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57年,汉景帝刘启即位。汉景帝登基后就委派晁错为内史,负责管理京城。晁错办事一心一意,竭尽忠诚,不久,就被提升为御史大夫。晁错在文帝时期就已经是重要大臣,经常向汉文帝提出建议,主张劝农贵粟。
晁错曾向文帝进言说:“在圣明的君主统治下,人民不挨饿受冻,并不是君主耕田供给他们食物、织布给他们穿,而是替百姓开辟了生财之道。所以尧时有九年的水灾,汤时有七年的旱灾,而国家没有抛尸荒野的,这是因为积蓄较多而且准备充足。而今四海统一,土地之多,人口之众,不亚于汤、禹之时,加之好几年没有水旱的灾害,可是国家的积蓄仍很少,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土地还未完全开发和利用,民力并未完全投入;生产谷类的土地还没有全部开垦,山林水泽的宝藏没有全部发掘,四方游民没有全部回乡务农。寒冷时需要衣服,不会奢求既轻又暖;饥饿时需要食物,不会奢求美味可口;一旦饥寒交迫,就顾不上廉耻,此乃人之常情。一日不吃两餐饭就会挨饿,一年到头不缝制衣服就会挨冻。腹中饥饿得不到食物,肌肤受冻得不到衣服,即使慈爱的父亲也无法保全儿子,国君又有什么办法保护他的百姓呢?贤明的君主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引导百姓从事农桑,减少赋税,增加储蓄,使仓库充实,防备水旱,这样才能巩固对百姓的统治。百姓,是君主统治的对象;百姓追求财利,跟水往低处流一样,是不选择方向的。
“当务之急,是鼓励百姓务农。要想使百姓务农,在于注重粮食;注重粮食的办法是把粮食作为赏罚百姓的依据。现在诏令天下人向朝廷进献粮食,凡是进献的人可以封给爵位,也可以免罪。这样,富人有爵位,农民有钱财,粮食不至于被囤积。能够缴纳粮食而得到爵位的,粮食都有盈余;收取余粮来供给朝廷使用,那贫苦百姓的赋税就可以减少,这就是所谓减少富人财物、补充穷人不足,政令一出、百姓就得利的办法。现在规定百姓献出可供战车用的马一匹,可免三人兵役;车辆马匹,是天下军事装备,所以可免兵役。神农制定的法度说:‘石头城墙高十仞,护城河宽百步,穿甲衣的士卒百万,若没有粮食,就守不住城。’由此看来,粮食对君主的用处最大,也是政治的根本要务。现在百姓进献粮食封至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只免除一人的兵役,这和呈献车马的人所享受的待遇相差太远了。爵位,是国君所专有的,可以随口封爵无穷无尽;粮食由百姓所种植,生长于土地而不会缺乏。得到高爵和免除刑罚,是人们的强烈愿望。对那些进献粮食给边境的天下百姓封爵、免罪,那么不到三年,边塞的粮食一定会多起来。”(www.xing528.com)
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下令百姓献粮给边塞,封爵的等级以献粮食的多少而定。晁错又上奏说:“陛下让天下人进献粮食给边塞,以授予爵位,这是很大的恩德。但臣私下担心守边士兵用不了那么多粮食,需大量疏散压在边塞的粮食。边境粮食足够支持五年时,可以令百姓把粮食输送到郡县;郡县的粮食足够使用一年时,可以随时豁免,不收农民的田租。这样,陛下的恩德雨露泽润天下万民,百姓越发勤快耕种,天下就会安乐富有了。”
文帝又采纳了这项建议,下诏说:“引导百姓的途径,在于让他们从事农桑。朕亲自率领天下百姓从事农耕,到现在已经十年,可还有很多荒地没有开垦,一年收成不好,百姓就面有饥色;这是从事农耕的人还少,而官吏也未尽到职责。朕屡次颁发诏书,劝告百姓种植桑树,可功效不佳,这是官吏未切实执行朕的诏令,劝导百姓不力。况且农民生活艰苦而官吏却毫不关心,怎么劝勉百姓呢!免除农民今年一半的田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