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书院志》十六卷首一卷
汤椿年(约1685—1764),字祚培,号扶元、思劬,江西南丰人。雍正二年入钟山书院肄业。乾隆二年(1737)选举岁贡,乾隆帝闻其孝顺事迹,谕旨旌表“孝子坊”,后历官江西分宜县训导、江西萍乡县训导,在任其间,兴教助贫,士民皆颂其善政。纂辑有《钟山书院志》。
钟山书院在江苏江宁(今南京)。清雍正元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倡建,书院落成后,雍正帝曾御赐“敦崇实学”匾额。十一年,朝廷赐帑金千两,定为省城书院。乾隆元年,山长杨绳武定规约十条,强调立志立品,勤学读书,穷经通史,力戒抄袭请代和矜夸异毁。四十六年,总督萨载、山长钱大昕重定书院规条。书院课程初以科举诗文为主,乾、道间主院事者多欲改之。卢文弨任山长时,曾精选少年新生专习古文,不课时文,以图院生潜心经学,未果。钱大昕掌教其间,教士以通经读史为先,并于此写成《廿二史考异》。姚鼐自乾隆五十五年起先后在此主讲达二十年,其间以古文义法教授生徒,弟子知名者甚众。其后朱珔、胡培翚、唐鉴分别以经解诗赋、经世之学及程朱理学试士,风格各异,成就皆卓。道光九年(1829),布政使贺长龄筹款新建院中斋舍,并出所编《皇朝经世文编》以教士。太平天国时期停办。同治三年(1864),清军攻克南京后,由两江总督曾国藩重建。光绪七年(1881),总督刘坤一增修之。二十九年,改为江南高等学堂。
雍正元年,两江总督查弼纳奏请于南京兴建钟山书院,书院落成后,雍正帝于次年御赐“敦崇实学”匾额,为记此盛事,查弼纳乃命院生汤椿年收集资料以志书院原始,遂于雍正三年纂成此志。
是书半页九行,行十八字,双行小注,白口,单鱼尾,左右双边。十六卷首一卷,前有查弼纳序。卷首为钟山书院创建者之爵秩、姓氏和本志凡例。卷一为匾额,载雍正帝手书“敦崇实学”四字匾、两江总督查弼纳所撰颂词及大堂长联;卷二为图像,主要描绘书院布局及景色;卷三为形势,主要概述书院的地理位置及四处情况;卷四为创建,备述兴建书院的原由和其建立落成之经过;卷五为飏言,主要载书院培植人才之言及相关奏议;卷六为文告,择要选录创建钟山书院的檄行榜谕;卷七为延师,主要介绍书院山长、副山长的职责及延聘条件;卷八为养士,主要介绍诸生的生活安排及学优赏格;卷九为经籍,主要记录书院所藏之二十一种典籍;卷十为教条,主要记载书院所设之规章制度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卷十一为讲义,选录宋衡所作讲义二篇;卷十二至十五为艺文,主要载书院掌教、时贤文士及院生所作之启、记、颂、赋、诗、词等,汤椿年、汤永宽和金增等均有作品入选;卷十六为肄业诸生姓名,主要介绍书院的生员构成及来源。清同治《苏州府志》有著录。
是书为汤椿年所纂辑,其载与钟山书院创建、教学相关之文告、讲义以及院中师生所作之诗词歌赋等,甚为丰富,于研究清代钟山书院的建设及文学创作活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宗尧撰稿,刘金审稿)
《钟山书院课艺》一卷
清梁星海编,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
梁鼎芬(1859—1919),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晚清学者、藏书家。光绪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知府、按察使、布政使,曾因弹劾李鸿章,名震朝野。后应张之洞聘,主讲广东广雅书院和江苏钟山书院,为《昌言报》主笔。辛亥革命前有反帝主战思想。后任毓庆宫行走。著有《节庵先生遗诗》《节庵先生遗稿》等,编有《钟山书院课艺》。
钟山书院在江苏南京,有《钟山书院志》,已著录。
是书半页九行,行二十五字,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前后无序跋。是书为钟山书院学生课艺优秀者之集锦,所收录者多为书院学生之八股文课艺,对于研究清代八股文与科举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学山尊经两书院志》不分卷
