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要与中学、农村教育结合。我到中学去讲鲁迅,还怀有教育实验的目的:一是进行“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试验,以恢复“五四”开创的“大学与中学相互交流”“大学里的人文知识分子参与基础教育建设”的传统;二是做“在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的试验,以实现我的“让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文化经典在孩子心上扎根”的教育理想,在我看来,这是一项民族精神的基本建设。[25]
我因此提出,要在青少年中进行“认识你脚下的土地”的教育。我决定从编写地方文化教材入手。[27]
农村教育观。农村教育事实上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最薄弱又是关键性的环节,但它具有后发优势。
在我看来,首先需要确立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与西部开发中的战略地位: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人的问题,教育是决定新农村建设和西部开发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制约性因素。
同时,对农村教育问题应有一个全面的观照与规划。它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教育问题。
首先,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农村学校教育”。我在一篇文章里曾提出四个“重新”,即“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定位、价值和目标”,“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特点”,“重新认识农村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规划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其次,是社区教育体系中的大众教育,即“农民教育”,也包括“打工者的教育”。
其三,是乡村建设人才的培养。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学教育,特别是地方院校教育应把培养乡村建设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二是青年志愿者的民间组织的培训,以及志愿者文化的培育问题。[29—30]
教育是立人立国之根本,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长远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我愿意为教育献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教育的改革必须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结合。[31]
“乡村文化、教育重建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大学教授、学院里的学者有责任参与农村建设事业,包括乡村文化、教育实践。这本来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的大学教授就发动了“博士下乡”运动,成立了“农村建设促进会”。因此,我愿意追随先驱者,为农村的文化、教育建设贡献人生之余力,并期待和呼吁更多的大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和有影响的学者更自觉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事业中来,这里确实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32]
2.农村教育的问题
中国教育的三大问题,即应试教育、就业教育、脱离农村的教育和农村教育的三大使命,即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定位、价值与目标的问题。这应该是当下中国农村教育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农村教育落入了“城市中心主义”的误区。这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的问题,乡村教育在整个中国教育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城市中心主义的倾向。
其实教育中的城市中心主义的一个更内在的表现,是整个教育设计中的“城市取向”。所谓应试教育,就是以通过逐层考试,最后成为城里人或城市上层社会里的成员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与最终指向的。通俗地说,我们的教育成了“升学的教育”,也就是说,既脱离了生活,也脱离了青少年的成长,唯一的目标,就是升学。因此,我们的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生活无关的教育,是完全脱离中国农村实际,因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的教育,是根本不考虑农村改造与建设需要的教育,也就是说,农村完全退出了我们的乡村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的视野。
正是这样的“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乡村教育陷入了困境,而且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困境。极少数的农村孩子,承受着远超出城市孩子的负担,以超常的努力,通过残酷的高考竞争,上了大学,实现了“逃离农村”的梦,但也从此走上了永远的“不归路”。[221]
因为他们所受的全部教育都是要脱离土地,他们的父母即使这样也不愿意他们回到土地上来。而农村凋敝的现实也无法吸引他们扎根于土地。
而绝大多数高考竞争的失败者,无望通过逐层竞争上爬者,或者提早退出而辍学,即使在校继续学习,也因为无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而学校的教育者——校长、教师们也将其视为负担而忽视对他们的教育,这样,这些农村的孩子尽管“混”到了小学、初中、高中毕业,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文化程度。
但这些回乡青年却又在农村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如前所说,是与农村生活无关的教育,他们既无从事沉重的农业劳动的体力与习惯,也没有从事多种经营,参与农村改造、建设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长期的“城市取向”的教育使他们的心灵已经失去了农村的家园,即使身在农村,也无心在农村寻求发展。他们中的有些人就成了在城市与农村都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游民”。
“我发现凡精神爽朗、生活充实、实干能力强、人际关系好的乡村青年,大多是低学历的。”“如果你在这里看见面色苍白、人瘦毛长、目光呆滞、怪癖不群的青年,如果你看到他们衣冠楚楚从不出现在田边地头,你就大致可以猜出他们的身份:大多是中专、大专、本科毕业的乡村知识分子。”这正是对我们的脱离农村生活,以逃离农村为旨的教育的最大嘲讽与报应。
农民认为,既然教育让孩子成为“无用之人”,那就干脆及早退学回家。[223]
乡村教育必须改变以升学为唯一取向与目标的定位,要面对全体学生,着眼于他们自身生命的健全成长,为他们以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留守农村,还是走出农村,到城市发展,都能打开局面,即“走得出,守得住”。同时要加强教育与农村生活的联系,注重对乡村改造与建设人才的培养。(www.xing528.com)
3.农村教育的三重使命
我们的农村教育应该有三重使命,三个培养目标。一是向高等学校输送人才,这既是发展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是农村青少年的权利。农民的后代完全有权利和城市人的子弟一样,接受高等教育,在中国以至世界的广阔空间寻求自己的发展,这理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与社会平等的重要方面。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行的高考制度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是不能轻易全盘否定的。第二是向城市建设输送人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城市建设都需要从农村吸收劳动力,农村自身也有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培养有文化的城市劳动者必然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第三,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地理情况复杂,人口众多,因此,即使中国城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仍然会有广大的农村,有为数不少的人口留在农村,于是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担负起培养农村建设和改造人才的重任,而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农村建设人才主要还是依赖本地学校的培养。
