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徽桐乡与休宁的书院文献研究

安徽桐乡与休宁的书院文献研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桐乡书院在安徽桐城。先后主讲于新安紫阳、休宁还古等书院。还古书院在安徽休宁。十三年,徽州六邑之士信会于此,共谋重振歙县紫阳书院讲会,十六年得以组成。施璜,字虹玉,号诚斋,安徽休宁人。吴瞻泰,字东岩,安徽歙县人,雍正初贡监生,著有《古今体诗》《杜诗提要》《陶诗汇注》等。吴瞻淇,字漪堂,安徽歙县人,瞻泰弟,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紫阳书院在安徽歙县。歙县原有一紫阳书院,宋徽州知州韩补建。

安徽桐乡与休宁的书院文献研究

桐乡书院志》六卷

清佚名编,清活字本。

编者资料不详。

桐乡书院在安徽桐城。清道光二十年(1840),邑人文聚奎、戴钧衡、程恩绶建。有大门、讲堂、内堂、后堂、朝阳楼、漱芳精舍等。初无山长,设董事会监管院务,亦无生徒住院受业。每年设春秋两大课,酌设小课。咸丰三年(1853)毁于兵。同治六年(1867),邑人购程姓屋宇复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公立桐乡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后,改为桐城县立第三高等小学。一九二四年,改为孔镇小学。今继续办学,并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六年,桐城西乡天城书院成,北乡贡生伍鸾欲于本乡构建书院而未果。二十年,北乡生员文聚奎等以“本县城中及西、南两乡均有书院,而北乡独无”之故,乃约乡人程瑾、赵遂、刘逢乙等各出四金以为集议基始之用,复举廪生许畹等十数人任其事,一年后工竣,为记诸君倡建书院之辛劳,遂有修志之议。

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凡六卷,前后无序跋。卷一志舆地;卷二志创建;卷三志章程;卷四志乐输;卷五志产业;卷六志艺文,其主要内容为书院的创建过程和产业田亩。

是书不知何人所辑,其记清道光年间桐乡书院的创建始末,堪称实录。《创建》部分详列议建书院之各公文,均为一手史料,于研究晚清教育史价值尤著。(宗尧撰写,刘金审稿)

《还古书院志》二十一卷

清施璜编,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刊本。

施璜(约1653—1706),字虹玉,号诚斋,安徽休宁人。少应试,见乡先生讲学紫阳,瞿然曰:“学者当如是矣!”遂弃举业,发愤躬行,以理学著称。先后主讲于新安紫阳、休宁还古等书院。学术上崇尚程朱,以修身立诚相策励。后从学东林高世泰,被推为会讲祭酒。著有《恩诚录》《小学近思录发明》,辑有《蟹阳书院志》《还古书院志》。

还古书院在安徽休宁。明万历二十年(1592),知县祝世禄、邑人进士邵庶始建于万安山,二十二年告成,为明代中后期阳明学派讲学中心。自万历二十五年至崇祯十二年(1639),共集新安六邑(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祁门婺源)之士举行讲会七次。每会十天,邹守益、王艮、钱德洪、王畿等曾来院讲学及参与讲会。万历三十一年大会,“环听千人,辩难不生,满堂若琴瑟之专一,签谓心学复明,一扫支离也”。听众百余人,名盛一时。亦有程朱学者与会。四十三年大会,主坛金凤仪极力诋毁朱熹之学,而歙县吴崇文力主朱学,起而辩驳,剖析异同,均存门户之见。天启元年(1621)又举大会,邀东林书院高攀龙主教,高深知徽州久依姚江之学,口舌难胜,婉拒赴会,撰《教言》十五则寄会。五年,魏忠贤毁天下书院,还古书院作价银六百三十两售卖,被废。崇祯元年,邑人进士汪先岸、汪康瑶、吴侃、汪姬生募捐赎回修复。清初,名儒汪星溪应友人杨景陶之请,来院讲学,阐扬程朱理学,阳明之学渐衰。继而主讲者有吴儒遴、汪学圣、汪浚、施璜等。施璜编辑刊刻《还古书院志》。顺治十年(1653),邑人赵吉士捐资重修。十三年,徽州六邑之士信会于此,共谋重振歙县紫阳书院讲会,十六年得以组成。康熙三十一年(1692),知县廖腾烽、邑人汪晋征修葺,倡议祀朱熹于归仁堂。三十九年,邑人赵景从捐修。乾隆三年(1738)、二十八年、五十七年屡修。嘉庆十八年(1813),邑人输资重修,并增生童会课经费。乾嘉间,汉学盛行,学风趋于经史考据。咸丰五年(1855)毁于战火。遗址仅存瓦屋两间。

