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十年来,清代书院课艺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王尔敏、熊月之、[美]本杰明·艾尔曼、邓洪波、尚智丛、杨布生、彭定国、郝秉键、李志军、程克雅、徐雁平、刘玉才、李兵、李赫亚、詹杭伦、许结、宋巧燕、程嫩生、翁筱曼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或多或少地关注过课艺。但与书院研究的巨大成就相比,课艺研究的比重仍然是非常小的。诂经精舍、学海堂、格致、南菁、钟山、尊经等著名书院的课艺之外,尚有大量课艺很少甚至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课艺研究较为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基本文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试举例说明: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三章至第六章论清代书院,征引书目相当丰富,方志文献尤为详尽,惟课艺文献几未使用;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主要参考文献部分列举课艺二十种,但正文第六章清代书院部分论及书院教学和考课,课艺文献仅用《学海堂集》阮元序、《诂经精舍四集》俞樾序和梅启照序等三篇;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五章《清代福建教育的发达》第二节《书院的课艺》,通篇未曾以课艺总集为文献资料。再如学位论文,张敏《徽州紫阳书院研究》(浙江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未曾以《紫阳课艺约选》为参考文献;王坤《清代苏州书院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所用课艺仅有《正谊书院课选》等四种,实际上今存清代苏州书院课艺至少三十二种。
基本文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会限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周汉光《张之洞与广雅书院》第四章第一节《广雅书院》之十二《考课》,介绍广雅书院的考课情况之后,提及兴宁张赞廷的课卷:“此为斋课课卷,张先生考获特等第一名。课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孟子大义述》,第二部分为《拟冯衍〈显志赋〉》,第三部分为《读〈困学纪闻〉七言绝句十首》。张先生所选的两艺,从课卷的拟题范围来看,是属于‘经学’和‘文学’。”[53]这份课卷为罗文教授私人所藏,该书利用此一实物,弥足珍贵。可惜作者不知国家图书馆藏有抄本《广雅书院文稿》(佚名辑,十二册),否则以此文稿为论述材料,《考课》部分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章予以论述。
又如陈文和《试论清代扬州书院在扬州学派形成中的作用》指出:“扬州书院的条规、讲义、策问等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已不能直接从书院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窥测他们的学术趋向。”[54]但实际上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皆有课艺总集存世,如《安定书院小课》(同治十一年刊本)、《广陵书院课艺》(光绪六年刊本)、《梅花书院课艺三集》(光绪八年刊本)、《安定书院小课二集》(光绪十三年刊本)、《梅花书院小课》(光绪十三年刊本),可以为我们深入了解扬州书院的教学活动及扬州学派的学术谱系提供颇为丰富的研究资源。徐雁平说:“研究书院,如不细读课艺,即考察当时书院教和学的内容及教和学的质量,终究不能深入。”[55]此言实能切中书院研究之肯綮。(www.xing528.com)
基本文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还会影响对某些事实的判断。例如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制度研究》论及书院考试名目,称“加课、会课也是一种特例,仅见于杭州求是书院”[56]。实际上加课、会课虽非常例,但并不仅见于求是书院。如《云间郡邑小课合刻》目录作者姓名题署,“赵邑尊正课”“程邑尊正课”等之外,又有“赵邑尊加课”“程邑尊加课”等[57]。《崇实书院课艺》(宁波)吴引孙序也提到:“惟念岁届大比,课宜加密,乃于五六两月增会课五期,略如斋课之奖而稍变通之。”[58]
又如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第六章《理想主义的没落:岭南书院与精英格局之变》,讨论地域化儒学的近代嬗变与学科类别的分化之关系,即以《广雅书院文稿》为史料,取材可谓别具慧眼。但也偶有误读。该书认为:“有些学生因为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因而常选同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因此《广雅书院文稿》中收录的一些题目会重复出现数次,其论证的角度和方式均不一样。我们从生员选择某些题目次数的多寡中可大致看出书院学风表现出的整体意向性。”[59]由此统计各篇选用次数,展开论述。问题在于多有同题之作,这是书院课艺的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并非“有些学生因为对同一个问题感兴趣,因而常选同一个题目进行写作”,而是课艺总集的编选者选择所致。考课时众多生徒同作一题,选入课艺集者乃其中优秀之作。选多选少,选谁不选谁,主要取决于编选者。有些书院课艺总集于作者姓名之前标注考官、等级、名次等项,例如《经正书院课艺二集》(陈小圃选定,光绪二十九年刊本)史学部分,《陶侃温峤论》两篇,作者为“兴臬宪课一名丁建中”“八名尹钟琦”;《嘉靖大礼论》四篇,作者为“林臬宪课一名李堃”“五名袁嘉端”“八名秦光玉”“十五名张鸿范”,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到选篇多寡实由编选者为之。又如《会文书院课艺初刻》(如山辑,光绪七年刊本),卷首列举有文入选者二十四人名单,又将在院肄业但无文收录者四十九人名单列出。这有些近似于今之转载类学术刊物,有“全文转载”与“篇目索引”之分。而如何分别,端在选者。杨著以为同题之作、入选篇数与生徒兴趣有关,这不符合实际。第七章《古典偶像的重塑:江浙书院与学风梯级效应》探讨“‘汉宋之学’势力的消长不仅表现在科举系统的运作之中,而且明显反应在江浙书院课艺的变化上”“江浙地域以书院为轴心密布纵横的知识群体网络,为学术专门化思潮全面向时艺书院渗透进而发挥其梯级效应提供了不竭的流动资源”等论题,即以杭州诂经、江阴南菁、南京惜阴、上海求志、杭州东城、上海蕊珠、苏州正谊、镇江宝晋、松江云间、松江求忠、南京钟山、沅水校经堂以及上海龙门、南汇芸香、嘉定当湖、溧阳平陵、海门师山、江阴暨阳、上海正蒙等书院的课士情况为例,学术视野相当开阔。只是,其中前十二所书院今皆有课艺总集存世,该书仅利用《诂经精舍文集》和《南菁讲舍文集》二种(且仅用其序言和同人题名),其他文献主要为书院志和地方志。若能全面考察这些书院的课艺总集,特别是课士题目,相关论题的研究或可更为深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