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测图: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

数字测图: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这种方式下,二进制数“1”仅仅是简单地填补了这个位置,并不能校验数据传输正确与否,它的存在并无实际意义。接收端没有发出请求发送的信息,全站仪送出的数据,接收端不会接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数字测图: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保证

2.2.1 全站仪数据传输

全站仪数据传输即全站仪数据通信,是指全站仪与计算机或PDA之间经通信线路而进行的数据交换。目前,全站仪与计算机通信主要是利用全站仪的输出接口,通过通信电缆直接将全站仪内存中的数据文件传送至计算机,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坐标数据和编码库数据直接装入全站仪内存中。全站仪数据传输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全站仪配套数据传输软件进行数据传输、转换; 二是利用计算机微软自带的同步软件 (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此种方法可以将全站仪存储的原始数据传输出来。另外,南方CASS成图软件里面有“读取全站仪数据”模块,可以将拓普康、尼康等很多种全站仪内存中的数据直接转换成坐标数据 (南方CASS成图软件使用的坐标数据文件* .dat格式是: 点号,代码,Y坐标,X坐标,Z坐标)。

在全站仪数据传输前,首先打开RS.232C串口,用数据线连接好全站仪和计算机,设置通信参数 (全站仪和计算机中参数必须一致),根据需要选择数据格式进行传输。

1. 通讯参数设置

全站仪通信参数的设置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 波特率

波特率表示数据传输速度的快慢,用位/秒 (b/s) 表示,即每秒钟传输数据的位数(bit)。

例: 如果数据传送的速度为480个字符/s,而每个字符又包含10位 (起始位1位,数据位7位,校验位1位,停止位1位),则波特率为4800b/s。

常见的波特率有2400b/s、4800b/s、9600b/s和19200b/s等。目前全站仪通讯中常采用4800b/s以上。

2) 数据位

数据位是指单向传输数据的位数,数据代码通常使用ASCII码,一般用7位或8位。

3) 校验位

数据通信中,数据信号难免会遇到各种干扰。因此,发送单元发出的信息到接收单元时可能就会出现差错,尽管其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很小。但一旦出现差错,所产生的影响则可能是巨大的。既然无法避免传输的差错,就得设法检测出这种差错,从而克服它们。

校验位,又称奇偶校验位,是指数据传输时接在每个7位二进制数据信息后面发送的第8位,它是一种检查传输数据正确与否的方法,即将1个二进制数 (校验位) 加到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串后,让所有二进制数 (包含校验位) 的总和总保持是奇数或偶数,以便在接收单元检核传输的数据是否有误,校验位通常有以下五种校验方式:

(1) NONE (无校验): 这种方式规定发送数据信息时,不使用校验位。这样就使原来校验位所占用的第8位成为可选用的位,这种方法通常用来传送内8位二进制数 (面不是7位ASCII码数据) 组成的数据信息。这时,数据信息就占用了原来由校验位使用的位置。

(2) EVEN (偶校验):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它规定校验位的值与前面而所传输的二进制数据信息有关,并且应使校验位和7位二进制数据信息中“1”的总和总为偶数。换言之,如果二进制数据信息中“1”的总数是偶数,则校验位为“0”; 如果二进制数据信息中“1”的总数是奇数,则校验位是“1”。

(3) ODD (奇校验): 这种方法规定校验位的值与它所伴随的二进制数据信息有关,并且应使校验位和7位二进制数据信息中“1”的总和总为奇数,也就是说,如果数据信息中所有的二进制数“1”的总数是偶数,则校验位为“1”; 如果所有二进制数“1”的总数是奇数,则校验位是“0”。

(4) MARK (标记校验): 这种方法规定校验位总是二进制数“1”,而与所传输的数据信息无关。因此,这种方式下,二进制数“1”仅仅是简单地填补了这个位置,并不能校验数据传输正确与否,它的存在并无实际意义。

(5) SPACE (空号校验): 这种方法规定校验位总是二进制数“0”,它也只是简单地填补位置,虽有校验位存在,但并不用来做传送质量的检验,其存在也无实际意义。

在全站仪的通信中,一般采用前三种校验方式,占一位,用N或E或O表示 (分别代表NONE、EVEN和ODD。

例: 若规定数据校验方式为奇校验,则字母A和数字4的数据信息应表示为11000001和00110100。

4) 停止位

在校验位之后再设置一位或二位停止位,用来表示传输字符的结束。

有的全站仪还规定了自己的发送与接收端间的应答信息。接收端没有发出请求发送的信息,全站仪送出的数据,接收端不会接收,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只有全站仪与计算机 (或其他设备如PDA等) 两端设置的参数一致,才能实现正确的通信。

注意: 在通讯参数设置时,一般数据位、检校位、停止位三个参数的数字加起来等于9。

2. 全站仪数据传输

全站仪数据传输主要包括下载数据 (即将全站仪上存储的数据下载到计算机或手簿中) 和上传数据 (将计算机上或手簿中的数据上传至全站仪中,部分全站仪品牌有此功能) 两种功能,其中最常用的是数据下载功能。数据下载的步骤是:

