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扩招时期:1948—1968年。[139]
二战期间美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更多的教育家进一步认识到,大学培养的人才只受过狭窄的专业教育或训练是不行的,只有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坚实的基础理论,才能应付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提出的挑战,才能保证社会按照正常的发展方向前进。因此,强调普通教育的大学课程思想成为这一时期本科院校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形成了一场普通教育运动。[141]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要求大学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多方面的知识和完备的人格,也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新技术革命使得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许多学科之间已失去原有的严格界限,这就要求当代人既专精于某一学科,又具备宽厚扎实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145]
《美国民主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报告尖锐地指出:今天的学院毕业生可能在一个工作领域获得了技术或专业训练,但很少为作为一个人、一个家长和一个公民做好准备。美国高等教育的当时的状况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核心,这成为人们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报告认为,“一个缺乏个体经验和共同知识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基本文化的社会。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思想和态度,对于在劳动分工精细和充满特殊利益相互矛盾的时代中,培养一种凝聚力是至为重要的。因此,今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为美国青年提供一种统一的普通教育。学院必须在为成千种不同职业而提供的专业教育与造就共同的公民而传递共同文化传统之间找到一种正确的关系。普通教育应该给学生以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能在自由社会正确地、更好地生活,因此,普通教育应该包括伦理价值、科学概论、美学观念以及有关人类设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目标和特点的知识。”
普通教育就“可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能力。在文理科方面给学生以宽广的基础,给他们以选择职业的灵活性。”在大学教育培养一个人成为专家之前,必须先接受教育而成为真正的人这一根本目的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专业教育教人什么事能做以及如何做,普通教育则解决为什么要做,达到什么目的。为充分履行公民的义务,一个人必须把生活的复杂性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所以,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能成为某些特殊专业或技术方面的专家,以及作为自由人和公民。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两类曾经分别给予不同社会阶级的教育必须一起给予所有的人。
普通教育的作用不是造就精通某门学问的人或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向人们提供明智生活的基础。[149—150](www.xing528.com)
普通教育如手掌,五个手指如同多种专业兴趣——数学和科学、文学和语言、社会和社会研究、艺术、职业教育等这些都从共同核心向外延伸。所有的人,不管他们将来作何打算,都将从共同核心中得到约束。这是一个接受共同文化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51]
布鲁纳转而认为课程应更多地注意与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相关联的知识,而对学科中的知识结构就不再强调了。
约翰逊总统在1965年9月29日签署了一项旨在加强人文学科建设的法令,该法令规定:“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不仅要重视科学技术而且要足够重视并全力支持人类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其他重要学科。”它规定人文学科包括: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法学,哲学和考古学;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民间艺术。[157]
1978年4月,哈佛大学提出了由卢索沃斯基主持完成的《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基础共同课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本科生教育的五项基本目标:
(1)要求学生会精确地、中肯地和有力地表达意见。
(2)在某一专业取得一定深度的知识,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去钻研一种专门学科。这是主修课程的任务。
其余三项目标必须靠共同基础课程来完成,其目的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那些学院认为是最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概括地说,共同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批判地选择求知的主要方法,使学生知道在某些重要领域存在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这些知识对他们自己可能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就是使学生在主要形式的学术活动中具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基础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学生确定一个知识广度的最低标准。[165—1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