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寨之战后,预2师即转移到腾东北,在界头、瓦甸、曲石、固东、顺江一带,沿龙川江、灰窑江设防。该师第5团杨文榜部在灰窑桥、向阳桥布防,团部驻江苴大鱼塘;第4团吴心庄部驻固东沿茏苁山、响水沟设防;师长顾葆裕、副师长洪行、参谋长彭劢及师直属部队驻界头街。
6月5日,副师长洪行到江苴街,邀集地方士绅成立了腾冲临时县务委员会,推举刘楚湘、张问德、徐宗穉、谢树楷、李嘉祜、寸时久、李鸿美、封维德、刘福铭、刘绍和、李自洪、杨登荣、江如溱为委员;刘楚湘为主任委员,封维德兼任秘书长,段志富为壮丁大队长,执行县务。[1]
为了促成此次会议,预2师将领煞费苦心。本来会议拟于3日召开,副师长洪行闻知赵宝贤、封维德等人家眷尚未疏散,允以延期开会,3日当晚于大平地致函封维德,恳切陈词相邀:
少藩参议:[2]
国军不武,坐视腾越沦没,其遭害民众,莫非我黄帝子孙。午夜思此,通宵不眠。亟思有以善其后也!台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登高呼应,从者如流。窃思此次大会结果,收效必宏——地方自治机构,民众游击武力,国军反攻基础,胥肇基于此矣——不图召集通知既出,大会将开之时,阁下以家事牵,遂不果行。行之满腔热望,原应阁下商洽,故不避艰苦,放弃自身抗战重任,候教于诸公之前,于今热忱,将至消沉!
阁下固实以家事牵矣,弟恐间有意志薄弱者,将以此为“强敌压境,国军或不胜,免累家小,藉词规避,以图自全”以测阁下,转相效尤。大会无法召集,贻笑柄也。行固知阁下深明大义矣,然阁下何以自解!故行暂停杨家寨以待阁下,始开此会。否则于无可如何之时,行将东渡矣。取舍行藏,亟盼明教。顺祝
时安!并候阖府
洪行
六(月)三(日)于大平地军次[3]
会后不久,临时县务委员会的士绅们见证了第一次入缅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遗体返国入境这一悲壮事件。
据资料,戴安澜是5月18日从缅甸撤退途中,在抹谷公路西南侧森林中与日军发生遭遇战,中弹负重伤,于5月26日光荣殉国。[4]6月上旬,200师官兵护送其遗体越过中缅界河红蚌河进入国境,经由莲山设治局[5]所辖芒允、太平街、新城等地进入腾冲境。由于此时腾冲城区已被日军占领,官兵们又护送戴安澜灵柩转向腾北,绕经丝光坪(旧称丝瓜坪)、新岐寨、扒炭、古永、胆扎、麻栗坝、明光、营盘街(今东营)、桥头等地,[6]自怒江上游六库东渡怒江。
腾冲籍预2师老兵陆朝茂一直记得当时的情景。
那时陆朝茂16岁,刚读完高小,本来想继续读书,传来日军占领腾冲的消息,学校停办了。陆朝茂在江苴街见到了一队穿草鞋的国军,为首的瘦高个子营长远远地就招呼他:“喂,小伙子,想不想打日本人去呀?”陆朝茂只觉得扛枪好玩,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于是他很快便发得一双草鞋,一套很旧的黄军装。由于营养不良个头矮,军装松松垮垮穿着不合身。就这样,连家里的父母兄弟都不知道,陆朝茂就跟着这支队伍开赴桥头街训练了一个星期。
陆朝茂记得,戴安澜的遗体是6月17日途经腾北桥头街的,预2师师长顾葆裕和腾冲县临时县务委员刘楚湘、张问德等曾前往迎接。
事后,新兵陆朝茂听说,师长顾葆裕整整两天没有吃饭,以此来悼念戴将军。这是他当兵后第一次感动,当时什么也不懂的他突然明白了一种叫民族大义的东西。顾葆裕师长化悲痛为力量给陆朝茂这批新兵上的第一课,便是讲解孙中山的遗训。顾葆裕当时说:“大家为民族大义要努力,不要怕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我的枪虽然小,打日本人还嫌力量不够,但是枪毙逃兵还是够用的……”[7]
迎送过戴安澜灵柩不久,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正式任命张问德为腾冲县长;并于7月2日在瓦甸三元宫、10日转往界头熊启昆家设署办公。县政府成立后,临时委员会随之结束。新县府随即建立乡镇基层政权,动员群众出夫、出粮,补充兵员,支援部队,团结各界共济时艰。[8]
由于滇西国军部队在前期战斗中损失较重,征兵遂成为新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陆朝茂这批新兵,是预2师在腾冲招募的第一批本地青年。据陆朝茂回忆,当时预2师游击部队在腾冲,后方根据地设在江东漕涧。入伍后,在漕涧新兵教导队训练了两个月,又开到永平整训,再到凤仪驻扎了两个月。这时有消息说,上面要将预2师开赴老河口与日本人作战,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听说后据理力争:“预2师的腾冲兵熟悉地方,反攻时自然最有用处,这是打胜仗的保证。”于是陆朝茂和许多腾冲兵仍留在预2师,准备反攻解放家园。陆朝茂的部队番号是第4团第3营第9连(连长汪树诚),经过训练的他成了一名重机枪副射手。[9]
