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书院志编撰与考证:数量厘清、资料整理、全面了解

明代书院志编撰与考证:数量厘清、资料整理、全面了解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显然,绝大部分明代书院志并没有得到保存。然而,厘清明代书院志的数量,并做相关的考证与资料整理,对于理解明代书院志编撰状况、深化书院史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所撰《书院志述略》一文尝列举明代书院志六十四种。笔者借助这些研究成果提供的线索,检阅明人书目、文集及地方志,对八十八种明代书院志作详细考证,以期对明代书院志有更全面之了解。据此,书院志系王应遴遵师命而作。

明代书院志编撰与考证:数量厘清、资料整理、全面了解

陈时龙

书院志与山川、寺观、祠庙志近似,于四部入史部地理类。《四库全书总目》将书院志归入史部地理类之古迹。以往学者对书院志的史料价值,并不重视。《明史·艺文志》仅著录孙存《岳麓书院图志》一卷、刘俊《白鹿洞书院志》六卷两种;清修四库,馆臣于采进之十种书院志悉不收录,仅存目八种。[20]然书院初则为宋明理学传播之场域,再则为清代考据学之渊薮,故书院之志,于学术史研究有极大史料价值。学者估计,我国书院志总数量在二百种左右。[21]那么,明代编纂的书院志有多少种?《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明代书院志十二种;《中国历代书院志》收明代书院志十一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录明代书院志二种;《续修四库全书》收录明代书院志一种。显然,绝大部分明代书院志并没有得到保存。然而,厘清明代书院志的数量,并做相关的考证与资料整理,对于理解明代书院志编撰状况、深化书院史之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这方面,学者们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洪焕椿《浙江方志考》卷十七《古迹志》曾著录浙江境内明代书院志八种;季啸风主编《中国书院辞典》文献部分涉及明代书院志的条目有六条;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附录《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介绍了明代书院志四十五种;邓洪波《中国书院史》附表《明代编刻书院文献一览表》则列举明代书院志四十八种。笔者所撰《书院志述略》一文尝列举明代书院志六十四种。[22]然而,已有研究在考证上不够细致,对诸种明代书院志的卷数、作者、书院位置的介绍多有错误,其数量上也难以反映明代书院志的全貌。笔者借助这些研究成果提供的线索,检阅明人书目、文集及地方志,对八十八种明代书院志作详细考证,以期对明代书院志有更全面之了解。

本文考证的原则是:现存书院志的考证从简,已佚书院志的考证从繁;对业经学者考察过的书院志,重在补充与纠谬,而未经前人介绍的书院志讨论稍详;以“录”“集”为名而实为书院志者,以及有院馆建设之会志者,酌情收入;凡论其志,于书院位置、规制先作一简明介绍;书院之地理位置悉据明代之行政区划;文末附《明代书院志一览表》,以便检阅。然明清文献浩瀚,毕一生之力亦不可尽阅,故舛漏之处必然不少,敬请方家指正。

《首善书院志》一种

京师天府,王应遴纂,卷数不详,佚

首善书院在京师宣武门内,天启二年(1622),冯从吾、邹元标、高攀龙等建以讲学之所,天启五年毁于魏党之手。天启末年,薛三省请以书院为祀忠祠,不果。崇祯初年,李之藻请以书院为历局。崇祯末,诸公卿尝以桑拱阳讲学京城而欲复书院,亦不果。书院初创,大学叶向高为记。叶向高《苍霞余草》卷二《新建首善书院记》:“首善书院者,御史台诸君所创,为南皋邹先生、少墟冯先生讲学所也。额曰首善,以在京师,为首善地也。”周宗建《周忠毅公奏议》卷三《请与邹、冯二总宪疏》言书院兴建事甚详:“(冯从吾)公余讲学,苦无栖坐,欲于中西两城择地之稍远市者葺一讲堂。……适臣按巡中城,并谕及臣。久之,不得其处。偶于城隙存有官房数间,尚无售主,臣因举以相复,而从吾不嫌湫隘,出价相偿,遂命司务臣吕克孝鸠工改葺,臣亦窃闻其议。”关于书院之始末,可参见方大镇《闻斯录》及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五十六《首善书院》条、刘侗《帝京景物略·首善书院》条。此志为冯从吾门人王应遴纂辑。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王应遴,《首善书院志》。”冯从吾《冯恭定全书》续编卷二《首善书院志序》曰:“首善书院成。或曰:‘是不可以无志。’因命门人王堇父为之。志且成,或曰:‘是不可以无序。’余因僭为之。”据此,书院志系王应遴遵师命而作。然冯从吾以讲学受言官攻击,于天启二年十一月归乡,故书院志之纂成当在天启二年。王应遴曾参与首善书院之讲学,且辑有《冯少墟先生教言》。[23]应遴,字堇父,号云来,山阴人,与山阴藏书家祁承善,两人“分镜湖而居,居相望也,又总角相善,而更同蠹鱼之嗜”[24]嘉庆《山阴县志》卷十四载:“王应遴,字云来,万历戊午(1618)以副榜贡,阁臣叶向高荐授中书,同修玉牒及两朝实录,晋大理寺评事。熹宗朝魏珰乱政,应遴辑真西山《大学衍义》,首列祖宗防近习一款以献,触珰怒,廷杖一百,叶向高、韩爌力救之,免死归。崇祯初阁臣徐光启荐起原职,与修会典诸书,迁礼部员外郎。甲申殉节。”王应遴任光禄寺录事,乃在崇祯五年(1632)。[25]然而,《明史·申佳胤传》言王应遴甲申殉节时为“大理副”,即大理寺寺副,则应遴官似不止于礼部员外郎。据杨廷福、杨同甫编《明人室名别号字号索引》,应遴,字云来,号冶城老人、云来居士,斋名真如。然既号“云来居士”,则“堇父”为字当更为确切,诸记载或有误,当以其师冯从吾之说为准。应遴为诸生时,尝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受山阴知县余懋孳之嘱而编辑陶望龄之《歇庵集》,万历四十七年十二月庚午为“吏部听选监生”时,鉴于辽东危急,曾“恭进地图,曰《都城图》,曰《辽东图》,曰《海运图》,曰《奴巢图》。”[26]其人通经史,精历算,尝与修《崇祯历书》《大明一统志》,亦曾应刘宗周之询而作《庙制》,以证献皇之当祧。[27]何乔远称他“上穷天文,下达地理,中深史学,而所最留神者在《大明一统志》之书。其书浩瀚汪洋,令人举一帙不能终其条贯”,又著《吟书》,“其事则仿《全唐诗话》,其体则仿《世说新语》”,而于人情物理风谕之道备矣”[28]。今《明史·艺文志》仅著录应遴著作四种,即“《备书》二十卷、《乾象图说》一卷、《中星图》一卷、《慈无量集》四卷”,而不载《首善书院志》。然据学者考证,应遴精于戏曲,有庄子戏《逍遥游》存,另有《经天该》《王应遴杂集》,皆存日本[29]此志已佚,卷数不详。乾隆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二《艺文志·子部》载:“《首善书院录》,……石埭桂大琏。”然此录既入子部,大约为桂大琏听讲首善书院时记录,非院志之属。

明道书院纪》一种

直隶开州,龙大有纂,卷数不详,佚

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十九《艺文·著述总目》:“龙大有,茶陵人,著……《明道书院纪》。”按,明道书院在直隶大名府开州城隍庙东,[30]宋儒程颢,故名。嘉靖《开州志》卷二载:“王崇庆曰:‘此程子伯淳书院也,院立自龙子始也。’”嘉靖《开州志》卷九载刘龙《明道书院记》,曰:“龙君大有自祁更守,谓(明道)先生非诸公可班,宜有专祀,以伸景仰,且欲风励后学为其标准。会得隙地一区,移文所莅,特建祠宇,用严祀事。其后为讲堂、学舍,选境内诸生,延师诲之。”据此,书院为知州龙大有创建。龙大有,字道亨,号云东,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历官祁州、开州、广德州知州、南京刑部员外郎、平乐知府、大同巡抚,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然或以为明道书院乃奉敕而建。光绪《开州志》卷六《人物·文苑》:“王循古,字宗一,潜心理学,不事举业,斋居十年,著《五经图说》及《帝王忧世心法诸图说》,献世宗。世宗下大臣议。共奏曰:‘此理儒也。’赐处士号以旌之,并下所司修明道书院以教授生徒。”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三经解类著录其《五经图说》:“王循吉,《五经图说》。开州人,嘉靖中潜心理学,献其书于朝,锡号处士。”“循吉”盖“循古”之误。据雷礼《国朝列卿纪》,龙大有自正德十五年(1520)任开州知州,嘉靖二年(1523)丁忧离任。明道书院既为嘉靖皇帝命建,则当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世宗即位之后,而书院纪之汇辑,亦不能逾嘉靖二年龙大有离任之时。此纪已佚,卷数不详。

《河东书院志》一种

山西运城,张士隆撰,六卷,佚

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河东书院志》六卷,张仲修。”董其昌《玄赏斋书目》卷三亦著录此志。钱曾《述古堂书目》卷四载:“张仲修《河东书院志》,六卷,一本。”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则载:“张仲修《河东书院志》,七卷。”诸家书目著录卷数微异。按河东书院在山西平阳府安邑县西南之运城。运城为明代河东陕西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及巡盐御史驻节地,又名司盐城凤凰城。刘钧仁《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凌云书房1980年版)释运城名曰:“运城,在山西解县东北四十里,东距安邑十五里,古邭瑕地。元时为路村,姚行简为解盐使,迁治路村,延祐中更名圣惠镇,明、清名运城,有河盐运使驻之。城南盐池,当中条山北麓,产盐极富。”清苏昌臣《河东盐政汇纂》卷二《运治》:“运治建有专城,在解州之安邑县西境。……城虽为盐务而设,然政之大经,靡不建立,悉受成于都转运盐使司。监临侍御,岁一更焉,洵河汾间一都会也。”作为河东都转盐运使司驻地,运城有教育机构,为运学。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四《河东运司学进士题名记》载:“天下盐运司四,多无学,而河东有学。”运学之外,有三书院,河东书院即其一,正德九年(1514)巡盐御史张士隆建。书院规制宏敞,有院基三十余亩,赡田四十余亩,涵泳山水、亭园、讲经之堂、憩息之所。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四《河东书院记》载:“正德甲戌(1514)春,御史安阳张子仲修巡盐河东,官吏革愆,商民胥悦。夜读书,昼诲诸河东生,乃从官司之请,作河东书院于上曲。于是诸车人、店人、牙人,愿献木石暨力,诸工师愿献能,诸园薮愿献厥植,乃选义士,命理乃筑,堵周七十雉。”书院规制之宏敞,盖亦得益于盐商之富。吕柟判解州时,尝于书院之中校刊《司马文正公集略》。书院之志,亦御史张士隆纂。崔铣《崔氏洹词》卷一《河东书院志序》载:“张御史仲修巡河东盐,以暇日作河东书院。既成,作志三篇:曰费取诸山野,曰力取诸逸夫,曰范取诸古,曰文翰取诸今之立言者,曰画取诸经史。御史谓贡士樊君茔曰:‘隆也窃惧夫继者或踵予迹,而或隙其术以厉人也,又窃惧夫议者以此为疣事,曰今之学之政之存也,均之重隆之罪也夫,故志之云尔。’”张士隆(1475—1525),字仲修,号西渠,河南安阳人,读书国子监时尝与关中名儒吕柟、马理等讲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陕西副使,备兵汉中。据《国朝献征录》卷九十八所载朱睦之《四川兵备副使张仕隆传》,张士隆正德七年拜监察御史,八年巡察河东盐法,“暇则建正学书院,聚徒授经”。崔铣《洹词》卷五《亡友张仲修墓志铭》亦称张士隆巡河东盐法之时“以其暇建正学书院”,皆误。正学书院在司盐城运治东隅,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巡盐御史余光,详下文;河东书院则在运治西北十里处。乾隆《解州安邑县运城志》卷十五《艺文》吕柟诗《登河东书院书楼和韵二首》有“离城十里地清幽”一语,足以为证。朱睦《万卷堂书目》虽著录《河东书院志》,而所撰张仲修传则有误。此志已佚,卷数为六卷抑或七卷则不详,而诸家书目主六卷者居多,姑从六卷之说。据薛应旂《方山先生文录》卷九《司马文正公集略序》,吕柟谪解时所校录之《司马文正公集》即刻于河东书院。

《正学书院志》一种

山西运城,王世相撰,七卷,佚

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正学书院志》,六卷,王世相。”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亦著录。苏昌臣《河东盐政汇纂》卷二《运治》载:“运学之外,有课业明道之所三。一曰正学书院,在司治东隅,明嘉靖中侍御余公光建。”同卷载余光《新建正学书院记》曰:“路村城旧有运学。其西为解州,有解梁书院,吾师泾野先生所建,萃其州士与其耆蒙,日讲学以明伦。……路村去解,未四十里,风俗乃殊。……既而相其地,则得城东隅三灵庙之废址;相其材,则得宋同知之官舍;相其人,则得牟同知泰。相与协谋,……不数月落成,其制一如解梁。”余光,字晦之,号古峰,南直隶徽州府祁门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大理寺左评事,调南京,嘉靖十二年(1533)擢御史,[31]次年巡盐河东。余光为吕柟门人,故书院规制悉仿吕柟判解州时所创之解梁书院。书院志则为吕柟另一门人王世相纂辑,而志中亦复采入吕柟判解事迹。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十一《正学书院志序》载:“监生王世相纂辑其事,作志七卷,而都运詹子诸君走使问序。然其志亦采予判解州时事。”张璧《阳峰家藏集》卷二十五《正学书院志序》云:“正学书院,为河东人士作也。孰作之?侍御余子古峰也。曷为志?志正学书院也。然则曷为正学?忧学之不正尔也。学本自正也,而或颇或僻焉者,皆非也。故裂道术者,驳学也。蔑礼度者,诡学也。事章句者,浮学也。是故君子忧之,而示人以标的焉,则是举讵容已哉?古峰奉命董盐政于河东,未旬月,百度咸贞,乃喟叹曰:粤若唐虞故墟,乃或俗浇化漓,其何身之责之逭?兹惟建正学书院于兹,以迪若人士。乃相视得城东隙地创为之,并竖塾学于傍。简厥良,俾游歌其中。河之东彬彬多朴学之士矣。乃国学生王世相者,诠次其事实,为书院志七卷,而都运詹子廷玉则缄致请叙于予。予乃读首卷,曰:恢哉厥址,有堂有斋有田,是儒先之秩祀已乎!读其学范,曰:美哉,范以植标,书以博观,贤以表异,器以识存,然而规制备矣,斯白鹿之遗风乎!读其乡约,曰:卓哉,熙熙乎乡约也哉,范河东者其若是举乎!读其诗歌,曰:伟哉,二南将复歌于今日也乎!读其文翰,曰:硕哉,隽乎信而弗诬,扬而弗谄,其诸乎足以考成也!予何言哉?亦惟畧序其梗概以复廷玉。若夫黜驳还醇,汰浮敦雅,以崇士学也,不诡于斯道。古峰兹院,其权舆也。然则予何言哉!”据此,此志有首卷、学范、乡约、诗歌、文翰诸目。吕柟言卷数为七卷,而《万卷堂书目》称六卷,或以未计入首卷故。王世相生平不详,然其人精医术。《四库全书总目》医开七卷条载:“医开七卷,王世相撰,字季隣,号清溪,蒲州人,吕柟之门人也。官延川县知县。……主滋阴降火之说。”据嘉庆《延安府志》,王世相之任延川知县,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至二十五(1546)年间。又,余光在运城行乡约时,邑人太学生王世相亦襄其事,获选为约赞,曾建“十善”之议,而余光行之。[32]

《河中书院图记》一种

山西蒲州,吕经纂,一卷,佚

董其昌《玄赏斋书目》卷三载:“《河中书院图记》。”按,河中书院在山西平阳府蒲州城东三里之峨嵋原,正德十四年(1519)知州王俊民、同知吕经创建,韩邦奇记,李梦阳赋。明正德嘉靖间,蒲州科第颇盛,多河中书院之力。康熙《蒲州志》卷十一韩邦奇《河中书院记》载:“河中书院者,故东岳祠也。……吕子毁其祠以为河中书院,生徒入院而习业者几百余人。……吕子者,尝为吏科都给事中。……丙子(1516)出为蒲州同知。吕子毁东岳祠为书院也,乃在明年五月云。……先是时太守适巡下邑,故同知得自治书院事,然卒成之者太守也。”吕子即吕经,字道夫,号九川,陕西宁州人,正德十三年(1518)任蒲州同知,后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嘉靖六年(1527)官云南时尝刊刻日用类书《便民图纂》。太守即蒲州知州王俊民,湖广石首县人,进士,正德十三年任。宋元以来,东岳神崇拜流行,此东岳祠即其一迹。韩邦奇弟韩邦靖曾瞻仰于此,有“蒲州昔年到,曾上泰山祠”诗句。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十四《河中书院题名记》称:“蒲州城东旧有岱山神祠,顽夫常挟神以渔货。男女错杂于路,弗辨也。吕经以祠使其妇人女子群集而奔走,为天下之弊俗,毁之而建书院。”故东岳祠之废,寓士大夫废淫祠、兴教化之意。万历《山西通志》卷十三《学校》录吕经序,曰:“乡人吕氏以谏官谪蒲州,故有庙在峨嵋侧,祀太山也。吕至,移文废焉,曰山川之神,祭不踰境,非鬼而祭,孔门□之。于是废其地,称书院焉,而祀有虞氏于内,曰:蒲,舜都也。配以夷齐,从以王、薛,左之名宦,右之乡贤。量宇聚地,区田祀养,考钟伐鼓,视履迪业。善哉,吕氏知治本矣。夫驱邪以端,拨怪以常,伐慝以昭,破淫以义,以是而教,鲜不率矣何也?四者其本也。然又断之以独,协之以同,行之以勇,三者既获,四本乃立,然后经定程竖,教斯兴矣。故君子不争而騩莫不同,不烦而众莫不从。标立而影随,近声而远应,凡以是耳!”《河东书院图记》乃吕经自纂。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吕经,《河中书院图记》,一卷。”钱曾《述古堂书目》卷四载:“吕经,《何中书院图记》,一卷,一本。”“何中”当为“河中”之误。

《弘道书院志》一种

陕西三原县,王承裕、来时熙辑,不分卷,存

弘道书院在陕西西安府三原县,王承裕建。王承裕(1465—1538),字天宇,号平川,谥康僖。弘治六年(1493),王承裕中进士,侍父王恕还乡。三原诸生秦伟、马理等人从学于承裕,遂假僧舍以居,题曰学道书院。承裕于学道书院后构一室,名弘道书屋。弘治八年(1495)承裕入京,同年以疾归,从学之士愈众。秦伟遂倡议建书院,募款兴工,取普照寺旧址建弘道书院。书院有弘道堂、考经堂、清风轩、明月庵、清谷草堂诸建筑,此后递有修缮,外门曰仰高,中门曰恭敬,后门曰忠孝。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六《人物》载:“承裕,端毅公(王恕)第七子也,……作宏[弘]道书院,与群弟子进理学,阐宗旨,受业者率多名儒。著有……宏[弘]道书院志”。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目录提要》云:“《弘道书院志》,明来时熙撰。……是志不分卷,弘治年间首刊于弘道院中,嘉靖年间又有增补本。今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弘治首刊本,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有嘉靖增刊本。”据《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台北“中央图书馆”1971年版),则此志嘉靖刊本藏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弘道书院志》弘治十八年刻本,收入《中国历代书院志》,不分卷,有正编二,即学规、类定小学规,为王承裕所撰;附录六,即建弘道书院记、出生题名、诗、铭、文、记。志末标“门生来时熙辑录”,则此志当承王承裕命而作。光绪《三原县新志》卷七《选举志·贡生》:“嘉靖间十六人,……来时熙,……训导。”据此,来时熙尝以贡生而官训导。又,马理《来槐亭封君墓志铭》载:“吾邑儒家,称永清里来氏焉。……子春生肃,肃生镗,号诚斋,配王氏,生封君御史焉。封君讳时廉,字庭清,号槐亭,生而庄重如前人。……尝服贾甘肃、维扬、蜀川、荆襄间,……资四弟时熙学,自幼学至为廪膳生不替。”[33]可知来时熙出自三原永清里来氏,父镗,兄来时廉。

《嵯峨书院志》一种

陕西三原县,作者、卷数不详,佚

晚明学者冯从吾辑《关中四先生要语》,采撷吕柟、马理、韩邦奇、杨爵诸人语录,其题辞内云:“溪田马先生语录,止存数则于《嵯峨书院志》中。”马理(1474—1555),字伯循,号溪田,三原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光禄寺卿,其学以程朱为宗,力斥王学。嵯峨书院又称嵯峨精舍,在三原北城西街,为马理居家讲学之所,其名盖取义于邑之嵯峨山。唐龙《渔石集》卷一《嵯峨精舍记》载:“三原马子伯循诵先王之法,希圣贤之轨。典刑所昭,风声斯被。其诸弟子员振衣承响,喁喁以从。其集如云,其立如林。马子敝庐不葺,环堵萧然,而弟子多至,无所栖止,是故来远而居弗宁,教勤而习弗专也。佥事周子宗化行县而知之,忧然用恻,乃议构精舍以尊其教。前令王成章曰:‘此实下吏之阙也。西有浮屠氏之宫,丛秽伏奸,大隳世典,诚易置之,岂惟正之用昌,即邪亦于是乎黜矣!而况民俗罔不厘乎!’宗化曰:‘善。’乃亟命毁之,易地以为基,徙材以为宇,命之曰嵯峨精舍。”嘉靖《重修三原志》卷四《宦迹》载:“王成章,山西太原府榆次县人,由举人初署凤翔府学训导。正德十五年升任今职。”按,王成章为正德丁卯(1507)举人,正德十五年(1520)至嘉靖元年(1522)间任三原知县。周宗化,名镐,号东岗,湖广辰州卫人,正德戊辰(1508)进士,授汤阴知县,尝于嘉靖元年(1522)续成何景明《雍大记》而刊刻之。然周宗化之始任陕西按察佥事,不知始于何时?自王成章任三原知县任期推论,则嵯峨书院之建,当在正德十五年至嘉靖元年间。然而书院志之作者、卷数及纂成时间难详。

《正学书院志》二种

陕西西安府;嘉靖志;万历志;佚

正学书院在陕西西安府,始创于元,祀宋儒张载、元儒许衡及杨元甫。明弘治五年(1492)至十二年(1499),杨一清相继以佥事、副使提学陕西,并于弘治九年(1496)借秦府隙地复建正学书院,李东阳为记。地分三区:中为正学祠,左为提学分司,右为书院。后八十余年间,正学书院颇受提学官员重视,为陕西俊彦肄业之地。其志前后两修:初修于嘉靖间提学官唐龙;再修于万历间提学官段猷显。兹分而言之:

嘉靖志,唐龙纂,卷数不详。唐龙(1477—1546),字虞佐,号渔石、梦渔子,浙江兰溪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殁谥文襄,精于《易》,擅诗文、书法。嘉靖元年(1522),唐龙提学陕西。王志沂《陕西志辑要》载:“时学趋诡异,乃新正学书院,选士群肄之,划其浮靡而约诸理。其所登进,皆一时夙望,后悉为名臣。”唐龙于讲学之余,纂集书院志,嘱关中名儒吕柟为序。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四《正学书院志序》载:“《正学书院志》,自公檄志至书籍志,凡九篇,今山西宪长渔石唐公提学关西时之所编也。”唐龙《渔石集》卷二《正学书院志序》叙此志体例甚详:“《正学书院志》者,志夫正学书院也。……志公檄,明始也;建造,考制也;先贤,纪纪也;学约,崇要也;文若诗,载艺也;人才,兴明效维矣;官氏,班学职修矣;书以实道,以纪事,以崇献昔,不可遗,故以书籍终焉。”据此,吕柟所谓“九篇”者,即公檄、建造、先贤、学约、文、诗、人才、官氏、书籍。唐龙提学陕西,自正德十六年(1520)始。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卷四《渔石之篇序》载:“渔石者,今陕西提学宪副唐公虞佐之别号也。……公升陕西在正德十六年,其风采勋名在诸二司之前,诸二司或三年而升,或二年而升,或一年而升,同时者已尽其人矣,而渔石子一提学六年而不转。”故此志之作,当在嘉靖初年,即嘉靖元年(1522)至嘉靖五年(1526)之间。