清李前泮等辑,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李前泮,号思诚,清末湘军将领李续宜之孙,湖南湘乡人。光绪十四年监生,历官江苏安东县、高淳县、青浦县及浙江东阳县、奉化县、萧山县、归安县、新城县、浦江县、临海县、仁和县、永嘉县知县。纂有《奉化县志》,辑有《学山尊经两书院志》。
学山书院在江苏高淳。原名高淳书院。清道光八年(1828),知县许心源等建。一时名师齐集,瑰材辈出,人教之隆,于斯为盛。咸丰年间,毁于兵火,田地荒芜,室宇无存。同治二年(1863),邑人陶汝霖等捐款重修。十一年,地方官捐钱九百千以助学,但因经费不足,未能延请山长,每年仅课试四次。光绪十五年,知县郭在铭率官绅捐资以充山长经费,遂延聘师长,招生肄业,又借书院斋舍建尊经书院,并于院中置图书数千卷以资探讨。十九年,知县李前泮等重修《学山尊经两书院志》。三十年,改为高淳县小学堂。
尊经书院在江苏高淳。清嘉庆十年(1805),总督铁保、布政使康基田于原县学尊经阁旧址创建。咸丰年间毁于兵,光绪年间借学山书院斋舍重建。光绪年间,曾聘黄云鹄、张仲炘为山长。院中除师课外,官课由知府、布政使、巡抚等命题,有课艺刊行于世。清末先后改为尊经校士馆及师范传习所。
《学山书院志》初修于道光十七年,《尊经书院志》初修于光绪十五年。光绪十九年,邑绅感念两书院作育人才之功绩及先贤缔造书院之艰难,为彰前人创设庠序之功绩,遂将两书院旧志合并重修,并请知县李前泮署名和作序。
是书前、后为《学山书院志》,中为《尊经书院志》,书前有李前泮序。《学山书院志》半页十行,行二十四字,双行小注,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不分卷,前有许心源、贺长龄、吴廷辅序。内容主要有学山书院全图及楹联、道光至光绪年间兴建书院及创修院志者名单、卢麟珍《学山书院志》、许心源《创建学山书院记》《观风告示》《劝捐书院启》《劝捐书院通禀》《上贺藩宪禀》、陶汝霖《重建学山书院记》及《学山书院规条》《学山尊经两书院藏书目录》《学山书院房业基址号数》《学山书院田地号数》《育婴堂田地号数》《幼孩局田地号数》《惜字局田地号数》等。《尊经书院志》半页九行,行二十三字,双行小注,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不分卷,前有陶在铭序。内容主要包括《尊经书院章程》《尊经书院学规》。
此书前、后的《学山书院志》与中间的《尊经书院志》在版式、字体上多有不同,当为不同版。究其原因,盖光绪十九年高淳邑绅主要重修的为《学山书院志》,在重修时将光绪十五年后两书院的共同内容一并归入,置于两书院合志之后。《尊经书院志》因修成之日尚短,其实并未重修,只是将旧版内容刊印后添入合志之中,此应为其书中、前、后版式不一之原因。
是书为李前泮等所辑,其载清代学山、尊经两书院的文告公启、学规章程、产业号数等,甚为丰富,于研究清代学山、尊经两书院的建设及教学活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宗尧撰稿,刘金审稿)
《东林书院志》二卷续志一卷附一卷
明严珏辑,续志一卷为高世泰辑,清康熙年间刻本。
严珏,字佩之,号生轩,江苏无锡人。家贫好学,终生未仕。入清,屏迹不出。长于经学,尤其精于易学和春秋学。其学崇尚高攀龙,曾讲学于东林。编有《高宗宪年谱》《高子节要》《东林书院志》等,著有《生轩易说》《易同》《春秋论》《春秋集说》《尚书讲义》《四书讲义》等。