陆朝茂入伍之际,正值第一次入缅远征军自然解散,而反攻远征军尚未组建阶段。此前,因宋希濂第11集团军怒江成功阻敌,即留驻滇西担负怒江防务。对这一局面的形成,民国元老、云贵监察使李根源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日军刚从缅甸攻入滇西时,最高统帅部曾担心在怒江不能阻敌,动议向东移至澜沧江设防,是李根源极力向蒋介石建言在怒江设防,并亲临大理、保山襄助宋希濂所部作战。李根源是腾冲人,对滇西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想尽早收复腾冲,感到预2师兵力单薄难以抵敌,便主张该师在腾冲征兵3000名。但此事并未征得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同意,龙云很不满意。当时,募兵和征粮都属地方实力派政权的头等大事,对于出粮龙云比较慷慨,但要出兵则对本省武力必有所削弱,何况此前龙云已派出本省的第60军、58军赴内地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前期战事。但此时,因第11集团军怒江阻敌有功,且据守滇西已成事实,当地一切大事已由宋希濂控制,龙云也无力过分干涉和反对。
于是,张问德就任后即积极配合预2师征募兵员,素质较差的经初步训练后直接补入营连,文化程度高的则送入宋希濂在大理开办的“滇西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以带兵排长或谍报军官为目标进行培养。据资料,从预2师进入腾冲,到1943年4月调往永平整训(第36师入腾接防),大约征募了计划员额的半数左右,以当时腾北的四、五两区壮丁最多。[10]
成立初期的腾冲抗日县政府,以张问德为县长。江竹人为秘书,李嘉祜为民政科长,刘协之为教育科长兼管财政,董平山为军事科长,蒋云峰为建设科长,陈竹铭为粮政科长,李自洪为司法科长。又成立自卫队,以曾纯之为队长;成立警察局,以王天贵为局长;成立政警队,以蒋发纲为队长。在龙江(今五合乡)、瓦甸、芒东(旧称蛮东)成立三个联乡办事处,分别以周彩光、董正荣、江如溱分任主任。不久,费云章接任秘书,吴宝泉接任民政科长,吉运春接任粮政科长,吴履恒、明仕仲接任财政科长,陈绍凯接任建设科长;司法科、警察局等机构撤销。[11]
在此期间的主要工作为:
开办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此时,因腾冲原有乡镇工作人员不能适应战时工作,县府即与预2师共同在界头开办腾冲“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召集乡保甲长及地方有为青年为学员。训练班由预2师师长顾葆裕、副师长洪行、腾冲县长张问德分任正副班主任,预2师参谋长彭劢任教务处长,腾冲士绅谢式南任总务处长。学员共计125人,分为三队,由预2师第5团团长杨文榜、师部参谋主任方诚(后升任第6团团长)及原腾冲中小学教师分别授课,教习谍报、破坏作业、游击战术等军事课程,及乡土史地、保甲制度、群众心理、战时经济等知识。训练班于7月21日开课,受训期为1个月,毕业后即分任保长、战地服务队员等,号召和组织民众抗战。并选送部分优秀者赴大理“战干团”受训。(www.xing528.com)
对于上述情形,据亲历者、曾任腾越中学教务主任的钟世典回忆:
日军占领腾冲后,城区各中小学解散,教师和学生均逃离城区,隐避在农村。因龙绳武、邱天培等官员逃跑,而我军游击部队尚未开进,当时绝大多数师生痛感国破家亡,热血沸腾,却苦于报国无门。这时,传说曾在本校兼任历史老师的李家昌附敌做了汉奸,担任伪维持会长,闻者更感愤慨。逃避在乡下的师生们,既怕被敌杀害,又怕被汉奸利用,人心惶惶。
6月下旬,我听说腾冲士绅在江苴开会成立了临时县务委员会,公推刘楚湘为临时县务委员会主任,马上前往高黎贡山脚寺山寨打听到刘住处,向其建议将流落各地的师生组织起来,以免被汉奸迫害利用。刘楚湘同意此意见。时预2师已进驻明光河天生桥、灰窑一线,两人同去师部,会见预2师副师长洪行、参谋长彭劢。刘、钟陈述意见后,洪、彭二人均表示支持。经商定,收容腾冲沦陷区青年男女学生集中界头街,由部队抽调人员负责训练,并借给服装;地方筹粮,供给伙食。先办一期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班,俟干训班结束后,由地方筹办联合中学。因为不能贴布告,我遂跑遍各地村寨,通知教师和学生互传“迅速到界头集中!”于7月7日抗战四周年纪念日,在瓦甸街背后的森林里举行纪念大会,部分先到的教师和青年学生参加了大会。会上预2师参谋长彭劢讲话,并宣布逮捕了一个刺探军情的汉奸尹××,经军法审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会后,师生们陆续向界头街集中。7月下旬,“战时干部训练班”正式成立,开始训练上课。[12]