万历志,段猷显撰,卷数不详。此志乃万历间陕西提学段猷显纂。冯从吾《少墟集》卷十三《正学书院志序》云:“古今书院皆有志。往余读书正学书院,求其志而不得,近始得于一同志所,盖先督学唐文襄所纂。今八十年往矣。余私欲续之而不果,顷晤今督学青岩段公,言及此志。公欣然谓余曰:‘余自入关以来,即问书院有志否,佥曰无。今从何处得来?是吾道之幸也。若续为纂述,实余今日事。’慨然任之,不月余而志成。纲举目张,星列棋布,眎旧志更为精确于都哉!”检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二《职官》,按察副使段姓者二人,为段猷显、段献显,皆不言居提学道,而佥事更无段姓者。然同书卷二十七《学校·关中书院条》载:“万历三十七年,布政使汪可受……副使陈宁、段猷显为冯从吾讲学建。”据此,则冯从吾所言“督学青岩段公”当即段猷显。据顺治《固始县志》,段猷显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历官广德知州、礼部仪制司郎中、陕西提学道。其官广德州时,尝修葺邹守益在嘉靖四年创设的复初书院。光绪《广德州志》卷三十一《宦绩》载:“段猷显,字徽之,号二室,固始人。”青岩抑亦段猷显别号?此志编撰时间不确,然以段猷显万历三十七年(1609)为陕西副使且参与关中书院之建设论,则《正学书院志》之纂辑大约在此时。

《关中书院志》一种

陕西西安府,周传诵、何载图撰,九卷,存

关中书院在陕西西安府城宝庆寺东,万历三十七年(1609)布政使汪可受、提学副使段猷显等为冯从吾、周传诵讲学建。冯从吾《少墟集》卷十五《关中书院记》载:“岁己酉十月朔日,右丞汪公、宪长李公、宪副陈公、学宪段公联镳会讲,同志几千余人,相与讲心性之旨,甚且欢然,日晡始别。诸公谓余曰:‘(宝庆)寺中之会,第可暂借,而难垂久远,当别有图之。’明日,即于寺东小悉园檄咸、长两邑改为关中书院,延余与周淑远诸君子讲学其中。”冯从吾,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学从许孚远,以“敬”为宗,为湛门再传,而与东林宗旨密近。周传诵,字淑远,西安左卫人,与冯从吾同年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著有《西游漫言草》。清儒王心敬续编冯从吾《关学编》时,颇感慨周氏名之不传:“敬初读《关中书院志》,见中间对联、题咏多淑远先生手笔,至当事助创书院牒县之檄亦多冯、周并推,而少墟先生集中语录之行世者,又多属淑远先生之叙。”据此,此志兼收书院之对联、题咏以及创书院之檄文。据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此志为何载图所撰,有万历毕懋康校本及天启二年南昌官刊本,藏台北“中央图书馆”,天启本有清人陈其荣手跋。又,日本学者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东林与复社》(李庆、张荣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尝引“周传诵等《关中书院志》(万历四十一年序)”(第160页)。据此,此志之作者有两说,版本则有三种:题何载图撰万历毕懋康校本、题周传诵撰万历四十一年序刻本、天启二年重刻本。何载图生平不详。据乾隆《古田通志》,何载图尝任福建古田县典史。此志之编纂时间,约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至四十一年(1613)间。据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所见北京图书馆藏《关中书院志》“卷末有阙叶,全书似不止九卷。崔应骐序(万历四十一)”中的“崔应骐”当为“崔应麒”之误。据吴廷燮《明督抚年表》(中华书局1982年版),应麒(?—1617),字献可,直隶获鹿人,隆庆辛未(1571)进士,万历三十八(1610)年至四十一年(1613)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

《舞泉书院志》一种

河南舞阳县,任柱,一卷,佚

舞泉书院,在河南南阳府舞阳县。康熙《南阳府志》卷二《建置·学校》载:“舞泉书院,在县南三里舞泉之上,计地二十二亩五分。嘉靖九年(1530)知县任柱建,有明道堂、尊经阁、五经馆、礼贤堂、二程夫子祠、正传坊、乐山亭。”书院志亦为任柱所纂。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舞泉书院志》,一卷,任柱。”任柱是湛若水的门人。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卷十八《五经馆记》载:“从吾游以讲圣贤之学者有东莞任生柱。其治舞阳也,民安吏治,乃白方伯于君,创五经馆以教邑之多士,以承于君之德。”民国《东莞县志》卷四十五《选举·举人》载:“任柱,字子直,壬午(1522)科,《易》,萧山教谕,升池州同知。”据嘉靖《池州府志》卷六《宦籍》,任柱于嘉靖十三年(1534)始任池州同知。因此,任柱为舞阳知县至迟不会到嘉靖十三年之后,故书院志当编纂于嘉靖九年(1530)至嘉靖十三年(1534)之间。此志已佚。

《辋山书院志》一种

河南禹州,张鲲纂,不分卷,佚

李舜臣《愚谷集》卷七《辋山书院志》载:“钧州胜地曰辋山者,张子鱼筑室其中,置所藏书万卷,延乡之子弟有才质者得纵观焉。子鱼之为江西宪也,吾从寮末得覩所谓辋山者图及副使周某与吾友刘叔正所为记与述者,知其创建之意。”李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人,嘉靖癸未(1523)进士,官至太仆寺卿。舜臣之“志”书院,实为记,故《明文海》乃改其题为《辋山书院记》。然辋山书院于明代实有志,为辋山书院图、记、述之综合。据王昶《天下书院总志》,辋山书院在河南禹州城西,本为清凉寺,明嘉靖十年(1531)州人张鲲改为辋山书院。道光《禹州志》也称建于嘉靖十年,而民国《禹县志》则称辋山书院始建于嘉靖十三年(1534)。此志为张鲲所纂,时间当在嘉靖年间。按,张鲲,字子鱼,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工诗文,与三原马理等合称“八俊”,晚年讲学辋山,一时从游甚众,著有《东山集》《嵩少漫稿》。

《百泉书院志》二种

河南辉县,嘉靖志,万历志,存

百泉书院在河南卫辉府辉县之苏门山下。其地泉散出为百,会而为一,泠然而清,故名百泉。宋邵雍尝居于此,有安乐窝。元儒耶律楚材、姚枢、许衡、窦默等人亦曾讲学于此。明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督学副使吴伯通始于此建书院。正德十六年(1521),御史汪渊、知府翟鹏等续为修缮。崔铣《洹词》卷三《百泉书院重修记》云:“百泉之有书院,自副使吴公伯通始也。百泉出苏门之麓,古之辟地者多居之。……正徳庚辰,知府翟君至,以清严治卫,事明作而民安,乃大有慨于斯,议修之。……知府发帑赢财,市材易甓,檄下知辉县李杰肇事,推官杨惠来责工。”书院虽经修缮,而志仍付阙如。嘉靖十二年(1533),遂有书院志之修纂,再修于万历年间。兹分述如下:

嘉靖志,吕颛、马书林、石砥纂,四卷。此志现存,嘉靖十二年刊本,南京、大连等图书馆藏。明清诸家书目亦多有著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百泉书院志》四卷。”此志四卷,分沿革、建造、古迹、田、祀典、名贤、学约、文、诗、人才、书籍、器皿十二门。纂志之始末,吕颛《百泉书院志序》言之颇详:“嘉靖癸巳(1533)春,侍御寅斋叶公按辉,参议朱公、佥事郗公从,颛以卫辉知府得侍行云。……召知府语曰:‘美哉斯境!有志乎?’对曰:‘有。’退而进邑志。公曰:‘否。夫书院,学校之翼,风乎化理者也,焉可无表章,况百泉乎?是守、令之责也。’知府唯唯出,语知县马书林、学官石砥,命亟为之。札成,颛语书林曰:‘令视守习,斯其实录乎?’乃稍为删次以复。公可而传布焉。朱公、郗公实赞之焉。”寅斋叶君名照,字景阳,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嘉靖癸未(1523)进士,嘉靖七年至嘉靖十三年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两巡河南,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此志为卫辉知府吕颛、辉县知县马书林、学官石砥应巡按叶照之索而辑,故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遂称此志为叶照所纂:“《百泉书院志》四卷,叶炤。”“炤”为“照”的异体字。季啸凤《中国书院辞典》中《百泉书院志》条称书院志以御史汪渊之命而辑,且称前有汪序,误。按,吕颛,字梦宾,一字幼通,陕西庆阳府宁州人,嘉靖癸未(1523)进士,官至应天府尹,著有《世谱增定》二卷、《省垣稿》一卷。马书林,字子约,陕西高陵人,出身商人之家,其父马宪教其读学进学,遣从吕柟学,遂为吕柟门人,以《易》中嘉靖己丑(1529)进士,授河南辉县知县,后历任南京刑部主事、户部郎中、汝宁知府,官至四川按察司副使,尝录吕柟讲经语为《周易说翼》三卷。[34]另据万历《福州府志》,石砥,字道平,嘉靖十年(1531)举人,官至靖江知县。据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补编》,此志有叶子照(当为叶照)、吕颛、马书林序。

万历志,聂良杞纂,三卷。此志存,有万历六年刻本,上海图书馆、河南省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亦收入《中国历代书院志》。此志三卷,卷一建革、祀典、名贤、学约,卷二文志,卷三诗志。聂良杞自序云:“百泉书院故有志,创自嘉靖癸巳(1533),详具前郡守吕公序中。越四十年,为万历丁丑(1577),乃重修之。大要删繁订谬,定秩编年,而此四十余年来名流杰作,则备采之,以阐扬胜概而表彰风教,亦既蔚然盛矣。已而,又请诸太仆舒公、郡守暴公并序篇首。”太仆舒公即舒化。舒化《重修百泉书院志》云:“旧有志,弗备。令是县者实惟聂子良杞,新而增之。令盖象山先生乡人。”郡守暴公则言此志修成后,次年即为刊刻。按,聂良杞(1547—1619),字汝宝,又字子实,号念初,江西金溪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河南辉县知县,有善政,擢礼科给事中,历云南提学佥事,任间创五华书院,后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同治《金溪县志》卷二十《儒林》载:“良杞自幼笃志好修,潜心性理,尝从罗汝芳参证归仁之学指,为人简淡寡与,惟与邓以赞称莫逆交。”

《岳麓书院志》四种

湖广长沙府,杨溥集、陈论志、孙存志、吴道行志

岳麓书院在湖广长沙府岳麓山,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潭州知州朱洞,后得朝廷赐书、赐额及赐田,声名大盛,与石鼓、白鹿洞、应天府雎阳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岳麓书院之志,明清间多次修纂。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以为明朝四修:初修于正德年间陈凤梧、陈论;再修于嘉靖七年孙存;三续补于万历十八年知府吴道行;四修于崇祯年间长沙吴道行。考万历年间吴道行续补本,当为陈论志之不同版本,故岳麓书院之明代志实为三种,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皆有著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陈论《岳麓书院图志》十卷,山长,正德甲戌提学陈凤梧属修;孙存《岳麓书院图志》一卷;吴道行《岳麓书院图志》,长沙人,崇祯癸酉修。”此外,弘治间杨溥《岳麓书院集》,从未有人提及。兹分述如下:

《岳麓书院集》,杨溥纂,二卷。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岳麓书院集》二卷,杨溥。”此杨溥不知何人。陈凤梧《岳麓书院志序》载:“我朝弘治间通判陈钢乃重建之,而同知杨茂元协力表章,始复其旧。久之,参议吴世忠按部长沙卫,正辟邪陋,规制弗称,议改建于旧址之左。时凤梧适奉命督学其地,力赞成之。……而都指挥杨溥实专董其役。越二载,凤梧以参政分守再至,则殿堂门观焕然一新。”据此,纂辑《岳麓书院集》者,极可能是“都指挥杨溥”。焦竑《献征录》卷五十九韩邦奇《静斋陈公凤梧传》载:“癸亥(1503)九月升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升山西副使督学政……辛未(1511)擢湖广右参政。……壬申(1512)闻韦安人讣。”据陈凤梧《岳麓书院志序》,陈凤梧离湖广提学任后,“越二载以参政分守再至”,则其任湖广提学大约在弘治十六年(1503)至正德四年(1509)之间。杨溥董岳麓书院之役及编辑《岳麓书院集》,大概也在当时。斯集当为岳麓书院最早之志,与陈凤梧、陈论之图志约略同时甚至更早。然陈凤梧、陈论志序中从未提及杨溥的《岳麓书院集》,则当时知此集之存世者极少。杨溥生平不详。

正德《岳麓书院图志》,陈凤梧修,陈论纂,十卷。此志纂成于正德年间。《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岳麓书院图志》十卷条:“书为凤梧属论所修,始于宏[弘]治,成于正德九年。时论尚为学生而非山长,(黄)虞稷亦误矣。……论以斯院肄业之生,撰为是志,故其于书院兴废、山水、古迹、艺文,靡不考订精详。在明人杂地志中,可谓具有条理者矣。”张邦奇《纡玉楼集》卷一《岳麓书院志序》亦称陈论为“陈生”:“岳麓书院创自宋郡守朱洞,……湮沦荒废三百年,通判李刚稍修复,佥事陈公风梧董学政于湖南,为之规画。选诸生充其中,讲明二子之学。以陈生论详雅端敏,使为志。”然《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亦误。此志之编纂,不可能始于弘治年间。陈凤梧《岳麓书院志序》载:“时凤梧适奉命督学其地,力赞成之,乃命攸生陈论领书院事,及行各学,选取诸生有志于学者若干人习静其中。……越二载,凤梧以参政分守再至,则殿堂门观焕然一新。两庑斋舍有未备者,乃发赎金付有司葺之。期于大成。……顾惟论学识端敏,乃以意授之,俾集次焉,而凤梧遽以内艰归矣。今年秋,论徒步千里谒予西郭草亭间,出志,观之考据周洽益惬,鄙意其尤有未莹者,复相与校订,俾适厥中。而城南、湘西二精舍亦附载焉。论将持归长沙,付知府陆相、指挥韩钦捐俸锓梓,置书院中。……正德甲戌秋七月既望后学陈凤梧书。”据此,陈凤梧虽于弘治年间为湖广提学并以陈论“领书院事”,而嘱陈论纂志则在正德六年(1511)任湖广参政之后,故此志之编纂当始于正德六年而成于正德九年(1514)。陈凤梧为志作序时,适在泰和县家中守制。此志卷数当为十卷。由于附录“城南、湘西二精舍”,故亦有“十一卷”之说,如范邦甸《天一阁书目》称:“《岳麓书院志》,十一卷,刊本,明舒诰撰并序。”舒诰实为攸县易舒诰。同治《攸县志》卷五易舒诰《岳麓书院志题辞》载:“提学泰和陈公凤梧孜孜以崇正学为务,慨兹教化本源之地,顾未有志,谓攸士陈论学识端敏,属辑次其书。论自幼奇拔,志古之学,不事举子业,观其书可见其概。”张治《易舒诰传》载:“易舒诰,字钦之,别号西泉。宏[弘]治乙丑(1505)进士。……(正德)七年乞假归省,九年以双亲在堂疏允中养,杜门十四载。……年五十三卒。”同治《攸县志》卷四十九《艺文》还载有易舒诰《寄湛太史甘泉书》:“近陈师鲁监生归,始知动定。”据此,则陈论与易舒诰固曾相识,以故正德九年陈论之志方成,家居之易舒诰即为之题辞。按,陈凤梧(1475—1541),字文鸣,号静斋,江西泰和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巡抚应天。陈论,字思鲁(又作师鲁),攸县人,师从湛若水。此志刊本甚多。《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关于《岳麓书院图志》十卷条作者称曾见此志嘉靖二十年刊本,且言“附刻禹碑释文及诸家辨论之作为一卷,则嘉靖辛丑重刻时所增入也”。之外,此志有万历年间吴道行续补本,或谓十八年续补本,或谓二十二年续补本。《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载:“《重修岳麓书院图志》十卷,明陈论撰,吴道行等续补,明万历二十二年刊本。”故当以万历二十二年为是。朱汉民《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亦称:“吴道行,号虚庵,明滨州人,万历间任长沙知府九年,培养人才,万历十八年重修文庙。二十二年,修成《岳麓书院志》,亲为之序,该志现存台湾。”此志亦即后来崇祯年间善化庠生吴道行所称“始于国朝正德学台陈公,订于万历太守吴公”者。徐乾学《传是楼书目》载:“《岳麓书院志》十卷,明陈论、王道行,二本。”则误“吴道行”为“王道行”。吴道行《重修岳麓书院图志序》云:“严为搜访,至期年始得旧本于乡老家,然所载亦略,自宋乾道以迄我朝嘉靖丙戌而已。其遗脱者固多也,于是檄善化、攸县两博士,俾为考订,凡旧者扎未备者,靡不拾而附入于中焉!……凡卷十,凡目三十有六。”亦附入湘西、道林、城南等书院。当时负责续补工作者,有善化县学教谕彭宗旺。崇祯诸生吴道行《岳麓志序》言:“志之创也,始于国朝正德学台陈公,订于万历太守吴公。若翻牍诠叙则古攸陈先生耑其役于前,大都重书院讲学意,而县博彭先生详其事于后。”据民国《庐陵县志》卷十五,彭宗旺为庐陵人,万历十年(1582)举人,万历中任善化教谕,尝与修府志,官至知州。彭宗旺《重修岳麓书院图志》言:“公(吴道行)已纂阖郡志流布,再计岳麓为先贤遗教重地,复命宗旺及昌期踵旧志而续之。”昌期姓徐,广西临桂举人,时攸县教谕。彭宗旺及徐昌期,盖即吴道行所谓“善化攸县两博士”。至此,陈论《岳麓书院图志》之版本演变过程大致如下:(1)陈论纂辑之初刻本,正德六年(1511)至正德九年(1514)辑,陈凤梧、易舒诰为序,附录城南、惜阴书院事;(2)嘉靖二十二年(1543)续补刊刻本,增入《禹碑释文及诸家辨论之作》一卷;(3)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吴道行、善化学谕彭宗望、攸县教谕徐昌期续补刊本。

嘉靖《岳麓书院图志》,孙存纂,一卷。《明史·艺文志》著录此志:“孙存,《岳麓书院图志》一卷。”孙存(1491—1547),字性甫,号丰山,南直滁州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河南布政使,著有《丰山集》四十卷。胡松《胡庄肃公文集》卷六《河南左布政使孙公存行状》载:“丁亥(1527)起复,补湖广长沙府。……戊子(1528)冬会入觐,有诏求言,列事二十七上之。……调公荆州府。”据此,则孙存任长沙知府,在嘉靖六年、七年间。孙存修缮书院,在嘉靖七年,亦此志之编纂之时间。祁承《澹生堂书目》:“《岳麓书院图志》二册,十卷,孙存、陈论辑。”孙存为知府时,尝请陈论修郡志,故陈论尝有《复长沙太守孙丰山请修郡志书》。《澹生堂书目》所载十卷本,或系陈论志之孙存刻本。孙存所辑《岳麓书院图志》一卷,大概系孙存补辑的一卷。

崇祯《岳麓志》,吴道行纂。此志乾隆《长沙府志》题为《岳麓全志》,卷数不详。吴道行自序云:“递今人文霞灿,卷帙星陈。兹志且零剥日远。索其旧语,至□□不可识。余惄焉伤之。……缘属儿曹极意参稽,余更举原文删其迂繁,订其讹谬,挈夫纲,析款类,凡山水泉石亭台馆舍之属,简细不遗,而又为之修明文学,标举词咏,旁收二氏以昭揭于世,其亦庶几乎作者之意乎,而行之若可远矣。……崇正[祯]癸酉(1633)皋月长沙后学吴道行撰。”据此,则此志成于崇祯六年(1633)。湘潭周圣楷《岳麓志序》云:“予友吴去怫其尊人见可先生博雅名通,娴于史学,少负其声价。……一旦慨然念麓山有志,非山志也,郡之形势系焉;非郡志也,楚之文宪存焉。于是考其源流,芟其冗复,绘之以图,畅之以论,俾览志者如身在禹碑藏室间。”吴道行(1560—1644),字见可,号嵝山,善化庠生,晚年隐居山中,年八十四卒于明亡之崇祯十七年。光绪《善化县志》卷三十一堵允锡《吴嵝山墓碑》称:“幽居讲学于山堂,志纪其胜迹而不足以竟先生之奇,毕岳麓之事,于是怀忠感赋,绝笔甲申,千秋已矣。”

《石鼓书院志》五种

湖广衡州府,弘治、嘉靖、万历七年、十三年、十七年

石鼓书院在湖广衡州府,始创于宋景祐二年(1035)知州刘沆。宋仁宗赐额,遂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石鼓书院之志,始于明代,前后数修,诸家书目亦多有著录,然版本多不详细。考,石鼓书院明代曾前后五修:初修于弘治年间邓淮;再修于嘉靖癸巳年(1533)间周诏、汪玩;三修于万历己卯(1579)熊炜、王大韶;四修于万历十三年(1585)廖如恒;五修于万历十七年(1589)李安仁、王大韶。兹分述如下:

弘治志,邓淮纂,一卷,清梁廷枏《粤秀书院志·凡例》云:“周诏《石鼓书院志》撰自前明嘉靖,志中已用旧本,则前此已有著录。”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石鼓书院志》一卷,邓淮。”此殆即梁廷枏所谓旧本、《四库全书总目》所谓“旧志”、周诏所谓“残本断烂”而“纪载繁芜、淆乱无次”、熊炜所谓“石鼓有志不知始于何年”者。据道光《吉水县志》,邓淮,字学海,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温州知府。然而,吴宽《家藏集》卷三十八《温州府新建鹿城书院记》载:“侯名淮,字安济,举进士,为吾所取士。”据此,则邓淮,一字安济。乾隆《衡州府志》卷二十一《职官》载:“(同知)邓淮,……宏[弘]治二年任。”另据嘉靖《衡州府志》卷一《郡邑·职官》,邓淮在衡州府同知任满后,升任温州知府。考乾隆《温州府志》,邓淮任温州知府在弘治十二年(1499),故邓淮任衡州府同知当在弘治二年(1489)至十一年(1498)间。此志之纂,当在斯时。

嘉靖志,周诏修,汪玩纂,四卷。周诏《石鼓书院志序》:“兹岁壬辰(1532)服阙,承乏于衡,政事闲暇,一日同别驾东涯汪君往焉,见其蠧朽倾欹,将帖于地。……于是鸠工市木,乃易厥配,乃正厥欹,藻绘丹雘,焕然一新。因索院志,考其颠末,仅得残本断烂,将不可读。予阅其中纪载繁芜,淆乱无次,览者病焉。病斯湮息无传矣。因属东涯编次而将翻刻之,阅月告成。谓子宜序诸首。……嘉靖癸巳(1533)孟冬月之吉。”别驾东涯汪君,即衡州府通判汪玩。其志阅月而成,周诏序文成于癸巳孟冬,汪东涯志引亦作于癸巳秋八月,则书院志成书于癸巳无疑。后熊炜《石鼓书院志序》言志“至嘉靖壬辰(1532)始一修之”,盖蔽于周诏始任衡州府知府在嘉靖壬辰年,误。《四库全书总目》则径言周诏于嘉靖癸巳任衡州知府,亦误。孙能传《内阁藏书目录》卷七载:“《石鼓书院志》,二册,全,嘉靖癸巳,郡守李安仁修。”又以此志作者为李安仁,亦误。此志盖由周诏修,而作者实为汪玩。汪玩《石鼓书院志引》言:“(周诏)以旧本属予校正而将翻刻之。”《四库全书总目·石鼓书院志》四卷条称:“诏官于衡州,因勦取旧志,稍增损以为此编。首地理,次室宇,次人物,次词翰,而附录文移于末。潦草漏略,殊无义例,盖书帕本也。”万历七年(1579)熊炜所作《石鼓书院志序》亦批评周诏之志“详于宦迹而于人物则或有所略,殚于诗文而于理学则漫无所纪”。此志卷数,诸家书目多作四卷,如民国《富顺县志》卷十五《艺文》称“《石鼓书院志》四卷,明周诏撰”;然吴慰祖校订《四库采进书目》谓此志宜为五卷,《四库》不计附录,故为四卷。所谓附录者,盖“文移”一卷。按,周诏,号台山,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据康熙《婺源县志》卷三《选举志》,汪东涯名玩,字咏道,东涯乃其号,徽州婺源人,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官至建宁府同知。