1) 仪器连接

操作者将全站仪安置好,用专配的数据线将全站仪和计算机连接 (若使用笔记本电脑,常需数据转换接口线)。

2) 通讯参数设置

打开全站仪和计算机 (或手簿) 及计算机软件平台 (有些全站仪需要打开专配传输软件),进行通讯参数设置。

3) 数据传输

在参数设置好后,进行数据传输。

注意: 若计算机上出现乱码,重新检查全站仪和计算机参数; 若没有数据传出,则检查数据线和数据线接口。

2.2.2 GPS-RTK数据传输

GPS-RTK数据通信是接收机或电子手簿与计算机之间经通信线路而进行的数据交换,其数据传输的原理与全站仪的数据传输相同。目前,下载数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利用同步软件的专用程序进行操作,二是利用Microsoft Active Sync的同步数据传输软件。

1. 利用同步软件的专用程序进行操作

在GPS-RTK数据传输前,首先在手簿里进行数据导出,导出需要的数据格式文件,之后,进行连接、复制导出文件。(www.xing528.com)

(1) 数据导出。在“项目信息”中选择“记录点库”,选择“导出数据”,对导出数据文件进行命名和格式选择,导出数据。

(2) 用数据线将手簿和计算机连接。

(3) 直接复制出导出数据的文件夹。

2. 利用Microsoft Active Sync的同步数据传输软件通过USB口进行数据传输

(1) 在计算机上安装连接程序。在中海达软件光盘的“工具”文件夹里选择“连接程序”,再选择里面“Active Sync”文件夹里“MSASYNC41.EXE”文件,双击此文件,按步骤提示进行安装连接程序。

如果是GIS+手簿第一次在这个电脑上使用,在插上手簿的USB后,系统会提示安装硬件驱动,我们在中海达光盘里“驱动程序”文件夹下选择“GIS手持机驱动”,将驱动程序安装上即可。

(2) 仪器连接。将数据线一端连接到打开的手簿上,另一端与电脑USB口进行连接(也可串口连接)。

(3) 选择导出文件。连接好后,计算机上连接程序就会自动启动,取消“建立合作关系”,点击“浏览”,打开“Nand Flash”文件夹 (这是手簿的存储卡) 里“Project”文件夹下的“Road”文件夹,再点击里面的“Points”文件夹,找到我们刚才导出的文件,复制到电脑上,数据传输完毕。

2.2.3 全站仪数据传输与GPS-RTK数据传输演示

1. 全站仪数据传输

下面以拓普康GTS-335N全站仪数据传输为例,演示全站仪数据传输的一般步骤。

1) 全站仪通讯参数设置

把全站仪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连接好全站仪和计算机,打开全站仪进入测量界面,按菜单键【MENU】,选择“存储管理” (按【F3】键),屏幕显示如图2.36所示,选择“数据通讯”(按【F1】键) 屏幕显示如图2.37所示,选择“通讯参数”(按【F3】键)出现如图2.38所示,分别对“通讯协议”、“波特率”、“字符长和检校位”及“停止位”进行设置 (图2.39)。

图2.36 存储管理初始界面

图2.37 数据传输界面

图2.38 通讯参数设置界面1

图2.39 通讯参数设置界面2

2) 数据下载

在通讯参数设置完成后,在全站仪“数据通讯”屏幕下选择“发送数据”,如图2.40所示,选择需要发送的数据,选择数据文件回车,显示如图2.41所示。在计算机上准备好接收数据,在询问对话框界面选择“是”(点击【F3】键),数据开始传输。

图2.40 选择发送数据文件界面

图2.41 选择发送数据类型界面

若需要在南方CASS平台中传输,在完成上述两步骤后,打开南方CASS软件,执行“数据”→“读取全站仪数据”命令,弹出如图2.42所示的“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在对话框中选择仪器型号、通信口 (端口)、选择与全站仪设置相同的波特率、检校位、数据位和停止位,选择“联机”复选框; 单击“选择文件”按钮,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选择“保存路径”和输入文件名。单击“转换”按钮,弹出如图2.43所示的对话框,操作全站仪发送数据,然后在计算机上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数据保存到设置的.dat文件中。在南方CASS软件的命令框中显示“转换完成”时,代表数据已经传输、转换完毕,关闭全站仪电源,断开连接,数据传输操作完毕。

2.42 南方CASS软件下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界面

2.43 计算机等待全站仪信号提示对话框

2.GPS-RTK数据传输

下面以中海达GPS-RTK为例,演示数据传输过程。

1) 打开项目数据

用数据线将手簿和计算机连接好,打开手簿,在首页中打开“项目”,在“项目信息”里点击“记录点库”,就可以看到我们所测碎部点的信息,手簿屏幕显示如图2.44所示,点击右下角数据导出按钮,手簿屏幕显示如图2.45所示。

2) 数据导出

在如图2.45所示的屏幕中,选择导出数据的文件夹名字及导出数据文件的格式。在文件名的空白处点击,起个文件名,再选择导出文件的格式 (如在南方CASS平台下绘制地形图,可直接选择南方CASS的dat格式),然后点击“确定”即可。

3) 连接手簿与于计算机

将手簿打开后与电脑连接,连接成功时,在计算机中“我的电脑”里的显示如图2.46所示。

图2.44 记录点库界面

图2.45 选择导出文件及类型界面

图2.46 GPS-RTK手簿与计算机连接成功界面

4) 复制出导出的文件

在计算机文件路径下找到当天的项目文件夹,将里面的point文件夹内的文件复制出来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