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于200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实验班。本科毕业后,他在北师大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我是他的指导教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师从刘家和先生,完成了博士后研究工作,随即留校工作。他的博士论文经过修改后,将要出版了,请求我写序,我自然很高兴地答应了。
李渊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此项研究所涉及的史料极为复杂,所涉及的问题甚多。尽管在诸多问题上,学术界已有深入的研究。然而,如何从比较的角度进行研究,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此方面,李渊做了深入的思考。他的研究思路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逻辑清晰,由历史的层次进入思想史的层次进而再入思想比较的层次。此三个层次的建构,使研究内容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二是问题意识突出,抓住血缘、政治和文化三个核心问题。此三个要素,实为华夏和希腊人异族观念的核心要素。华夏和希腊人所表述的对异族种种不同的认识,大体上皆为在不同历史背景下,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上对此三个要素及其联系所发生变化的认识。三是重视观念的历史性,从华夏与希腊人异族观念的变化之中,揭示不同时期异族观念之间所存在的扬弃关系。李渊提出的研究思路,多受益于前辈学者,然而亦不乏自己的见解。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把以上三点融为一个整体的思路,则出于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学术界尚未见有类似的研究。尽管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一位青年学者对学术研究思路有如此自觉的思考,是很不容易的。
作为一篇历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李渊在梳理、汲取前辈学者的文献研究成果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在一些问题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有关“周人称夏”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多争议。李渊对这些观点及其史料依据做了辨析。他指出,周人与夏人是否存在族群渊源关系,是后人提出的问题;周人称夏,他们是否承认自己与夏的渊源关系,是周人提出的问题,两者皆为值得研究的历史问题。就前者而言,依据目前的史料,尚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就后者而言,则可以得出肯定的结论。再如古希腊文βάρβαρος(“蛮族”)与βαρβαρόφωνος两词之含义及其联系同样存在争议。李渊指出,从词源上判断两词何者先后出现,尚无确凿的证据。然而据“荷马史诗”中的βαρβαρόφωνος、公元前六世纪的βάρβαρος以及古典时代的βάρβαρος,可知希腊人对蛮族的认识,先从语言上把自己与卡里亚人区别开来,然后把“蛮族”作为异族的泛称,最后“蛮族”不仅作为异族的泛称,而且具有落后、未开化的含义。以上问题,均为从学术史上,从前人的研究中看到的问题。能够做到这点,需要有较好的文献辨析能力。李渊能够注意到史料后面所蕴含的思想,并将之融入文献的考证之中。他对文献考证的路数,已有相当自觉的思考。
李渊毕业后,在高校从事自己喜欢的历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希望他继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www.xing528.com)
易 宁
2015年12月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