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犯了死罪的军官降3级使用,让自己皇太子之位的废黜者景泰帝之遗孀、遗孤继续居住在京城,将关押了8年的政治犯罗绮释放回家,给还田产房屋,针对边地发生叛乱按例敕命兵部计议或移文当地总兵官或守备率军抚捕……成化帝登基后一周时间内所实施的每一项举措都散发出了“宽恤仁人”的精神气息。难怪他在即位诏书开头就曾这样说道:“率循至道,惟敬是持,惟诚是立,惟仁义是行,惟古训成宪是式,庶臻于治。”(《明宪宗实录》卷1)至此,是否可认定,新皇帝既是个宽仁之主,又是“惟古训成宪是式”的守成之君?每想到此,宫廷内外有两人特别激动,一个是典玺局局丞宦官王纶,另一个是翰林侍读学士钱溥。
王伦是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中典玺局局丞,天顺年间曾在东宫服侍过皇太子朱见深,因此说他是个与正统朝王振有着相似背景情况的宦官,遵循前朝惯例,东宫内侍随着皇太子升格为新皇帝而自然转入司礼监掌机务。因此当时的王纶“事多专擅,一时群小希进用觊后福者,多与交通”(《明宪宗实录》卷1)。碰巧外廷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溥曾在内书馆当过教师,王纶和尚宝司丞朱奎都是当年他的学生,师生之间情谊深厚,平时里多有往来。天顺末年,皇帝朱祁镇染病不起,位居翰林侍读学士的钱溥见此灵机一动,偷偷地跟昔日门生朱奎说,让他去将王纶叫到自己府上来密议事情。王纶一听说是钱老师叫自己,二话没说就跟着朱奎走了。到了钱府,王纶与朱奎执弟子礼坐下座,钱溥钱先生坐上座,师生之间边喝茶边说事,一直说到天亮时才结束,3人会心地笑着散去。(《明宪宗实录》卷1)
按理说这种私人间的来往本来也算不了什么的,可有人偏偏将此当作大事和要事来看待。那么这个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对钱先生家的这种私人来往这么“关心”呢?
此人便是钱溥家的邻居、内阁辅臣陈文。陈文,字安简,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乡试第一,正统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十二年命进学东阁。秩满,迁侍讲。景泰二年,阁臣高谷荐(陈)文才,遂擢云南右布政使。”(《明史·陈文传》卷168)
云南右布政使可能就相当于云南省的副省长,主管财税经济。那时云南邻省贵州发生战事,朝廷下令从云南调拨财税物质予以支撑,当地有不少平民接到上级命令后翻山越岭,靠着牛拉推车等十分简陋的交通运输手段才将税粮物质运抵贵州。陈文见后很有想法,尤其这样让底层小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来搞运输,还不如让他们出点钱,让运输等方面条件优越的富商大户来专门从事此类活儿。当他一说出自己的想法,百姓们听了没有不说好的,“民倍偿其费,皆称便”(《明史·陈文传》卷168)。
云南本来是个并不富庶的省份,每年税课定额钞为700000多万贯,主要用于云南当地地方官吏的俸禄开支。但由于历年来主管税课的典吏暗中侵蚀,常常到了发俸时间地方银库捉襟见肘。陈文知道真相后毫不客气地将贪污典吏找来,当面予以痛斥,并按律论治。自那以后,云南地方课税日益羡溢,官民皆悦。(《明史·陈文传》卷168)
