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建兴四年(316年),丞相、琅邪王司马睿听说长安失守,晋愍帝被俘,遂带领军队露宿野外,亲自穿上铠甲,并向各地发布檄文,限定日期北伐。但因漕运延期而失败。
次年二月二十八日,平东将军宋哲到达建康,自称接到愍帝诏书,让司马睿全面负责国家事务。
三月,司马睿身穿白衣,出宫避居,并举哀三日。西阳王司马羕等官员请求司马睿登基,但司马睿不肯接受。在百官的再三请求下,他依照魏、晋旧例称晋王。
初九,司马睿即晋王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建武。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社稷。
晋太兴元年(318年)三月初七,晋愍帝的死讯传到建康,晋王穿上丧服,移居倚庐。文武大臣再次请司马睿登基称帝,但司马睿仍是坚持不肯。
纪瞻说:“晋朝嗣统中断至今已有两年,陛下应当继承大业。遍观皇室子弟,还可以推让给谁!陛下如果荣登皇位,那么祖先的神灵和全国百姓都能有所凭依。如果忤逆天命,违背人心,大势一去,就不会再回来了。
“现在洛阳、长安两座京城都被焚烧洗劫,刘聪在西北自立尊号,而陛下却在东南为显示清高推让帝位,这如同要您去救火,怎么能推让呢?”(www.xing528.com)
司马睿还是不同意,让殿中将军韩绩撤去摆好的皇帝宝座。纪瞻呵斥韩绩说:“皇帝的座位与天上的星辰相应,敢挪动的斩首!”司马睿为之动容。
周嵩上书说:“古代的帝王,道义周全然后择取,谦让完备然后拥有,所以能长久地统治国家,光耀万世。现在晋愍帝的梓宫还没有归国,故都还没有恢复,义士泣血,士民子女惊惶不安。
“应当广开言路,接受好的建议,训练士兵,整治兵器,先洗雪大耻,满足天下人的共同愿望,那代表天下的宝鼎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呢?”
司马睿对周嵩的言语十分不满,于是将其贬出京城,让其担任新安太守。后来又因为抱怨,周嵩被免除官职。
初十,司马睿即皇帝位,文武百官陪立两列。司马睿让王导登上御床同坐,王导坚决拒绝,司马睿也不再坚持。他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兴,史称“东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