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识别低质量的教学,然而,何为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对此却并不敏感。他们一直生活在同一个校园里,缺乏比较的视角,因此并不清楚学校是否已经尽其所能提供了最佳(或者说接近最佳)的教学。[211]
有一半之多的毕业生认为大学在帮助自己发展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获得专业知识方面并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211]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表现不佳?
绝大多数大学校长或学院院长确实非常关心本科教育,他们确实希望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绝大多数授也确实非常喜欢教学,与学生一样,他们也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然而,喜欢教学和关心学生并不意味着教授们愿意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并不意味着教授们愿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本科教育的目标。[212—213]
在绝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教师眼里,教学是一门艺术,他们要么认为这门艺术过于简单无需训练,要么认为过于“个性化”而不能传授,甚至还有人认为教学要靠天赋,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由于缺乏正规、系统的培训,许多博士生只能通过模仿自己喜爱的教授的上课方式来摸索教学方法。这一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行为,它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实践的变革。[213—214]
当博士毕业生们开始神圣的教师生涯时,他们发现教授们很少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怎样进行有效教学”这个问题,相反,教学是教授们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处置的一项活动。[214]
因此,大学纷纷建立教学服务中心以帮助这些新手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没有充分理由迫使他们进行改革,他们也不会主动放弃个人和专业的利益而改变原有行为。[219]
尽管任何形式的课程改革都需要征得教授们的认可,然而,校领导的作用远比他们自己想象中的要大得多。他们可以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主张,引起大家注意;他们负责经费的筹集和资源的分配;他们还有权对信息进行筛选。所有这些都可以迫使大学教师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
总的来说,对一所大学而言,校长所能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为大学的发展勾勒蓝图——确定大学的教育理念、制定教育的优先事项,并为大学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这点上说,校长的地位无人可以取代,在这一特殊的地位上,校长们能决揽学校全局。并选择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225]
作为一名大学校长,他应该鼓励大学推行自我评估、教育实验和改革。这种基于评价和实验的改革策略具有独特的优势。[226]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作为大学的学术领导人,校长们必须坚信每所院校都有平等获得成功的机会。事实上,与那些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大学相比,那些资源相对稀缺、知名度稍逊的大学反而更具优势。对这些一般的大学而言,它们无须担心那些揭露“家丑”的自我测评报告会出现在《纽约时报》的版面上。此外,在这些大学里,各系所的排他意识相对较弱,更乐于进行合作;那里的教师更重视教学,不但容易接受新的教学理念,也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同时,那里的教授也没有将主要课程的教学任务分配给研究生完成的传统。这些优势足以抵消这些大学在资源上的不足。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教学方法的革新更多源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而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学。[226]
只需略微增加财政投入,大学领导就可以在很多重要方面落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政策。[226](www.xing528.com)
如果资金允许的话,他们还可以创建一个专门为研究生和有志于教育改革的教师设立的教学服务中心,帮助他们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226]
教授们大多数认真勤勉,富有思想。当他们觉悟到存在的问题时,便不会再对自己原有的观点纠缠不放了。毕竟教授们总不能公然宣称:“教学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活动,研究生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同样,教授们也不能争辩说,任何有关教学的研究都是徒劳无益的。随着学习理论的丰富和教育技术的发展,为研究生提供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的迫切性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229]
已有部分教师开始进行小规模的课堂评价和研究,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尝试着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些大学甚至建立了教学论坛,为教师们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搭建了一个平台。[229]
通过这样的讨论,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熟悉“教与学”方面的研究,并开始思考如何将这些新的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改革的思想在美国大学校园的悄然兴起,预示着一场新的教学革命的到来。从以教师为导向的填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对话式教学。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将会更生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人类复杂的学习过程。[229]
即便是在研究型大学,也有教师自发组织教学论坛,其影响力也在不断地扩大。尽管校长和院长都无权要求他们的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或修改课程计划,然而他们却有权为学校的发展指明方向、指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通过认可、奖励和资源分配方式,鼓励有志于教学的教授和其他教师参与到改革的进程来。总之,校领导应该抓住现在这个良好的机会,劝说教师参与改革,使他们认识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与传统的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一样充满刺激、挑战和无限的乐趣。通过鼓励、鞭策和精心的调查研究,任何大学的校领导都有望创建一种“自我评估—不断实验—不断改进”的校园文化。现在正是大学领导者们为自己的学校和学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最佳时机。[229]
评注
作者对美国高等教育的上述分析、批判和论述,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教学是大学的核心使命,系统而认真的课堂教学是大学教授的首要工作。实践教书育人为本的思想,并不像强调科研功能那样需要庞大的投资。更强调的是教学态度、教学责任和教学改革。大学教学工作的弱化和边缘化,一方面与教师有关,更是环境和政策导向使然。我们必须把学校绝大部分的精力、资源、时间和创新投入教育教学之中,创造一个能让大学教师集中精力、安心教学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只有这样回归大学之道,重塑大学教育目标的工作才能落在实处。
培养目标是统领大学教育教学的纲领。博克的本科教育目标既反映了美国社会变化对高等教育人才素质的现实要求,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积极回应社会需求的使命意识,从中折射出美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教育进程中教育理念的嬗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正受到各种因素的冲击。如对学生就业的关注已经超越了对培养目标本身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本科教育是要教会学生一次性就业的知识和能力以便让他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服务?这些都困扰着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领导者。以学生为本,确立务实的大学教育目标是大学本科教育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而博克关于本科教育目标及其实现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启示。
【注释】
[1]荣誉课程 (honrs programs)是一种针对优异学生个性问题的发展教育计划。主要特点:一是重课程,专门为荣誉学生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研究性课程; 二是重活动,通过开展各种课外的学术活动、社会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三是重指导,导师与学生的紧密联系不光是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而且体现在专业方向的确定、课程选择和课程学习结果的审查、个性化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学术研究的指导等方面。——译者注
[2]大学倾注大量精力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精神素养,这确定提高了公民的整体素质。几乎大学所传授的一切 (批判性思维、种族宽容心、普通知识等),都可以被视为广义 “公民教育” 的一部分。但我这里使用公民教育的狭义概念,即指一种面向所有学生传授的每个公民都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养成更强的民主信念。让他们更有效地参与 “民主自治进程”,更好地扮演各种角色:选举者、被选举者、公务员、评论员、竞选团工作者,或者哪怕只是关心时事的公民。——作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