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1944:腾冲之围历史照片

1944:腾冲之围历史照片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照片为日本朝日新闻社从军记者野村正男拍摄于1943年2月。此为演习中的日军第148联队炮兵队,队长为成合盛大尉。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步兵的单兵装备情况,布衣草鞋,打绑腿,肩扛国造“中正式”步枪。37.正在遭受美军战机轰炸的腾冲东城墙中段。此为在同一拍摄位置连续拍摄的三张照片,可见城门左右两侧已出现两处豁口。照片为1944年8月21日拍摄。39.远征军火焰喷射器射手,正在焚烧腾冲城南城墙下的一处路障。

1944:腾冲之围历史照片

1.1944年我军反攻前,美军飞机从空中航拍的腾冲全景。画面纵深方向为西,城东北为饮马水河,城西为大盈江。

2.大战前,在腾冲城南门外的云南省主席龙云铜像孑然而立。在其身后的城门洞前,日军已构筑了坚固堡垒

3.沦陷时腾冲城南和顺乡十字街的集市。照片为日本朝日新闻社从军记者野村正男拍摄于1943年2月。

4.在两年对峙阶段,日军多次集结重兵“扫荡”我腾北游击武装和抗日政权,将防线推进到了高黎贡山麓。此为设在冷水沟的日军148联队第2大队第4中队(荻岛队)步哨。

5.腾冲城周边,有来凤山、飞凤山、宝峰山等高地拱卫,这是腾冲城外某高地上的日军步哨。

6.在险峻的高黎贡山中,驻防日军兵力分散,小部队之间常常以旗语进行联络。

7.大战在即,苦于兵力不足的日军,只能用埋设竹签地雷等方式,加强怒江正面防御。

8.日军在腾冲城北蜚凤山上劈柴以备军需。远处连绵的山峦为高黎贡山脉。

9.设在高黎贡山顶据点的日军机枪阵地。照片拍摄于1943年3月。

10.九二式重机枪为日军步兵主要杀伤火力,以30发弹链供弹,最高射速每分钟450发。

11.四一式山炮为日军步兵联队配属火炮,每联队装备4门,口径75毫米。此为演习中的日军第148联队炮兵队,队长为成合盛大尉。右前为日军以一米测距机观测弹着点。

12.1943年2月,日军对我腾北游击部队实施“扫荡”作战。即便在春秋季节,怒江河谷闷热不堪,高黎贡山巅亦常常积雪。

13.1943年2月,在“扫荡”我腾北游击部队行动中,行进在高黎贡山巅小路的日军第56师团一部。

14.侵占腾冲期间,日军经常组织师团、联队等不同规模的各种实战演习。图为演习间隙日军指挥官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第56师团参谋长黑川邦辅大佐、第56师团长松山祐山中将、第146联队长今冈宗四郎大佐及师团司令部参谋袴田金作中佐。黑川与袴田在我军反攻前因飞机失事,坠毙于缅甸。

15.1943年10月“甲号讨伐”后,日军第148联队推进至高黎贡山垭口设防。图为第56师团长松山祐山中将视察北斋公房日军守备队。

16.我军反攻腾冲时,担任日军“腾越守备队”队长的藏重康美大佐(图为其任中佐时留影),于1944年8月13日在我飞机轰炸东城门时被击毙。

17.远征军第53军系徒步从湖南开赴云南加入远征军序列的,1944年4月3日该部乘汽车开赴怒江前线。官兵们以当时流行的方式伸出大拇指向拍照的美军照相兵示意:“顶好!”

18.准备开赴怒江前线的第53军第116师。车上携带的汽油桶,是为前线工兵在怒江上架设浮桥所用。

19.集结准备开赴怒江前线的第53军第116师。照片真实记录了当时步兵的单兵装备情况,布衣草鞋,打绑腿,肩扛国造“中正式”步枪。鞋子对于准备翻越高黎贡山的官兵极为重要,有的官兵预备了多双草鞋和布鞋

20.当时远征军部队有很多未成年的“娃娃兵”,这是抗战后期兵员不足任意抓丁充数所导致。左侧这位身背两只水壶的,应是营连长的勤务兵。

21.在怒江东岸,一位身背M1卡宾枪的美军士兵正与一位背斗笠的中国士兵注视着前方被硝烟遮蔽的战场。

22.渡越怒江后,我军向高黎贡山日军前沿据点发起攻击。

23.美军联络组官兵正赶着驮马向高黎贡山顶艰难地攀援前进,背斗笠者为中国士兵。战时,美军成立了野战司令部配合我军行动,远征军集团军、军、师、团均配设有6—20名美军官兵,并协助我军开设野战医院。

