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观密度
天然石材按其表观密度大小可分为重石和轻石两类。表观密度大于1800kg/m3的为重石,主要用于建筑的基础、贴面、地面、路面、房屋外墙、挡土墙、桥梁及水工构筑物等;表观密度小于1800kg/m3的为轻石,主要用作墙体材料,如采暖房屋外墙等。
2.抗压强度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的规定,石材的强度等级可用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表示。抗压强度取三个试件破坏强度的平均值。试件也可采用200mm、150mm、100mm、50mm的立方体,但应对其试验结果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1.43、1.28、1.14、0.86后才可作为石材的强度等级。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作为评定石材强度等级标准。天然石材的强度等级为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MU20、MU15、MU10九个等级。
3.吸水性
石材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其大小主要与石材的化学成分、孔隙率、孔隙特征等因素有关。酸性岩石比碱性岩石的吸水性强。常用岩石的吸水率:花岗石小于0.5%;致密石灰岩一般小于1%;贝壳石灰岩约为15%。石材吸水后,降低了矿物的黏结力,破坏了岩石的结构,从而降低了石材的强度和耐水性。(www.xing528.com)
4.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石材抗冻融破坏的能力,是衡量石材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石材的抗冻性用冻融循环次数表示,石材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经规定的冻融循环次数后,若无贯穿裂缝且质量损失不超过5%,强度降低不大于25%,则认为其抗冻性合格。
5.耐水性
石材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K表示。按K值的大小,石材的耐水性可分为高、中、低三等,K>0.90的石材为高耐水性石材,K=0.70~0.90的石材为中耐水性石材,K=0.60~0.70的石材为低耐水性石材。一般K<80的石材不允许用在重要建筑中。
另外,石材的耐水性、耐磨性及冲击韧性,根据用途不同,对其也有不同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