万历黄志,黄希宪修,王大韶纂,二卷。《四库全书总目·石鼓书院志》二卷条尝提及“熊志”。所谓“熊志”,大概指衡州知府熊炜所修《石鼓书院志》,实际上则是由湖广提学黄希宪主修,王大韶纂辑。熊炜万历己卯《石鼓书院志序》说:“石鼓有志,不知创自何年,至嘉靖壬辰始一修之而其志行,亦不知坏自何年。至万历己卯(1579)始重修之而其志复。……今台宪毅所黄公兵巡湖南,奉敕兼督学校,登石鼓,谒燕居堂,拜三贤祠下,慨焉兴思,悯书院志缺,爰命庠校官托乡大夫王君心雪校讐编辑,越三阅月告成。受阅一过,较之旧志大有不侔焉者矣。”毅所黄公名希宪,字伯容,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康熙《衡州府志》卷九《秩官》称黄希宪万历十六年(1588)任分巡上湖南道兵备宪使,误。同治《金溪县志》则称黄希宪于“万历六年擢湖广按察司副使,整饬衡、永、彬、桂兵备,兼督学政”,与熊炜所叙合,当是。熊炜于万历五年至七年任衡州知府,适黄希宪巡行至衡州而命王大韶修志,故为志序。乾隆《衡州府志》卷三十《艺文》王大韶《石鼓书院志后序》言修志始末甚详:“息园避客五年于兹,偶奉宪伯毅所黄先生命,以《石鼓书院志》属不佞为序正,辞不获命。因阅旧志,简脱字漫,至不可读,是役诚不可已,而不佞非其人也。……黄先生承命视学湖南,慨然以斯道自任,而叹文献之无征,故命不佞以是役,甚盛心也。……不佞穷日夜之力,考诸掌故,粗为删润,复采诸贤教言之在石鼓者备书之,庶诸贤之所为教俟后世于无穷,而士之讲业于斯者,其尚究紫阳为己之旨,绎南轩义利之防,远思文肃置田育士之心,近体宪伯征献作人之意,勿徒绣盘帨而猎声华。……志成,凡若干卷,以复于黄先生。先生命有司刊置书院而不佞敬用序诸末简。”此序与李安仁万历十七年《石鼓书院志》内王大韶之《书石鼓书院志后》迥异,故录于此。按,王大韶,字心雪,号息园,衡州府衡阳县人,嘉靖壬子(1552)举人,尝官泗州知州、建昌府推官。

万历廖志,廖如恒纂。陈文烛《二酉园续集》卷一《石鼓书院志序》载:“书院有志,不知始何时也。嘉靖癸巳(1533),太守周公诏修之;万历己卯(1579)宪使黄公希宪修之。岁乙酉(1585),余同年友廖君汝恒家居重修之,间言于不佞。”“汝恒”当为“如恒”之误。据乾隆《衡阳县志》卷八名贤,廖如恒,号密斋,嘉靖戊午(1558)举人,尝官湖口知县,生平究心理学,师邹守益。

万历李志,李安仁修,王大韶纂,二卷。《四库全书总目·石鼓书院志》二卷条载:“《石鼓书院志》,二卷,明李安仁撰。是编因周诏旧志重修,分上下部。上部纪地理、室宇、人物、名宦,下部载艺文。”李安仁,字裕居,迁安人,万历十六年任衡州知府,乃命王大韶重修院志。王大韶《重修石鼓书院志题辞》:“岁己卯,予奉督学毅所黄公修葺《石鼓书院志》,刷久板糢。一日郡祖裕居李公谓予曰:‘院志系一郡大观,不惟漫漶,即文字题咏人物无关书院者宜删。公留心文艺,再成此美,勿让。’即日奉德意去繁补要,庶乎不甚纰谬。若志颠末,则予前日之序详矣。时己丑(1589)十月哉。生魄野史王大韶书。”据此,王大韶复有“生魄野史”之号。此志较常见,以万历十七年刊本居多。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皆藏。《四库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中国历代书院志》亦皆收录。然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石鼓书院志》二卷,题“李安仁等撰,明万历十三年刻本”。按,李安仁于万历十六年始任衡州知府。若为万历十三年刊本,则不当为李安仁纂修;若为李安仁纂修,则断乎在万历十六年之后!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之《石鼓书院志》持论颇为慎重,并未遽断为万历十三年刊本:“《石鼓书院志》二卷,二册,北大图书馆藏。明万历间刻本。卷首题:‘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衡州府知府迁安裕居李安仁重修,刺史大夫邑人王大韶重校。’按,石鼓书院在衡州,嘉靖间周诏、汪玩曾就旧志重修,此本又万历七年王大韶增修本也。卷端有图,题‘誊录生李命世谨誊’。”以此而论,北京大学所藏当为万历十七年刊本。之外,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李安仁,《石鼓书院志》五卷。”《浙江通志》亦著录:“《石鼓书院志》五卷,内阁书目,李安仁著。”两者皆称李安仁志为“五卷”,与孙能传《内阁藏书目录》记载及诸种存本所言“二卷”有异,不知何故。

《龙洲书院志》一种

湖广益阳县,知县刘激、龙洲七子纂,卷数不详,佚。

龙洲书院在湖广长沙府益阳县东南二里处之龟台山,嘉靖三十一年(1552)知县刘激创建。书院讲堂六楹,号舍六十间,又有尊经阁、五贤祠、名宦乡贤祠。书院建成后,刘激敦请郡人蒋信讲学其中。蒋信(1483—1559),字卿实,号道林,武陵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师湛若水、王阳明。蒋信《蒋道林文粹》卷四《益阳县龙洲书院记》云:“江南岸回龙峰,自浮丘蜿蜒而来,舒为龟台,捍江抱郭,势如扼江之状,而十洲者连络萦带,吞吐江心,共为邑左下流锁钥。曰:天作地藏,钟秀之区,其在是矣!卜书院于兹,群多士于兹,庶其有当之者乎?……太史赵太洲贞吉适过而登焉,曰:‘龙峰蟠如,群洲鳞如,曷题曰龙洲书院!’……是役也,经始于嘉靖辛亥(1551)之夏,落成于兹岁壬子(1552)之冬。”赵贞吉复为书院讲堂题额曰“珠渊玉谷”。赵贞吉(1508—1576),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书院志为知县刘激修,龙洲书院肄业学子七人负责纂辑。乾隆《长沙府志》卷三十八李棠《益阳龙洲书院记》载:“龙洲七子集《龙洲书院志》成,益阳令瑞亭刘侯以授之棠。棠得而阅之,志之于形胜、宫室、礼制、艺文、典籍、器用之类,书院兴创之由,论之备矣。棠何言乎!”此记于同治《益阳县志》题为《龙洲书院志序》,当更确切。由序观之,书院志设形胜、宫室、礼制、艺文、典籍、器用诸门,然卷数不明。考民国《富顺县志》,刘激,字惟扬,嘉靖辛卯(1531)举人,官至工部主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至三十二年(1553)间任益阳知县,尝修邑志,亦“分门别汇,属龙洲诸子简铨次”。故此志之修纂,上限在嘉靖三十年(1551)书院落成,下限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刘激离任。龙洲七子姓氏无考。

《义聚馆志》一种

湖广衡阳县,宁咸纂,卷数不详,佚

义聚馆在湖广衡州府城南,为衡阳县名儒廖如恒讲学处,创建于万历己亥年(1599)。张居正禁书院后,学者避书院之名而以会馆、精舍名讲学之所。义聚馆名为馆,实为书院。廖如恒,号密斋,嘉靖戊午(1558)举人,官湖口知县,学以阳明为宗,师邹守益,复与李见罗、徐匡岳等讨究性理。康熙《衡州府志》卷十六《人物》载:“(廖如恒)于城南捐赀建馆,为讲学地,一时荐绅子弟游其门者日盛。”义聚馆志,成于廖如恒外甥兼门人宁咸之手。乾隆《衡州府志》卷三十《艺文》王时槐《义聚馆志序》载:“衡阳宁友叔虚过螺川谒予而问学焉。予与相对于西原智度之间者旬有五日。……叔虚受学于密斋廖先生。先生出邹文庄之门,其渊源所自,本于王文成公,则衡阳之学所从来者远矣。自隆庆倡会于石鼓,继卜地于宅西,为共学轩。万历己亥(1599)始辟馆于城南,首捐倡聚者廖先生,而多方经营鬻亩称贷以力成之者叔虚也。馆堂之后,中祀周元公,而以名宦寓暨乡先进诸公留神此学者并祀于左右。郡侯宾岳徐公题其馆曰义聚。月二会,岁二祀以为常。叔虚曰:‘馆宜有志,原一言序其端以告吾衡之诸士,俾知学之不容已焉。’予不得辞。”此序作于万历壬寅(1602),则志当成于当时或稍早。按,宁咸,字叔虚,号大虚,衡阳人,曾入国子监读书,以廖如恒为师,又曾问学于王时槐、李见罗诸儒,喜讲学,万历三十四年(1606)尝赴黄州与萧继忠、王升等人创正宗会馆,欲聚湖广同志为合省之讲会。

《明山书院私志》一种

湖广沅州,作者不详,二卷,存

沅州治北二十里之明山,高千仞,绵亘数十里。州人马元吉,字子修,沈潜理学,为湛若水门人,尝官国子监助教,迁徽府长史,解绶归,隐居明山,学者称明山先生。明山书院为马元吉讲学之处,又名“文清书院”,以祀理学名臣薛瑄故。元吉为湛氏门人,而书院祀薛文清,故后人颇有议论。同治《沅州府志》卷三十三《古迹》引旧志之议论云:“先生此举,独祧增城而祢河津,然则先生之学虽取咎鹅湖而瓣香仍在鹿洞欤?”书院在沅州城西,距沅江仅三里许。钱薇《海石先生文集》卷二十一《文清书院记》云:“然是孰倡之?曰:今少宰甬川张公昔督学于楚,从沅士太学博马子修氏请也。盖沅城有文清而风教渐兴,文清有书院而士习胥振。故中丞雨山郭子署其额,沅守周子设其位。”据此,书院之建资督学张邦奇之力为多。张邦奇(1484—1544),字常甫,号甬川、兀涯,鄞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正德十一年(1516)前后任湖广提学。故书院之建,亦当在正德十一年左右。然而,张邦奇《靡悔轩集》卷一《明山书院记》称书院创于“丙亥”,而正德年间无“丙亥”,抑为“乙亥”(1515)之误?康熙《鄞县志》卷十六《人物》载,张邦奇乡人汪玉(字汝成,1508年进士)“佥湖广按察摄辰沅兵备”,“构书院于沅之明山,日聚生徒讲诵,士多兴起”。此盖为书院之重修。清人范邦甸《天一阁书目》卷二载:“《明山书院私志》二卷,刊本,不着撰人名氏。”此志二卷,上海图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大酉书院录》一种

湖南辰州,王世隆纂,卷数不详,佚

崔铣《洹词》卷十一《大酉书院录后语》载:“王子晋叔修学于大酉之阳。取山之静,养其湛寂;取山之奇,代其应用;取山之峻以抗志;取山之列以次进。既优而仕,底绩而迁。海内才大夫、名士诗且文之第山之胜,发王子之道。王子又自晋遣使至邺,俾予缀词。夫王子之问,所以审是也;诸子之言,所以赞成也。”按,大酉书院位置不详,推测当在湖南辰州府大酉山麓。乾隆《辰州府志》卷三十六载:“王世隆,辰州卫人,少英敏强记,为文援笔立就,年十七中正德丁卯(1507)举人,嘉靖丙戌(1526)进士,授刑部主事。……升贵州副使,有风裁。既归,构大酉妙华书院,集诸生讲业其中,湛甘泉为铭其堂。著有《洞庭髯龙集》行世。”大约王世隆尝任山西按察佥事,故有“自晋遣使”之举。

《问津院志》一种

湖广黄冈县,萧继忠纂,卷数不详,佚

问津书院在湖广黄州府黄冈县北九十里处,相传为孔子使子路问津处,旧有先师庙,元末毁。明隆庆初,知府孙光祖重建先师庙。当地阳明学者郭庆、吴良吉与黄安耿定向、定理乃讲学于此。此后,耿定向门人萧继忠(?—1642)继其师之志,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问津书院。光绪《问津书院志》卷二《建置》载:“(万历)四十三年,郡守王世德详请巡抚提学道,募捐移建孔子庙于院左。……中为讲堂,前为仪门,巡抚熊尚文颜曰问津书院。”邹元标《愿学集》卷五《问津书院记》言创建事更详:“明虽有祠,而湫隘不称。顷侍御彭公昆仲及诸生萧继忠等入而举祀事,四顾愀然曰:‘此非可以妥吾夫子之灵。’谋新之,诎于力,以告郡太守王公。……侍御黄公起士适在里,捐重金佐之成。后为殿,祀先圣;中为堂;前为门;左为祠,祀诸有功兹土,而右祀诸有道,缙绅及弟子切磋于斯。……王公名某,字某,号回溪,浙江永康人,辛丑(1601)进士。”据此,则书院之建,倡议者为萧继忠等人,而知府王世德主持,侍御黄公起士捐金助成。同时协建者,有推官许惠一。[35]书院建成之后,萧继忠讲学其中。陈文枢《重修问津书院记》载:“天台以地狭欲迁而未能,属其徒萧康侯。久之,与王晋五、孙心易、彭尚宝、方心宇诸人告于郡守。守以下皆助之,遂移建山上,颜曰问津。以康侯为师。”按,萧继忠师耿定向、邹元标,又曾从高攀龙问“静坐”之学。隆万间问津书院之讲学,亦有一定影响,至谓与东林书院齐名。清人孙锡蕃《修问津书院记》云:“先是元庐陵龙仁夫常筑书室于其山之麓,明隆万间邹南皋、赵侪鹤、耿天台、淑台、彭旦阳诸公暨吾邑萧康侯会集讲学其间,彼时冠盖甲海内,与梁溪中分鲁泽焉。”[36]乾隆《黄冈县志》卷八《人物志·儒林》载:“萧继忠字康侯,性素豪迈,弱冠列弟子员,旋中副车。先是萧文宪为酷吏所毙,其子继元诉于朝,事在孝友传内。吏以继忠为元之从弟也,遂诬以盗,置于狱,榜笞且剧。继忠投狱井,经宿不死,遂读《易》,穷性命之旨。既出,折节力学,适燕都、金陵,抵江右,访求名儒,学益纯笃。后设教白鹿、首善书院。及归,又与同郡王升、黄彦士诸人修问津书院,远近受业者不下数百人。……会魏珰诛,乃免,以讲学终老。”据此,萧继忠讲学问津书院的时间,当在天启、崇祯年间。书院之志,初修于明代,再修于康熙年间,三修于道光年间,四修于光绪年间。清光绪年间王士厘《续修问津院志叙》云:“问津旧志,创修于康熙乙酉,王以三大令手辑,陈仲夔前辈较订之。续修于道光庚子,曹莼江茂才纂。”然而,明人黄彦士之叙已明言“吾郡诸同志以问津书院落成,爰辑院志,命武皋黄子叙数语简端”,则明代有《问津书院志》无疑。黄彦士叙署称“明巡抚中州黄彦士”。黄彦士巡抚中州,乃在天启年间,故志序当作于天启年间。从光绪《问津书院志》卷二《管理·姓氏》来看,万历四十四年至崇祯十五年间,书院皆由萧继忠掌祀事,则黄彦士序中所言辑院志之“诸同志”,不能无萧继忠。以此推论,明代之《问津书院志》,当为萧继忠等人纂辑无疑,而黄彦士不过是志序之作者。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称《问津书院志》为“明黄彦士辑”,误。

《怀忠书院志》一种

四川忠州,黄器重纂,一卷,佚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怀中书院志》,一卷。”钱曾《述古堂书目》载:《怀中书院志》,一卷,一本。”之外,诸家书目有作“怀忠”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载:“《怀忠书院志》。重庆府忠州。”按,重庆忠州怀忠书院,又名怀忠堂,故“怀中”乃“怀忠”之误。怀忠堂为唐陆宣公贽墓所,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知州王崇简。王崇简《创修怀忠堂记》载:“公(陆贽)在忠十年,薨于忠,葬于忠。人心之思慕尤不忘也。按旧志,公墓在玉虚观南三十五步,今之紫极观是也。……余承乏于兹,首先奠谒,因瞻视墓域,有碑遥望有二三字,近视则不可辩,又有石器尚存。黄冠辈恐士大夫时来致祭,不便己私,尽仆之水,盖欲泯其迹。……余既创祠宇,揭堂名曰怀忠之堂,以彰公之志。”时人苟斌《重修怀忠堂记》亦言:“至正改元春,朝旨调官达鲁花赤伯颜至自湔江,知州王崇简先帖木尔至自汾晋。……首先奠谒,得断碑于丛荒,乃佥议捐俸秩咸与维新。”此堂后渐圯坏。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巡抚黄光升重修。陆炳《重修宣公祠墓记》:“都宪黄公升、巡院郭公民敬俱以事至,相与言曰:‘公之祠墓讵可废哉!’于是指画规制,授有司董其役,封墓树碑,卫之以垣,中建堂宇,翼之以室。前开通衢,丽之以坊,轮奂咸新,俎豆具举。经始于己未(1559)仲春,越庚申(1560)夏季而落成焉。……既而绘图至京师,以示余。”记中所谓“都宪黄公升”有误,应为黄光升。黄光升,字明举,号葵峰,福建晋江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四川巡抚、湖广贵州四川总督,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记中所谓“绘图”,或者为修志之始?其时助役者有“黄知州器重”,见赵贞吉《重修陆宣公祠墓记》。斯志即黄器重纂。同治《忠州直隶州志》卷四《名宦》称黄器重为靖江人,误,当为江西清江县人。朱孟震《朱秉器文集》卷四《亡妻黄宜人行状》载:“宜人姓黄氏,父忠州公讳器重,世为清江东里人。”据同治《清江县志》,黄器重,字懋仁,号举斋,嘉靖庚子(1540)举人。

《鹤山书院录》一种

四川泸州,詹陵纂,卷数不详,佚

书院祀宋儒魏了翁者,多以鹤山名。宋绍定五年(1232),魏了翁以潼川路安抚司知泸州,筑师生之馆,遂为泸州鹤山书院之渊源,又名穆清书院,旋废。此馆废后,至清雍正年间始有重建之举。然明人重理学,于先贤教化遗迹多所留意,故有《鹤山书院录》之辑。《晁氏宝文堂书目》著录此志,而不载作者。同治《饶州府志》卷二十六《艺文·书目》载:“《鹤山书院录》……詹陵。”考同治《乐平县志》卷八《人物》,詹陵字艮卿,邃于学,六经百家,靡不精究,其学宗程朱,以主敬为先,历任郑州学正、泸州学正,官至威远知县。《鹤山书院录》当为詹陵任泸州学正时所纂。民国《郑县志》卷七《秩官志》载:“詹林,江西乐平县人,由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任。”“詹林”当为“詹陵”之误。弘治十八年(1505),管旦代詹陵为郑州学正。据此,则詹陵弘治十八年丁忧,服阙后乃改泸州学正,时当为正德初年。书院录之纂辑,亦在正德初年。据《千顷堂书目》,詹陵另著有《家礼祭葬纂原》。

《大益书院志》一种

四川成都,崔廷槐纂,卷数不详,佚

大益书院在四川成都府城东北,始建于正德十三年(1518)提学王廷相,此后屡经四川监司官员增葺,于嘉靖十五年(1536)始臻完备,以“益州蜀古名”,故“命之曰大益书院”。陆深《俨山集》卷五十二《大益书院记》载:“正徳戊寅岁(1518),提督学校佥事王公廷相实始其事,即故少师万文成公之旧寓,前为讲堂,后为燕寝,翼以左右之室,列为五斋,进为先贤之祠,树之门阀,绕以垣墙,于是书院之体位立矣!”朱子学者张邦奇、阳明后学蒋信、胡直诸人,皆曾以提学官讲学其中。书院志纂成于嘉靖二十年(1541)。周复俊《泾林诗文集》卷四《大益书院志叙》:“书院有志,昔未有也。乃嘉靖辛丑(1541)佥宪崔君代摄黉政,始汇稡疏析而志完焉。余不敏,滥膺文役,适观厥成。”所谓“佥宪崔君”,即崔廷槐,字公桃,号楼溪,山东平度州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历山西阳曲知县、河北神木县典史、直隶束鹿知县,升四川按察佥事。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崔廷槐另有《楼溪集》三十六卷、《神木县志》(嘉靖癸巳修)。此志卷数不详,然据台北市立图书馆之“明人文集篇目索引”,崔廷槐《楼溪集》卷二十八有《大益书院志小序十首》,故颇疑此志当为十卷。

《白鹿洞书院志》五种

江西星子县,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五种,弘治志佚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南康府星子县。《四库全书总目·白鹿书院志》十六卷条叙书院源流甚简洁:“初,唐李渤与其兄涉读书庐山,蓄一白鹿,甚驯,因名白鹿洞。宋初,置书院于五老峰下。朱子守南康军,援岳麓书院例,疏请敕额,遂为四大书院之一。”元末,书院毁,鞠为荒莽。明正统(1436—1449)初年(《南康府志》作于正统元年,而李梦阳《白鹿洞书院新志》作于正统三年),南康府知府翟溥福始复其制,后乃递有恢复。书院志屡经修纂,朱瑞熙《白鹿洞书院古志五种·前言》(中华书局1995年版)对书院志前后各种版本皆有交待。李才栋《〈白鹿洞书院志〉考述》(《教育史研究》1999年第3期)则认为初修、重修的版本达七种,而以此为基础续修、递修及补刊的版本达十四五种之多。其中,明修五种《白鹿洞书院志》分别为:(1)弘治《白鹿洞志》,鲁铎编,袁端校正,八卷,佚,张元祯序;(2)正德《白鹿洞书院新志》,李梦阳纂,八卷,屡经续补,有正德六年、正德八年、嘉靖四年、嘉靖十七年等刊本,李梦阳、周广序;(3)嘉靖《白鹿洞书院志》,嘉靖三十三年(1554)郑廷鹄修,十九卷,又有嘉靖四十五年增补本,有郑廷鹄自序;(4)万历《新修白鹿洞志》,万历二十年(1592)田琯修、周伟等纂,十二卷,田琯序;(5)天启《白鹿洞书院志》,天启二年(1622)李应升修纂,十六卷,有李应升、陆梦龙、夏炜序,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年间增补十七卷本。

《白鹭洲书院志》三种

江西吉安府,嘉靖志,万历钱志,万历甘志,佚

白鹭洲书院在江西吉安府,始创于宋淳祐元年(1241)。吉安州知州江万里于城东赣江之白鹭洲建书院,理宗赐额。此后书院数圯于水。明嘉靖五年(1526),吉安知府黄宗明重建;嘉靖二十一年(1542),知府何其高迁建于府治之南,易名为“白鹭书院”。万历元年(1573),书院复建于城北县学旧址,旋因张居正禁书院,题为“湖西公署”。万历二十一年(1593),知府汪可受将书院迁回白鹭洲,复旧名。书院址凡三迁,而书院志前后历经六次编纂:初修于嘉靖丙午何其高、曾洋;再修于万历十四年钱一本、王时槐;三修于万历年间汪可受、甘雨;四修于康熙年间罗京;五修于乾隆年间符乘龙、周作哲;六修于同治年间刘绎。兹仅就明修之志三种言之:

嘉靖志,何其高修,曾洋纂,七卷。此志编辑于嘉靖丙午(1546),系吉安知府何其高修,泰和县举人曾洋纂。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八《历朝修志姓氏》内将纂者“曾□”之名剜去,不知何故。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白鹭洲书院志》,七卷,曾洋。”万历年间,吉安知府甘雨在《白鹭洲书院志序》中说:“仁寿之役,泰和曾孝廉奉阆中何侯命,始创为丙午志。”曾孝廉当即曾洋。考同治《泰和县志》,曾洋为嘉靖元年(1522)举人,官知县,余不详。何其高,字抑之,号白坡,四川保宁府阆中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山东都转运使,嘉靖二十一年(1542)至二十四年(1545)间任吉安知府。何其高离任之时,书院志尚未纂辑完成;曾洋承命而为,乃能有始有终,颇为不易。甘雨以“仁寿之役”赞曾洋之举,实非谬奖。

万历钱志,钱一本修,王时槐纂,二卷。祁承《澹生堂书目》卷五载:“《白鹭书院志》,二册,二卷,王时槐。”王时槐(1522—1605),字子植,号塘南,江西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末为陕西参政,以京察罢归,遂不复仕,家居以讲学为业。时槐为晚明理学名儒,其学以良知为宗,师刘文敏、罗洪先。王时槐《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三《白鹭书院志序》云:“白鹭之有书院,旧矣。至嘉靖丙午(1546)始有志。迄今四十余年,志湮废莫有存者。书院且再迁,复增饬祠事,即旧志存,未足备故实也。于是郡侯京口杨公、邑侯毘陵钱公以新志属时槐,辞弗获。既采摭论述,厘为十篇,志之。”据此,王时槐编纂此志,乃受吉安知府杨廷筠、庐陵知县钱一本之托。钱一本(1539—1610),字国瑞,号启新,又号起莘、启莘,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除庐陵知县,征授御史,以建言斥为民,与顾宪成等讲学东林书院。据乾隆《庐陵县志》,钱一本于万历十一年(1583)至十六年(1588)间任庐陵知县,于万历十四年(1586)修缮白鹭书院,遂请王时槐修书院志。王时槐称“厘为十篇”,则此志大约分十门。据甘雨言,此志意在“明正学、维世风”,“故其文皆根极理窟,不为词客之巵谭”,与曾洋所辑志大相径庭,所谓“以孝廉视之,曾径庭不啻矣”。此亦王时槐作为理学家之习态,而同为讲学家之甘雨所乐道者。据彭世华为刘绎《白鹭书院志》所作序,此时白鹭洲书院自白鹭洲徙往城北,故王时槐“有徙非所志之论”。