24.占据高黎贡山日军前沿阵地后的我军步哨。

25.日军在高黎贡山修筑的野战工事。日军第56师团士兵中很多系日本北九州矿工出身,修筑工事时丝毫不马虎。

26.腾冲游击战时期的预2师师长顾葆裕。左侧是其卫兵,右侧是顾收养的义子、时任腾冲县政府粮政科长陈竹铭的儿子陈炜。他们胸前佩戴的胸标上“介明”二字,为预2师代号,系从师长顾葆裕(字介侯),副师长洪行(字明达)姓名中各取一字组成。

27.第20集团军参谋长刘召东(右一)、参谋处长张纯(右三)在绸缪反攻战事。(晏欢供图)

28.第198师师长叶佩高指挥该师攻击高黎贡山北斋公房。

29.新39师师长洪行(左二)正与参谋一起筹划对红木树攻击。(晏欢供图)

30.轰炸腾冲后返航的美军第14航空队B-25轰炸机,机腹下为浓烟滚滚的腾冲城,轰炸位置为腾冲西城及南门外一线。

31.1944年7月23日,第53军美军顾问组长斯多德(左一)正通过翻译向一位中国士兵讲解发烟弹及信号枪(中国士兵身背)的使用方法。

32.1944年7月26日,美军记者拍摄的日军用石板与原木加固的堑壕,为我军攻占的来凤山白塔下的日军工事内景。

33.1944年7月26日,美军出动大批B-25中型轰炸机轰炸腾冲,日方记录为57架次。图为在城东飞凤山高地观察轰炸效果的远征军军官。

34.1944年7月26日,腾冲城外西北角拐角楼村被我军攻占的一处民居。右侧挑担者,应是一个送饭的给养兵。

35.1944年8月1日,在腾冲城外西北角的拐角楼,远征军士兵用美式“巴祖卡”火箭筒对据守村落的日军进行攻击。

36.1944年8月3日,在腾冲城南来凤山下准备向城内发射的远征军重迫击炮。此炮口径为150毫米,为重迫击炮第2团的装备。

37.正在遭受美军战机轰炸的腾冲东城墙中段。此为在同一拍摄位置连续拍摄的三张照片,可见城门左右两侧已出现两处豁口。远处背景中的圆锥状山头,是一座小火山,当地人称打鹰山,曾被思乡心切的日军称为“小富士山”。

38.在腾冲西城墙附近的一处民居的地下室,远征军借用美军联络组的通信器材进行联络。照片为1944年8月21日拍摄。

39.远征军火焰喷射器射手,正在焚烧腾冲城南城墙下的一处路障(系事后摆拍照片)。

40.沿着南门外大街攻击前进的远征军士兵。(www.xing528.com)

41.沿南门街西侧店铺搜索前进中的远征军攻击小队。

42.攻入腾冲街巷内的远征军士兵。

43.依托房屋墙院与日军展开巷战的远征军士兵,最左侧的机枪手操作着捷克式ZB-26轻机枪。

44.1944年8月25日,在腾冲南城墙上某处,远征军进攻部队正在向日军阵地发射82毫米迫击炮。右边可见一门美式37毫米战车防御炮也被推上了前沿阵地。(晏欢供图)

45.1944年8月25日,远征军部队在已经攻占的腾冲南城墙上,向龟缩进城内的日军发射82毫米迫击炮。士兵们蹲下以减少声浪对耳朵的震动。(晏欢供图)

46.1944年8月25日,腾冲城南门附近的一段城墙是攻城战斗的目标。云南省主席龙云的纪念雕像就竖立在其前方,炮火将塑像严重损毁。(晏欢供图)

47.1944年9月上旬,第116师第348团进攻文庙附近战斗中,一名日军操机枪一挺据守此铜钟内顽抗,被该团以枪炮齐射震毙于内。

48.空袭腾冲的美军战机亦时有发生故障坠落的情况。图为一架坠毁的L-5飞机,此机乘员2人,负责空地作战联络。照片拍摄时间为1944年9月4日。

49.攻击腾冲日军阵地时,因故障在城西坠毁的一架美军P-40战机,美军机师正在查看飞机残骸,右侧为两名中国士兵。拍摄时间为1944年9月4日。

50.1944年9月5日,在腾冲城内废墟上跃进的远征军攻击小队。可见前面的士兵持上了刺刀的步枪,后面两位士兵分别端着捷克式轻机枪(中)及美式“汤姆逊冲锋枪

51.1944年9月14日,第53军军长周福成(前左二)、第116师师长赵镇藩(前左三持电话者)与美军顾问组长斯多德(前左一),在一处高地俯瞰被战火包围的腾冲。(晏欢供图)