高世泰(1604—1676),字汇旃,号石屋,江苏无锡人。高攀龙从子,少侍攀龙讲席,笃守家学。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湖广提学佥事,入清不仕。晚年以赓续东林为己任,葺道南祠、丽泽堂于梁溪,与从子愈等讲习其中,恽日初曾习礼其间。著有《五朝三楚文献录》等。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老城区东门内,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创建。宋儒杨时寓居毗陵(今江苏常州)时,曾与邹浩等人讲学于东林,凡十八年,遂名东林书院。后岁久颓圮。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顾允成在杨时讲学原址上重新修复书院,并与高攀龙先后主书院讲席。天启五年(1625),魏忠贤毁书院,东林亦未能幸免。崇祯元年(1628),御史刘士佐请复天下书院,得旨允行,于是吴桂森于次年重建东林丽泽堂,又建来复斋,并居中主持讲学。其后虽讲学时盛,但均未能复其旧观。清代各朝继续修葺,书院渐恢复原貌。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书院改为学堂,后又改为东林小学。一九四七年,无锡地方各界人士捐资对东林书院所存建筑进行了全面修葺。二〇〇六年六月,东林书院入选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书半页九行,行十九字,双行小注,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凡二卷,卷首有严珏《东林书院志序》、姚宗典《东林书院志序》、刘元珍《东林志原序》及《东林书院志凡例》十二条。上卷列沿革、建置、先贤、祀典、公移;下卷为文翰、院规、灾祥、典守、义输、轶事,末附《两东林辨》《东林或问》。续志一卷,前有吴兴祚《东林书院志序》及华允谊《东林续志序》。续志的内容主要为各类记文及和韵等。清阮元《文选楼藏书记》及姚观元《清代禁毁书目四种》有著录。(刘金撰稿,宗尧审稿)
《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
清高嶐、高嵀、许献等辑,清光绪七年(1881)重刻本。
高嶐(1674—1748),字象郝,江苏无锡人。高攀龙三世族孙。
高嵀(1666—1742),字象姚,无锡江苏无锡人。高攀龙之孙。
许献,字乡三,江苏无锡人。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无锡老城区东门内,有《东林书院志》,已著录。
东林书院志始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刘元珍所作《东林书院志》两卷,然书已成稿,惜未付梓。其后由严珏增成之,编为二卷及附录一卷。后又有高世泰补作续志。至雍正年间,方有东林名士高攀龙之裔孙高嶐、高嵀、高廷珍、高陛增而广之,辑为二十二卷,折衷于乡先生许献,而又有张师载、刁承祖、刁显祖为之鉴定,胡廷琦、胡慎为之参订,遂成大观。
是书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五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白口,单鱼尾。书前有任兰枝、刁成祖、张师载、胡廷琦、胡慎、许献所作《东林书院志》序言,书后有高陛、高廷珍所作跋文,并有《东林书院志总目》详叙各卷次内容,且有凡例十二条。该志共二十二卷,卷一志建置,述书院历代兴废情况;卷二志院规,录《东林会约》及讲会规则等;卷三至卷六志会语,录顾宪成、高攀龙东林讲学之语;卷七至卷十二志列传,录杨时以下九十余人之传;卷十三志祀典;卷十四志公移;卷十五至卷十八志文翰,含记、序、引、题跋、书启、揭、赞、杂著、诗等;卷十九志典守;卷二十志著述,载东林书院历代学者之著作书目;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志轶事。《清文献通考》《四库全书总目》有著录。
是志编次得法,堪称详备。《列传》《文翰》增益颇多。其中《会语》卷,多为顾、高二贤讲学之语,微言大义从中可观。而四库馆臣对是志的评价为“意在博搜广采,而体例冗杂颇甚,所附诸人,又多牵附。不特孙承泽滥厕其间。即宋荦平生,亦仅刻意于文章,未尝闻其讲学也。”所论有失公允。(刘金撰稿,宗尧审稿)
