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转向系统又有转向加力系统之称。装有动力转向系统汽车的转向轮的转动,主要不是依靠驾驶人的手力,而是依靠转向系统中设置的加力装置,借助于发动机的动力驱动油泵或空压机,以液力或气力增大驾驶人操纵转向轮的力量。
汽车转向轴负荷的大小影响驾驶人所要用的手力。为保持转向轻便性,在轴负荷超过一定值时,就应采用动力转向系统。一般货车轴负荷超过25kN,就可以考虑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当轴负荷超过40kN时,就必须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多轴重型越野汽车一般都应装置动力转向系统。
(一)动力转向系统的要求
1)转向轮的转角和驾驶人转动转向盘的转角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动力转向系统失灵时,仍能用机械系统操纵转向。
3)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4)减轻驾驶人作用在转向盘上手力的同时,还应有路感。
5)具有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后有自动回正作用。
(二)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
动力转向系统按动力来源分为两类:液压式和气压式。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是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来完成转向加力动作。其特点是油液工作压力可达6~10N/mm2,甚至更高。与气压式比较,因为工作压力高,所以结构紧凑,动力缸的尺寸小,重量轻;又由于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灵敏度高;油液的阻尼作用可以用来吸收路面冲击;动力装置无需润滑。所以,虽然存在着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问题,但仍能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气压式动力转向的工作介质是气体,它的工作压力约为1N/mm2。和液压式相比,为了得到同样大小的力,动力缸的尺寸和重量都要增加,因此,在汽车上布置会遇到困难;由于气体可以压缩,转向系统的灵敏度也差;它往往和制动系统共用一个气源,当汽车下坡又要转向和制动时,就可能影响动力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出现加力不足,转向沉重,甚至造成事故;在寒冷地区使用时气压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这些缺点使气压式动力转向在汽车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故以后只介绍液压式动力转向。
(三)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由油泵、分配阀、动力缸及油箱、管路等组成。
图6-32所示为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简图。油泵2是液压系统的心脏,通常由发动机经传动带或齿轮来驱动,由它供应高压油到液压系统的各部分。油泵通过油管和分配阀3相连接,油液经过分配阀改变流动方向。图上所示为汽车直线行驶情况,即滑阀6位于中间位置,这时来自油泵的高压油,可自由地通过液压系统,不产生任何作用力返回油箱。转向时驾驶人转动转向盘,经过转向摇臂,使滑阀6相对分配阀壳体移动,移动方向决定于驾驶人转动转向盘的方向。由于滑阀6的移动,引起分配阀里的油路发生变化,这时来自油泵的高压油经分配阀后不再流回油箱,而是流向与驾驶人所选择的转动方向相适应的动力缸室里,推动活塞移动,再通过杆件使车轮转动。可见转向时驾驶人只需克服转向器的摩擦阻力等,便可实现汽车的转向运动,而转向器里所谓摩擦阻力是很小的。
图6-32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1—转向器 2—油泵 3—分配阀 4—动力缸 5—定中弹簧 6—滑阀 7—反作用阀
转向过程中,动力缸油压随转向阻力发生变化,在油泵负荷范围内,它们保持平衡。例如:油压过高时,除去克服转向阻力以外如:油压过高时,除去克服转向阻力以外,还有一些余力,将继续推移活塞,这就促使车轮加速转向,直至超过了转向盘所给定的转向速度。这时,转向轮通过拉杆使分配阀壳相对滑阀6座轴向移动,移动的方向与滑阀移动方向相同,结果改变了油路,减小了动力缸中的油压,车轮转动速度减慢。上述这种作用被称为“反馈”作用。
当液压系统的工作液体流入分配阀两端定中弹簧5所在的空间时,液体的压力也作用到反作用阀7上。转向时驾驶人作用到转向盘上的力,不仅要克服转向器的摩擦阻力,还要克服定中弹簧的阻力和油压在反作用阀7上的压力。油压与转向阻力成正比,当转向阻力增加时,油压也增加,因此驾驶人克服反作用阀7上的压力也增加。这种结构能使驾驶人对转向阻力变化情况有所感觉,称为“路感”。(www.xing528.com)
(四)动力转向系统实例
某8×8越野汽车,双前轴转向,平均轴载重量10.2t,即平均轴负荷约为100kN,选用液力动力转向。其工作过程如下:
1.保持转向盘不动时
汽车沿直线行驶或保持转向半径不变,如图6-33所示。转向盘5不动,转向器的螺母4和螺杆6相互间没有作用轴向力施加于分配阀,分配阀在四个回位装置6作用下,保持在中间常开位置,阀内五条环形油道各相邻油道之间都保持着0.2mm环境间隙,从油泵2来的油液沿管路流入分配阀壳体10的进油孔,经分配阀中间台肩侧与阀壳台肩之间的环形阀与油箱相通,油压都处于低压状态,不起转向助力作用。
2.转动转向盘
如图6-34所示,当汽车左转弯时,驾驶人逆时针旋转转向盘。一开始,由于转向车轮的偏转阻力很大,螺杆还不能推动螺母,而螺杆在螺母轴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产生相对的轴向下移(图中向左)。与此同时,分配阀中的滑阀11克服定位弹簧的张力,跟着螺杆下移,当其下移量等于或略大于0.2mm时,滑阀中通往助力器后腔室(图6-34中右方)的环形油路的通道增大,油泵送来的高压油经滑阀中间油路流入这条油路,形成高压油区;而滑阀中间油路与助力缸前腔室(图6-34中左方)油路通道被封闭,动力缸前腔室与油箱连贯的油路通道却因之增大,形成了低压油区。
图6-33 未转动转向盘时的情况
1—油箱 2—油泵 3—单向阀 4—螺母 5—转向盘 6—螺杆 7—动力缸 8—转向摇臂 9—回位装置 10—分配阀壳体 11—滑阀
图6-34 向左转动转向盘时的情况
从转向油泵送来的高压油液便按图中途径流动,即由滑阀的中部环形油路经右方相邻的油路进入助力缸后腔室,油液的高压推动助力缸活塞左移(伸出),对转向臂助力,于是转向臂便在油压和驾驶人手力(通过转向器传递)的共同作用下向前摆动,经传动机械,驱使车轮向左偏转。由于油压很高,汽车转向主要靠活塞推力,所以驾驶人作用于转向盘上的力就可大大减小。助力缸活塞作伸出移动时,前腔容积减小,油压升高,油液经连接油管和滑阀内的环形油路流回油箱,这样就构成了油液的循环。
右转弯时,分配阀中的滑阀上移(图6-35中向右)改变油路,动力缸的加力方向相反,如图6-35所示。
3.强制转向
如果动力转向系统失效,汽车转向盘上的转向阻力增大,使操纵困难。为减少这个阻力,在滑阀进油道与回油道之间装有单向阀3。在正常情况下,单向阀被弹簧和油压关闭,两油道不通。当油泵失效时,进油道变为低压,而回油道因助力缸中活塞运动而具有一定的压力,因而单向打开,两油道相通,油液便因助力缸中活塞运动而具有一定的压力,因而单向打开,两油道相通,油液便从助力缸的一边(被活塞挤压的一边)流向另一边(活塞离开后产生低压的一边),从而减少了转向阻力,强制转向就能顺利进行,如图6-36所示。
图6-35 向右转动转向盘时的情况
图6-36 强制向左转向时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