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用问卷调查了868位学生的品德发展现状外,本研究者先后对该地区初中的部分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乡政府干部进行了访谈和观察。其中主要访谈的对象如下:学校校长2人,德育主任1人,学生10人。另外教师5人,其中3位教师主要教学德育课,另外2位教师为班主任。学校主要涉及A县三所学校。访谈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方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其中,本研究者在某初中实地工作近一个月,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学校德育情况调查。深入课堂听课28节,参与该校的全校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一次,并于会后访谈部分家长。通过访谈笔录写了近七千字的材料。对这些文字材料进行了编码处理,以便提炼主要问题,获得重要信息。第一步:反复阅读访谈的记录材料,弄清楚受访者所表述的意思,隐含的含义,语句间的相关关系。第二步:收集在受访者表述中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编码主题。第三步: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受访者表述的材料,并根据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概念,确定编码主题。第四步:根据所确立的编码主题进行试编码,按照受访者的实际回答修改编码主题,确定正式的编码主题。第五步:根据所确定的正式编码主题,将所有材料正式编码,并对材料进行相应整理。
对整理后的材料结果进行分析,其中突出的问题如下:
(一)学校德育师资质量有待提高
其一,学校德育师资数量不足。德育教师通常需要在学校完成一至两科以上的学科教学任务,面对繁重的德育任务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教师自身素质、教育观念有待提高。由于教师学历偏低,继续学习的机会少。教师在对德育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访谈以及观察中发现本地区学校德育的实施主要靠班主任完成,其中有不少德育课的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一门学科的教师,自己的任务是教这门学科的知识,而学生品德的好坏,主要靠班主任去教育完成。其实,形成这种只管“教学”或只管“育人”的不同教师角色是长期的德育实践偏差形成的。在我国古代,如在最初的儒家教育里强调“文以载道”“尊德性而道问学”,强调知行的统一,教师既教书又育人。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境况后,“经学昌盛,太学中的五经博士即专事传授经书的教师,多崇尚空言,坐而论道。”教师的角色主要在于“教学”。自此也产生了经师与人师的区别,后唐代韩愈,大兴“传道、授业、解惑”之教师职能,他强调“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强调教师的育人之角色。然而,自汉代后,讲经与传道的两种教师却不断形成,在近现代更是得以加强。然则,“经师易遇,人师难逢”,在功利主义弥漫的今天,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将教书与育人统一起来,强化育人意识,实为必要。
(二)教师、学生对德育新教材不适应
一方面,德育新教材在西部贫困地区推行,存在本身的适用性问题。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德育课程,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确实有许多创新和改进之处,无论从编写指导思想来说,还是从课本内容和组织上、编写方式上来看,对于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较旧教材大为进步。然而新教材在该贫困地区却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在访谈的18个人中,17人次谈到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编写城市气息过浓,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教材上的一些知识与农村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学生难以联系实际生活。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对德育新教材的不适应。访谈中发现,不少教师对德育新教材使用的却是旧教法。其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与灌输者,而是充当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体验德性成长的过程。这些新变化对教师的执教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也急需“充电”,接受新课程的师资培训。然而由于经济等条件的限制,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很少。传统教育观念的阻碍,使教师的新德育观念的形成尚需时日。其二,缺乏德育新课程资源。新教材和旧教材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新教材留给教师、学生的创造空间大,而去实施这些创造需要相应的课程资源,没有配套材料,教学目标很难实现,这对于该地区初中教师来讲很难做到。调查中发现,该地区初中很少有校本教材,缺乏相应的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中,该地区农村初中德育教师课程资源观念有所转变,并且有意或无意地开发着德育新课程资源,但总体水平低。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德育新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获得开发德育新课程资源的支持性环境差,比如获得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在与几位校长的访谈中也发现,学校领导常把老年教师和低学历的教师用到德育课程教学的岗位上。其次,教师的观念、专业化程度对德育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从德育新课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看,教师课程资源视野狭窄,开发的课程资源不多。如由于目前经费短缺,许多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办学条件差,教师可以用的校内教育设施有限,影响课程资源的开发。但在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一些教师却往往忽视了乡村丰富的课程资源,仍然把课堂教学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教室作为唯一的教学地点,与校外的教育机构、农场、工厂、自然和人文景观等课程资源联系少,严重地影响到德育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少教师对德育新课程资源理解狭隘,仅把教材和一些教育教学设施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习惯于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参、统一的教案等,这些课程资源单一化,形成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从而抹杀了多样性。同时,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身以及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师生的个体知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是极好的德育新课程素材,当地的乡村文化、风土人情也是极为重要的德育新课程资源,这些素材对学生德性养成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为道德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一堆堆所谓的道德规则,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这些素材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具体体现了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再次,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没有较好地突出其人文教育的价值,并没有与教材融合为一体,而是浅层次地开发与利用,形成的是“已开发的德育课程资源”与“指定的新教材”两张皮。由于缺乏课程资源,德育课程局限于课堂和课堂照本宣科的模式,教师、学生容易产生厌教、厌学情绪。
(三)学校德育缺乏长效机制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学校德育长效机制,是指反映在学校德育的全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制度和严格执行制度,使德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它是长期作用于集体和个体,促使德育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但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这一长效机制应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但该地区学校德育没有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
第一,学校德育动力机制不足。其表征之一为追求升学率。教师、学生都为了“中考棒”而转。表征之二为学校德育流行“一阵风”,学校德育常根据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活动,处于被动的局面。如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上级要求A初中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某初中一位班主任的整整七周的工作笔记里,德育工作每天所讲的只是安全工作,而其他德育工作则很少甚至没有涉及。