《东坡书院志略》二卷
清崔书黼辑,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
崔书黼(1813—1870),字仲纶,荆溪(今江苏宜兴)人。道光时副贡。博诵勤思,著述甚富。晚嗜金石,以善书称。
东坡书院在江苏宜兴蜀山。宋代文学家苏轼客居宜兴之时,爱其山,以其似蜀,故取名蜀山,并拟筑“楚颂亭”,买田种桂于此。明弘治年间,侍郎沈晖创建书院祀苏轼,置地三十余亩,李东阳为之记。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宜兴知县乔守仁、荆溪知县陈廷柱奉巡抚陈宏谋建院课士檄,就蜀山修理堂斋,延师讲课。潘承权首助千金,余费悉邑人士输纳。然肄业者畏东溪之险,就课寥寥。三十三年移入城内,借尊经阁、明伦堂居之。因经费不支,旋废。四十六年,宜兴知县袁知、荆溪知县马世观清厘旧业余资,于西郊会真庵旁购置地产,增建书室厨房,上宪题为“蜀山书院”。乾隆六十年改名阳羡书院,摹勒东坡先生真像于讲堂左偏,山长韩是升作记。后又改为东坡书院。道光十一年又加修整。二十八年,县令高篙渔倡捐经费。次年,邑人崔书黼恐后人久而忘却书院前后兴废,乃统辑古今碑刻及前人诗歌记载,兼及榜书楹帖,并苏轼来宜事迹、年谱、词翰等,辑《东坡书院志略》,使后之人知前贤之文章气节,以风励后进。咸丰间,书院被焚。光绪八年(1882),当地二十四家望族合资重建。三十二年改为“东坡高等小学堂”,后改为“东坡小学”。今院舍尚存,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是志半页九行,行二十二字,白口,单鱼尾,四周单边。分前、后二卷,篇幅短小。无目录、凡例,书前有崔书黼自序。前卷辑苏轼来宜之词翰、事迹与交游,附众人之考辨及评述,对研究苏轼的文学、行迹大有裨益。后卷收录后人有关书院的碑记、启、呈、跋、诗、词、题额、楹联,后有附录,是研究东坡书院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值得重视。《江苏地方文献书目》有著录。(赵伟撰稿,刘艳伟审稿)
《南菁文钞》二集六卷(www.xing528.com)
清黄以周编,清光绪二十年(1894)刊本。
黄以周(1828—1899),本名元同,后改以周,以元同为字,号儆季。浙江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中举,历任遂昌、海盐县训导,处州府学教授,特荐加为内阁中书。应江苏督学黄体芳之请,主讲江阴南菁书院十五年,为学躬法南宋吕祖谦、朱熹,教以博文约礼、实事求是,治学道高而不拘于汉宋门户之见。撰《礼书通故》一百卷。考释古代礼制、学制、国封、职官、田赋、乐律、刑法、名物、占卜等,纠正旧注颇多谬误。又著有《子思子辑解》《军礼司马法》《经训比义》《儆季杂著》等。
南菁书院在江苏江阴。清时江苏学政驻节江阴。光绪八年学政黄体芳倡议仿浙江诂经精舍例建书院,以救时文之弊,得两江总督左宗棠等支持。九年院舍落成,取朱熹“南方之学,得其南华”之义命名。十年开课。选通省举、贡、监生肄业其中。院中事宜由学政主之,张文虎、黄以周、缪荃荪、林熙山等先后掌教。崇尚实学,“以空腹高谈为耻”。祀郑玄、朱熹,调和汉宋。讲学“不关经传子史者黜不用,不关世道人心者黜不用,好以新奇之说、苛刻之见自炫而有乖经史本义事实者黜不用”。一洗旧习,不课举业,专课经古。经学附以性理之学,古学附以天文、算学、地舆、史论等,生徒分内、外、附三课,附课不计额,内课住院。初按“训诂词章”,后按“德行道艺、礼乐诗书、训诂”等学分斋,斋长后由学生担任。每年十课,优者给奖,优等卷汇编为文集出版,院中设藏书楼,调各省官书局所刊书籍贮其中。十二年学政王先谦奏准在院内设南菁书局,先后刊印《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丛书》《南菁札记》等书。成就人才甚多,赵圣伟、陈庆年、唐文治、陈玉书、金松岑、丁福保、吴雅晖等均于此肄业。其学风在清末影响很大。二十四年始议改高等学堂,并将自管沙田试办农学,未果。二十八年学政奏改为江苏全省高等学堂,设学额百名,以课生充之。现为江阴南菁中学。