为适应与落实农村教育的以上三大使命与目标,必须建立农村教育的新的结构。[223—224]
目前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决定了大多数的农村青少年在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就要走向社会,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该有适当的实用技术教育的内容,以适应以后走向社会的需要。在初中教育以后,应该同时发展两种教育:一是职业教育,以培养城市与乡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人才,或做基本的技能技术培训;二是高中教育,以为高校输送人才,但同时也应有一定的技术教育的内容。[226]
4.农村教育的改革与重建
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我们重新确立农村教育的定位、价值与目标。[220]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特点。在城市中心主义的教育观念里,乡村教育是绝对落后于城市教育的,这背后有一个“城市——乡村”“先进——落后”的二元对立的模式。这样,城市化就是乡村教育的唯一出路,也就是说,乡村教育城市化了,就是教育的现代化。这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这样,乡村教育的独特性及其独有优势,就完全被忽视了。[227]
农村教育自有自己的优势。农村孩子在接受书本的教育以通向一个超越本土的世界之外,还有农村本土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的熏陶,学生参与其中享受着童年的欢乐并接受了潜移默化的文化传递,这才是融入一个人生命的教育,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更为深远。还有大自然的熏陶。家庭和邻里互助密切来往的庭院生活和亲情关系等。而这恰是城市教育的缺憾。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刘铁芳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概括:“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这既是乡村教育的特点,同时也构成了其特殊优势。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乡村教育的这些特点与优势就更显示出其重要价值,对城市教育也有极大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但我们自己却把它丢失了,这叫作“抱着金娃娃讨饭吃”。[229]
我们一定要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是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对立起来,而是强调其互补性。而其前提,就是要承认“从人的心灵乃至智慧发展的视角来看,显然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具有同等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承认并尊重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各自特点。[230]
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和农村本土文化的重建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形成良性的相互补充与推动。这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研究、整理、重建,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农村教育提供内发性资源;同时,通过教育使本土文化传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并唤起保护自然环境与家园的意识,并把这样的意识代代相传下去。这都关系到农村长远的健康发展。
“乡土教材”的编写问题。这应该是我们所提出的农村教育、乡土文化建设与自然保护三者结合的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这也是一个教育地方化的问题,国家教育改革中规定的10%校本课程为乡土教材进课堂教育的地方化提供了一个空间。[231]
如何编写乡土教材,如何开设校本课程,这都是形成农村教育自己的特点的新的教育课题。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在乡村建设和改造中的地位与作用。晏阳初、陶行知就提出过,要使乡村学校成为乡村改造与建设的中心。农村学校应该把国民教育与社区教育统一起来,同时担负起村民教育的任务,使学校成为农村文化、教育的一个中心,成为乡村社会“家园”的象征与载体,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而乡村教师也自然成为乡村精英的重要成员,乡村建设与改造的骨干力量。[232]
评注
钱理群的中小学教育论高屋建瓴、准确定位了中小学教育的职责与使命,确立了能够承上启下统领中小学教育的教育教学总目标。这一目标既不是高不可攀,无从把握,又超越了一门门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平凡教学活动,使人既看到了树木,更看到了森林,道出了中小学教育的本真,开阔和丰富了我们观察、认识和评价中小学教育的视野,明确了中小学教育的根本职责与历史使命。这些见解既能使教育者在总目标的指引下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又能使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抓住根本、不迷失方向。
钱理群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问题、目标及其实现;何为大学,大学何为,理想中的大学教育以及大学在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发展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具有什么功能等等论述具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特别是钱理群提出的文理融通、“走进专业”又“走出专业”的大学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的论述以及其地方院校发展观对改革和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科学是一个整体,每个专业都是对生活现实的反思,对世界的反思,对人行为准则的反思。唯有通过研究、综合与反思,科学才能与苍白的手工业区分开。最好的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寻求实用和令人满意的职业,使其在自己的专业中提高生产力,而是要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它帮助我们的科学家欣赏艺术,艺术家欣赏科学,它帮助我们看到用其他方法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它使我们作为个人和我们社区的成员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地方院校的责任与使命是发掘、整理、研究、传承本地教育资源,并使其成为自己新的教育资源。发挥地方综合大学的社会扩散影响与作用,成为一个地区的精神中心(精神基地)、精神圣地。大学始终是人类主要精神资源的传递与创造者,从中世纪大学的诞生起,他就一直试图用自己的精神气质引领社会。
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激发思考与创造,这是农村教育突出的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大课堂是以全面性、丰富性与个体照面的,学校教育要处理好课程资源的简约化与“社会大课堂”资源的丰富性的统一,学校实践的有限性与日常社会实践的无限性的统一。而要做到此,农村教育大有作为。
乡村中小学校是一乡一村的最高学府,是知识分子最密集的地方,也是乡村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更是乡村未来的希望。乡村中小学校要把发掘整理研究传承乡村文化;创作和传播歌颂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的文学作品,使书本教育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亲身感受,把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本地的山川溪流联系起来,把大文化和乡土文化联系起来作为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重要战略,是乡村教育找到中华文化和教育之根。同时要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传播文明科学的先进文化,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为乡村建设发展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