万历甘志,二卷,汪可受修,甘雨、罗大纮纂。清修四库时,此志尚存。《四库全书总目》《白鹭洲书院志》二卷条:“万历辛卯(1591),黄梅汪可受为吉安知府,又重修之(白鹭洲书院)。雨因撰是志,分沿革、建置、教职、祀典、储赡、名宦、人物、公移、贤劳、义助、纪述、书籍、生祠记十三门。”同治《永新县志》收录甘雨自序,与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内所收甘序微异:“仁寿之役,泰和曾孝廉奉阆中何侯命,始创为丙午志。后四十年,院复徙于城北。塘南王先生因之作新志。………(黄梅汪使君)命益亟,既让,弗获,则为藉奏而叙之。”据此,甘雨此志乃受汪可受之命而作。汪可受,字以虚,号静峰,又号黄连居士、三槃居士(据光绪《黄梅县志》),湖广黄梅县人,万历庚辰(1580)进士。甘雨,字子开,号应溥[37]、义麓、嘉和外史,吉安府永新县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湖南参政。《四库全书总目》称此志修于万历二十年,以汪可受该年任吉安知府。然此志实际当纂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之后。邹元标《愿学集》卷四《别甘子开宪副序》叙甘雨生平甚详:“丙戌(1586)子开即家起浙宪。明年又以忤权贵人得谪。庚寅(1590)予起家选郎,调南比部。子开亦至。……明年(1594)子开亦以粤督学请归。两人为水边林下游者十余年。”于此可见,甘雨自万历十八年(1590)至南京,万历二十二年(1594)归乡,如何能于万历二十年(1592)为汪可受纂书院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言志有“万历甲午(1594)序”,则此志纂成的确切时间当为万历二十二年甲午(1594)。此志之卷数,诸家书目多作“二卷”,唯清符乘龙《白鹭洲书院志序》称“汪志内载山水、形势、人物、艺文,与夫规模、条例、捐金输产者,卷分十二。”观四库总目所言十三门,除却与书院志体例不合的“生祠记”,正合符乘龙所谓“卷分十二”,或者符乘龙以门类为卷数,遂有十二卷之说。此志作者除甘雨之外,还有“吉水给事中罗大纮”,载见刘绎《白鹭洲书院志》卷八《历朝修志姓氏》。符乘龙序则误为“罗纮”。罗大纮,字公廓,号匡吾,吉安府吉水县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著有《紫原文集》十二卷。

《西原会志》一种

又名《能仁会志》

江西庐陵县,王时槐撰,卷数不详,佚

西原会馆为王时槐讲学之所。王时槐生平见前文。其自京察罢归以后,以讲学为业,青原、白鹭诸会,赖其主持。时槐籍虽安福,而居于府城,遂即庐陵西原山之能仁寺为讲会,故又称能仁会,亦称惜阴会。讲会由王时槐及门人陈嘉谟、贺沚先后主持,“每季月小会,九月大会,四方来学者千百人”。贺沚《西原会馆记》载:“西原惜阴之会,始于隆庆丁卯(1567)。……万历庚辰(1580)乃始有田,癸未(1583)乃始有馆。”会田始于万历庚辰,自陈嘉谟的记载可证。陈嘉谟《念初堂遗稿》(1939年铅印本)载其《惜阴会》诗,序云:“郡西能仁寺,唐吉州司户杜审言诗社也。隆庆丁卯(1567)能仁再举惜阴会。……万历庚辰秋九月,议置会田合馔,兹会复振,凤冈子赋诗志喜,予感而和之。”然惜阴会馆之建,或谓始于万历十二年(1584)。万历《吉安府志》卷十五《学校志》载:“西原会馆,在西原山能仁寺。万历甲申(1584)郡人陈嘉谟等捐金买地共建,题曰求益堂,置田三十亩供会馔。王时槐撰会志。”据此,会馆之建,乃在万历十二年(1584)。此前万历庚辰(1580),有置会田之议。王时槐《友庆堂合稿》卷三《能仁会志序》载:“时槐此生多幸,深沐明师良友之益,既获厕能仁嘉会之末有年矣。兹承诸君子要命,执笔撰次会志,敢敬以务学为要而会友至急者,为吾同志读告焉。”时槐既谓“厕能仁嘉会之末有年”,此志编纂大概在隆庆元年(1567)创会多年后。按,万历《吉安府志》刊于万历十三年(1585),会志既著录于万历《吉安府志》,则会志之纂当在万历十三年前,具体编纂时间待考。

《萃和书院志》一种

江西泰和县,萧叔询等纂,卷数不详,佚

萃和书院在江西泰和县儒学右侧大塔寺旧址。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邑人郭应奎建萃和书院,置赡田,嘱乡绅为志。其志有建置、公卿、文翰、学约、田租、器用、捐金姓氏诸目,曾于拱(字思极,号鲁源,1541年进士)、陈昌积(字子虚,号两湖,1538年进士)序。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学校志·泰和萃和书院条》曾于拱《书院志序》载:“吾邑萃和书院,始事者乡大夫,而平川郭公任其劳;主议者台吏监司,而柏泉胡公考其成;襄谋者郡邑守长,而明斋杨公程其功。既而学有约,会有期,岁入有租,所为教养者,亦云备矣。平川公欲传诸久远也,乃属贡士萧子叔询、庠士杨子蒲、萧子景贤、郭子子桢、罗子一俊等为之志。自建置、公卿、文翰、学约以及田租、器用、捐金姓氏咸载焉。志成,诣余请序。”郭应奎(1495—?),字致祥,号平川,斋名兼山堂,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浙江嘉兴府知府,未第时尝从湛若水问学。道光《泰和县志》卷四十八书目著录其《萃和书院约语》。柏泉胡公,即胡松(1503—1566),字汝茂,号柏泉,滁州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时任江西布政司左布政使,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富经术,有声望。《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七《胡庄肃集六卷》条言胡松倡称:“心外无事,事外无心……盖从事于姚江之学者,其功名亦略相仿佛焉!”萃和书院以阳明学为宗旨,从事讲学,而兼有教化乡里之功用。清人刘岵《书院记》言:“时阳明先生良知之学方倡,诸先生因倡以为萃和书院,月朔望讲学其中。切磋之余,民间有难申之隐则就是告理,豪强亦为之敛手,亦治化之一助也。”同治《泰和县志》卷八陈昌积《萃和书院志序》言:“吾邑自有书院,同志诸君第朔望得州处群萃,浃日讨订于此,未尝不以道为志,以圣人为志之训自相淬刮鞭励。……又谓讲学极有益于举业,言文辞皆道心得而终身可行。……书院志成,平川有条约,鲁原有序,胥以见天则为训。乃平川教其门人抵余属言。”按,陈昌积从吕柟讲学于南京鹫峰东所,尝受“质稍颖,恨大鹜露”之训,又“师事邹文庄公,闻性命之旨”,与邹守益、罗洪先讲学。[38]昌积亦称严嵩为师,尝为严嵩作像赞,称其“状貌清若文忠(欧阳修),而背负若文贞(杨士奇)”,另有《龙津原集》六卷存世。万历十三年(1585),王时槐、刘元卿修纂《吉安府志》,其卷十五内称“萃和书院……详萃和志”,似尚见该志。王时槐《友庆堂存稿》卷一《寿平川郭先生八十序》称:“某曩侍先生于青原山中,幸瞻仪刑,又尝庄诵训词于萃和之编。”所谓“萃和之编”,或即此也。后竟不传,诸家书目亦少见著录者。据乾隆《建德县志》,萧叔询为嘉靖间贡生,万历初尝任建德县学教谕,余无考。据同治《泰和县志》卷八《政典·书院》,天启间魏忠贤毁书院,“萧伯玉先生迎僧伯条居之,因复为寺”。

《求仁书社志》一种

江西泰和县,胡直纂,一卷,佚

求仁书社在泰和县,明隆庆间泰和县高行、信实二乡士绅为胡直讲学建。胡直(1517—1585),字正甫,号庐山,泰和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其学以阳明学为宗,从欧阳德、罗洪先游,为晚明理学名儒,著有《胡子衡齐》《衡庐精舍藏稿》。四库馆臣则言其讲学笃实近理,“未至王学末流之诞放”。斯志胡直自撰,分建置、社田、故族、会规四门,门人邹元标序。《邹南皋先生集选》(万历三十五年余懋衡刻本)卷四《求仁书社志序》云:“予师庐山胡先生髫年博古,壮而嗜道,老而学不倦。乡之士信从者日众,馆舍至不能容。乡人各捐金构屋以居来学者,先生题曰求仁书社,自为志数卷,凡建置、社田、故族、会规。……先生薨,乡人奉先生主祀其中,岁必有会。邹子盖三登其堂。乡父老子弟与会至百人,盛矣!会罢,诸君乃出所为书社志请邹子弁诸简。”郭孔延《资德大夫兵部尚书郭公青螺年谱》(光绪刻本)载郭子章于隆庆戊辰(1568)“至求仁书社师事胡庐山先生。先生教之曰:‘圣学始于求仁,而求仁要在无欲。’”是可见胡直论学之要,及书社取名求仁之故。邹元标言胡直“为志数卷”,然后来流传者似乎竟合为一卷。祁承《澹生堂书目》卷五载:“《求仁书社志》,一册,一卷,胡直编。”据同治《泰和县志》卷八清梁弓之《复求仁书社序》,清代重修求仁书社时,尚见“古志、旧规约”一帙。抑所谓“古志”,即胡直所撰旧志?

《云津书院集》一种

江西泰和县,刘敔纂,二卷,佚

明儒罗钦顺《整庵集》卷九《云津书院集序》载:“《云津书院集》两大卷,为文若诗凡若干首。首宋嘉定进士曾历记,以次皆我朝卿大夫士之作题跋、诗、赋、铭、賛、箴、词,诸体略备。吾泰和有数书院,云津则刘逢原氏所建,于记可考。今其堂构无复存者,而刘之后人乃兴,如合浦令叔正、宾州守中和,皆能自振于时,受知于士夫君子,是以空名陈迹,经数百载重获所托,以垂示无穷,盖亦非偶然者矣。中和既编辑锓梓,尝以求余序,比其属疾垂尽,犹顾嘱其二子充、魁俾申请焉。余重悲中和之志,且旧诺,其忍违也?……魁字焕吾,早领乡书,方需时用,其学行无忝宾州,且尝从阳明王先生游,可谓有志。”按,云津书院在泰和县治南龙洲上,始建于宋嘉定年间邑人刘逢原,名云津精舍。陈献章尝有《题云津书院泰和刘氏》一诗,云:“云津杳何许,试向卷中寻。不睹六经教,空余百代心。嵩阳思识面,白鹿尚遗音。家有鸳鸯谱,何须更问针。”[39]此志作者刘中和,名敔,乃泰和著名学者刘魁之父。据同治《泰和县志》卷十二《选举》、卷十七《人物》,刘敔,字中和,成化二十二年(1486)举人,“敦行古道,由教谕转县令,有政声”,后官至宾州知州。刘敔此集已佚,其传世文字有《除夕示子诗》一首:“宦邸萧然岁又除,天伦良会足欢娱。新春且遂趋庭愿,来岁还听绕殿胪。勋业岂能追二谢,文章直欲效三苏。区区温饱何须计,清白传家是远图。”又据《邹守益集》(董平编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卷六《复云津书院记》,书院于嘉靖丁未(1547)冬曾经刘魁修复。刘魁尝以书信向邹守益请记文,曰:“先考宾州守敔,尝登白沙先生门,与叔祖合浦尹节博图兴复而力弗逮也。乃遍求名公硕流赋咏志跋,以存饩羊之义。”刘魁为正德二年(1507)举人。据唐伯元《工部员外郎刘公魁传》,其“由举人嘉靖间判宝庆,五年守钧州”。从罗钦顺之序推测,刘敔逝时,刘魁“早领乡荐,方需时用”,乃中举之后、未仕之前。以此推论,《云津书院集》之纂,当在正德年间。

《复古书院志》二种

江西安福县,嘉靖志,万历志,佚

复古书院在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安福县于明代为理学重镇,多阳明门人,讲学极盛。书院乃嘉靖十五年(1536)知县程文德(1497—1559,字舜敷,号质庵、松溪)建,有文明堂、茂对堂、尊经阁。其时,邹守益、刘文敏、刘邦采、刘阳等安福名儒皆讲学其中,罗洪先、聂豹、王畿、钱德洪等外地名儒亦纷至沓来。每二、八月,书院大会。迄至晚明,王时槐、刘元卿、邹德泳、邹元标等阳明学者仍讲学其中。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柄政,禁讲学,废书院,乃改书院为三贤祠。稍后,吉安知府余之桢、安福知县闵世翔重修,建三先生祠、二贤祠、过化祠、重德祠,所祀皆阳明学者。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潘浚再次重修,王时槐为记。书院有志,前后两修:初修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尹一仁、刘阳;再修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邹德泳。兹分述如下:

嘉靖志,尹一仁、刘阳纂,二卷。乾隆《安福县志》卷五学校志复古书院条载:“嘉靖四十一年(1562),邑人尹一仁、刘阳新修院志。”此志有邹守益序。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一《复古书院志序》载:“嘉靖壬戌(1562)之秋,新刻复古志成。尹郡侯一仁纂之,刘柱史阳订之,诸生黄旦、刘秉亮、谢于鲁校刻之。其首曰训述,曰碑刻,曰书札,曰咏歌,曰报祀,曰经籍,曰堂宇,曰界止,曰田地,曰什物,是惟良师帅所经纶,而严师胜友所赞筹也。其附录曰丈田,曰粮长,曰水夫,曰机兵,曰绝军,曰额丁,曰驿递舡,曰沙米,曰乡约,是惟乡父老所图画,而诹俗询政所稽察也。”据此,则书院志分为训述、碑刻、书札、咏歌、报祀、经籍、堂宇、界止、田地、什物十门,又有附录,载丈田、粮长、水夫、机兵、绝军、额丁、驿递舡、沙米、乡约等与书院不甚相关者。同治《安福县志》卷十一《人物理学》载:“邹守益,……尝建书院,行乡约,并里役,省粮长,清邑戍,复沙米,减额外机兵,复水夫常数,及议带征诸凡切于民者,皆达于部,使郡邑罢行之。”书院志所附录者,虽与书院无涉,而多与邹守益相关者,其体例亦与王世相《正学书院志》附吕柟判解事类似。按,尹一仁,字任之,年十五读书僧舍,以大学致知格物验诸心,求之不合,赴浙江,受业王阳明,讲学南林书屋,用荐官至归德知州。刘阳,字一舒,别字三五,据其《蓬峰翰墨志序》则又号三峰,少受业于阳明门人刘晓,见阳明语录,遂赴虔受学,阳明有“清福人”之喻,嘉靖四年(1525)举人,任砀山知县,擢福建道御史,以病乞休,拜光禄少卿,不赴,辟云霞馆于三峰翠微之处,与乡人讲学不辍。参与《复古书院志》的校刊工作的还有邓周、黄旦等人。同治《安福县志》卷十一载:“邓周,号前川,东乡清陂人,邑廪生,尝受业邹守益,研究道学,不求躁进,与黄旦诸人为友,后共校刊《复古书院志》,极为详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志,小注云:“别本则有二卷二字。”据此,此志可能为两卷。

万历志,邹德泳纂,四卷。祁承《澹生堂书目》卷五:“《复古书院志》,四册,四卷,邹德泳。”此志乃续尹一仁、刘阳而作。德泳,字汝圣,号泸水,邹守益孙,邹美子,万历十三年(1585)进士,后以建储进谏削籍,家居三十年,讲学复古书院,推本先人遗教,一以忠恕为要,学者称纯道先生,著有《湛源文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其《湛源续集》九卷(崇祯五年刻本)。康熙五十二年《安福县志》卷二《人物·邹德泳》条载:“家居三十年,修复古书院,创同德祠、过化祠、退省轩,续旧志、院规。”据王时槐《友庆堂存稿》卷四《重修复古书院记》,书院之重修经始于万历癸卯(1603)某月,落成于甲辰(1604)某月,而后乃有书院志之重修。光绪《吉安府志》卷十九《复古书院条》亦载:“(万历)三十一年,知县潘浚修;三十三年(1605)续修院志,邹德泳序。”邹德泳《湛源续集》卷二《复古书院志序》称:“昔我先公受学于阳明夫子。……松溪程侯乃即古学宫大创讲院,名曰复古,为多士舍。维时栋宇、膳养、器用、规制,载旧志中,彬彬盛焉。万历壬辰(1592),泳以罪罢归,见王塘南先生于螺川。先生辄以此言,且曰:‘吾吉先辈皆得道于林泉下,子勉之。’泳因念先公之业在于复古而借扫除为封越,遂已居业其间,以便请教诸长者。数年,会潘侯雅意永康教化,而先后按台吴、徐两公洎参知黄公复协潘侯之请,大新讲宇,增置田亩,至今数百里外有以问学至者。顾院志未称,恐失良师帅作兴之意。泳小子其何辞焉!于是祖沿故籍,参酌新规,为之志形胜焉,曰浸废而卒以兴也,其有地灵乎?为之志堂宇,曰恢哉聚义之规也。志会规,曰常而不乱矣。志祀典,曰先哲之明德其百世乎?为之志院田、院山,曰多赖矣!志税粮,曰游食而逃赋者其无愧乎?志公移、碑记,曰当道作兴之化,必世之仁欤?志训述,曰先民之程弗可逾也。志咏歌,曰可勃然兴矣。志札,志经史,曰庶有考乎!志什物,曰典守是也。志劳绩,曰勤矣哉,然劳而不怨!志轮年,曰其久乎?志征善,志镜往,曰德至矣哉。”稍后目录乃备陈“形胜一、建置二、会规三、祀典四、院田五、院山六、公移七、劳绩八、轮年九、经籍十、碑记十一、咏歌十二、书札十三、训述十四、征善十五、镜往十六”诸门。此志已佚。今北京大学图书馆存《复古书院纪事》一种,约著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有刘元卿、邓仁俊、金锡周序跋及自序,分日纪、羊蔬、厨鸡、识不真、道不远、贵自求、坐移、本无事、八偏、松柏、说去根法、鬼神、观稼、观葛、署中对客、蜂、还金人、述益共十八条。复古纪事虽以纪事为名,而实为邹德泳论学之语,“因人借事,抒所自得”。诚如《刘聘君全集》卷十二《书复古纪事》所言,“其取事也近,其命旨也远”。然读者能藉其所取之事,以窥晚明复古书院之衰败。观羊蔬、厨鸡诸条,则当时书院几同于畜牧之所。

《东山会志》一种

江西安福县,夏梦夔纂,卷数不详,佚

东山会,在江西安福县。嘉靖二十一年(1542),邹守益创东山会,后其子邹善、孙邹德涵、邹德泳、曾孙邹衮等相继创新之。邹衮且为东山会增置会田。王时槐《友庆堂合稿》卷三《东山会田记》载:“昔邹文庄亲受学于越中王先生之门,归而以所闻示邑之仕绅耆旧诸文学。……于是联诸同志会集于东山塔院。已而,门人于塔院之后特建讲堂,月举二会,轮值具膳以为常。公没,令子若孙太常、佥宪迄今太史、侍御遵行之弗替也。盖肇自嘉靖壬寅,既历六十有余年矣。顾嘉会频举而供饩未备,非可垂远。乃公之曾孙郡廪生衮子予氏……割己租四百桶入东山以供会事。议以岁推二友司其出纳,理延四乡士友毕聚以彰同仁广益之谊焉。云屏夏君乃贻书时槐。”云屏夏君名梦夔,云屏乃其号,为邹守益门人,亦专意于东山讲会最久者。邹德涵《邹聚所先生文集》卷四《柬夏云屏》云:“复古、东山会如何?联属之责,专有所望也!”此番会田增置之后,夏梦夔遂辑《东山会志》。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十二《题东山会志》称:“吾邑东山以文庄公重。文庄公之讲学东山也,法堂一启,从者如云。自其当时,迄今六十年所。月两举会,未尝有诎。……云屏夏君复辑为□(会)志。志成,余得读之。”邹德泳亦有《书东山会志》一文,云:“予从子子予之输田东山也,曰是昔我佥宪大人劝学志也,吾母孺人实成之,余其遏佚是惧。于是同志共高其议而扬之令。令曰:‘是广吾风教也,尾其券而署之。’山鹊夏云屏氏曰:‘将先师文庄实赖焉,遂志其始末而寿之梨枣。’”[40]据此,《东山会志》之编纂,当在万历三十年(1602)左右。

《复真书院志》四种

江西安福县,有书院录、会册、书院志、续志四种

复真书院在安福县南五十里处。嘉靖三十七年(1558),安福南乡学者于北真观旧址建书院,以为讲学之所。书院规制甚为严整,有萃胜楼、聚奎楼、砥德砺材堂、藏书阁,藏经史典籍数千卷。讲学盛时,书院每岁一大会、三小会。邹守益、刘文敏、刘邦采、罗洪先、聂豹等名儒皆曾讲学于此,故邹德泳称复真书院为“吾乡理学之宗”。崇祯年间,邑人朱世守、王绩灿修复;清康熙四年(1665),邑人王吉、周焕重修。清人王吉《新修复真书院志序》言:“惟是书院从未有志,虽嘉靖间创置有录,万历、天启间会册有卷,然挂一漏万,且于崇祀诸先生嘉言懿行、爵里世系概无传纪。”[41]同时王谦言《复真志序》亦言:“复真之有志自今日始。”按,王吉,字枚臣,清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历官光泽知县。康熙五十二年《安福县志》卷四《人物》载:“(王吉)纂修《复真书院志》,极为详明。”王吉复书院,纂院志,固有功于书院,而遽言明代无志,则失之武断。据郭汾《复真书院志序》,此前其舅父张荔波先生曾对郭汾说:“乃高王父九溪公与家秋渠公讲学,尝欲修书院志而力不逮。”[42]秋渠公即张崧,著有《安福丛录》。邹德泳《湛源续集》卷二《复真续志叙》言:“维时前茅则狮泉、两峰、三五三先生,中权则松岩、一庵二先生,而塘南先生其后劲也。惟约司寇受学塘南先生,而上溯松岩先生,家学自为大行,即慨然继述大业。……书院时兴时替。当崔魏毁较日,复真不免。司寇百计维之,已复增田置器,联同志会讲益密而复真始有志。偶一日,与其兄惟寅氏搜得先文庄真迹一幅,喜同拱璧,即摹而入之梓,因附以所增田亩及诸什物,续为一志,而出以示予。”据此,除却王吉所言“创制有录”“万历天启间会册有卷”外,尚有书院志二种。兹排比如下:(1)书院创置之初,有相关纪录,姑名之为《复真书院录》,推测大约编定于嘉靖三十七年后数年;(2)《复真书院会册》,为万历、天启复真书院讲会之记录册,涉及书院的建置、祭祀等问题。乾隆《安福县志》卷五《学校志·书院》载:“(聚奎)楼后为堂,祀邹守益,附以朱调、王钊、王铸、朱叔相,本旧志;刘晓、刘肇衮、王曒、朱意,本复真会册。按会册载此四人而邑志不载,邑志载王铸而会册不载。”显然,乾隆年间地方官员修志时,还可以比对旧县志与《复真会册》关于复真书院的祭祀方面的记载之差异。据彭廷珍宣统元年《复真学堂志》内所辑王应礼天启癸亥(1623)《复真会册跋》,《复真会册》乃“朱中丞公略本青原册式而汇增之者也”,约成于天启壬戌(1622)。[43]朱中丞即朱世守。(3)《复真书院志》,朱世守纂,见前引邹德泳序。此志当成于天启末年或崇祯初年。(4)《复真续志》,朱世守纂,见前引邹德泳文,以偶获邹守益手迹而续为志。按,朱世守,字惟约,号玉槎,安福县槎江人,万历乙未(1595)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师同乡王时槐,讲求性命之学,所著另有《铨曹疏略》《潜泳斋诗集》《遁斋诗集》《春霁堂诗集》。[44]文秉《烈皇小识》记崇祯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刑部失囚事云:“先是,边警猝至,士夫有潜遣家眷南归者,右侍郎朱世守以借轿与御史刘廷佐家眷出城,刘止罚俸,而朱降二级调用,得免此祸。”今《复真书院录》《复真会册》及朱世守所编两种明代书院志皆未见,而清人王吉纂辑之《复贞书院志》十卷尚存六卷。