施澴(施璜之孙)作《还古书院志缘起》申明修志之缘由:“海阳以还古书院为讲席历百五十余年,载其山川、人物、祀典、会规、讲义、艺文,详记之而始有所征,所以重道统也。澴先祖诚斋先生惓惓于此,尝欲辑前贤少游吴先生《纪略》,星溪汪先生《会籍》汇为一志而增修其所未备。用见还古大业,阐扬经传,来四方之贤俊,萃衣冠于一堂。”

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凡二十一卷,书前有方允淳《还古书院志小识》、施澴《还古书院志缘起》和赵继《还古书院志藏板记》。卷一为图;卷二为形胜;卷三为建置;卷四为祀典;卷五至卷九为传;卷十为会规;卷十一、卷十二为会纪;卷十三为讲义;卷十四至卷十六为艺文;卷十七为歌谱;卷十八为土宇;卷十九至卷二十一为续编、增编。清人丁申、丁丙兄弟《八千卷楼书目》和刘锦藻《清朝文献通考》有著录。

《还古书院志》主要记录了书院讲会内容以及书院相关诸人传记,载明末书院办学、士人讲学之内容甚详,于研究明末及清初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尤著。(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紫阳书院志》十八卷,附《四书讲义》五卷

清施璜辑,吴瞻泰、吴瞻淇补,清雍正三年(1725)刻本。

施璜(约1653—1706),字虹玉,号诚斋,安徽休宁人。曾主讲紫阳、还古书院。顺治间,与杨泗祥、汪正叔等倡复紫阳讲会,于康熙二年(1663)至四十五年主持讲会事务,编有《紫阳书院志》《还古书院志》,著有《思诚录》《五经臆记》《小学近思录发明》《诚斋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吴瞻泰(1657—1735),字东岩,安徽歙县人,雍正初贡监生,著有《古今体诗》《杜诗提要》《陶诗汇注》等。

吴瞻淇,字漪堂,安徽歙县人,瞻泰弟,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紫阳书院在安徽歙县。歙县原有一紫阳书院,宋徽州知州韩补建。明正德十四年(1519),徽州知府张文林谓原书院“以紫阳名,不在其山,义不相称”,另建一书院于紫阳山麓,亦名“紫阳”。中为堂,祀朱熹,左右两庑配祀诸儒,旁为求是、怀德二斋,后为会文堂,又后为凭虚阁,供朱熹之父韦斋像。自后,两书院分峙而立,直至清末。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州何东序修缮,拔七校学士之优者七十人,肄业其中,聘教授唐沂、教谕陈良珍主讲,汪道昆作记。万历二十六年(1598)、三十一年、三十七年、崇祯六年(1633)凡四修。其时,偏重祠祀,讲习反不甚昌盛,凭虚阁已供奉道教三清神像。清顺治六年(1649),知州祖建衡再修,重建凭虚阁,朱熹十五世孙朱烈哀正学沉沦,祠宇颓废,请于官,撤三清神像,并主持院宇田租。康熙八年,知州曹鼎望复修,帅僚属,集名儒,讲学其中,岁以为常。十三年,圮于战乱。三十一年,紫阳讲会会长吴曰慎、施璜、汪芹等倡修大堂,施璜携生徒宿食于斯,讲习不辍,又月举讲会,始渐次兴复。乾隆五十九年(1794),邑人内阁中书鲍志道捐银八千两,交商生息,以充岁需。继由邑绅程国光及其子振甲董理院事。后学额由取内外课生童六十名增至一百二十名,每月初五及二十为大课,习制举之业,初六为小课,习诗古文辞。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书院遂废。

此志为施璜草创,惜志未成而公卒,临终嘱吴氏兄弟继修之,二人乃别其条理,剖其义类,损益以成章,将原志由十卷增补为十八卷,并附《四书讲义》五卷。

是书半页十行,行十九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十八卷附《紫阳书院四书讲义》五卷,书前有张伯行、鄂尔泰序,末有吴瞻淇后序。卷一志图考;卷二志建置;卷三志祀典;卷四、卷五志朱松、朱熹本末;卷六至卷十三志列传;卷十四志表奏;卷十五、卷十六志会规、会纪;卷十七志土宇;卷十八志艺文,末附《紫阳书院四书讲义》五卷。其主要内容为书院相关人物传略。清丁立中《八千卷楼书目》、光绪《安徽通志》有著录。

是书为施璜等所辑,其记明清时期紫阳书院道统、祀器、祀仪、讲会等情况,甚为详细。《四书讲义》部分详列吴曰慎、施璜、汪佑、吴苑等人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儒家经典的阐释解读文章,于研究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尤著。(宗尧撰稿,刘金审稿)