正因为陈文在云南副省长任上工作很出色,名誉日起,不久之后他就被景泰朝廷擢升为广东左布政使,即广东省省长。可没想到还没来得及上任,老家江西传来消息,母亲病亡,陈文不得不回家守制。而就在他守制快要结束时,大明朝廷又发生了“夺门”之变,原本死虾一只的明英宗在一帮子奸佞小人的帮助下,重新登上了大明君主的宝座。有一天,这位复辟皇帝跟左右侍臣说:“过去正统年间曾经出任过翰林院编修的那个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的文臣现在在哪儿?”侍臣回答说:“他正在老家守制呐!”明英宗听后当即下令,让他马上到北京来,出任詹事府詹事。“詹事,掌统府、坊、局之政事,以辅导太子。”(《明史·职官二》卷73)换言之,明英宗让陈文出任的是个十分紧要的工作岗位,做皇太子的老师意味着未来大有前途啊!但陈文闻听皇命后却不敢接受,因为他守制还没有结束。可明英宗却管不了这么多,坚持要陈文马上受命赴任。就这样,在离开京城七八年后的陈文再次回到了明皇宫上班,并担任了令人啧啧称羡的未来皇帝的老师。(《明史·陈文传》卷168)
人要是交上好运了还真是挡也挡不住,就在陈文出任詹事府詹事没多久,阁臣吕原死了,内阁一下子缺员。明英宗将内阁首席阁臣李贤召入宫中问道:“吕原突然仙逝,内阁可不能少人,先生看看哪个人比较合适来填补这个空缺?”已经在大明朝廷政治惊涛骇浪中练就了一身好功夫的李贤当即内心嘀咕着:按理应该是推荐陈文,陈文资历老,但就是自己吃不透陈文这个人到底怎么样。还是推荐尚宝少卿柯潜保险系数大一点,因为他是景泰时期的状元,入仕时间不长,资历也浅,容易被把控住。想到这里,李贤说出了柯潜的名字,明英宗听后未置可否,君臣之间的谈话就此结束。李贤走出宫门,刚好碰到数朝老臣、吏部尚书王翱,两人当场谈起了内阁缺员增补的事宜。王翱听到李贤说他推荐了柯潜,立马表示反对,他说:“按照资历来说,应该推荐陈文才合适,为什么要抑制他呢?”李贤听后无言以对,第二天入宫进见皇帝时,将王翱的意见“翻录”给天顺帝听。天顺帝听完当即拍板,并于天顺七年(1463)二月正式擢升陈文为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入阁参与机务。(《明史·陈文传》卷168)(www.xing528.com)
陈文入阁后不知从哪里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在工作中老与李贤不一致,并还曾对李贤公然说道:“我又不是你推荐的。”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弄得很不顺当。陈文与李贤合不来,却与邻居钱溥倒是相处甚欢。由于陈、钱两家比邻而居,一旦有个空,相互之间串个门、喝杯茶成了常事。前文说过,钱溥在内书馆任过教职,教过不少的宦官内侍,他们中的许多人虽然得到了天顺帝朱祁镇的宠信,但又都不忘记当年钱先生的教育栽培之恩,时不时地前来钱府拜谒昔日恩师。而每次有宫内内侍前来拜谒,钱溥必定会叫上内阁阁臣陈文一起来共饮同欢。唯独在明英宗病危之际那天夜里东宫内侍王纶“突然”造访却没去招呼他,不知道当时的钱溥是一时之疏忽还是故意要回避什么?当尚宝司丞朱奎领着王纶急促赶到钱府时,本来与钱府紧挨着的陈府之下人看到了这一切,立即将之报告给了主人陈文。陈文听后默默地走出府邸,蹑手蹑脚地来到钱府门外,偷听着里边的谈话。只听得王纶在说:“当今皇帝看来是起不来了,皇太子纳妃的事情怎么办?”钱溥说:“当奉遗诏行事。”(《明史·陈文传》卷168,《明宪宗实录》卷1)
没过几天,传来明英宗即将驾崩的消息,内阁首席阁臣李贤听说后赶紧起草明英宗遗诏,在旁的陈文见此立即走上前去,将他手中的毛笔给夺了下来,且这样说道:“不劳先生,已经有人代为起草好了。”李贤顿时一头雾水,陈文随即将那天夜里尚宝司丞朱奎领着王纶夜访钱溥家之事一一道来,并说钱、王师生已经谋划好了,要以钱溥来替代李贤,主管内阁;要以兵部侍郎韩雍来取代由李贤推荐的兵部尚书马昂,主持兵部工作……李贤还没来得及听完陈文的话,内心已经对钱溥和王纶等恨得咬牙切齿,随后找个机会跟正在服丧守孝的皇太子朱见深一一说了。(《明史·陈文传》卷168,《明宪宗实录》卷1,【明】王鏊:《王文恪公笔记》)