52.美军顾问在翻译协助下审讯日军俘虏,看起来日俘比较合作。照片为1944年9月8日拍摄,判断为覆灭前主动逃出城外向我军投降者。

53.1944年9月14日,在巷战中击毙两名日军、缴获一面日本太阳旗的远征军士兵。

54.1944年9月14日,远征军军官与美军顾问一起打量着一具日军残骸。这名日军伤员因无法运送救治,躺在担架上死去,尸体已经腐败成一副骨架。

55.1944年9月14日,腾冲城内最后一股日军从东城墙缺口溃逃,这是我军在城外郊野抓获的日军战俘和汉奸。

56.1944年9月14日,躺在腾冲街巷内等待后送救治的远征军伤兵。在战斗中,美军军医协助中国军队开设了野战医院,战场救护工作甚为得力

57.在攻打腾冲的战斗中,一名伤员被用担架抬下来。他们通过的由巨石砌成的城墙已被攻下,而城内的战斗还在继续。(晏欢供图)

58.一名远征军士兵在攻打腾冲城的战斗中负重伤,他的生命被神话般的“干血浆袋”拯救。经过输血后,美军军医为他做了手术。(晏欢供图)

59.1944年9月15日,腾冲。美军军医正在救治远征军伤员。(晏欢供图)

60.1944年9月15日,在腾冲的一处距离战火很近的街道上,远征军官兵正在修理一门野战炮。(晏欢供图)

61.1944年9月15日,腾冲日军覆灭次日,在城内南门街附近的一处民居院落内打扫战场的远征军士兵,镜头前可见多具日军尸体。

62.1944年9月15日,攻克腾冲次日,军民收敛掩埋散布城内的日军尸体。图中右侧的孩子,看样子不过十岁。

63.1944年9月15日,远征军与美军在城内北门街附近废墟打扫战场。(晏欢供图)

64.1944年9月15日,远征军收复腾冲后,一群地方官员正在家园尽毁的城市废墟上视察。(晏欢供图)

65.第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将军和部将在腾冲来凤山庆祝胜利。右起:第198师师长刘金奎、第36师师长李志鹏、第54军军长阙汉骞、霍揆彰、第53军军长周福成、第116师师长赵镇藩、第130师师长王理寰,最左侧一人不详。(晏欢供图)

66.主图为腾冲城西门城墙附近战壕内被日军杀害的朝鲜籍慰安妇尸体。右下角小图为在城内东北李家巷内一处民居内被日军杀害的朝鲜籍慰安妇尸体。

67.被我军击毙在腾冲城东北苗圃园内的日军尸体,前面挎望远镜、着军靴者应为军官。照片拍摄于腾冲被攻克后两天(1944年9月16日)。

68.腾冲之战,我军共俘获日军53名,此为俘虏一部。从相貌来看,其中还有部分印缅籍人。照片为1944年9月16日拍摄。

69.我军作战期间,将所缴获的日军战利品举办展览,以鼓舞士气,激发民众胜利信心。

70.一位美军少校正在整理缴获的日军枪械,前面第一挺机枪型号不详,后面几挺为当时日军标配九六式轻机枪,每步兵中队装备9挺。

71.一位美军少校扶着我军缴获的日军迫击炮。这张照片的动人之处,是美军军官身后那位戴着当地独特的头饰、腕戴手镯,正好奇地打量镜头的腾冲女子深邃的眼神。

72.在一处院落内好奇地围观日军战利品的当地老人和儿童。远处,一位远征军军人在仔细查看被缴获后悬挂在墙上的日军太阳旗上的文字。

73.日军有在随身携带的太阳旗上记录征战经历以做纪念的习惯。在这面旗上,清楚地记载了日军1942年5月11日侵占腾冲,1943年10月对我腾北游击部队实施“甲号讨伐”作战,占领高黎贡山,突破怒江峡谷的过程,堪称所在部队的战斗简史。

74.我军在高黎贡山冷水沟战斗中缴获的日军九六式轻机枪,是其南部十一年式(俗称“歪把子”)轻机枪的换代装备。因“歪把子”特殊的“漏斗式”弹仓供弹速度慢,且易发生故障,日军遂借鉴让其羡慕不已的我军捷克式轻机枪,改为以30发弹匣供弹,并增设了冲锋时使用的小提梁。但在机枪上装刺刀,是日军的一大特色。

75.我军在腾冲战斗中缴获的日军注射针剂。

76.我军攻克腾冲后,在城北草坝街举行了战利品展览。被俘的18名慰安妇与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成了观者议论纷纷的新鲜事物。这些神情迷茫的女人并不知道,她们的新生开始了。

77.这是攻克腾冲后,从南城门上向下拍摄的情景,图中左前可见被打掉了头和一条腿的龙云铜像,正前方街区当地人称为“官厅角”,远景为1944年7月27日攻克的来凤山。夺占来凤山后,美英两国统帅均致电蒋介石表示祝贺,并为有功将领预2师师长顾葆裕、副师长彭劢等颁发了荣誉军团勋章。

78.抗战史上,腾冲为最典型的“焦土抗战”之地。这是攻克腾冲后,城内北门街西侧遭破坏的情景,如今这里已经被建成为城内夜景最美丽的步行街。

79.我军攻克腾冲一个月后,腾冲西门外的一处小集市。相对于一片焦土的城内,这里的损毁情况相对较轻。照片为1944年10月11日拍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