《东山书院志略》一卷

清唐治编,清咸丰二年(1852)刊本。

唐治,字鲁泉,江苏句容人。道光五年(1825)举人,以大挑分补安徽桐城知县。岁大水,请帑劝分,按口赈施,不假手胥吏,一月须发白。后调任祁门。其地旧有东山书院,生童膏火原取自盐厘,唐治又别筹经费以增膏火,士商两便之。又立义廒,积谷至数万石。咸丰四年正月,粤贼入县属,城陷被执,不屈,骂贼而死。

东山书院在安徽祁门。原为汉列侯梅鋗别墅,后为东岳庙。明正德十六年(1521),知府留志淑令知县洪晰撤庙创为书院。有会文所、仰止亭、学舍等。祀朱熹,集诸生讲肄其中。后遭灾毁。嘉靖九年(1530),知县陈光华重建,更名“环谷”。二十九年、三十六年、三十九年相继修葺。其后倾圮。万历四十四年(1616),知县尤烈扩修,复名“东山”。清乾隆七年(1742)、嘉庆十年(1805)多次修葺,咸丰初兵毁。同治二年(1863)知县刘瑞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高等小学堂。

唐治至祁门为官,捐置膏火、院产,新立章程,振兴一时,为“长久计”,乃以知县身份辑刊此书,以纪书院重修始末。

是书半页八行,行二十一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白口。凡一卷,书前有唐治、谭琨、陈广钺、饶世恩、洪炯序。书中记有劝捐启、襄事名氏、新立条规、乐输名数、输项开支、新置产契、旧存产契、递年额收息钱租金、递年额用款项等九个类目。清人丁申、丁丙兄弟《八千卷楼书目》有著录。是书主要记录书院重建始末以及收支情况,为清末的经济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二张先生书院录》不分卷

《二张先生书院录》不分卷,明张文化、张廷赓辑,明万历十七年(1589)刊本。

张文化、张廷赓生平不详。(www.xing528.com)

二张先生书院在徽州婺源游汀,正德十二年(1517),张荫创建以纪念其先祖张学龙(房竹)、张存中(兰室)父子,请名“双贤”,时知县张芹实以二张为“元之名儒,礼宜尊崇”,故题为“二张先生书院”。

万历十七年,张文化以嫡裔袭祀,为追尊先儒,崇奉祀典,彰先人之德行,遂辑是志。

是书半页九行,行二十三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不分卷,为卷上,卷下。前后无序跋。卷上依次载《竹房先生传》《二张先生书院记》《兰室先生传》《二张先生书院上梁文》《题二张先生书院诗》《敦义崇儒记》《竹兰贤后颂》《二张先生书院公移》《苍谷先生行状》;卷下为《房竹文集补》与《兰室先生文集补》。是书为纪念先人而作,其记书院建置沿革始末甚详,所记诗文对于研究元明时期诗文可为资料。(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龙山书院志》三卷

清刘作垣纂,清钞本。

刘作垣,字星五,武威县刘官寨人。祖先世代务农。父亲秀才,在当地设馆教学,为人宽和,乡里人称为才者。作垣早年中举,乾隆二十六年(1761)中进士。曾任安徽舒城县知县、泗州知州。罢官归里后,先后在肃州书院、凉州书院任山长。著有《龙山书院志》。

龙山书院,在安徽舒城县西门大街后。乾隆三十八年,知县刘作垣同邑人建。头门五楹,仪门三楹,广业堂三楹,因化楼(亦名探珠楼)三楹,香分月窟三楹,绎思斋三楹,东学舍四楹,西舍六楹,南舍五楹,北舍三楹,庖屋三楹,规制宏敞。购田八顷有奇,供给诸生膏火。凡书院门楹斋舍田亩悉为图。及课士规则,定为《龙山书院志》。道光二十一年(1841),圮于水,仅存头门、仪门、广业堂、探珠楼、刘公祠、香分月窟数楹。二十四年,知县钮福畴重建于广业堂西,添建宗经室三楹,前筑凌云书屋三楹,香分月窟建赏奇析疑斋五楹,刘公祠西建惜字局三楹,又西庖屋三楹,余如旧制。续购田二顷有奇,刊入书院志。咸丰初毁,址存。同治、光绪年间,邑人续捐田若干亩,悉详公田类。

刘作垣为舒城知县,感其地“学校之未兴”,“爰亟亟焉思所以振之,而书院之建以始。既讫工,并思有以纪之,而书院之志以成”。

是书页十八行,行二十四字。凡三卷。前有秦大士、李封、张灏、刘作垣序。卷一为建置;卷二为胜迹;卷三为捐输。《龙山书院志》为建书院时所修,记载书院修建始末甚详,为舒城地方教育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泾川书院志》不分卷

