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独特创举,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本位的办学思想。与其他许多国家办大学教育所实行必修课为本,讲求考试或写论文方式不同,美国大学进行教学安排和管理的基本体制是学分制。学分制的基本内涵主要有:设计以学分为基础的标准化的课程系列,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工作量,并以学分为基础确定专业或课程的目标、实施、评估和管理。学分制与美国实行宽进严出和开放灵活的高等教育体系相辅相成。通常要求学生学够一定的学分,并且达到学习领域或专门课程的一定要求,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学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在所修专业领域学完一定门数的课程。与我们所熟悉的过分严格规定的必修课为本并点缀选修课的大学课程体系不同,美国大学课程体系本质上是以学生选修为本。学生不仅需要选修课程,而且要挑选教师,挑选专业甚至学校。所谓的专业教育只不过是要求学生在一定课程系列范围内挑选一定量课程而已。此外,学分制作用不只在于学生有择课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是对教师甚至学校的选择。如果一位教授的课,没有学生选修或学生过少,那么这位教授很难说有工作量,恐怕饭碗也难保。但若这位教授的课有许多学生选修,学生拿到的学分总量越多,自然这位教授的工作量也越大。由此,学分对学生和教师来讲具有双重和交互的意义。同时,学分制促进大学教师的竞争,促进新学科的建立发展,对提高办学效率和改善大学的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学生我要学,为我而学的动因和社会机制,无须我们所熟悉的需要监督和促使学生学习的社会基础。
学分制的基础不仅在于鼓励发挥学生的所长,因材施教,而且有利于在广阔的范围内奠定与高等教育体系相融合或沟通的基本标准。早年哈佛大学把选修课程体系引入课程和教学管理,为确定学分制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后,芝加哥大学引入核心课程,使学生选课与一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定向或专业教育、大学规范要求结合起来,使实行有质量保证的学分制成为可能。核心课程的建立和规范化以及各大学院校的逐步认同,实际上也为建立跨校、跨州甚至面向全国的课程体系和标准奠定了基础。[45—46]
大学不仅是教学和科研基地,而且服务于社区,带动了一大批中小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一大批高等院校地处小城镇,其对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发展的作用,很值得我们研究。[54]
教师教育专业中优先保证师范生学好他们将来所要教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以及如何教相应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不仅应有哲学、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广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水准的专门学科或专业知识。这就是教师教育的广博性和双专业性。
强调与学区的合作,教育院系要深入中小学,与学区及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特别是与学区和中小学合作改进教学实习,把陈旧的“师徒”式教学实习拓展到能经历多种多样教学风格的实习模式。再次,重视计算机及其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最后一点,该委员会的标准适应美国社会、文化、人口构成、学生群体和个人的多样性,希冀所培养的教师能适应多样性,能教所有的学生,能有效地从事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教学。[134](www.xing528.com)
美国实行办学和资格考试分离的政策,建立良好的教师培养和验收的制约机制。大学负责办学,对教师培养质量承担责任。州负责教师资格考试,在达到州所有要求的前提下,才能颁发教师证书或执照。学区主要负责教师的聘任。教师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评价各大学教师教育专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基本指标。[139]
高等教育自身进行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改革,是争取政府及社会支持高等教育、解决财政危机的重要方面和基础。[150]
社区学院应在教育和训练劳动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如劳动力准备、成人教育、文化补习等任务。强调社区学院为普及高等教育服务,为社会经济不利群体和少数民族服务,并同地方企业保持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州立本科大学应在师资培训及地方经济发展有关领域服务上,施展主要才能。为此,要把师范教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同时加强应用性科学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功能。
高等院校应开发资源共享管理以提高生产率。[152—1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