《识仁书院志》一种

江西安福县,吴云纂,卷数不详,佚

识仁书院在安福西乡九都,万历辛卯(1591),乡人王师仁捐金百两建,以为刘元卿讲学之所,后祀刘元卿。安福讲学自嘉靖以来即斐声海内,然安福西乡则无讲学。自刘元卿倡学西乡,安福西乡之讲学始盛,复礼、识仁、中道等书院相继鼎建。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七《识仁书院记》载:“邑西故无书院,有之自隆庆壬申(1572)始,所谓复礼书院者。乡故险远,去廓几二百里,去书院多者百里,少者八九十里,往必宿聚粮,士以故鲜至。……孝廉刘子孔当(字任之,号喜闻,1557—1605)、周子惟中(字惺予,1588举人),二子乃请诸乡大夫父老士,各捐金有差,卜地东江市民居加新之,不数月而书院成,题其名曰识仁,然后乃西乡二百里内屹然两书院相望。”书院有志学堂、复初堂、传心堂、养性斋、依仁堂、辅仁堂等建筑。此志乃明代吴云撰。同治《安福县志》卷十八《艺文·书目》载:“明,《识仁书院志》……吴云撰。”吴云,字天门,号舫翁,据《清人别集总目》,又号舫云、蓊水,安福县西乡雅源人,贡生,精书画,有文征明、董其昌笔意,晚年隐居武功山,其学以程朱为宗,尝仿程朱语录体例而为《学舫》,然《四库全书总目》言其书“议论颇多迂诞”。吴云还著有《灵谷寺志》十六卷、《天门易学》《天门诗文稿》。《明史·艺文志》收录吴云《天文志杂占》一卷;焦竑《国史·经籍志》卷四收录吴云《天文志》十二卷,不知是否为同一人。吴云活动的时间,约在明末清初,清初尝与施闰章讲学青原山,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国朝”人。吴云在清初尝为吉水遗民李锡庵痛悼亡国之诗集《南音集》作序,则其亦以遗民自居。《识仁书院志》纂修于明末,还是清初?从现有材料尚无法推定,姑著录于此。

《复礼、识仁、一德三书院会录》一种(www.xing528.com)

江西安福县,刘元卿撰,卷数不详,佚

复礼书院,在安福县治西二十五都东林观之右,始创于隆庆壬申(1572)。倡建书院并讲学其中者,为刘元卿。元卿字调父,号旋宇、泸潇,安福西乡人,隆庆四年(1570)举人,后以累荐征召为国子博士,擢礼部主事,寻引疾归。元卿始从刘阳,复问学于耿定向及许孚远,为阳明后学,故复礼书院祀王守仁、邹守益、刘阳、耿定向四人。识仁书院始末见前文。一德书院,又名一德会馆,在西乡三十二都,创办时间不确。刘元卿《刘聘君全集》卷九《一德会规引》说:“迩日吾里抑何其会之数也!曰丽泽,曰志仁,曰陈氏家会,曰杨氏家会,乃今王、严、张、谢则又有一德会,是何其会之数也。”据此,则一德会馆是数姓合讲之会所。此三书院,皆刘元卿讲学之地。张夏《洛闽源流录》卷十七载:“刘元卿……于所创复礼、识仁、中道、一德诸院,岁有常会。”此录极可能为刘元卿自纂,今佚。《刘聘君全集》卷四《复礼、识仁、一德三书院会录序》云:“首肃规,规肃而敬业矣;而时警之难,故次颂警;道德一则风俗同,善其□也,故正俗次之;创造之难往矣,而难守成,匪难于守,其所创造也者,以建置、纪述终焉。录凡五章,章各有引。”据此,此录分“肃规、颂警、正俗、建置、纪述”五章。

《道东书院志》一种

江西安福县,刘淑唐撰,卷数不详,存

道东书院,在安福县治东,万历二十一年(1593)刘淑唐建,万历三十二年(1604)周懋相迁建。乾隆《安福县志》卷十九王时槐《道东书院记》云:“吾邑东里之有道东书院也,始于万历癸巳大尹养冲刘君,皆乡同志共成之。岁集邑之先达英贤,相与砥切于正心修德、端论厚俗之学。……岁甲辰,鹤峋周君以读礼家居,乃躬历近地,纵览其胜。越半里许,得夷旷之壤名曰沙园,询之形家,质之士友,皆以为吉,乃谋之养冲君,欣然有当于中也。……乃移旧院于兹地。中为讲堂,后为会馔堂,前为门庑,左右协厅各五。规制宏备。经始于是年九月,成于十二月。”刘养冲名淑唐,养冲为其号,安福东乡阳屯人,万历癸酉(1573)举人,尝任祁阳县令,归乡后倡讲学,殁祀道东书院。书院建成后之七年,刘淑唐作志。同治《安福县志》卷十七《艺文》王时槐《道东书院志序》云:“万历癸巳,东乡建道东书院,岁集四方贤士讲肄其中,时槐得乐观其成,追陪群彦之后,一登其堂而请正焉。辛丑(1601)秋,养冲刘君贻书,示以志草,属时槐为序。不得辞,乃僭为之言。”是志体例、内容不详。康熙《安福县志》卷一《建置志·书院》载:“院田粮,载《道东志》。”同治《安福县志》卷十一载:“据《道东书院志》载,刘肇衮栎冈人。《复真会册》载下南乡厚村人,讹。”据此,《道东书院志》内应有《院田粮》《人物》诸目。又按,同治《安福县志》卷十二《人物·孝友》载:“高之驹,字驰凤,嘉林人,国学生,州同职。年十五随父蒸以选拔廷试,父卒于京。……族祠毁八十余载,捐赀倡建,敛租充祭,复倡修道东书院,重订院志。”(第233页)按,据安福县县志办公室姚义兴先生说,曾在安福县私人藏书家处见《道东书院志》,但不知是刘淑唐明志,还是高之驹的清代志。

《明新会志》一种

江西永新县,余懋衡撰,卷数不详,佚

康熙《婺源县志》卷十一《艺文》:“《明新会志》,余懋衡。”余懋衡,字持国,号少原,徽州府婺源县人,万历壬辰(1592)进士,授永新令,遂创明新书院,敦请邹元标、刘元卿等人讲学其中。邹元标《愿学集》卷五《明新书院记》载:“禾川余侯嘉与邑人士,黾勉明徳,吉郡诸缙绅先生知学者,侯皆礼而致之。丁酉(1597)春,予始获偕诸长老同盟至。是日,簮裾云集,歌咏盈野,盛矣!□罢,各充然有得,谓昔兴文馆僻而不便来学,请更诸爽垲者。侯乃以旧黉宫隙地新辟公馆者分其一,请于当道,当道报曰可。颜曰明新书院。”据此,明新书院建于万历丁酉(1597)。据同治《永新县志》,余懋衡任永新知县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至二十六年(1598)间,故此志之纂,当在万历二十五年(1597)、二十六年之间。据道光《婺源县志》卷十五《儒林》,崇祯间,诏复余懋衡官,部覆以“理学节概,远溯紫阳遗范,近在邹(元标)、冯(从吾)伯仲间”,可见其学之大概。

《郑溪书院志》一种

江西永宁县,龙遇奇纂,卷数不详,佚

郑溪书院在江西吉安府永宁县,龙遇奇(1571—1620)[45]创建。邹元标《愿学集》卷五《郑溪书院记》载:“先是,永新少原余侯(懋衡)倡明新会于禾川。诸在座者曰:‘宁与永新,兄弟之国,冠带之盟,惜不得与其间。’众佥谓其邑人物淳庞、山川卓诡,必有明德君子应时起者。乃不久而今侍御紫海龙公起,秉质清淑,操行纯粹,自为令以至巡方,皆以学与士民相为煦沐。……会公报命还朝,乞归。日与里父老子弟游,察其朴而易入也,与之语学,诸父老子弟听公教指,相率捐金助公创谈学馆于郑溪之墅。万山萃,一水潆洄,雅称胜地。”冯从吾《少墟集》卷十三《郑溪书院志序》载:“岁丙辰(1616),(龙遇奇)按秦归,创建郑溪书院。郡邑同志讲学其中,甚盛举也。南皋邹公为之记,而复性堂公自为记。今按淮归,纂志以垂不朽,而函书命余为序。”据此,郑溪书院之建当在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书院志为龙遇奇纂。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龙紫海,《郑溪书院志》。”龙遇奇,字才卿,号紫海,万历辛丑(1601)进士,历官金华知县、监察御史,喜讲学,巡按陕西时尝与冯从吾讲学,著《圣学启关臆说》三卷。万历四十六年(1618),龙遇奇巡盐,奏立盐政纲法。又据《四库全书总目·愿学集》八卷条,《愿学集》乃龙遇奇巡淮盐时所刻,序中有题为“己未(1619)”者,则万历四十七年(1619)龙遇奇仍在巡盐任上。冯从吾称其“按淮归”后纂志,则书院志既可能纂成于万历四十七年,更可能纂成于龙遇奇逝世当年,即万历四十八年(1620)。

《怀玉书院志》一种

江西玉山县,夏浚纂,八卷,佚

怀玉书院在江西玉山县怀玉山之宝刚峰麓。宋儒朱熹尝讲学于此,后来有司及门人扩而大之,置田以供四方来学者,门徒日众。宋末,书院废,为僧人所据,入明后历有兴建之举。嘉靖三十三年(1554),江西提学副使王宗沐废寺,檄府县兴复。嘉靖三十七年(1558),书院建成,一仿白鹿洞规制,有崇圣殿、崇贤祠、报德祠、明德堂、易简堂、敬一楼、居仁斋、由义斋、忠信二号舍诸建筑,院田三十三顷有奇。此后,书院屡请钱绪山、邹守益、王畿等讲学,习称怀玉大会。此志为夏浚所纂。同治《玉山县志》卷八《人物》载:“夏浚字惟明,号月川,嘉靖进士,授海盐令。……擢广西参政。致仕家居,著有《月川类草》《怀玉书院志》。”同书卷九《艺文》亦载:“《怀玉书院志》,明夏浚撰。”夏浚有史才,《明史·艺文志》另著录夏浚《皇明大纪》三十六卷,而祁承称其于万历四十六年二月初三日获书《皇明大政记》六卷,以补之前所得之陶别驾处之残阙十六卷之本,称该书“考据详核,信而足征”,故夏浚为“本朝一良史也”[46]。按,夏浚为嘉靖己丑(1529)进士,之前尝入学南雍,师湛若水,又曾问学于王阳明。嘉靖《邵武府志》有夏浚序,署“嘉靖癸卯(1543)秋八月辛丑赐进士第中顺大夫奉敕视学福建按察司副使玉山夏浚书”,则夏浚曾任福建提学副使。斯志体例,夏浚《月川类草》卷五《叙怀玉书院志目并凡例及八志小叙》言之颇详:“建置实托于名山,故首志山川;自宋儒创建草堂,嗣复拓之为书院,中兴兴废废凡几,而道之隆污、政之修堕系焉,故受之以沿革;礼,为学者动必释奠于先师,而后行事,故受之以祀典;建事必重始谋,故受之以院牒;养士必有所资,故受之以院田;士有所养矣,必学于古训乃有获,故受之以经籍;教规、文翰,皆以羽翼经籍而匡佐名教焉者,故受之以教规、文翰终焉。”据此,该志分山川、沿革、祀典、院牒、院田、经籍、教规、文翰八门。书院志成后,夏浚曾将此志付邹守益检阅并请序。《月川类稿》卷十《简邹东廓先生二》:“山院志稿,烦检。……山院志序,颛人拜领。”《邹守益集》(董平编校,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卷四《怀玉书院志序》盛赞书院之形胜,亦叙及志之大概:“庚申(1560)之春,绪山子复约于怀玉,同志自远而集凡百余人。……予谒书院多矣!白鹿幽而境未爽,石鼓奇而基未弘,岳麓壮而局未端,兼之者其怀玉乎!……月川宪学志以垂来范,凡八卷。”八卷之目,与前引夏浚所称八志小例同。邹守益此序,意味着当嘉靖三十九年(1560),邹守益赴怀玉会时,已见夏浚所纂之书院志,故此志之纂当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之间。此志已佚。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及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皆称有钱德洪纂、邹守益序之《怀玉书院志》,当误。

《象山书院录》一种

江西金溪县,程秀民纂,卷数不详,佚

此录所记,乃金溪县象山书院。宋儒陆九渊号象山,故其讲学遗迹多有以象山名者,其间最著名者为贵溪县之象山书院。陆九渊尝讲学于贵溪县南三峰山下。宋绍定四年,提刑袁甫具疏请于朝,即其地建书院。理宗赐额“象山书院”。入明以来,贵溪象山书院经江西提学李梦阳之手,规模渐大,故后来论象山书院者多指贵溪象山书院。然而,陆九渊故土金溪县有象山书院,祀象山,以杨简、傅子云配。陈九川《明水陈先生文集》卷七《叙象山书院录后》(丙申1536)云:“慨夫象山书院东南洙泗而复鞠为禅居,庸非吾徒之耻哉?其地今属贵溪,窃尝窥恢复之而未有所遇。今三衢程毓贤氏之为金溪也,始创书院于南垧而复招相释奠。……录成,后此以答程侯之嘉命。”陈九川此序,于史实不合者有两处,大概是没有亲见书院,而只是因人请托而为序。其一,金溪象山书院乃在县西二里外之刈鹅墩,而非南垧;其二,创建书院并纂辑《象山书院录》的金溪知县程秀民字“天毓”,而非“毓贤”。王昶《天下书院总志》载:“象山书院,在县西门外二里,明嘉靖年间知县程秀民以西升废寺改祀象山先生,两傍翼以号舍,栖来学者。”嘉庆《西安县志》卷三十四《人物·文苑》载:“程秀民,字天毓,号习斋。”《嘉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亦称程秀民“字天毓”。程秀民中嘉靖十一年(1532)三甲进士,授金溪知县,官至云南参政。据说,“父老言治金溪者,以秀民为最”。官湖广按察副使时,程秀民建清献书院于衡山,祀宋赵抃;知金溪时,程秀民建象山书院,置学田以给廪饩,复辑书院录。明人王萱《象山书院录序》云:“嘉靖壬辰(1532),三衢程侯辱临我邑,景行前修,表章正学,乃大建书院于郭之南,专祀先生,而尊崇之盛始得视建安焉。……书院录成,侯属以序。”[47]时程文德过金溪,得亲睹斯录。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卷十三《象山书院录跋》载:“象山书院录成,迁客适归自岭南。道金溪,思先生故里,慨然以吁。顾问仆夫祠墓所在,瞠然莫能对也。已见栋宇一区,翼然道左。问之,曰:‘此象山书院也。’亟往瞻拜,则程侯所新创,而亦莫可稽也。比至,侯出示录。乃知建置之由焉,知叙述之备焉,知赋颂之侈焉。”按《松溪程先生年谱》,程文德于嘉靖十四年(1535)九月十二日辞广东信宜书院,十二月初五日抵家。以此推论,程文德见到《象山书院录》,当在嘉靖十四年。据此,此录纂辑当在嘉靖十一年至十四年之间。

《丽阳书院志》一种

江西乐平县,作者、卷数不详,佚

丽阳书院在乐平县治东,万历二十四年(1596),知县金忠士建。初,乐平有宋杨简祠,后圯。万历乙酉(1585),钟化民新其祠,与史桂芳(惺堂)、夏子羽讲学其中。知县金忠士以祠隘不能容,为建书院。金忠士自记云:“壬辰(1592)春,不佞叼第,需次天曹,分符得乐平。……思与民更始,先奉圣谕以开民心,次讲明正学以端士习。中复杂为诗歌,刊布四境,令家喻户晓,以期不负圣天子委任至意。期年而后,士民骎骎向善矣。比岁乙未,不佞入计还,觉习俗渐移。……遂上其事于监司,既蒙俞允,且锡冠服奖之。邦本诹吉鸠工聚材,略基址,具畚筑,平板干。甫星周而工告成,……虚院名以请。余不敢私,题曰洎阳书院,从其地而名也。……经始于乙未年(1595)八月十三日,落成于丙申年(1596)九月十二日。”书院规制壮丽,有明德堂、主敬轩、存诚斋、慎独斋及寝房三十六间。据清初董秉纯《春雨楼删稿》卷一《乐平县修慈湖书院记》,明人陆起龙曾为洎阳书院作记,“溯源于慈湖之教,序大夫之造士与所以讲学甚详且悉”。后人慕金忠士之德,易名“丽阳”。据清初翟凤翥《涑水编》卷一《复洎阳书院序》,书院当时为“讲乡约、育人才地”,而天启间赖王邦本之后人捐金输价而不毁。金忠士,字符卿,号丽阳,徽州府休宁县古楼人,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所著有《旭山集》。叶向高《苍霞续草》卷四《送藩伯丽阳金公晋秩兵备榆林序》称其为“名御史”。此志不知为何人所纂,然晚明名儒史桂芳有序。史桂芳《皇明史惺堂先生遗稿》卷二《丽阳书院志序》云:“今金丽阳以兴起斯文为已任,乐平士人向学者日众,祠隘不能容。余门生王邦本捐六百金为书院。……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据此,此志约纂成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

《荣塘龙光书院志》一种

江西丰城县,徐即登纂,四卷,佚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载:“《荣塘龙光书院志》,四卷,在丰城。宋绍兴时里人陈氏构,万历壬子翰林院检讨丘士毅远程。”据道光《丰城县志》卷五,丰城县儒学西有龙光书院,始建于嘉靖年间,殆即下文所言潘姓知县所建者,而王昶《天下书院总志》称“嘉靖十年知县沈熹改建于儒学西”。[48]然荣塘龙光书院为陈氏所建,非官府所建,且不在县城,而在距县城二十五里之登仙乡。据此,明代丰城龙光书院于嘉靖年间一度迁建于县城,后乃回迁至荣塘。此志所记,乃荣塘龙光书院。道光《丰城县志》卷二十《艺文》徐即登《重建龙光书院记》云:“荣塘为古丰治地,诸山前峙,一水绕流,蔚然一方形胜。乃环荣塘而居者,陈氏也。荣塘之陈氏,盖自晋以至于今,称故家也。陈之先自俛者尝捐己赀以创书院,其后国学录宗强偕其兄必强复增廓之,充以义田,联以经师。四方来学者胥馆谷焉,甚盛举也。书院初名义学,其龙光则自宋高宗赐额始也。中祀先师神像,亦自请于高宗,从阙里来者也。……历世久远,累遭兵燹,屋宇鞠为蔬圃,而圣像岿然独存。俛之裔孙泰,构别馆祀之。嘉靖初,潘令颖奉上檄,改建书院于今邑中,迎祀圣像。无何,易主之议行,陈氏复迎回于旧馆。……别馆之祀,陈氏终嫌其弗称也。于是良策等十有二人醵金举息,十年间累至数百,乃庀材鸠工,即故址复建书院而祀先师于其中。中为庙四楹,覆以龛室,妥圣灵也。前为门,题曰龙光书院,仍旧额也。后为讲堂,匾曰仰止,示所宗也。左右列号舍若干间,便民业也。挹山带川,缭以周垣,护以松竹,仿佛昔日规制之盛。始自戊申年(1608)之八月,迄于十有一月而功告成。乃卜于明年仲春之上丁移奉圣像于庙,敦不佞登主其祭。”据此,荣塘龙光书院始于宋代陈自俛,朱熹尝为陈自俛之龙光书院讲堂取名“心广”,并作《龙光书院心广堂记》,明代陈氏后人复建于万历戊申年。书院有志,丘士毅序。丘士毅,《龙光书院志序》云:“己酉(1609)之春,匡岳徐师会讲于此,士毅从焉。……方今承止修之学而得其宗者,吾师也。吾师还里之年,适书院落成之日,于是俨然主鬯以妥圣灵,四方同志不谋而集。……陈氏子孙肯堂,以绳祖烈宾礼师儒、羽翼圣统,行当有以文章道德振扬令绪者,兹可券而俟也。事具吾师自为记中。已复胪列故实,而自为之志,命士毅序之。”据此,此志为徐即登纂。其编纂时间,当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左右。按,徐即登,字德峻,号匡岳,丰城人,万历癸未(1583)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喜讲学,初从徐鲁源,以求仁为宗旨,后乃从李材讲止修之学,发明师门之旨甚多,著有《来益堂稿》八卷。

《经归书院录》一种

江西都昌县,陈伦纂,卷数不详。佚

经归书院在江西南康府都昌县治西南里许,始建于元至顺年间陈澔。[49]陈澔,字可大,号云住、北山叟,学者称经归先生,故书院或名云住。明弘治十五年(1502),江西提学副使邵宝命知县王珀建祠致祭,仍称经归书院,后递有增修。书院有录。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书目提要》著录:“《经归书院录》,不着撰人姓氏。书当成于明代。……都昌陈氏宗谱卷首之二载有《经归录》,或即此书。”今陈氏宗谱笔者未见。考同治《都昌县志》卷九《儒林》载:“陈鸾,经归先生七世孙,天性醇谨,读书好礼,恂恂夔夔,见者莫不器重,谓信秉礼家子弟。正德初,提学李梦阳召而亲教之,纳诸生中,使周旋揖让听讲。子伦,亦彬彬儒者,能以礼世其家学。提学陈海山、郡守佘应桂给以田,俾业洞学,辑有《经归书院录》(刘稿称据黄坤书院录序补)。”同书卷十一黄坤《经归书院录序》云:“(陈澔)先生生于宋季,历元至明成化间几三百年,无有祠之者。祠始于宏[弘]治辛酉宗师二泉邵公也。……嗣是则中丞王公克斋并迁今基,新构者则先令杨公昱、后令区公益也。梓录者,嗣孙伦。伦父鸾、坤及见之,与伦皆恂恂夔夔信秉礼者子弟。隆庆庚午宗师海山陈先生、郡守仰山佘先生以田给之,俾业洞学。同学诸生给租养,皆灼然录中矣。”考同治《南康府志》卷十二,佘应桂于隆庆年间任南康知府。故此录作者当为陈伦,时间约在隆庆或万历初年。此录于清初犹存,文德翼曾亲见。文德翼《求是堂文集》卷二《经归书院录序》云:“经归书院录者,录祀陈云住先生于乡,冠以残篇断碣,而士大夫歌泳附之者也。……德翼□□之春,客于昌邑,幸与先生之十四世孙素诚、素养游,得览前录,备知所以兴废。”文德翼,字用昭,江西德化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授嘉兴府推官。据同治《都昌县志》卷十一,文德翼此序撰于康熙五年。

《岭表书院志》一种

广西梧州府,陶谐纂,六卷,佚

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载:“《岭表书院志》,六卷,陶谐。”岭表书院在广西梧州府治东南,创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于其创建的具体时间,同治《梧州府志》的记载互相抵牾。卷五《公署》载:“察院行署,在城内东南,本总镇旧署,嘉靖十八年(1539)改为岭表书院,于院建凤栖亭,三十一年(1552)改为察院行署。”卷六《学校》则说:“岭表书院,在府治东南,明嘉靖十一年(1532)都御史陶谐因总镇府旧址改建”。比较而言,后者的记载更可信。岭表书院为时任兵部侍郎、左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陶谐所建,是无疑义的。据应槚、刘尧诲《苍梧总督军门志》卷一,陶谐以嘉靖十一年任,至十四年(1535)以忧回籍。因此,岭表书院应当创建于嘉靖十一年,而不可能是嘉靖十八年。万历二十七年《广西通志》卷十二亦载:“岭表书院,在梧州府治东南,旧为太监府。嘉靖九年裁镇守内臣,十一年都御史陶谐建。今为察院。”书院创建后不久,即于嘉靖三十一年改为察院公署,后不复重建,存世仅二十年。书院存世虽短,然有书院志之创,亦缘其为陶谐所重,又为阳明门人程文德讲学暨两广生员肄业之地。程文德官至吏部侍郎,德行、文章为世所重,为安福知县时尝修复古书院,见前文。同治《梧州府志》卷十五《寓贤》载:“程文德,字舜敷,永康人。……官翰林编修,以言事诖累谪广东信宜尉。时督府陶谐建岭表书院于苍梧,集两粤士就业,延文德典教事。诸生从游,成立甚众。植竹院后,作栖凤台。”此时程文德谪于岭南,遂受陶谐之命主教岭表书院。姜宝《松溪程先生年谱》载:“(嘉靖)十二年(1533),先生三十七岁,二月十二日自潞河发舟取道归省,十二月十九日至梧州,谒总督军门陶庄敏公谐,公留以主岭表书院。……序岭表书院志。……十三年甲午,先生三十八岁,九月二十九日辞岭表书院至信宜。”据此,此志当纂辑于嘉靖十二年。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卷六《岭表书院志序》云:“岭表自秦汉而来,书院未之前闻也。继自今作人者常有若南川公者乎?翊而振德,常若今日之同志乎?……志既成,庸属诸末简以为二三子勗。”南川公即陶谐(1474—1546),字世和,号南川,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著有《南川稿》《陶庄敏集》。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还著录陶谐《南川奏议》二卷。