设置递步哨和情报网。因器材缺乏,战时通讯唯有依靠人员传递,县府乃组织各乡镇设置递步哨,遇有紧急情报,由邻近之乡镇接替迅速传递——因情报网对于游击作战关系重大,当时系由军政联合组织,后面将结合战事专题叙述。
设立便衣队和担架队、运输队。先是,各乡镇抽取乡保壮丁成立便衣队,由驻军派人培训搜索情报、破坏桥梁道路及袭击敌军的知识技能。其后为节省人力物力,在我军部队所驻扎之地撤销便衣队,改为担架队、运输队,所需人畜均由各乡镇自行决定征集。如凤瑞、曲石两乡地处马面关之要隘,输运途程较远,就由邻近之乡镇来补充;在腾北之伤病员,战时无法转移,则就地收容,或化装疏散、依靠群众藏匿。
组织军民合作站。为整合对游击部队支援力量,又设立军民合作站于界头、瓦甸、江苴、固东、白石岩、古永等处,举凡军队所要供用器物、代购物品、运输力、向导之派遣,概由合作站承担负责。部队派政工人员参加维持秩序,主要工作人员均由乡保公所职员兼任。[13]
————————————————————
[1] 封维德:《参加抗战书牍》。据《民族光辉——腾冲抗战史料钩沉》,第100页。另据《腾冲县务会议通告腾城沦陷经过》(《德宏史志资料》第二集,第108页),临时县务委员名单中还列有赵宝贤、董友芹、卢增文、张图鹏、明增灏、周从锡、熊廷和、明德恒、李典章、贺廷经。
[2] 封维德,字少藩,预2师于5月20日委任其为本部参议。
[3] 封维德:《参加抗战书牍》。据《民族光辉——腾冲抗战史料钩沉》,第89页。
[4] 张天祝:《滇西腾冲抗战大事辑》。《腾冲文史资料选集》第一辑抗日战争专辑,第14页。
[5] 据维基百科:设治局为当时中华民国二级行政区,隶属于省政府。依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制定,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修正的《设治局组织条例》第一条,凡是某一个地方预备成立新的县政府之前,省政府可预先成立设治局,以筹备之。同法二次版本第三第四条都规定,设治局置局长一人,受省政府之指挥、监督,并于不抵触中央及省之法令范围内,得发布局令及单行规章。中华民国曾有34个设治局。可将其视为设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临时行政机构,权限与县府相当,其下辖各土司。其时,腾龙以西共有瑞丽、潞西、陇川、盈江、梁河、莲山等6个设治局,最初的局长分别是陈际唐、龚统、杨光烈、曹庆安、封维德、武尚贤。其中,潞西设治局局长龚统在沦陷之初即率所属三个土司投降,由常绍群接任;陈际唐、曹庆安因瘴疠病故。
[6] 张问德:《腾冲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度工作报告书》。据《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之三,第294页。
[7] 李根志:《机枪手陆朝茂》。据《见证历史——滇西抗战见闻实录(上)》,第178页。
[8] 熊文定:《腾冲军民抗战片断》。据《腾冲文史资料选集》第一辑抗日战争专辑,第76页。
[9] 李根志:《机枪手陆朝茂》。据《见证历史——滇西抗战见闻实录(上)》,第178页。
[10] 陈绍凯:《腾冲抗日县政府的情况》。据《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之一,第348页。
[11] 1943年5月13日,撤销三个联乡办事处,成立五个区公所,以熊廷和、周彩光、江如溱、蒋恩洲、张德纯分任第一至第五区区长。8月,又撤销区公所,改设区督导员,以周彩光、王大纲、张德纯分任第二、第四、第五区督导员。9月1日,中国国民党腾冲县党部于界头成立,以李嘉祜为书记长。张问德:《腾冲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度工作报告书》附录一大事记,据《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之三,第324页。
[12] 钟世典:《界头战时干部训练班的概况》。据《腾冲文史资料选集》第一辑抗日战争专辑,第164页。
[13] 张问德:《腾冲县政府民国三十二年度工作报告书》。据《保山地区史志文辑》抗日战争专辑之三,第30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