《南菁文钞二集》为递接《南菁讲舍文集》而编,距前者五年,选取规范与前本基本一致。
是书半页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双行小注,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凡六卷,书前有黄以周序。目录为卷一至卷六,前五卷为经解、考证、论说。题目如《释坤二爻义》《封人解》《氏族先后辨》《正名说》《读张皋文〈仪礼图〉》《汉丞相论》。卷六为赋、铭、箴、赞,题目如《王会赋》《著作林赋》《拟张孟阳〈剑阁铭〉》《口箴》《桓春卿赞》。此书版心与目录稍有出入,目录为卷一至卷六,而正文版心为集一至集六。另正文最前应为《南菁文钞文一》,刻板错为《南菁文钞文二》,读者不可不察。(王帅撰稿,肖啸审稿)
《南菁书院改办学堂章程》一卷,附《南菁学约》一卷
清王雅驯校刊,清光绪三十年(1904)刻本。
南菁书院在江苏江阴,有《南菁文钞》,已著录。
是书半页九行,行二十二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南菁书院改办学堂章程》主要内容为江苏学政李殿林光绪二十七年所奏南菁书院改学堂试办章程,改学堂后所设课程、学约、读书日记拟式、办事规约、藏书楼约。《南菁学约》主要内容有《开学试办简明条约》、日记条约、申定课程条约、南菁学堂甲辰年分班分课程度表说、南菁学堂甲辰年研究补习分科学程表等。其中对清末书院改学堂这一转变过程的记载价值颇高,是研究清末南菁书院及其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文献。《中国古籍总目》有著录。(刘艳伟撰稿,赵伟审稿)
《紫阳书院题解》不分卷
清廖鸿章撰,清刻本。
是书不著撰人,据内容考证,当为廖鸿章所撰。廖鸿章(1701—1766),字羽明,号南崖,福建永定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经礼部侍郎沈德潜举荐,曾任苏州紫阳书院掌教。二十二年,高宗南巡,至紫阳书院,赐诗嘉许。作有《历代帝王巡幸图》,著有《南云书屋文集》《黎余诗草》《柴阳课艺》等。
紫阳书院在江苏苏州。康熙五十二年(1713),巡抚都御史张伯行建于府学尊经阁后,为士子肄业之所。康熙御书“学道还淳”匾。雍正三年(1725),江苏布政使鄂尔泰重修。乾隆十六年(1751),御书“白鹿遗规”匾。在陈祖范、王峻、沈德潜、钱大昕等名儒掌教下,书院成为乾嘉汉学重镇。咸丰十年(1860)毁于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巡抚张树声重建,奏颁御书“通经致用”匾。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校士馆。三十一年,改为江苏师范学堂。
自雍正至嘉庆年间,紫阳书院历任掌教注重训诂、考据,反对浮华空虚学风。书院课试在八股之外,尤重博习经史辞章。“院长择其资禀优异者,将经学、史学、治术诸书,留心讲贯;以其余功,兼及对偶、声律之学。”该书即为乾隆年间书院山长廖鸿章倡导经史实学而作。
是书半页十行,行十八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首列乾隆所赐《过紫阳书院叠旧作韵》,后收《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书吴廷实千乘考后》《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辨蒙引始终皆盛之说》《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等十七篇课艺题解。解题之外,廖氏还因题详述个人见解。紫阳书院每月官课、师课各一次,考课内容除时文、试帖外,还广泛涉及经史、舆地、金石、策问、论议等。因课卷已佚,是书为窥见乾隆年间紫阳书院学风的珍贵文献。遗憾的是该书有缺页,无序跋,未标明具体刊刻时间。(兰军撰稿,刘艳伟审稿)
《三近书院》一卷