《道乡书院志》一种

广西平乐县,龙大有纂,卷数不详,佚

道乡书院,在广西平乐府北关外,明嘉靖九年(1530)平乐知府龙大有建。初,宋人邹浩(字志完,号道乡)谪昭州。嘉靖六年(1527),兵备副使李如圭获见道乡书院断碑,而书院始建之地及兴废年月不可考。嘉靖九年,提学道黄佐属知府龙大有建书院,以祀邹浩,中为堂五楹,左右号舍二十楹。道乡之名,则源出于邹浩之号。书院在明万历年间改为七贤祠,后废,清代重建,乾隆年间为粤西四大书院之一。光绪《平乐县志》卷十《文艺志》张治《道乡书院记》载:“嘉靖庚寅(1530),平乐道乡书院成,其守龙子道亨走使以书告予。……先是涔涯李公掘地得断碑,识其刻曰道乡书院,意前此其有建乎!兴废不可考矣。会董学泰泉黄公按行郡,以命大有曰:‘惟汝庸揭潜昭德,以程有象,俾正厥向往亦汝庸。’大有曰:‘唯。’乃访公之故居,披厥蕴崇,得旧址爽垲可屋,佛宫道舍与祀佛典者,毁之。厥赀可材。……乃慕义劝分角费程力,号工授方,五月而役成。”故万历《广西通志》卷十二《学校》亦称此院乃“嘉靖九年(1530)提学佥事黄佐建”。书院志为龙大有所纂。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十九《艺文·著述总目》载:“龙大有,茶陵人,著《平乐政事录》,……,《道乡书院志》。”龙大有著有《明道书院纪》,生平见前述。观张治之记,抑“汝庸”亦龙大有之字号?龙大有与安福名儒邹守益曾共事于广德州。嘉靖五年至六年,龙大有任广德知州,嘱邹守益修《广德县志》,未终稿。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十一有《赠龙道亨之平乐四首》诗,其中云:“道乡亢吾宗,忠简昌吾乡。”则龙大有莅任之初,邹守益已提及邹浩,容有后来建书院以祀邹浩之举。据邹守益《东廓邹先生文集》卷二《广德州志序》,龙大有嘉靖丙戌(1526)任广德知州,次年即“陟南都以去”。据雷礼《国朝列卿纪》,龙大有于嘉靖七年(1528)任平乐知府,十二年(1533)升广西副使。然而,雍正《广西通志》则称龙大有于嘉靖十年任广西兵备副使。大致推断,此志当成于嘉靖九年至嘉靖十年间。光绪《平乐县志》卷十《文艺志》龙大有《谒七贤祠有感》:“异代远闻风,何期今拜公。百年生气在,千古此心同。寒色孤地月,清声五岭松。高山怀仰止,祠近凤凰峰。”据此,则书院当时已有“七贤祠”之称,似不待张居正毁书院之后!此志不存,卷数不详。

《道乡书院志》又一种

广西平乐县,莫华纂,一卷,佚《仁文书院志》一种又名《天心书院志》

道乡书院始末,见前述。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载:“《道乡书院志》,一卷,莫华。”莫华生平不详。光绪《平乐县志》卷七《选举志·举人》载:“莫华,嘉靖十六年(1537)丁酉科,澄迈知县。”光绪《澄迈县志》卷六《职官志·知县》载:“莫华,……嘉靖二十七年(1548)任。”当嘉靖九年(1530)书院初建之时,莫华当为平乐县诸生。抑此志乃莫华承龙大有之意而纂,而与前述龙大有《道乡书院志》实为一种?史料欠缺,难以考实,姑两置而并存之。

浙江嘉兴县,岳元声、岳和声纂,十一卷,存

此志所记乃浙江嘉兴县仁文书院,非江西吉水县仁文书院。前此论著多误。此志现存,上海图书馆藏有明万历刻本,且收入中国历代书院志,原不应有此错误。万历刻本题“岳元声编,岳和声订”,分形胜、建置、先儒、院规、官师、艺文、祀典、书籍、公移、院田、讲义十一门,前有姚思仁序、岳元声答问。姚序曰:“余同年双乐水部诠次其事。”双乐水部,即岳元声,字之初,[50]号石帆,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曾任工部都水司郎中,官至南京兵部侍郎。任郎中时,岳元声极论赵志皋、石星误朝鲜事,遂被赵志皋于万历乙未(1595)借机勒令致仕,居家讲学二十五年,以毋自欺为宗旨。岳和声乃元声胞弟,字之律(陈田《明诗纪事》称其字尔律),号石梁,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另著有《共学书院志》,见下文。书院在浙江嘉兴县,万历三十二年(1604),嘉兴知府车大任、嘉兴知县郑振先创建,推官曹光德为置义田,奉祀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王守仁四先生,有仁文堂、崇贤祠、有斐亭、放鹤亭诸建筑及号舍。车大任《仁文书院记》释书院之名云:“自其浑然全体而言谓之仁,自其灿然昭列而言谓之文。仁不可骤至,文先之;文不可忘本,仁主之。仁文非有二也。”[51]车大任,字子仁,号春涵,湖广邵阳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江西参政。郑振先,字太初,武进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教谕诸元道亦有功于书院。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十二载:“诸元道,字留方,余姚人,万历举人,任嘉兴教谕,……属郑令创仁文书院设义田,以垂永久。”书院又名天心书院。清儒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陈祖武点校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卷三十三:“嘉兴作天心书院,缙绅岳石帆纠人士讲学其中。”康熙《秀水县志》卷二《学校》载:“仁文书院,一名天心。”故《仁文书院志》又名《天心书院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天心书院志》一种,称“岳和声撰”,实即此志。此志之编纂时间,当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书院建成以后。

《虎林书院志》一种

浙江钱塘县,聂心汤,一卷,佚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聂心汤,《虎林书院志》,一卷。”虎林书院,在浙江杭州钱塘县清河坊北,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十七年(1609),浙江巡抚甘士价建,钱塘知县聂心汤经纪其事。康熙《钱塘县志》卷四《学校》聂心汤《虎林书院记》载:“明初儒道大典,其最著者为王文成公,浙产也。其后先公兴者,彬彬多礼乐之士,而会城讲院未辟,四方学者至未有宁宇。会前抚台虔南甘公节镇兹土,……探讨文成之学,召小子心汤同诣勋贤祠,诸生会讲,观者如堵。祠故天真书院也,去城二十里而遥,舍傍无居息处。已又会诸生于钱塘邑庠尊经阁,而地隘弗称。乃卜讲堂于城中,得抚院旧府,轩敞开旷,于会讲居息咸宜。于是檄藩臬郡邑谋改建焉。命心汤拮据其事,受命兢兢,……前为大门楼,署曰虎林书院。中因仪门趾改建明贤堂,礼国朝两浙理学诸公,左右仍为门,延以修庙,中为疑道堂,堂后为友仁堂,重门洞开,可坐数百人,以便会讲。堂之左右为门,曰左绳,曰右准,各建三馆,各有堂有室。缭以周垣,以待诸士肄习及四方来学者。最后为藏书楼,贮经史语录。……经始戊申(1608)嘉平之月,落成于己酉(1609)春仲。”所谓抚院旧府,本为元平淮行库,明正统以后镇守太监多驻于此,故名。改建后的虎林书院,有明贤堂、凝道堂、友仁堂、藏书楼诸建筑,无锡顾宪成为之撰记。顾宪成《泾皋藏稿》卷十一《虎林书院记》云:“中丞紫亭甘公丙午(1606)持节来抚浙。……时诣天真书院而论学焉,已而以为是去省城稍远也,再诣钱庠尊经阁,又以为是稍局。……因议改建,佥曰莫若旧时抚治便。公往阅之,信,遂改为虎林书院,而属钱塘令聂侯经纪其事。”然书院虽讲理学,亦关注举业,而甘士价亦时集诸生会课于此,存世有《虎林会课》,万历三十六年(1608)刻本,存美国国会图书馆。[52]甘士价,字维藩,号紫亭,江西信丰人,万历五年(1577)进士,历官监察御史,官至浙江巡抚。聂心汤(1576—?)[53],字纯中,新淦人,万历甲辰(1604)进士,令钱塘六年(1605—1610),升工部主事,历营缮司郎中、赵州知州。斯志撰成时间,当在万历三十七年(1609)至三十八年(1610)间,即书院建成之后,聂心汤离任之前。

《西湖书院志》一种

浙江仁和,徐奇纂,卷数不详,佚

西湖书院在南宋为太学,在元为书院,以刻书称于世,明洪武十三年(1380)改为仁和县学。嘉靖《仁和县志》卷五《学校》载:“(洪武)十二年,教谕沈尊、训导卜野、瞿佑病其(旧学)卑隘,知宋太学在前洋街者入元改为西湖书院,元亡书院亦废而庙学尚存,尊等言于大府,改建仁和县学。”此志洪焕椿先生《浙江方志考》著录,以民国《杭州府志》卷八十七《艺文》“《西湖书院志》,南京兵部尚书徐琦良玉撰”之记载为实,而推断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著录此书时“误琦为奇”。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目录提要》沿其说,且言“永乐年间,琦成此志,纪元代西湖书院之盛”。按,徐琦(1386—1453),字良玉,钱塘人,以祖徐德谪戍宁夏,生于戍所,永乐十三年(1415)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贞襄,前后历事五朝,两使安南,于宣德八年以使安南功落戍籍,又请天下卫所视府州县例立学,盖亦留心学术者。然嘉靖《仁和县志》卷十三《经籍》载:“《西湖书院志》,仁和徐奇编,孔氏孙公镇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徐奇,《西湖书院志》。仁和人。”康熙《仁和县志》亦载:“《西湖书院志》,仁和徐奇编。”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之记载,盖援引嘉靖《仁和县志》之语——“《西湖书院志》、嘉靖《仁和县志》。仁和徐奇编”。此数种记载皆言“仁和徐奇”,而不言“钱塘徐琦”或“尚书徐琦”,则民国《杭州府志》之记载反成孤证。考仁和县确有徐奇其人。嘉靖《仁和县志》卷九《人物·文学》:“徐奇,字伟卿,号中谷,仁和义和坊人,徙居武林门外宝庆桥东。为人古朴,诸小学及纪传等书知训解,颇善古文,不慕荣富,隐居教授。尝与修两朝实录,素好作诗,宗尚陶靖节,是以其诗平稳浅显,句亦老成易晓。常与士大夫交相唱和,求题卷册者日无虚焉。”所谓“修两朝实录”,在明代实录修撰史中为一种特殊说法,指宣德初年同时开修太宗实录及仁宗实录,或天启年间修万历、泰昌两朝实录。此当指前者。张辅在实录修成后上表皇帝,说:“宣德元年五月,敕修两朝实录。”嘉靖《吉安府志》卷十《人物》称王直“初与修之两朝实录”,后来又参与“宣宗实录”。袁袠《皇明献实》称李时勉“预修两朝实录”。黄润玉《宁波府简要志》称周翰尝“预修两朝实录”,皆指此而言。然而,《太宗实录》卷首所载“修纂官”名氏中却未见“徐奇”。估计所谓徐奇与修之两朝实录,大概是为地方政府收集整理呈报中央修纂实录的地方采访册而已。然徐奇既与修两朝实录,当为精通仁和之地方典故者,则编辑《西湖书院志》似亦不难。那么,《西湖书院志》之作者究竟是钱塘徐琦?还是仁和徐奇?笔者以为应该是仁和徐奇,原因如下:第一,钱塘徐琦官至尚书,若有院志之作,传记中当有体现,即使失载,一般情况下很难误为“仁和徐奇”;倒是徐奇缺乏显赫的地位,可能在记载流传中误作“徐琦”。第二,从时间顺序来看,嘉靖《仁和县志》、康熙《仁和县志》《千顷堂书目》在时间上比民国《杭州府志》更接近于书院志的写作年代,恐怕是民国《杭州府志》人物志中既失载仁和县徐奇,而艺文志遂将《西湖书院志》置于徐琦名下。第三,嘉靖《仁和县志》为嘉靖九年贡生沈朝宣的个人作品,较为严谨,不似集体修志粗滥,而沈朝宣亦尝修《仁和志》十四卷,于仁和人物应颇熟悉。当然,最能坐实仁和徐奇撰《西湖书院志》的关键,在于“孔氏孙公镇刊”六字。按,仁和孔姓为孔子后裔,如孔克愚、孔谟等人。“孔氏孙公镇”之“公镇”为名?为字?则不可知。遍查诸种资料,“孔公镇”事迹终无考。饶是如此,仁和徐奇作为《西湖书院志》真正作者的可能性更大。从其参与修两朝实录一事来看,徐奇活动的年代,大概在宣德年间,故《西湖书院志》亦可能编纂于宣德年间。

《瀛山书院志》二种

浙江遂安,万历志,天启志,佚

瀛山书院在浙江严州府遂安县瀛山,渊源于宋詹安之双桂堂。淳熙年间,詹安孙詹仪之以理学显,与朱熹、吕祖谦等人讲学,于朱子格致一义有商补之功。朱熹诗句“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即咏双桂堂旁之方塘。明隆庆二年(1568),周恪,为遂安知县,次年登瀛山,访其遗址,遂命诸生方应时、方世义修复。工自七月二十八日始,八月二十九日竣,有格致堂、登瀛亭、二贤祠二十四楹,缭以周垣,额曰“瀛山书院”。后人追念其创建之功,增祀周恪于书院,改二贤祠为三贤祠。周恪,字有之,号少峰,宁国府太平县人,阳明门人周怡之弟,亦笃信良知之学。王畿《瀛山书院记》云:“不肖求友一念,老而弥切,何时策杖瀛山,相与登格致堂,问活水之源,申究先师与晦翁证悟之因,以助成弦歌之化,非徒一笑而已矣。书此以为左券云。”王畿既有登临之愿,周恪遂于隆庆四年(1570)延请王畿赴瀛山书院讲学。稍后,钱绪山应方应时、方世义之请,亦讲瀛山书院,撰《三贤祠记》,以“诸生服膺朱子,不泥其中年未定之说,而复因周子之政以追原王门之学”为劝。此二种记文,入清后被当地学者视为阳尊朱子而阴奉阳明之文。方迈在《读瀛山书院及三贤祠记》中说:“瀛山书院为紫阳讲学之所,而作记之者王龙溪、钱绪山,则皆阳明之徒,与紫阳为敌者也。故其记中之语,阳尊紫阳而实阴奉阳明,所谓微其词以见意者,毫厘千里之辨,安可习之而不察乎?”陆登鳌《瀛山书院记辨》亦谈及此。现存四刻《瀛山书院志》不载王畿、钱绪山之记文,良有以也。民国《遂安县志》收入二种记文,于今日学者明了当时阳明学之扩张,不无意义。[54]书院万历间遭撤门额,而侥幸不毁,后屡经修缮,入清之后规模渐大。今考瀛山书院有志数种。章法《四刻瀛山书院志跋》说:“《瀛山书院志》,始刻于方以中先生;再刻于愚谷方公;三刻于昭方公。今为银峰(方祖德?)、貂山诸君子所续修,而以中公裔孙绂章(方宏绶)复勤纂集,其体裁多属予友毛十三佩芳(绍兰)手定。”《四刻瀛山书院志》今存《中国历代书院志》有乾隆三十九年刻本影印本。以下仅就其明代之两种作若干考证:

万历志,方应时纂,卷数不详。此志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万历《续修严州府志》卷十四载:“(方应时)著……《瀛山书院志》。”民国《遂安县志》卷七《人物·理学》载:“方应时,字以中,锐志潜修,一宗紫阳之学,故在诸生即力请邑侯复瀛山书院,建格致堂以祀文公,举孝廉,则延钱塘王先生汝止登格致堂讲学不辍。迨令长泰,……擢丞肇庆,……升南缮部郎。……仿文公家礼刻《复古维风录》《瀛山书院志》《读书漫兴稿》。”据《四刻瀛山书院志》所著录方应时之传记,方应时号养吾、止庵,隆庆四年(1570)举人,其学以紫阳为宗,还著有《孚格公移》。此志为方应时致仕归乡后所纂辑,有毛一公序,余炶跋。当时参与修志者有毛一公、方世教(少吾)、方世敏(愚谷)、方世效(南升)等人。毛一公,字震卿,号明斋,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汉阳府推官,擢工部给事中,以争国本罢归,里居二十余年。毛序作于万历壬寅(1602)。余炶《书瀛山志后》称:“以中刻《瀛山志》将成,以书走南康,索余言为书此。万历三十年壬寅(1602)夏四月下浣之吉余炶有孚甫书于白鹿洞中。”据此,此志当刻于万历三十年(1602)。此志之体例、卷数不明。按,方世教,字少吾,尝以贡生任云南布政司都事;方世敏,字愚谷,详下文;方世效,字南升。三人皆方应时子。

天启志,方世敏纂,卷数不详。此志即二刻《瀛山书院志》,纂修于天启二年(1622)。是年,方世教捐赀修格致堂,周以垣墙,而“贡生候选训导”方世敏遂重辑院志。清代方氏后人宏绶《四刻瀛山书院志序》称:“万历之志,缮部公一生精神所聚;天启之志,愚谷先生劳揣摩焉。”当时参与纂集者除方世敏外,还有贡生王国材、泰和县教谕毛国祥、邑庠生蒋干等人。顺治年间三刻《瀛山书院志》出后,此志与万历志遂为湮没,卷数及体例亦皆不可考。“中国书院文化数据库”著录此志,云:“志虽不存,然世敏自订学规,分格致、立志、慎修、戒傲、安贫、会文、尊注、通务、知命、惜阴十条等反映当时教学情况的资料多保留在五刻《瀛山书院志》中。”五刻《瀛山书院志》,笔者未见,亦不知何人所续!

《安定书院集》一种

浙江湖州,胡乐心,卷数不详,佚

安定书院在湖州府治西北,祀宋儒胡瑗。宋熙宁五年(1072),胡氏门人知州孙觉上疏请建。宋神宗遂诏有司建祠,春秋致祭。淳祐五年(1245),太守蔡公节于城西报恩坊官地宏扩其制,创屋四百七十楹,置禾田一百亩。明洪武初年,载于祀典,令每岁春秋本府率僚属致祭焉。其后宣德、天顺、弘治、嘉靖、隆庆诸朝皆有修缮。同治《湖州府志》卷十八《学校》文嘉《安定书院图记》云:“宋熙宁五年,湖守孙公觉,公之高第也,上疏请于神宗,建先师安定书院,帝从之。诏下有司建祠,春秋致祭。……卜地于学宫之右偏,祠堂三间,绘塑像容。前厅三间,堂名明善。东西两厢,即经义、治事之两斋也。……淳祐五年,太守蔡公节于城西报恩坊官地宏扩其制,创屋楹四百七十,置禾田一百亩,礼请双峰饶先生、九峰蔡先生讲艺。”文嘉,字休承,官和州学正,文征明次子。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此集:“沈桐,《安定书院集》。”所谓“沈桐”,盖“沈秱”之误。沈氏为湖州大族,然考诸地志,有“沈秱”而无“沈桐”。乾隆《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安定书院集》《吴兴艺文补》,沈秱序。”董斯张《吴兴艺文补》虽作“沈桐”,而所收沈桐《陈方伯祠堂记》中则称:“吾乡贤士大夫繍山陈先生税驾之明年,会指使者羊公观风于吴。羊固洛阳人,溯渊源之自,雅重先生之高,特祠于东林山之阳祀之。命不消秱为记。”记中沈桐自称“秱”,则“桐”乃“秱”之误无疑。光绪《乌程县志》卷十四载:“沈秱,字时秀,号观颐,珍孙,归安籍,嘉靖己未(1559)进士。……晋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仅三月,乞归。……博闻玄览,于阴阳勾股独探其精。”又考《嘉靖三十八年进士登科录》,沈秱生嘉靖十年(1531)四月十三日,二十九岁中进士。沈秱有《观颐集》二十卷,亦不传。《吴兴艺文补》卷三十七沈秱《安定书院集序》云:“弘治间,郡守何公以先生庙貌俎豆虽有司存,而体魄神灵非亲裔莫妥。檄原籍,得先生云孙某者,为置田宅,给衣巾,俾守祠墓。某再传为乐心氏某者,惧文献之日湮,与守之不易,乃裒集所藏像、赞、制、诰、铭、传、碑、记、族谱、公移之类凡若干首,总名之曰安定书院集,而问叙于余。”据此,则《安定书院集》之作者为胡氏后人“乐心氏”,而沈秱仅为序。乐心氏姓胡,名不详,其纂辑《安定书院集》之时间不详,然自沈秱生平推论,当在万历年间。《吴兴艺文补》卷三十八张朝瑞《宋登科录后序安定书院刻》自称巡守两浙时,“一刻于衢州之孔氏公署,一刻于湖州之安定书院”。则安定书院一度为刻书之场。

《崇正书院志》一种

浙江金华,胡僖、胡应麟纂,十一卷,佚

浙江金华府有二崇正书院,一在金华县,一在东阳县。金华崇正书院,渊源于元朝浙江行省所建之四贤祠,祀何基、王柏、金履祥、许谦诸先儒。明成化二年(1466),宪宗应浙江按察佥事幸访奏请,赐额“正学”。商辂《商文毅公全集》卷二十四《重建正学祠记》云:“正学祠在金华郡诚东一里,郡守李嗣奉敕建,以祠先儒何文定公、王文宪公、金文安公、许文懿公。……成化丙戌(1466)李以郎官出守,首访遗迹,意图规复,适佥宪辛君访按郡,守以其事白之。辛欣然曰:表章先贤,风励后学,吾辈职也,且四贤著述有功圣经,固宜从祀孔子,况书院乎?即具实以闻,诏从龟山杨氏之例立祠,乡郡春秋致祭,赐祠额曰正学云。……经始于成化戊子(1468)秋九月,讫工于是岁冬十月。”万历元年(1573),巡按御史谢廷杰增祀章懋于其中,称五贤祠。十七年(1589),知府张朝瑞廓而新之,仍称正学祠。祠后建经义、治事二堂,又建尊经阁、游息亭,外折而出曰礼门,内辟而入曰义路。堂左右分列斋舍九十八间,为郡士游学之所,名曰崇正书院。此书院于万历间为金华府著名的讲学之所,兰溪名儒徐用检尝三赴其地讲学。另,金华府东阳县东北三里处亦有崇正书院,明万历年间知县吴翰祠建,祀许谦、叶适。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胡僖,《崇正书院志》,十一卷。”万历《兰溪县志》卷五、光绪《兰溪县志》卷五《人物》载:“胡僖,……所著有诗文集、书院志。”前人研究多以胡僖书院志所记乃东阳崇正书院。然光绪《兰溪县志》卷七《经籍》载:“《崇正书院志》,十一卷,胡僖辑。《见金华县志》。”乾隆《浙江通志》卷二百五十四亦载:“《崇正书院志》,十一卷。《金华县志》。胡僖辑。”此志既载于《金华县志》,则书院当在金华县无疑。按,胡僖(1523—?),字伯安,一字子祥,号公泉,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副使。当其为诸生时,已为邑人唐龙及提学雷礼所激赏,其子胡应麟为著名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六十有《参知淮甸张公以〈崇正书院志〉属予校定且命赋诗寄以七言一律》,同卷有诗《淮甸张公旧守吾州,将由上考擢行省参知,闻余僦居武林夙驾见枉且邀饮署中,并命舟资送京口,感其厚遇,赋谢此章》一诗。张朝瑞(1536—1603),字子桢,号凤梧,淮安府海州人,隆庆戊辰(1568)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出守金华府。焦竑《中宪大夫南京鸿胪寺卿张公朝瑞墓表》载:“(金华府)有先贤祠日圯,公葺之,更拓为书院,置田二千余亩,延师儒,贮载籍以教。语具《崇正书院志》中。迁济南兵使者兼治河。……居无何,湖中民变起,上下嚣然,复假公参知以填之。……公淮安海州人。”据此,胡应麟所谓“淮甸张公”者,即张朝瑞。天启《淮安府志》卷十六载:“张朝瑞,……所著辑有……《崇正书院志》……等书。”据吴晗《胡应麟年谱》,胡应麟于万历二十年(1592)游杭州,与冯梦祯、沈德符诸人为净土之会。推测张朝瑞与胡应麟在杭州相见且以崇正书院志属其校定之事,当在此年。张朝瑞有主持修书的习惯,在金华时曾命诸生唐邦佐等人重辑《金华正学编》,有万历庚寅(1590)序,而对于自己所新修的崇正书院,或欲借胡应麟之编辑而增重耶?果真如此,则《崇正书院志》当为张朝瑞主修,胡应麟纂辑,时间则在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然而,为什么诸种书目皆以为乃胡僖所纂?据《胡应麟年谱》,胡应麟于万历三十年(1602)逝世,时年父亲胡僖八十岁。抑胡僖哀应麟之逝,而为其续成《崇正书院志》,亦未可知!谨存疑于请,请教方家。[55]

