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水患非常严重,原始人类被洪水冲入水中时,往往就攀附在浮于水面的树木干枝上,以求生存。他们有时为了躲避野兽或敌人的追逐,需要渡过河流,就跳入水中,抓住一段树枝或树干,手划脚踏地到达对岸。随后,人们便意识到把树干上的枝叶除去,加以整修,就可使其成为更加方便使用的渡河和撒网捕鱼的工具。
后来,人们发现把几根树干并排地用藤条或某种绳索捆扎起来,这一创新的浮体不会像单根树干那样在水面翻滚,而是平稳地浮于水面,而且它能承载更多的人员和物品。这就是木筏。今天我们在一些山区溪流中仍然可以见到这种木筏。不过人们早已把木筏的一端或两端弯成向上翘起的形状,使其更容易用篙在水上推进,而且便于搁滩登陆。
南美洲人用轻质木材所造的长达十几米的木筏具有较好的航海性能(见图1-1)。1947年,挪威人类学家和探险家索尔•海尔达尔(Thor Hegerdahl)将这样的一只木筏命名为“Kon Tiki”(康蒂基)号。驾驶该木筏从秘鲁的卡亚俄(Callao)港出发,随南赤道海流(洪堡洋流)向西漂流97天,到达玻利尼西亚群岛塔希提(Tahiti)岛东面的一个小岛,航程为5000多海里。这只木筏由9根大原木组成,最长的一根长13.5米排在中间,短的长约9米放在两侧。在大原木的缝隙插入5片木板,深入水中1.5米,以保证筏的航行稳定性和减少筏的横漂。筏上树立两根桅杆,张一面帆。在筏的后端装一支桨,以操纵航向(见图1-2)。
图1-1 撑木筏
图1-2 海尔达尔的“Kon Tiki”号(www.xing528.com)
在盛产竹材的地方,如我国的南方和台湾地区,人们也制造竹筏作为水上作业的工具。世界上还有不少民族利用当地盛产的其他浮性材料制造在水上活动的工具。例如,埃及人用成捆的纸莎草造船;亚洲美索不达米亚人和美洲秘鲁的喀喀湖的居民则用芦苇扎成便于使用的船形浮体。这种浮体也具有沿岸航行和渡过海峡的能力(见图1-3)。
图1-3 台湾航海竹筏
当然,在此之前,人们也会利用其他方便的浮体,例如,将葫芦作为渡河和救生的器具。古人把几只葫芦系在腰部渡河,因而有“腰舟”之称。直到现代,我国江河上操驾船只,从事各种职业的水上人家,都在孩子们的身上系一只葫芦,以策安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