那时的皇太子朱见深正忙着给自己的父皇办丧事,听了李贤的汇报后并未做出什么反应。而就在这样的微妙时期,有一天尚宝司丞朱奎转给王纶一封由晋州知州邹和所写的信件。有人看到后便说:“这大概就是钱溥秘密起草的先皇帝遗诏。”王纶听到流言后没把这当回事,以为自己“以例当柄用,骄矜恣肆”(《明宪宗实录》卷1)。
王纶不在意,有人可在意得很,天顺末年皇帝跟前的“大红人”、司礼监太监牛玉听到流言后,顿时心里有了很多的想法。刚好牛玉的侄儿春坊赞善牛纶的朝中朋友中允刘珝与钱溥有矛盾,这些人闻及钱溥起草遗诏之流言后便偷偷地聚集在了一起,密议事情。十分巧合的是,就在明英宗大丧入殓那一天,可能因为天气特别冷的缘故吧,王纶在丧服外面加了一件貂裘大衣,这在满朝都穿得白刷刷的一片中显得格外扎眼。新皇帝朱见深一眼望及,当即表露出极度的不快,甚至可以说是厌恶。在旁的牛玉见到火候差不多了,乘机走到新主子身边,柔声细语地数落起王纶之过、之恶,并劝朱见深立即逮捕王纶。唯恐不及,他还发动其他人一起向王纶发动了迅猛的弹劾。(《明宪宗实录》卷1,《明史·陈文传》卷168)
天顺八年(1464)正月壬午日,明英宗的“头七”过后、新皇帝即位诏书颁示天下后的第7天,18虚岁的成化帝正式下令,逮捕王纶,随即展开对他的审讯,很快钱溥等一批人也相继被下大狱。钱溥是外廷官,王纶是内廷官,内廷官与外廷官交通,法司部门拟判,按律当斩。因为新皇帝即位诏书刚刚发布,大赦天下,因而朝廷最终定夺,从轻发落罪犯。王纶降为内使,发南京闲住,钱溥降为顺德县知县,朱奎降为盐课副提举,晋州知州邹和降为云南澜沧卫经历。“凡平日与(王)纶交通者,因纶词供及皆降调外任。于是兵部右侍郎韩雍降浙江左参政,顺天府尹王福降两浙盐运使,治中丘晟调福州府同知,通政司右参议赵昂瑞州府同知,南宁伯毛荣、都督马良谪广西都督,冯宗、刘聚谪广东,各听本处总兵官调遣杀贼,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同知门达、指挥同知郭英、陈纲,指挥佥事吕贵,俱调贵州边卫。达都匀,英安南,纲赤水,贵平越,皆带俸差操云。”(《明宪宗实录》卷1)
这就是明史上有名的所谓的“王纶钱溥交通案”。该案从案发到最终处置前后不过几天,短短几天时间就处理这么大的一个案子,其中有没有什么可疑或不妥之处?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八月编撰成稿的《明宪宗实录》对此案关键性的证据,即所谓的钱、王合谋秘密起草的明英宗遗诏有着这样叙述:“(朱)奎持晋州知州邹和所馈(王)纶书以入,或曰:‘此溥密草遗诏也。’”(《明宪宗实录》卷1)
从后来明代官史的这番记载来看,所谓的钱、王合谋秘密起草明英宗遗诏一事并不确认其有。换言之,当时给钱、王定罪的依据至少说是不够充分的。但从整个案件的处理结果来看,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在这场朝廷内外官僚集团斗争中李贤一派胜利了,因而也就使得大明帝国在新旧皇帝交替之际免除了第二个王振用事的隐患,它与明宪宗即位诏书中所列的裁黜镇守内官之举措相互表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天顺后期起日益膨胀的宦官势力起到了抑制作用(还有一起案子是数月后吴皇后被废、天顺末年宫廷大珰牛玉被贬之案,下章将详述,笔者注)。这就是我们要讲的迅速处理“王纶钱溥交通案”的第一个层面的积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