清赵仁基编辑,清道光十四年(1834)活字本。

赵仁基(1789—1841),字子厚,号梅庐,江苏阳湖人。道光六年进士,官至湖北按察使,编有《泾川书院志》,著有《论江水十二篇》等。

泾川书院在安徽泾县。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赵仁基建,有讲堂三楹、居室五楹、享堂五楹、学舍若干楹、斋房庖湢各有其所。汪喜孙、胡培翚等先后主讲其中。后毁于兵。光绪五年(1879),邑令吴鹗重建。

泾县原有云龙书院,不旋踵即废。仁基到官之初,念邑中无书院以兴文教,乃捐俸倡修,邑大夫继之,凡捐银两万有零。后工竣,尚有余款,留作书院修脯、膏火之费。为记众大夫修复作兴之劳,遂辑此志以记之。

是书半页十行,行十八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不分卷,中有赵仁基记。前后分别志公启、祝文、具呈、规条、生息领本,其主要内容为清末泾川书院的创建过程和日常管理情况。

是书为赵仁基编辑,其记道光年间书院的教学和资产管理情况,堪称实录。上谕和奏禀部分详列各级官员请求嘉奖创建书院有功人员的奏折以及批复,均为一手史料,于研究清末教育史价值尤著。(宗尧撰稿,刘金审稿)

《泾川书院纪略》不分卷

清吴鹗等编,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吴鹗,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光绪五年任泾县知县,编有《泾川书院纪略》。

泾川书院在安徽泾县。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赵仁基建,有讲堂三楹、居室五楹、享堂五楹、学舍若干楹、斋房庖湢各有其所。汪喜孙、胡培翚等先后主讲其中。后毁于兵。光绪五年,邑令吴鹗重建。

光绪五年,吴鹗主泾县事,念泾县书院多毁于兵,遂与当地士绅筹复泾川书院,后集众力得捐款万元,乃于城内及宣邑西河镇建、购市房六间,编为忠信两号产业,借租息以供考课,未及成,鹗于七年初离任,在事诸君乃先将捐输者姓名钱数和市房契据刊出以记吴令之功绩。

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一字,双行小注,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不分卷,前有吴鹗序。前后分别志乐捐、契据,其主要内容为捐资助学者姓名钱数和市房契据。

是书为吴鹗等所编,所记内容仅为捐资人姓名钱数及房契数而已,于研究清代泾川书院的建设及资产状况有一定价值。(宗尧撰稿,刘金审稿)

《毓文书院志》八卷

清洪亮吉纂,清嘉庆九年(1804)刻本。

洪亮吉(1746—1809),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1790)科举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五十七年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以敦励实学教士。嘉庆元年(1796)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三年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及詹事,洪亮吉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四年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嘉庆,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百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从此教授生徒、撰述文章至终。洪亮吉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精于史地和声韵、训诂之学。著有《卷施阁诗文集》《附鲒轩诗集》《更生斋诗文集》《汉魏音》《北江诗话》及《春秋左传诂》。

毓文书院在安徽旌德。乾隆五十九年镇人商贾谭子文认为“厚贻子孙者,适以损其智而益之毒”,应该以诗书礼乐之学传家,遂费银一万五千六百余两在县南二十五公里之洋川镇建成书院。有门垣、讲坛、寝楼、号舍、云生阁、文星楼、凉亭、庖厕等一百余间,编成一百零八个字号。聘山长一人主讲席,设董事一人主财务。“远近数十里及青阳、石埭、绩溪诸邑负笈请业者,数十百人”,兴盛一时。九年正式定内外课额各十五名,招宁、池、太、广四府一州之士入院肄业。教学宗旨及课程设置因山长而异,无学术门户之见。曾以程朱理学为宗,继倡经史训诂之学,后又以汉学教士,亦可见清代学术之流变。祀朱子,以朱熹《白鹿洞揭示》为学规,刊于院。山长如洪亮吉、包世臣、黄平甫、朱文翰、杨抡、赵良澍、张苣、阮文藻、夏炘,皆一时名宿。藏书数千卷。刊刻《毓文书院志》一种。嘉庆十八年谭氏卒后,“其后人三房,轮值院事”。同治五年(1866),水圮,后修复。

洪亮吉在序中言明《毓文书院志》为纪念毓文书院建成而纂:“事竣,属为之志,凡八卷。”

是书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双行小注,四周双边,黑口,双鱼尾。凡八卷,书前有洪亮吉序。卷一为创建;卷二为经费;卷三为山水;卷四为廨馆;卷五为人物;卷六为金石;卷七为艺文;卷八为书籍。《清史稿·艺文志》收录。

《毓文书院志》主要内容为金石与艺文,详载书院创建始末,且收录院中师生文章较多。修撰之时虽距书院创建不久,但记毓文书院办学始末甚详,所记皆洪亮吉亲身经历之事,可引为实证,于地方文化、教育之研究价值尤著。(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