《天真书院志》一种

浙江钱塘,谢廷杰、孙应奎辑,四卷,佚

天真书院,或称天真精舍,在浙江钱塘县龙山之南,天龙寺之东。此地尝为王阳明讲学之所。阳明卒后,门人王臣、薛侃、钱德洪、王畿等于嘉靖九年(1530)醵金鬻寺僧地创书院,建阳明祠堂、藏书室、传注楼,置膳田以待四方学者。阳明门人孙应奎、管州皆曾掌祭事。其地“因祭立会,因会订学”,遂为浙江讲学一大重镇。万历十二年(1584)后,书院易名勋贤祠,且得朝廷赐额,有司春秋致祭。精舍之志,创于隆庆末年,阳明门人孙应奎辑。孙应奎《燕诒录》卷六《天真书院志后序》云:“天真立精舍以祀阳明先生,久矣。兹曷为而志也?志以永精舍以存先生之学也。……江右固先生道业所最着,而虬峰侍御君则身被而心悦之者。辛未(1571)之秋被命按淛,首以兴学崇道为务,乃谒先师祠,正祀典、置赡田、饬祠宇,倡议仿白鹿洞规作天真精舍志,以诏四方。……某欣然乐而辑之,是故稽故实以着始经,经敛散以豫藏,核图籍以抑暴,严袝位以责实。此大较也。”侍御虬峰,即巡按御史谢廷杰。据同治《新建县志》,谢廷杰为著名文学家谢一夔之孙,字舜卿,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官至大理寺丞。嘉靖四十二年(1563),谢廷杰任黟县知县,修碧阳书院以“敦讲学之会”,汪尚宁为记,具载嘉庆《黟县志》。《明史·艺文志》著录其《两浙海防通考》十卷。此志殆由孙应奎受谢廷杰嘱托而作。孙应奎(1504—1586)[56],字文卿,号蒙泉,浙江余姚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历任礼科给事中、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山东布政,晚年乡居三十年,绍讲阳明良知之学。此志则其居乡时所作。孙应奎《燕诒录》卷五《与南屏管子行·六书》载:“精舍之志,图以永精舍而传道脉,故记载条节,悉依故实以信将来。独石佛一段,议论颇触忌讳,殆冀其反于正,而非以招其过也,盖亦无待于招而人莫不知之者也。矧稿裁自虬峰,某友亦已披阅,非吾二人之私见附会。今复有删润之议,则删润之而已矣。苛可以永精舍而传道脉,虽悉去其旧,不留一字,何害哉!”大概志由孙应奎纂辑,经谢廷杰裁定,而阳明门人与议其间者颇多。《燕诒录》卷六有代人作《天真书院志前序》,云:“(阳明)先生没,而及门之徒思慕不忘,随在建学舍聚同志而致精之,以传先生之学。若吾江右被道泽尤深,故学舍尤盛。今天真固先生崛起之地,所当示意于及门者。而精舍之建,虽诸君子渐次作兴,然犹不能无遗慨焉。夫祀典不正,则无以示正。庙貌不饬,则无以示仰。诸蓄不广,则无以示守。……于是谋于先生之门人某,檄官司之守兹土者,以正祀典,以饬祠宇,以增土田以永居守。然非志无以诏远也。于是作《天真精舍志》,与《白鹿洞规》并传。此志出而四方学者不其兴乎?……是故志之不可已也。志成,敢序之以传焉。”此序当为孙应奎代谢廷杰所作。按,谢廷杰隆庆六年(1572)于应天府编刻《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此志之刻,则当在谢廷杰按浙之年,即隆庆五年(1571)。《千顷堂书目》卷八载:“《天真精舍志》,四卷。”或即此志。

《鹿城书院集》一种

浙江温州府,邓淮纂,不分卷,佚

鹿城书院在浙江温州府城东北隅,明弘治年间建,祀二程、朱熹及张南轩门人在温州府者。吴宽《家藏集》卷三十八《温州府新建鹿城书院记》载:“弘治辛酉(1501),吉水邓侯来为郡守,凡所以惠乎民者既无不至。间考诸书,竦然兴叹曰:此邦先哲之盛如此……此其责不在我而谁?永嘉令新安汪君循好贤方切,乃奉侯之意,择地于郡之鹿城,躬自计度,创为书院。作堂若干间,中奉四先生,旁则诸贤列侍。像设既完,……又辟馆舍若干间,使士之学于斯者居之,其规约仿白鹿洞而行。”书院有志,亦知府邓淮纂。嘉靖《温州府志》卷七《书目》载:“《鹿城书院集》,邓淮撰。”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邓淮,《鹿城书院集》。知府。”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载:“《鹿城书院志》,□卷,邓淮。”《续通志》则曰:“《鹿城书院集》,无卷数,明邓淮纂。”邓淮尝修《石鼓书院志》,生平见前文。道光《吉水县志》卷二十二《人物·宦业》称其“为政根本经术,勤恤民隐,虚心延访,能洞知利病,时称其明如古镜”。此志至清代中期编修四库全书之时仍存。《四库采进书目》云:“《鹿城书院集》,不分卷,明邓淮辑,一本。”《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一《鹿城书院集》条言:“辑诸人志铭、家传及其遗事绪论见于志书语录中者,汇为此编。”故四库将此集归入传记类。其书今佚。光绪《永嘉县志》存邓淮、王瓒二序。邓淮序云:“夫温之号小邹鲁者久矣。……予假守此邦,寤寐诸儒,而推本其所师,即欲为创书院,采摘其行事问答,汇为一帙。而同寅李君增、刘君塘、何君鼎皆韪其事。于是白于侍御陈公秉衡、宪副林公舜举、赵公栗夫,悉蒙嘉诺而藩臬诸公无间言焉。永嘉令君循乃相厥费,度材择良于鹿城,卜吉孟春,不五越月而书院成。尊程、朱、张子四先生南乡[向],其高弟门人东西乡[向]以侑焉。师友一堂,宛然当时气象。……书院落成,即采温之有志于学者讨论其中,使密迩诸儒,兴起其善,则此邦正学之传不待外求而自有余师矣。此书院之所以创也。呜呼,书院创矣,而诸儒之事行问答未之统一,学者难于遍览,爰命郡邑诸博士采辑数月,始克成编,复谬加改正,梓示同志,曰《鹿城书院集》。”据此,书院集之编纂,亦多藉郡县诸生之力,而邓淮总其成。邓淮于弘治十二年(1499)至弘治十六年(1503)间任温州知府。《鹿城书院集》之纂,当在其时。

《贞义书院集》一种

浙江永嘉县,张孚敬纂,卷数不详,佚

贞义书院,在浙江永嘉县五都姚溪。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张孚敬,《贞义书院集》。”此集于嘉靖《温州府志》卷七《书目》则作“《敕建贞义书院集》”。光绪《永嘉县志》卷七《书院》载:“敕建贞义书院,在五都姚溪,邑人大学士张孚敬未第时溪浒读书,及入相,奉敕建,院名贞义,堂名抱忠,今废。按张氏《闻知录》,有罗峰书院在瑶溪山中。考《广舆记》,初名罗峰书院,嘉靖时赐名贞义。瑶溪即姚溪。《闻知录》两载之,疑误。”贞义书院初名罗峰,嘉靖皇帝赐名“贞义”。其赐名始末,嘉靖《温州府志》(1537年刻本)卷一言之甚详:“敕建贞义书院,……在大罗山东。嘉靖七年(1528)三月初四日,少保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臣张孚敬奏,奉圣旨:‘卿所奏足见笃学以勉后来之意,书院名与做贞义堂,更做抱忠堂,仍着彼处有司就其书院中盖敬一亭一座,以置朕之五箴;抱忠堂等处或有损坏,亦与修葺,完日具奏。’又初八日奉圣旨:‘卿当时学首,博识多闻,以勤励克笃其初,而又加敬慎以饬其身,力辅朕躬,尽心职务,专以王道匡朕,兢栗自持,又虑后学恐废,特以堂院名额为请,朕亲撰以赐,于卿才德学行,未足以尽褒示,览所陈谢,具见勤诚,朕知道了。’又初九日工部奏,奉圣旨:‘是,这系敦崇正学、风励斯文盛事,便行浙江布政司着该府官亲诣姚溪地方,就贞义书院中建造敬一亭,并将书院及抱忠堂门坊墙屋等项或有损坏就行修理,若旧规卑隘不称,即便作新建造,务须宏丽坚固,用垂永久,仍委的当官一员在彼督工,责限完报具奏,不许迁延。’又四月二十八日臣张孚敬为灾异修省奏乞停止工役,奉圣旨:‘这事已有旨了,况亭座系置朕之箴石,其他不过量加修葺,卿可勉承朕意,勿得再辞。’又奏,奉圣旨:‘这亭座之建,卿前以疏来辞,朕以此非他邪异浪费之比,有旨不允,复何又有此奏,卿可勉承朕意,慎有固辞。’八年八月二十五日,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回奏敕建贞义书院工完,奉圣旨:‘这书院堂斋既盖造完备,有司还督令地方人等用心守护,若有损坏,随即修补。’”为一贞义书院之修缮,圣旨前后六下,足见嘉靖帝对张孚敬之宠任。张孚敬(1475—1539),本名璁,字秉用,号罗峰,后以议礼受宠,赐名孚敬,改字茂恭。张孚敬《太师张文忠公集》卷四《请赐书院额名》云:“乃于西去臣居十五里许地名姚溪,建为书院一区,以为藏修之所,并会学徒讲学于其间。……敢乞圣慈光,赐书院额名,臣当择前地,愿自盖亭树立箴石,则圣谟之盛,不独行于通都大邑之间,而又有以被于深山穷谷之中矣。臣愚不自知,谨复将旧所作《姚溪书院诗文录》分二卷装成一帙,进呈上座圣览,以亮臣之初志,而非敢徼名于今日也。”此集乃张孚敬自纂,颇疑即其《请赐书院额名》疏中所言“《姚溪书院诗文录》二卷”。今佚,卷数不详。

《五峰书院志》一种

浙江永康县,陈时芳纂,卷数不详,佚

五峰书院在浙江永康县东五十里处,原为朱熹、吕祖谦、陈亮旧游之处。正德年间,邑人应典(字天彝,号石门,1514年进士)师余姚王阳明,得良知之学,建丽泽祠。后来,知府姚文炤即此建书院。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八《建置》记载:“嘉靖丙申(1536),太守姚公(文炤)命耆老吕瑗建,原名桃源丽泽精舍,洪公垣记,嗣守陈公京书今额。”时洪垣任永康知县。程文德“待次祭酒家食时”,与友人周桐(岘峰)、应廷育(晋庵)会讲于此,定祀仪:每岁重阳日祀朱熹、吕祖谦、陈亮,次日祀王阳明,三日祀王、金、许诸儒。此后,应、程、卢三氏创置会田,以资岁会。姜宝《松溪程先生年谱》载:“二十四年乙巳(1545),先生(程文德)四十九岁,二月赴广任行,次衢州,得报,升南国子祭酒,于是复还家,四月十四日履南雍任”。据此,程文德“待次祭酒家食时”,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二月至四月间。阳明门人卢可久(字德卿,号一松)、周莹(字德纯,号宝峰)、周桐等人皆讲学于此,推广阳明之教,故五峰书院讲学之宗旨可知。此志作者陈时芳,字仲新,号春州,东阳人,师事杜惟熙(字子光,号见山),而惟熙师事卢可久,故为阳明四传。清程尚斐《五峰书院志》卷四序辑入天启五年陈时芳之《五峰书院志序》。据自序言,陈时芳“讲论之暇,试访遗踪,后生辈至有不能举其梗概者,则凡建置巅末、断简遗文,行且日就消沉,可念也”,于是“不揣芜陋,思托管城子记之,暇日颇留意搜采。世远言湮,十仅得其三四,漫加诠次,潦草成编。首曰五峰纪事,次曰五峰渊源录,而凡诗若文有关五峰及一二轶事,亦附录之,总名曰《五峰书院志》”。此可见书院志之大概。此志已佚,卷数不详。

《南溪书院志》二种

福建尤溪,弘治志、万历志;万历志存

南溪书院在福建延平府尤溪县公山之麓。书院本为宋郑义斋故宅,以朱熹诞于此,后人即其地建祠,祀朱熹父子。民国《尤溪县志》卷四载:“康熙丁酉,邑令李修即其地为祠,合祀韦斋、文公。德祐元年,理宗赐额曰南溪书院。”此段记载有误,所谓“康熙丁酉”,实为嘉熙元年丁酉(1237)。《四库全书总目》《南溪书院志》四卷条辨其始修及赐额事曰:“嘉熙初,尤溪令李修以时方崇尚道学,人争攀附,遂于其地建二朱先生祠,即书院所自昉也。志中载书院额为帝显德祐元年所赐,而李韶所作记在嘉熙改元之岁,已称南溪书院。则初建时已有此名矣,但赐额在后耳。”四库馆臣以书院赐额者为宋恭帝赵显。然德祐元年(1275)适逢元军顺江而下、宋蒙交战最酣之际,能留意斯文如此?考,《南溪书院志》卷二《建置》“宋嘉熙丁酉邑令李公修始建,德祐元年赐额南溪书院”下有小注,称“理宗御书”,颇疑书院赐额乃尊崇理学的宋理宗所为,时间当在淳祐元年(1241)。此后,书院兴废无常。明正统末年,书院毁于寇;景泰初年,巡按御史许在达檄有司重建,仅构一祠,岁久复濒于摧压。明弘治十一年(1498),知府孙衍嘱知县方溥扩建南溪书院,拓东西宽二百有余尺,南北深亦近二百尺。此后明清地方官员对书院递有增修之举。书院初修之志不知始于何时。明方溥《南溪书院志后序》言:“余平居读朱子大全集,题尤溪县学观大阁诗,注云见《南溪书院志》,则是南溪书院旧尝有志矣,但未之见也。逮余承乏知县事,谒祠退,随索于邑之士夫家,乃莫有以应者,岂中更盗火,遂泯没而无传邪?”初修之后,书院志复曾经三次修纂:一修于弘治年间方溥;二修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叶廷祥、纪廷誉诸人;三修于清康熙年间杨毓健。以下就明修两种言之:

弘治志,方溥纂,三卷。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南溪书院志》,三卷,方溥。”何海《南溪书院志序》云:“弘治庚申(1500)春,走以纂修郡志,寓延平,适尤溪令方君惟博亦以职事至,过谈间,出所辑《南溪书院志》示走,曰:‘南溪书院,礼祀朱韦斋靖献公先生、晦庵先生,旧矣。近者……料理之余,掇拾自宋以来记载暨二先生游寓时遗墨,与夫前后诸名公记述题咏,萃而录之,非关于是祠者弗取也。既成,分三卷,名曰《南溪书院志》。子幸为我较正,并丐一言于卷端,将寿梓以重不朽焉。”方溥《南溪书院志后序》言:“祠志阙而弗修,恐后之司风教者无以为其似,续引长助,遂不自揣,偕僚友参订商确,编次二先生遗文及古今名公纪述题咏之有关于是祠者,萃为一帙,分三卷,每卷则虚其篇末以俟续者,曰《南溪书院志》,而属沙阳掌教何君海校正锓梓以传。”万历年间,陈翘卿作《南溪书院志后序》,称颂方溥之志“详载先生往行遗迹而元爱尊崇之徽号、宦是邑者建立之盛典,与元往来者吟咏赞美之词章,罔不备述焉”。按,方溥,字惟博,新城人,始知婺源,即尝修葺文公祠,弘治九年(1496)始任尤溪知县。斯志之作,在弘治九年(1496)至弘治十三年(1500)间。

万历志,纪廷誉、陈翘卿纂,四卷。《四库全书总目》《南溪书院志》四卷条称:“明叶廷祥、郭以隆、纪延誉、陈翘卿同撰。廷祥官尤溪知县,以隆称着县事,疑为丞薄之类。延誉、翘卿则尤溪教谕训导也。其里贯均未详。”孙能传《内阁藏书目录》卷七《志乘·部福建》载:“《南溪书院志》,一册,全。南溪即尤溪县朱晦庵诞生地也,教谕纪誉修。”此数种记录皆有误,所谓“纪延誉”“教谕纪誉”者,均为“纪廷誉”之误。民国《尤溪县志》卷七《政绩》载:“纪廷誉,字声寰,晋江人,万历间尤溪教谕,学有渊源,才优经济,纂修《南溪书院志》。”纪廷誉以举人任尤溪教谕,在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二十三年(1595)。时参与修纂书院志者,尚有县学训导陈翘卿。陈翘卿,字惰夫,漳浦人,万历十七年(1589)至二十三年(1595)任尤溪县学训导。民国《尤溪县志》卷九《艺文志》陈翘卿《南溪书院志后序》言:“其志则出于我明方侯溥之所纂。……万历辛卯岁(1591)仲夏,邑有回禄之灾,志板延毁于民家。……始谋诸教谕纪君暨诸绅矜重梓之。……于是抄录旧册,正其差讹,补其阙漏,次其简编,付之剞劂氏。并图韦斋、晦翁二先生像于志首。”盖此志重修之由,以原板毁于火。重修之书院志,较旧志似无甚大变化,仅于卷首绘有朱熹父子像。卷首有叶廷祥序,言:“甲午(1594)春,荷命承乏宰尤邑。……顷邑博声寰纪君、惰夫陈君暨弟子员郑、杨、田、詹、蔡等以南溪乘告竣,请序于余。”据此,则叶廷祥至尤溪时,《南溪书院志》业已重修完成。今所见万历刻本天启重修本《南溪书院志》四卷于每卷下题“明万历甲午岁孟陬月吉重修”。大约正月重修院志之时,叶廷祥尚未到任,沙县县丞郭以隆署尤溪县事,故志末有郭跋。纪廷誉《南溪书院志序》说:“沙县贰尹郭公以选贡来署邑篆,雅崇正学,留意纂修,亦有联句题于祠之堂,并不佞俚句附刻简末。”修志姓氏中题“尤溪知县浙庆元叶廷祥、署尤溪县事沙县县丞郭以隆”,亦志书署名之常规。此志现存,有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存国家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内;四库存目丛书影印“浙江图书馆藏明万历刻天启重修本”,分《形胜事迹》《建置祀典》《二公诗文》《群贤词翰》四卷,卷首题“典史太湖仇时举督理工务”。按,仇时举在万历三十一年(1603)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为尤溪典史,则斯志尝续刻万历末年,而志中万历三十六年(1608)黄如松《题朱夫子南溪祠》、史炼《和次韵》、万历四十三年《书院议改儒学记》等文,则大概系天启间陆续刻入。然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纪誉,《南溪书院志》,别本有二卷二字。”据此,则此志尚有“二卷”之说。

《共学书院志》一种

福建侯官,岳和声等纂修,三卷,存

共学书院在福建福州府。万历八年(1580)裁怀安县,并入侯官县,怀安县学遂废,为军器局者数年。万历二十二年(1594),巡抚许公孚远、提学副使徐即登拓其地为书院,改明伦堂为时习堂,列左右号舍百余间,扁曰共学。万历四十六年(1618),提学副使岳和声复书院规制,构求我轩于堂之后,建道南翼统祠,计费银一千一百余两。叶向高《苍霞余草》卷一《共学书院记》载:“许敬庵先生来抚闽,始修道南之业,与学使者丰城徐公即怀安旧庠辟为书院,名曰共学。时与士大夫诸生讲说其间。余亦逐队往听,无能有所发明以称先生意。然闽人自是亦稍稍好言学矣。嗣后二三学使益润饰之。至石梁岳先生大为充拓,讲堂号舍,规制焕然,纤悉俱备。集八闽诸生之俊,横经较艺,旬日则为会以讲学,微言奥义,无不剖析。……自藩臬大夫与郡邑之吏、黉序之长、乡之缙绅,无不赴焉。……亡何,先生以迁秩去。闽人既不胜山斗之思,而先生亦恐兹会之渐以弛废也,乃综其事之巨细为十四款,款为之说,凡可以征往而诏来者,无不毕具,曰共学书院志,而属余序。”此志现存,三卷。所谓十四款,即形胜、沿革、规制、先儒、宦绩、祀典、会规、田赋、典籍、艺文、公牍、善后、器用、题名诸目。诸家书目著录,多题为“万历刻本”,而此志卷首载纂修人姓氏:“提督学校副使岳和声纂修,福州府知府张泰顺……候官县知县孙国桢汇辑”,府县学官亦多参与校阅,诸生陈殷荐等诠次。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言“《共学书院志》,孙国桢所纂”,盖源于此。此志卷下《公牍·修复书院公移》称:“诸生中选文行俱长者司之总,递年一值者一人,曰院长。而各主一社者八人,曰会长。……一切事宜,即令院、会长辑为志书,共上、中、下三卷,见付剞劂杀青未竟。”则此志之修撰,显系一集体工程,而具体工作者为书院诸生陈殷荐等人。卷下题名中载:“会长……陈殷荐,四十七年。”据此,书院志的具体纂修时间当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又,此志卷上《典籍·书目》末注明书院藏书及“共学书院志刻板”皆藏于“时习堂左边耳房”,则此志之刊刻或亦于书院之中。

《道南书院录》一种

福建福州,金贲亨等纂,五卷,存

台北市立图书馆编《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载:“《道南书院录》五卷,明金贲亨撰,明嘉靖三十八年刘佃刊本。中图。”《明史·艺文志》载:“金贲亨……《道南录》五卷。”《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道南录》五卷条载:“不着撰人名氏,亦无序跋。道南书院在福州,疑闽人所为也。其书节录明道程子、杨时、罗从彦、李侗、朱子言行,末附祠祀始末。”洪焕椿《浙江方志考》认为书院在萧山境内,而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文献目录提要》认为书院在福建永安,皆误。民国《临海县志》卷三十七著录此书,且收魏濠、刘佃、应大猷、杨诏、舒春芳诸人序跋。舒序云:“嘉靖己丑(1529),临海一所金公董闽学事,乃作道南书院于会城以祀五先生,又谋纂其言行心法以启闽后学。书未成,而公移官江右,未几勇退林下,复与竹江赵公、容庵应公考订成帙,以藏诸家。迨丁未(1547),公门人福清魏君濠从仕于台,乃复请公所藏,梓之,名曰《道南录》,以授同志。顾是录始集于闽,梓行于台而尚未广布于闽也。今年秋七月,公仲子少参君立敬与春芳会晤于建阳,一见有若旧识,乃出《道南录》授予以别。时予值有督兵之役,……冬十月,予复督兵入境,又获晤少参君子延平,辱延款,竟日不倦。临别,复诣余请曰:‘往吾父……复集其言行为录,与所撰写序记及答黄孟伟书,皆因近时学士大夫之疑,且俾后之人知大贤非天成而凡有志者皆可为。……近持以示建宁太守刘君佃,刘君遂请锓梓以广其传,而某窃闻吾景仁尝究心于是,惟勿靳一言以序之。幸甚。’”魏濠《识后》则云:“龟山之道,传自程门,祀四先生而不及明道,是忘本也。乃即道山书院故宇,崇明道为正飨,以四先生配,易其名曰道南。”王时槐《友庆堂存稿》卷八《存庵金先生行状》载:“先生讳立敬,字中夫,姓金氏,学者称为存庵先生。……升福建督学宪副,以一所公旧居是职,其教旨具见《道南录》中,重梓以颁示诸生,复修道南书院以崇祀典。”据此,则道南书院乃金贲亨提学福建时即道山书院改创。此录编辑之始,在金贲亨任福建提学时,后以移任江西提学而辍,家居时复与赵竹江、应容庵从容校订,藏于家。嘉靖丁未(1547),魏濠初刻于台州,嘉靖己未(1559),其子金立敬嘱建宁知府刘佃再刻于建宁府。金贲亨(1483—1564),字汝白,号一所,台州府临海县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汪道昆《太函集》卷十《寿一所先生八十序》云:“今上初,临海金一所先生来视闽学。……其后三十年庚申(1560)先生仲子复来视学。仲子奉先生约法,士帅教如初。又明年,先生春秋八十矣。”赵竹江(1483—1537),名渊,字宏道,台州府临海人,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四川左参政,著有《竹江集》。应大猷(1487—1581),字邦升,号容斋,仙居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此录之辑,当始于金贲亨视学福建之时,而成于赵竹江逝世之前,则大致在嘉靖八年(1529)至嘉靖十六年(1537)之间。金贲亨又有《学易记》《台学源流》七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当明中叶正心学盛行之时,故其说调停于朱陆之间”。