不著纂人,清光绪刻本。
三近书院在江苏阳湖县。同治战乱,“先正典型湮没殆尽,后进辈出无所师承”,于是乡人毛逸云、恽子贞等人请求创立书院,光绪五年(1879),县令王小霞允准,设立三近书院。其后邑令梁鲲池将武阳盐公栈款项拨与书院,以作诸生膏火之用。但书院依旧入不敷出,经费艰难。光绪二十三年,县令张子密令各乡董将无主荒地查明出售,因离任未能实施,其后任知县高亮畴清查完毕,所得款项供书院使用。事蒇之后,刻书记其始末。
是书半页九行,行二十五字,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凡一卷。其主要内容为升西、从政二乡乡董及书院院董请求核查无主荒田售作书院经费的禀文、阳湖县知县高亮畴所发谕文,两乡乡董同书院院董、两乡各图图董所立合同,及所售土地清册,是了解基层书院经费来源、生存状态,乃至清末地方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中国古籍总目》有著录。(刘艳伟撰稿,赵伟审稿)
《龙城书院课艺》不分卷
清华世芳、缪荃孙编,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刻本。
华世芳(1854—1905),字若溪,江苏无锡人。华蘅芳之弟。肄业南菁书院。光绪十一年拔贡,后应张之洞聘,充自强学堂算学教习。二十二年,主讲龙城书院,兼南菁、马洲二书院讲席。二十九年,应经济特科不第。三十年,充南洋公学总教习、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教习。著有《近代畴人著述记》《恒河沙管算草》《龙城书院课艺》《勾股三角》等。
缪荃孙(1844—1919),字炎之,号筱珊,世称艺风先生,江苏江阴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先后掌教南菁、泺源、钟山、龙城等书院,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民国时期任清史馆总裁。著有《艺风堂文集》《艺风堂读书记》《艺风堂藏书记》等。
龙城书院在江苏常州。明万历年间知府施观民始建。清乾隆十九年(1754),知府宋楚望移建至城内先贤祠。五十四年,卢文绍掌教,“从游者极一时之俊”,其教学以识字为先,专经课古,尤重《说文解字》。肄业有成者有李兆洛、臧在东、顾子明等。同治四年,知府扎克丹续修。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知府有泰重修,设经古精舍与致用精舍。二十八年,改为武阳公立小学堂。
有泰来任常州知府时,龙城书院已是“流风渐沫,院宇尘封”,他感叹乾隆间卢文绍讲学盛况,因而有重修书院之举。书院重修后,设精舍二,一曰经古,“导源于经史词章”;二曰致用,“博习乎舆地算学”。又延请缪荃孙、华士芳两位学者分主讲席,招致生徒,广置图书,“远绍安定之绪,进师文达之规”。为“开通智识,作育人材”,乃选定课艺,编录成册,成此《课艺》。
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五字,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书前有有泰序文一篇、凡例五则。全书分为两部分,总计收入课艺三百七十九篇。第一部分为经古精舍所选之经古、词章两类课艺,分列目录,首题“山长华、缪鉴定”。经史部分收录课艺七十九题八十九篇,题如《为之者疾解》《秦孝公令宾客群臣出奇计彊秦论》《秦始皇明太祖合论》;词章部分收录九十六题一百三十篇,题如《大徐小篆徐熙竹赋》《雠书赋》《长孙无忌论》《读白鹿洞教条》。第二部分为致用精舍所录之舆地、算学两类课艺,分列目录,首题“山长华鉴定”。舆地收录六十七题七十四篇,题如《迁都议》《书顾亭林形势论后》《地理学讲义书后》;算学收录五十九题八十六篇,题如《春分日于北极》《三角形大腰一百七十尺》《象限形内容相切相等三员》。全书所收皆为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课卷,每类内容均按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分年编次,每篇之后皆有山长评语。卷后均有“刊误”,亦按年份排列,“各以类从,以便检阅”。是书体例完备,编排规整,对于清末书院与学术的研究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肖啸撰稿,赵伟审稿)
