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的诞生和结构的改进,牵引性能和行驶速度也随之提高。此时人们热衷于攀比汽车的速度。然而,在追逐速度的过程中,汽车的行驶问题随之暴露出来。例如在不平路面上的振动问题、操纵稳定性的问题、制动安全性问题等。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车速越快越危险。
为了提高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运输能力,人们开始修建大量的道路,以改善道路行驶条件,产生了许多更坚硬和更平整的道路:1910年出现了沥青公路,1914年出现了水泥公路。值得指出的是,道路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刺激了轮式车辆的技术改进。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车辆在这些道路上的性能,以满足车辆多拉快跑的目的。但遗憾的是这些“改进”并不是(或不总是)符合军队的需求,以至于越来越感到车辆不太适应战争的要求,这种情况已在许多战事中得到验证。尤其是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车辆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机动能力差而导致战争失败的例子屡有发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才重新审视军用车辆的发展方向,并开始系统研究车辆的机动性能问题。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从军事角度来看道路以及专为道路而造的汽车的局限性。
道路的建设只是考虑了点对点的固定线路运输的情况,而军事行动往往涉及广泛的地域及环境,除固定线路外,往往要在一定地域范围上(尤其是战术地域)展开行动。这就要求车辆不仅可以在道路上行驶,而且在非道路区域行驶都要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到各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现代战争的发展,对部队使用的车辆应具有“全地域”机动的要求是非常明确的!而以道路行驶为目的的民用车辆恰恰在非道路地域行驶的能力被弱化了。因此,军车和民车在行驶的基本条件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民用车辆的发展朝着在道路上多拉快跑的方向努力;而性能的发挥越来越依赖于良好道路条件,这也不难理解民用车辆更多地重视高速行驶、减少空气阻力、提高经济性、强调高速稳定性和安全性、注重美观和舒适性等问题,而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少考虑车辆与复杂地面环境的相关问题,尤其是越野通过性问题,而后者恰恰是军车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这里顺便提一下:在一些民用行业也有对车辆的非道路行驶能力的需求,如农业、石油开采业和地质勘探业。(www.xing528.com)
正是源于战争的需要,以提高越野机动行驶能力为特征的军用轮式车辆开始出现。较为典型的实例就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开始研制的所谓吉普车(Jeep)。这是一种轻型的多用途战术轮式车辆。它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经过一系列演变,其中影响较大的型号有M38和M151,这种车辆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全轮驱动(4×4)的传动形式。这一全轮驱动的传动方式成为其后发展的战术轮式车辆的主流驱动形式。早期的全轮驱动是从单轴驱动演变而来,因此还保留了单轴驱动的选择;此后,“全时全轮驱动”的轮式车辆被研制出来。许多提高机动性的理念和技术的出现,使得车辆的机动性能一次次得到提升,其中包括:各种差速锁止装置、使用高性能的悬架系统和轮胎等;越野车全部采用较大直径的单车轮也是重要的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进的高机动性战术轮式车辆开始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车型有美军的高机动多用途轮式车辆(HMMWV),特别是以后出现的本书所关注的6×6、8×8……16×16等多轴汽车,这就使得军车的机动性得到了新的提升。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以混合动力传动为典型代表的先进的传动形式,它采用双动力源混合全轮驱动的传动形式,使得车辆的战场适应能力得到了增强。
由上述可知,军用汽车的机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军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更是军队陆上机动的重要手段。Basil Liddellhabt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句格言:“没有机动性的部队就如同一具僵尸”。因此,机动性是军用汽车最基本的性能之一,是新一代军车水平的重要标志,它对现代军队机动作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