《明宗书院志》一种

福建兴化府,陈经邦纂,卷数不明,佚

明宗书院在福建兴化府城西门之洞头桥,原为射圃。万历乙未(1595),分守徐即登、延丰城李材集诸生讲学,以城中书院阙如而假之梵宇,殊非居肆之规。于是林鸣盛议改射圃为书院,守道郡县暨乡缙绅捐金协建。徐即登建明宗书院,莆田人程拱宸(1568年进士)“入租百石供讲诵”。按,李材字孟诚,丰城人,学者称见罗先生,万历十五年(1587)到二十一年(1593)系诏狱,后戍镇海卫,乃得便讲学于莆田。徐即登亦丰城人,字德峻,号匡岳,万历癸未(1583)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尝创建共学书院。其学初从徐鲁源,以求仁为宗,后乃从李材讲止修之学。光绪《莆田县志》卷九载:“徐(即登)为碑记,复命人纂《明宗书院志》,郡人尚书陈经邦为之序。”民国《莆田县志》则云:“徐自为记。郡人陈经邦纂《明宗书院志》。”陈经邦(1537—1615),字公望,号肃庵,嘉靖乙丑(1565)会试第二人,选庶起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致仕后林居三十年,所著颇多。据叶向高《苍霞续草》卷十三《保肃庵陈公墓志铭》,陈经邦致仕后,于公门绝无造请,“直指陆君欲志八闽,郡守马君欲志莆,皆请公总裁,公俱不应”。陈经邦既不愿与修省志、县志,何以愿纂《明宗书院志》?观徐即登《来益堂稿》卷七《答陈肃庵》《贺陈肃庵寿诞》诸文,极恭敬。颇疑此志之纂者另有其人,而陈经邦不过为序而已。

《崇正书院志》一种

福建长汀,陈洪范纂,卷数不详,佚

崇正书院祀朱熹、杨方、文天祥诸人,在福建长汀县,始建于嘉靖庚戌(1550)。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称《崇正书院志》为杨昱所纂。按,杨昱,字子晦,号东溪,汀州卫人,正德十四年(1519)举人,历龙南学谕、朝城知县、都昌知县,晚年讲学东溪,得程朱薪传。光绪《长汀县志》卷十一《崇正书院条》下载杨昱《志序》之大略,而乾隆《汀州府志》卷三十九杨昱《崇正书院志序》较为完备:“吾汀鄞江之阴、苍玉之巅,有地高明蔚宛,亦郡之胜也。旧有浮图之居在焉,图经所谓东禅寺是已。嘉靖庚戌(1550),僧徙寺废。仁和华山陈公适领郡符至,乃遍请允诸司,改为崇正书院,扁其堂曰明德[57],以聚讲课,旁建号房若干间,以居诸生。因堂左之室頞高杰者修饰为三贤祠,崇祀郡人考亭高弟杨淡轩而溯及朱子,又以文文山尝建纛于汀,亦取埒祀之。既落,集郡九庠高弟诸生使藏修游息于中,籍其田以供具之。政暇必躬诣讲改启迪,由是士争濯磨,骎骎日知向往。复惧创置之实,久或湮也,乃次其修建之由、庐田之数、立教之法,掇淡轩之诗文与朱、文二先生作之关是者洎院傍石刻,为志以传,使某言弁其首。”据此,志盖由知府“仁和华山陈公”所作,而杨昱仅为序。华山陈公即陈洪范。康熙《仁和县志》卷十七载:“陈洪范,字锡卿,嘉靖二十年(1541)与弟洪蒙同举进士,授工部主事。……四十年(1561)擢四川副使备兵威茂二州。……卒年五十有六。”

《水西志》二种

南直隶泾县,嘉靖志,万历志,佚。

水西书院在宁国府泾县。初,王学门人王畿、钱德洪、邹守益等人相继讲学于宁国府泾县之宝庆寺,水西讲学一时名盛天下。嘉靖三十二年(1553),知府刘起宗、泾县知县邱时庸于寺西创明道堂、明德堂、熙光楼、仰止堂及号舍,祀王阳明,名水西精舍;嘉靖四十一年(1562),知府罗汝芳复于寺东建退省所、思默楼、怀德祠,易名水西书院,后以张居正禁讲学而废。万历十三年(1585)至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张尧文偕缙绅查铎、翟台重修。书院前后三次修志:初修于明代嘉靖年间贡安国;再修于万历年间萧之望;三修于清初左士望。论者以明人所修之志粗疏,至清人左士望之《水西志》三卷,始孚人意,称其“仿县志体,分门别类,附以诗文,则较旧志为差详焉”。按,左士望,字稚姜,博雅工诗文,鼎革后不应试,惟事著述,尝与修《泾县志》。兹就明代二种水西志言之:

嘉靖志,贡安国纂,不分卷。万历《宁国府志》卷九《学校》载:“嘉靖壬戌(1562),知府罗汝芳益增葺之。……详《水西精舍志》,贡安国辑。”然嘉庆《泾县志》卷二十六《艺文》则曰:“明嘉靖间贡安国有《水西精舍志》,名为志,实记也,且蹈袭邹东廓之记,窜易字句。今其文钱志节录于山川门水西山下,虽非全豹,可见一斑。”所谓钱志,即钱人麟所修乾隆《泾县志》。乾隆《泾县志》卷一《山·水西山》载:“水西精舍,详学校,并宣城贡安国志,记见下。”其下略载贡安国的《水西精舍记》:“水西山在赏溪之西,岩壑幽邃,下瞰溪流,三寺建焉。左白云山,右湖山,三峦并峙,而精舍一垄岿然居中。宝胜寺枕其左趾,浮屠在右。其下葛仙井,前为凌风台。水西、白云之间,曰崇庆寺。白云之麓,曰西方院。院外临溪而台曰刘遗民钓台。台北小桥曰潄玉桥,跨溪,可坐而憩。旧有要领亭,今废。循溪而入,有坞,深可二三里,曰水西坑,当崇庆寺之后,溪石可磴可步。溪中行数百步,曰溅玉亭,小洞幽闲,水珠下溅,旧尝建亭跨其上。洞水清沉,至今可玩。亭北两山之间,辟基宽广,是为秋霜阁之址。阁左旧又有云锦堂、锦照堂。坞窅而隘,数转始穷,乃有西峰庵,今废。西方院之左,旧有白云寺,多美茗,不种自生,唐人称白云茶院。后方塔而白,古称白塔清泉,以此寺后旧有东峰亭,山左小溪出焉。循溪而入,曰白云坑。湖山之坞,曰湖山。坑大视水西坑,而邃密过之。泉源涓涓从石罅出,坞外为桓公庙。”以乾隆《泾县志》不易见,故书于此。然自“水西精舍,详学校并宣城贡安国志,记见下”一语,则贡安国当有志,断非嘉庆《泾县志》所云“名为志,实记”。乾隆《泾县志》卷九《艺文·著述》亦明载:“《水西书院志》,贡安国辑。”况邹守益之记作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而贡安国之志当成于罗汝芳嘉靖四十一年(1562)修书院之后。其间建置不无差别,何能全“蹈袭邹东廓之记”?乾隆《泾县志》卷三下《水西精舍》条具载邹守益之《水西精舍记》可资为证,而清嘉庆年间儒者厌薄明人讲学之粗疏可知!贡安国,字玄略,号受轩,宁国府宣城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贡生,授湖口训导,升国子学录,出任东平知州。其为诸生时,即从邹守益、王畿、钱德洪等人讲学,而学宗伊川,尝主白鹿洞书院,归乡后主志学书院,颇受提学耿定向、知府罗汝芳礼重,为宣城讲学领袖人物。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贡安国另有《学觉窥豹》六卷。

万历志,萧之龙纂,不分卷。萧之龙生平不详。嘉庆《泾县志》卷十五《例仕》言其为泾县田中都人,崇祯初贡生,官至光禄寺署正。嘉庆《泾县志》卷二十六《艺文》称:“万历间萧之龙刻《水西志》,略不涉山川人物,仅录诗数十首文数篇而已。”当万历间,萧之龙不过一诸生,遽欲为堪称理学渊薮之水西修志,故不能免其草率。诗数十首,文数篇,则此志当亦不分卷。万历五年《宁国府志》著录贡安国《水西精舍志》,而不及此志。以此推论,此志若果修于万历年间,大约亦当在万历五年以后。

《紫阳书院集》一种

南直徽州府,程曾、方琚纂,四卷,佚

王守仁《阳明全书》卷七《紫阳书院集序》(乙亥)称:“豫章熊侯世芳之守徽也,既敷政其境内,乃大新紫阳书院,以明朱子之学,萃七校之秀,而躬教之。于是校士程曾氏采摭书院之兴废为集,而弁以白鹿之规,明政教也。来请予言,以谂多士。……兴废之故,程生之集备矣,又奚以予言为乎?”乙亥,即正德十年(1515)。按,明代徽州两所紫阳书院,一在婺源县,一在府城。府城之紫阳书院始于宋代嘉定十五年(1222)县令彭方所建之文公祠,后乃即祠建书院,理宗赐名为“紫阳”。此后屡经毁复,位置亦迁徙无常。明正德十四年(1519),知府张芹将书院迁建于紫阳山阿,所谓名实相符,而旧址皆废。“豫章熊世芳”所修缮之紫阳书院即此。顾清《东江家藏集》卷二十《紫阳书院集序》言:“新安郡守熊侯重作紫阳书院成,院之诸生程君师鲁……乃考诸紫阳遗文、朱子实纪以至金石之所刻、公牍之所具,凡关于斯院者,手编录之,分为四卷。又取宋以来儒先奠享之文,与夫序、启、铭、诗之类别为附录,以次其后,总名之曰《紫阳书院集》。将刻梓院中,而告于翰林修撰唐君守之。守之自书院而登名者也,间以示予,且传师鲁意属为之序。……熊侯名桂,字世芳,洪都新建人,今为山东布政司左参政。程君名曾,其字曰师鲁,力学慕古,不徇时名,所著述甚富,此盖其一云。”按,程曾为休宁人,余无考。《“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三收方琚,《明经书院录跋》云:“琚尝叼养紫阳书院,与程君师鲁手编成集,已刻梓矣。”则当时偕程曾编辑《紫阳书院集》者,另有方琚。据《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十五《科第》,方琚,字世良,入国子监,正德间中顺天乡试举人,官至福建兴化府通判。

《明经书院录》一种

南直婺源县,胡浚、余罃等,六卷,存

明经书院始建于元,在南直隶徽州府之婺源县。县北三十里,有地名考川,胡氏居焉。元至大年间(1308—1311),胡淀、胡澄捐赀建屋二百间,置田三百五十亩。知州黄惟中聘胡云峰掌教事,为请于朝,赐额曰“明经”,设山长一人,纳之于元朝官方教育体系中。元末,书院毁于兵。成化庚子(1480),胡云峰裔孙胡浚呈请合族重建,得到官方支持,“岁佥门役一人,以供其事”,后圯。万历甲申(1584),知县万国钦谕合族重建,玺卿潘士藻记。潘士藻《暗然堂遗集》卷四《重建明经书院记》载:“豫章万侯为我婺,以经术宣教化。……会胡之彦咸来言,愿以私财恢复旧制。……盖甲申(1584)五月初二日始事,八月二十六日落成。”按明经书院有录,始于正德年间。据《“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序跋集录》史部地理类专志载,台北市立图书馆藏“《明经书院录》六卷三册”,题为“程美等编,明正德十年刊嘉隆间增补本”,有汪玄锡、胡浚、潘珏、方琚等序跋,所署年月最早为正德九年甲戌(1514),最晚为丙子(1516)。由此可见,此录之编辑及刊刻,在正德十年乙亥(1515)前后。前引方琚《明经书院录跋》云:“琚尝叼养紫阳书院,与程君师鲁手编成集,已刻梓矣。今仰山先生又汇集明经书院,亦入刻。”据此,此录编者为“仰山先生”,即胡浚。汪玄锡《明经书院录序》亦云:“云峰氏明经书院毁于元季,至八世孙仰山先生濬谋复其旧,经营五十余年,始为大备。先生恐先德之弗彰,而念厥功之不易就也,乃出家藏文字,令门人余罃等采其有关于书院颠末者,录为一帙,命玄锡序之。”由此可见,此录乃胡浚命门人余罃等编辑。胡浚《明经书院录引》则言:“黄门汪天启、知县潘希玉、进士潘希和、教谕程时彦、举人余宗器从游书院,睹厥成功,乃相集其故实与诗文之有关于书院者以为录,凡六卷,示予,捐赀刻梓以传。”此数人者,殆即所谓诸门人,如余宗器即余罃。录成之后,大约续有增补,亦有续刻。万历十二年(1584),知县万国钦修缮书院后,书院录大概曾经重刻。婺源人潘士藻《暗然堂遗集》卷二《刻明经书院录序》云:“自有宋以我明,理学诸公身都大位,为世儒宗,聚徒讲道之所,不过曰精舍、山房而已,未有以书院赐额及其身存者,况云峰先生未通朝籍者哉!……知者惩往而戒来,于是溯开先之迹,叙建置之由,与后来弃异即同之颠末,并为斯录,与族人士共守之,以永葆睦协之好。意甚厚也,而予为申之以感与同人之义。”此录编纂者既为胡浚及其诸门人,而台湾藏版乃题为“程美等编”,则殊不可解。据民国《重修婺源县志》卷十五《选举》,程美,字希大,婺源龙山人,弘治十七年(1504)举人,罗山教谕。抑程美即胡濬《明经书院录引》所言之“教谕程时彦”?胡浚,字德渊,号仰山,成化十九年(1483)以《春秋》中应天乡试举人,历官崇阳知县、惠州府教授,著有《仰山家范》;余罃,字宗器,以《春秋》领乡荐,授广昌知县,有平濠功。时明经书院之所以聚集众多门人,殆以胡氏擅《春秋》,有《春秋》学之传统。

《二张书院录》一种

南直婺源县,张文化撰,不分卷,存

二张书院在徽州府婺源县游汀。宋末元初,张学龙及其侄张存中以儒学鸣,与胡云峰斯文契谊。成化庚子(1480),胡氏建书院以请祀典。张氏族人乃遂有援例请祀典立书院之举。正德十二年(1517),张氏嫡孙张荫请立“双贤书院”以祀张学龙、张存中二人。知府张芹、府通判署县事周勋赐额“二张书院”。然张荫随即逝世,书院有名而无实。嘉靖九年(1530),张荫之子张弧再请以己资建书院,置祀田以奉祀二祖,得允,据此,则书院之建在嘉靖年间而非正德年间。张弧(1499—1566),字志远,号苍谷,后来还曾为婺源紫阳书院捐田三十亩。洪垣曾有诗咏二张书院:“紫阳遗响未曾荒,心法相传有二张。谢客著书绳圣武,授徒讲学淑贤良。傲时尚宿文山恨,范我全删管子方。当路移文新庙貌,本来道脉自悠长。”此录为张弧之子张文化所辑。从万历十七年(1589)起,张文化主书院祀事,至万历二十七年(1599)止。此录殆其间所辑。录不分卷,多载张氏诸人传记、书院及立嫡奉祀公移、诗文,末附二张集补。此录现存,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

《柳溪书院志》一种

南直休宁,汪尚和纂,二卷,佚

弘治《徽州府志》(1502年编)卷五载:“柳溪书院。柳溪本在邑(休宁)西门外。元季养晦先生汪洗自柳溪迁居邑南川。国朝,其六世孙尚和筑书室,中奉先世遗墨,讲学于此,名曰柳溪书院,示不忘本也。宗人按察副使舜民记。”汪舜民《静轩先生文集》卷十《柳溪书院记》云:“柳溪书院者,休宁川宗侄尚和讲学之处也。……其祖存志翁学行尤粹,尝建思亲亭。没既十年余,尚和讲学亭中。一夕梦翁以诗诏之,有此地迁居有柳溪之句,既觉,奉以告其伯父分轩处士及其父维则处士,重葺斯亭,增以室屋,四旁植柳,中藏先世遗书若干卷,请篁墩程内翰题其楣曰柳溪书院,示不忘本也。养亲暇则与族之后进相就讨论,维则处士复置田若干亩,以给学者。尚和欲为久远计,乃以记见属。”汪舜民《静轩集》正德六年(1511)张鹏刻本既载此记文,则书院之建,当在正德六年之前,而此志所撰年代,也大约在正德年间。明人书目有以《柳溪书院志》为“汪尚”所纂者。朱睦《万卷堂书目》卷二《杂志》载:“《柳溪书院志》,二卷,汪尚。”“汪尚”当为“汪尚和”之误。康熙《休宁县志》卷六《学林》载:“汪尚和,字节夫,孝友曲至,不干禄仕,有志理学,简求身心,尝游甘泉、阳明、泾野诸公之门,所著有《紫峰家训》《畜德录》《紫阳道脉录》四卷。”吕柟《泾野先生文集》(嘉靖三十四年刻本)卷五《紫阳道脉录序》载:“休宁人汪尚和年已五十余,常数及予门。一日出所辑朱夫子授受诸贤名姓行实一帙,曰《道脉录》,谓予曰:‘尚和亦尝从学于阳明王先生。先生讲知行合一之义,切中时学浮泛之病。顾学者听之不审,传之太过,遂至于贬吾朱夫子焉。尚和是以深痛之,仿《伊洛渊源》,有是录也,使天下后世知朱夫子与一时门弟子问答者固非若今之论矣。’”王阳明与汪尚和亦有赠和之作,如《题岁寒亭赠汪尚和》诗。然汪尚和虽从学王阳明,与闻知行合一之旨,所著《紫阳道脉录》则与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对垒。

《虞山书院志》二种

南直苏州府常熟县,嘉靖志,万历志。

虞山书院在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常熟县于宋代有文学书院,祀孔子门人言游,至明宣德、正统间,易名学道书院;嘉靖乙丑(1565),知县王叔杲重建书院,复改名文学书院;万历三十四年(1606),常熟知县耿橘重建,始以地为名,称虞山书院,祀伏羲以下圣贤若干人,约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于此,为东林讲学之重镇。按虞山书院有志两种,为嘉靖年间钱璠志、万历年间张鼐志。兹分述如下:

嘉靖志,钱璠纂,卷数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钱璠,《虞山书院志》。[一]别本有注文云,字国用,常熟人,仁夫子,正德己卯(1519)举人,云南府通判。”康熙《常熟县志》卷二十三《艺文》载:“《虞山书院志》,……钱璠著。”同书卷十七:“钱璠,字国用,正德己卯顺天中式,初任奉化县。……在任六年,……以奉化志疏略混淆,乃稽核订正,去取精严,有俾风化。暇日留心书史,以资仕学。擢云南府通判,致仕。所著有《五经旁注》《古文会编》《诗义释义》。”考光绪《奉化县志》,钱璠于嘉靖十二年(1533)任奉化知县。据此,钱璠生平主要活动,当在嘉靖年间,此志之编辑亦当在嘉靖年间。然而,万历年间虞山书院修志,却全不见钱璠纂志之痕迹,抑当时修志诸人未见此志?然书院于正德及嘉靖初年以“学道”为名,万历年间始以“虞山”为名,而此志何以名“《虞山书院志》”?抑黄虞稷等为改其题名?

万历志,耿橘修,张鼐等纂,十卷本、十五卷本。万历《虞山书院志》有两种版本,为十五卷本、十卷本。天津图书馆《(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备载两种版本:“《虞山书院志》,十五卷,明耿庭怀修,陆化熙等编,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虞山严柟刻本,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虞山书院志》,十卷,明张鼐等撰,明万历刻本,南京图书馆。”十五卷本题为耿庭怀修、陆化熙纂。耿庭怀即耿橘,号蓝阳,直隶献县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至三十五年(1607)任常熟知县,尝辑《常熟县水利全书》十二卷。光绪《常昭合志稿》卷十四《学校》载:“三十四年知县耿橘重修,更名为虞山书院,撰《虞山书院志》十五卷。”陆化熙为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然而,后来整理出版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载:“《虞山书院志》,十五卷,明张鼐等撰,明万历刻本,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则又题为“张鼐”所纂。张鼐(1579—?)[58],字世调,一字侗初,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擅诗文,小品文极精致,曾讲学于虞山书院。祁承《澹生堂书目》载“《虞山书院志》,六册,十五卷,孙慎行编”,则似乎又以“孙慎行”为作者。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志作者标榜甚多,究竟纂集者为何人?检阅中国历代书院志影印南京图书馆明万历年间刻本,此志作十卷,分地胜、古迹、建置、先贤、祀典、宗像、院规、文移、官师、书籍、什器、树艺、院田、会语、艺文十五目,有孙慎行、张以诚序。各卷下参与编修姓氏众多:大抵裁阅者为孙慎行,参阅者为张鼐,校梓者为严柟,校阅者合各卷计有三十六人之多,而陆化熙亦列名其间。若卷四《院规》则题“知县耿橘具草,教谕黄家谋编次。训导化大顺、朱朝选抄录。”卷七《会语志·官师》则题“属吏耿橘录”。张鼐《宝日堂初集》卷六《与耿蓝阳书》言:“书院志序,舟中仅成章耳。中间详论道脉开塞者,以此志非一方之书,且门下作者,意原在学问大同处也。云物符应,叙中言之而不得详,盖此须属大老笔传信。吾辈年少言轻,世人将视为点缀文具耳。院规叙,敢再一发明数语附上。”同书卷十一复收录十五篇《志叙》,则《虞山书院志》诸志前所谓“张鼐曰”者。据此推论,万历《虞山书院志》之编纂系一集体大工程:主修者耿橘,汇辑者则诸生参与讲学者如陆化熙等人,孙慎行大约即张鼐所称适合为志作序的“大老”,而张鼐居发凡起例之功。故张以诚序中亦仅言:“诸友虑其或湮,为志志之。”此志编纂之始,当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前,初刻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严柟,作十五卷;后续刻者合十五卷为十卷,即今所谓“万历刻本”者,而十五目及十五篇志叙则隐然透露其初十五卷之本来面目。

《东林志草》一种

南直无锡县,刘元珍纂,卷数不详,佚

明代东林书院,为人指为党人之渊薮,最为有名。书院始创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高攀龙等讲学其中,一时东林讲学誉满天下。书院有志四种,始修于明刘元珍,再修于清康熙年间严珏,而三修于康熙年间高攀龙之侄高世泰,四修于雍正初年高氏后人高嶐等。其始末民国《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言之甚详:“《东林书院志》二十二卷,清雍正初年修乾隆间刊本。清无锡高隆[嶐]等辑,许献重修。明季东林震撼朝局,而其发源之地,则为无锡东林书院。顾东林书院志自明万历迄清雍正,作者有四,而皆传世甚鲜。创始者为刘元珍,其书成于明万历甲寅(1614),惜属稿未梓。明末严珏因雠订刘氏原稿,附益成志二卷,附东林辨既或见,凡三卷。清康熙己酉(1669),攀龙从子世泰辑为数卷,亦未刊订。雍正中世泰孙山隆[当为嶐之误]等又增辑之,广为建置一卷,院规一卷,会语一卷,列卷六卷,祀典一卷,公移一卷,文翰四卷,典守一卷,著述一卷,轶事二卷,至乾隆间邑人许献重为增修,体例如旧,前有乾隆十一年任兰枝、乾隆元年赵国麟、雍正元十年刁承祖、张师载等序、自序、总目、凡例,于是东林之志始完备。自乾隆重修之后,嗣响无人,既雍正乾隆本,亦渐稀觏,殆以当时列于禁书,遂乏传本,加以讲学者继起无人,驯至中辍。光绪中虽曾有翻刻之本,然流传亦不甚广也。”严珏修志,即以刘志为底本。严珏《东林志序》:“万历中载,邑先辈顾端文公泾阳先生属刘本孺先生撰东林志,而高忠宪公景逸先生为之序。时方属稿,未梓,且谋始则备,未及兴废大都也。余小子珏……因为雠订原稿,附益成书。”今严珏志二卷暨雍正时所纂之志存,而刘元珍初修之志稿已佚。按,刘元珍,字伯先,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与顾宪成等东林讲学,学者称本孺先生。雍正《东林书院志》卷八《列传二·刘本孺先生传》附许献按语说:“会顾泾阳先生倡复东林书院,先生实捐赀筑讲舍……既而泾阳遂属志于先生,甲寅(1614)先生志成,景逸先生为之序其所以志,而先生自序复大阐一时明善同人之旨,厥功伟矣……皆实录也,惜先生原志以未付梓,遂令后之学者无从得见。”则此志有高攀龙序、自序。高攀龙序云:“顾泾阳先生始率同志谋诸当道而一新之,又属志于刘伯先。伯先志成,以谂于予曰:‘请言所以志!’……今夫东林之志汇矣。堂室则志,什器则志,图书则志。”[59]又,刘元珍自序中自署“东林居士”。

附录:明代书院志一览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原载《明清书院文献与书院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7年8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