《观海书院出案底薄》一卷
清潘德舆编,清道光十七年(1837)行书手稿本。
潘德舆(1785—1839),字彦辅,号四农。别号念石人、念重学人、三录居士、艮庭居士。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戊子科乡举第一人,十五年在京大挑一等,分发安徽后补知县。晚年主讲观海书院、清涟书院。十九年病逝于车桥。著有《养一斋集》,与同邑丁宴、鲁一同齐名,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
观海书院在江苏阜宁县城内东南隅。康熙中,海防同知郎文煌以南门外废五通庙改为观澜书院,后废毁。乾隆中,知县李元奋以西门外紫阳庵改为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年(1775)迁紫阳书院至观澜书院旧址,改设为观海书院。书院落成后设有讲会,阜宁令张云桥邀丁宴、潘德舆来此主学讲习。
书院建成后,遵循书院旧制,当有出案底薄记录诸生之出勤、成绩、奖金等各项事务,则出勤之完成、成绩之优劣、奖金之有无多寡有据可考,于是遂为此薄。
是书全页六行,行十五字(手写本无具体版式),凡一卷。书前有罗才常序及潘德舆自序。潘氏手录历次课题及出案名次等,皆为日常琐碎之事,读之于当日学制,可得其鳞爪。对于研究清代书院课题、书院诸生姓名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张峰撰稿,王帅审稿)
《宝晋书院志》十一卷
清贵中孚编、赵佑宸等续编,清光绪二年(1876)重刻本。
贵中孚,字信之,湖南武陵(今常德市)人。乾隆九年(1744)举人,初任丹徒知县,后官至广西桂平梧郁道。编有《丹徒县志》。
赵佑宸(1817—1886),字粹甫,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咸丰六年(1856)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江苏镇江知府、大理寺卿。著有《平安如意室诗抄》。
宝晋书院在江苏丹徒。丹徒北固山麓海岳庵原为宋书法家米芾修学之所,内建有宝晋斋。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圣祖南巡至此,御书“宝晋遗踪”额。乾隆二十八年,知县贵中孚因其旧址,建为书院,名曰“宝晋”,规条则仿朱熹《白鹿洞学规》。五十年,郡守周樽重葺,规模渐增。咸丰三年,毁于兵。光绪二年重建,但因经费不足,规模远逊于前。
乾隆二十九年,丹徒知县贵中孚尝辑《宝晋书院志》,至乾隆五十年由镇江知府周樽编撰成书,五十三年知府汪志伊对其重修。光绪二年,镇江知府赵佑宸应儒生张锡琳、杨鸣相之请,修葺书院,并续修书院志,光绪四年工竣,书院志亦刊板行世。
是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双行小注,行二十字,左右双边,黑口,单鱼尾。凡十一卷,书前有赵佑宸《重修宝晋书院志序》、周樽《宝晋书院志原序》及凡例。卷一志建置;卷二志形胜;卷三志科第;卷四志规条;卷五至卷七志经费;卷八志古迹;卷九至卷十一志艺文。清末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及今人《中国古籍总目》有著录。
是志历经数次编修,内容详尽,体例完备。对书院沿革、田租、经费、呈请公文、及第生员名氏及赋颂诗文等记载颇详,为研究宝晋书院之重要史料。(刘金撰稿,宗尧审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