重庆市区重要的景观节点,区位十分重要。然而广场下的建筑部分却因为可达性差、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功能定位不当等因素闲置多年。后来经过充分研究论证,重庆市政府做出了将朝天门广场建筑部分改造成规划展览馆的决定。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朝天门广场下的闲置资产,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又利用了现有建筑,节约了土地资源、建设资金及时间;同时朝天门地区作为重庆城市建设的起源地之一,在此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也就具有普遍的场所认同感。同样,2019年5月,敏尔书记在调研城市提升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规划馆搬迁至能观看城市最美风景的弹子石广场,承担规划展示和具备城市会客厅的功能。而当时南岸区政府在弹子石广场有一个闲置停车楼,于是通过城市更新的手法将弹子石广场部分车库改造成公共建筑,也就是我们新的规划展览馆,成为了重庆市2020年重大项目之一,纳入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
其次,新、旧规划馆之间还扮演着“看与被看”的城市角色,因为两馆的位置也就隔江相望。刚才提到,老规划馆所在地的朝天门是重庆城市的起源地,历史文化深刻厚重。但它却有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受,因为它只能从一个方向看到两江的交汇,观望着大江东去。而新规划馆的选址,除了坐拥观看两江交汇的绝佳位置,从看城市的角度而言,可以观赏到从朝天门来福士到江北嘴高层建筑群的两江四岸核心景观;而从被看的角度来说,人们在朝天门解放碑等重要观赏点也可以清晰地观赏到规划馆这个两江四岸城市会客厅的地标形象。所以我认为将规划馆从历史厚重的朝天门迁建到“起风景、起征程”的城市会客厅,守望过去,面向未来,是一种更有意义的传承和延续。
Q:新规划展览馆的建筑外立面非常有特点,请介绍下。
A:刚才提到,新规划馆的造型依据空间的走势自然生成,远远看去形如一个草书的“起”字。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曲面外墙。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首先它创新的外表皮设计,既用了现代的手法来表现瓦屋面的形态,使其富有现代气息;又有贴合山地步道的外幕墙造型,体现出了重庆的地域特色,塑造起地标建筑的形象。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室内外的分隔墙材料使用了红色、灰色和木色三种色调,传承了我们重庆的巴渝风貌和红色文化印象。再者这种蜿蜒的建筑立面形态,既能与周边的山水相呼应,又能在山水环境的掩映下形成较高辨识度的形态。此外,建筑的立面能在三楼和四楼的主要观景处打开,可以为参观者提供欣赏两江美景的绝佳场所。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建筑上下是互联互通的,它纵向打通了弹子石广场上山的动线,横向又串联起滨江区域的慢性系统,让规划展览馆自身就成为了山城步道慢性体系的一部分,营造出独具重庆城市特色的观展体验。
Q:要实现这种曲面建筑的改造,有着怎样的难度?
A:要实现这种建筑曲面造型确实是整个改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在形式上,我们看到整个建筑如行云流水,有着草书“起”字的书法神韵;同时为了表达出与周边山形水势的关系,就决定了它不能采用某一种标准的形态,而不规则的、鳞次栉比的铝板幕墙覆盖整个建筑外立面,恰好就能形成看上去一气呵成的曲面造型。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建筑设计理念。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为了保证概念方案中曲面肌理能完美呈现,在技术上,施工方首先要全过程通过参数化的设计手段,控制曲面幕墙分板的数量及疏密程度,以保障每个曲面交界区域的连续性。同时还要解决幕墙设计与这个依山而建的建筑结构体系的协同。由主体箱型钢结构作为支撑体系,横向直管和拉弯构件作为次级结构,将上檩条垂直于横向构件作为幕墙单元的空间网架,通过立柱、角钢、耳板等与蜂窝铝板单元进行衔接,在整个方案合模后才进行钢结构的排产成型。根据统计,整个建筑共使用了6180块蜂窝铝板,1080根檩条、10700个角钢、10700套耳板、25000个连接件、1100吨钢结构,通过拼装的方式,在满足规划展览馆功能使用的前提下,以柔和的曲线勾勒出轻盈现代而不失协调自然的建筑形态。
Q:规划是相对专业的体系,目前新馆在内部空间布局上是如何设置的?
A:新规划馆内部空间布局的流线相对是比较清晰的。一楼就是介绍重庆概况的序厅;上至二楼就是介绍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的资源本底,这两个就占据了楼层一半的空间,另一半空间则是介绍山城江城的专项规划;三楼则是主模型、总体规划、智慧规划、城市提升、两高两地等展厅;四楼还设置了影视重庆、友好城市以及可供临时展览的空间。
其实新、旧规划馆在展陈逻辑上是有比较大的变化的。旧规划馆的布展逻辑首先是从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开始讲述,然后是目标定位、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最后介绍美丽山水和历史人文。而这一次的展陈逻辑做了些调整,介绍完重庆概况就开始讲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然后才谈规划的内容。我想这样的布展逻辑实际上是回归了最朴素的认知: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所以这一次我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和功夫在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的内容梳理和展陈上,希望能够把重庆的资源本底弄清楚、讲透彻。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的内部空间。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 供图
Q:对于公众喜闻乐见的展览展示,重庆市规划展览馆有没有多增加一些这些方面的手段和内容?
A:为了增强展陈效果,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参与,我们采用了很多接地气的互动体验内容和高科技手段。
比如我们中庭打造的“最重庆”复原墙,就把重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吃火锅、理发、棒棒军爬坡上坎等生活场景都放在这里集中展现,原汁原味地还原出重庆百姓的生活气息。
而整个展厅更是运用了很多科技手段来增强展陈效果和增加互动体验感。像序厅的“重庆之眼”,它就采用了球幕特效影片的形式,立足全球视角,以世界的重庆为切入点,依次展示重庆的宏观战略区位、世界友好城市、经典航拍影像等内容,深刻解读重庆与世界的关系,展示重庆第一印象。二楼的全景影院,通过六面立方体投影显示技术,使进入该空间的参观者能完全沉浸在一个被立体投影画面包围的虚拟仿真环境中,身临其境地跟随三维视听影像穿越时空,见证重庆历史发展的演变。还有三楼的“飞跃重庆”沉浸式影院,运用了“180度整舱旋转、飞行姿态高仿真模拟、沉浸式巨幕影像”等创新手法,让人们在进入巨幕影像空间后,时而翱翔于广阳岛上,时而俯冲到嘉陵江边,在身临其境般的氛围体验中感受到重庆38个区县的自然风光和风景名胜。此外人们在一楼的沉浸山水间等空间,都可以在虚拟现实中体验到重庆自然山水和繁华都市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