第二,学校德育运行机制不良。其表征之一,制度不健全,或难以操作。调查发现,该县教委制定了统一的初中德育考核目标和评价体系,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个单位。但是学校一般都照搬县教委的这个“德育文件”,而没有根据本校的特点与实际,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使德育制度难以贯彻落实,难以落实到操作层面。如学校德育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期末的试卷测试完成,用分数来体现学生品德发展的状况,其他方式少。表征之二,学校德育机构不健全,难以正常开展工作。一些初中没有专门的德育室和德育实践基地。学校的德育主任、德育教师除了德育任务外,另外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同时,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教学与德育系统割裂开来,有限的资源难以整合,难以发挥其育人价值。德育主任、团队干部只抓德育活动而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教导主任、教师忙于知识传授,难以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第三,学校德育缺乏保障机制。学校处于贫困山区,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相应的德育活动难以开展,学校的德育氛围难以营造,如校园文化的建设,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维护,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学校德育长效机制难以形成。
【注释】
[1]这种“生存的教育”只是传授学生生存的知识和由此产生的技术的力量,却没有给学生一颗明朗的心与道德的智慧。这种缺乏“存在的教育”使学生在科技、经济不断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里,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快感时,对现代人的生存问题不断质疑,这种质疑使得现代人情感愈来愈来冷淡,道德品质愈来愈低下。
[2]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8.
[3]史习燕.少年暴力与爱育的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2-08-23,第6版.
[4]汪城,佟佳熹.北京一高中生用刀刺死两同学后自杀未遂[J/OL].http: //news.sina.com.cn/c/2005-05-01/09205797229s.shtml,2005-05-01.
[5]德性即为知识,把道德与知识等同起来,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是把道德放在知识的基础上,从而使道德成为科学的对象,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但是苏格拉底把知识与道德即真与善绝对等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差别。知识与道德有联系不等于知识就是道德。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要使知识变成道德,还需要把它与人的意志相结合,需要一个现实化的环节。(苗力田,李毓章.西方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5.)笔者认为,弄清知识与道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当前学校德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诸如,改革当前一味灌输的道德教育方法,用考分来判定学生品德高低等等这些流行的做法。
[6]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9.
[7]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6.
[8]胡厚德.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3-132.
[9]胡厚德.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132.
[10]胡厚德.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132.
[11]胡厚德.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132.(www.xing528.com)
[12]王三礼.论道德教育及其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0-63.
[13]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114.
[14]章志光.学生品德形成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15]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组编.德育实用全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1284-1291.
[16]李伯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研究阶段报告内部交流稿[R].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1983.
[17]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2.
[18]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90-126.
[19]韩延明.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与德育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1995(6):32-39.
[20]曾燕波.上海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现状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6(9):13-22.
[21]左群英.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现状调查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2(4):16-19.
[22]吴洁.重庆市沙坪坝区初中思想品德课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5.
[23]肖鸣政.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4][美]R.L.桑代克,E.P.哈根.心理与教育的测量和评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5]杨峰.初中生品德发展测评量表的研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26]本调查问卷进行项目分析主要是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将学生做题时的疑问加以记录,对教师提出的建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对项目进行修改。另一方面进行定量分析:1.对项目进行区分度分析;2.各个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程度分析;3.各个项目的正态分布情况分析;4.本量表调查的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比较。选择量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德育立即遭遇困惑——品德测评能否量化?在国内而言,存在四种观点(肖鸣政,1995)1.认为品德测评可以量化。其认为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种规定性,没有量的质和没有质的量都是不存在的。持这种观点大多是中小学第一线班主任、政教处或基层教育行政干部,还有部分大学与教育科研工作者;2.认为品德测评既可以量化又不能完全量化。其认为品德测评对表层次的行为规范可以量化,而对深层次的政治思想与目的动机则不能量化;3.品德测评不能量化。其理由多种多样,因为众所周知,不一一赘述;4.对品德测评能否量化抱中立的观点。其认为给品德测评量化问题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对于品德测评能否量化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杜时忠(1994)在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第3期的一文《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与局限》中论述了品德测评量化的贡献及其局限性。肖鸣政则出版了专著(《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2000)系统地论述品德如何测评与量化。檀传宝教授(2005)认为目前对品德乃至整个德育的量化、实证研究,或者说用量的、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德育较少,应当加强这个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力求注意量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之处,坚持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毕竟,在本研究中,量的研究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27]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28]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161-166,238-241.
[29]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87-93.
[30]苏晓巍,于萍,刘淑敏,王欣.父母教养方式对应试中学生焦虑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4):397-398.
[31]许冬.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9):631-632.
[32]王敬群,刘光华.初三学生焦虑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0(6):30-32.
[33]Benjaminsen.S,Krarup.G,Lauritsen.R.Personality,parental rearing behaviour and parental loss in attempted suicide: a comparative study.Acta Psychiatr Scand.1990,82: 389-397.
[34]Anna Beth Doyle,Dorothy Markiewicz,Leigh Karavasilis.Associations between parenting style and attachment to mother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3,27(2):153-16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