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设计原则提要|上海12号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要设计原则提要|上海12号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外挂条件的标准站长度185m,车站宽19.6m,车站规模满足2037年高峰小时客流以及运营所需的设备、管理用房。全线信号系统纳入ATS系统监视范围。原则上12号线并入仅考虑本线各系统设备合理接入及有限空间合理化使用。

主要设计原则提要|上海12号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工程设计使用年限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2.设计年度

初期2015年,近期2022年,远期2037年。

3.设计运能

按2037年预测客流,满足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4.22万人/小时。

4.行车

全线双线右侧行车,设计通过能力按30对/小时,七莘路站至金海路站为上行,反之为下行。

5.车辆

车辆按A型车设计,初、近、远期采用6辆编组。车辆长度22800mm(24400mm),宽度3000mm,高度3800mm。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80km/h。每辆车额定载客266人(站立按5人/m2计)。架空接触网受电。

6.轨道

地下线一般地段采用长枕式整体道床的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减振要求较高地段视情况采用弹性支承块式整体道床、弹性长轨枕式整体道床,特殊减振要求地段采用浮置板轨道结构。车场线地面线采用碎石道床。正线采用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辅助线采用60kg/m钢轨9号单开和三开道岔。

7.车站

利用车站主体外出入口通道和风道开挖时自然形成的空间,合理布置各设备用房,缩小车站规模,标准站长度156m,车站宽19.6m。无外挂条件的标准站长度185m,车站宽19.6m,车站规模满足2037年高峰小时客流以及运营所需的设备、管理用房。

地下车站及其附属结构的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水泥搅拌桩隔水帷幕、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工法)等,车站主体结构型式一般采用多层、多跨现浇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

8.区间圆隧道

采用单圆盾构法施工。两条单线区间圆隧道之间,连贯长度大于600 m设旁通道,在线路纵坡最低处设泵房。

9.供电(www.xing528.com)

本工程现阶段仍由6号线巨峰路主变电所主供12号线东段用电(10号线溧阳路主变电所作为备用),13号线长清路主变电所主供西段用电,供电分界在曲阜路车站接南京东路站的联络开关上。采用二级电压供电方式,即主变电所引入110 kV电源,降为35 kV后直接向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供电。

全线设14座牵引变电所(正线12座,金桥、中春路停车场各1座)。每站一般设置1座降压变电所,规模较大的车站另设置1座跟随变电所。采用架空接触网供电,供电系统设置SCADA系统。

10.通风与空调

采用屏蔽门系统,车站内和列车内均设空调。屏蔽门一次安装到位。

11.通信

12号线全线的通信网络组成完整的统一网络。设置传输、专用电话、公务电话、专用无线、消防无线、公安无线、广播、导乘信息、电视监视、时钟、故障集中告警、通信电源及接地等系统。

12.信号

根据12号线远期最大行车密度30对/h的要求,信号系统设计的列车追踪间隔不大于90 s。全线信号系统纳入ATS系统监视范围。信号系统采用完整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系统),即ATS+ATP(含联锁设备)+ATO+停车场信号系统(含ATS分机、联锁设备、试车线信号设备)。试车线ATO/ATP设备与正线一致。其中ATP(含联锁)子系统为故障-安全系统。为提高整个系统可用性,各子系统均需采用冗余热备方式。

13.给排水及消防

给水系统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消防时直接从城市管网抽水,不设消防水池。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车站内设生产、生活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并辅以安全可靠的灭火器;地下车站的站厅层、站台层公共区及长度超过100 m的出入口通道增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区间隧道设消火栓系统;重要设备用房设气体全淹没式自动灭火系统。

各车站设污水泵房和废水泵房,将生活污水、清扫废水、地下区间的结构渗入水、消防废水、雨水分类集中,分别接入城市污、废水系统或合流管道。

14.自动售检票系统

采用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票务管理实行轨道交通清分中心、12号线控制中心、车站三级管理模式。票制采用单程票和储值票两种。进出站检票机采用三杆式或门扉式闸机。

15.控制中心

12号线控制中心与8号线、10号线中山北路控制中心合建,其中控制中心大楼在8号线建设时一并建成。调度大厅按线路独立、集中管理模式实施。原则上12号线并入仅考虑本线各系统设备合理接入及有限空间合理化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