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是汇集降落在建筑物屋面上的雨水和雪水,并将其沿一定路线排泄至指定地点去的系统。
一、建筑雨水系统的分类
按建筑物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可分为内排水系统和外排水系统;按照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水又可以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埋地管排水系统;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可分为重力无压流(堰流斗系统)、重力半有压流、压力流(虹吸式)。
(一)外排水系统
1.檐沟外排水
檐沟外排水由檐沟和水落管(立管)组成(图2.32)。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多采用此方式。屋面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地面。水落管一般用白铁皮管(镀锌铁皮管)或铸铁管,沿外墙布置,水落管的设置间距要根据降雨量和管道通水能力来确定。
2.天沟外排水
天沟外排水系统(图2.33)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天沟外排水。
一般以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和变形缝为屋面分水线,在分水线两侧分别设置天沟。天沟的排水断面形式多为矩形和梯形。天沟坡度不宜太大,以免天沟起端屋顶垫层过厚而增加结构的荷重,但也不宜太小,以免天沟抹面时局部出现倒坡,使雨水在天沟中积存,造成屋顶漏水,所以天沟坡度一般为0.003~0.006。
图2.32 檐沟外排水系统
图2.33 天沟外排水
(二)内排水
内排水系统(图2.34)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一般适用于跨度大、且特别长的多跨建筑,对于屋面设天沟有困难的锯齿形、壳形屋面建筑,屋面有天窗的建筑,建筑立面要求高的建筑,大屋面建筑及寒冷地区的建筑,在墙外设置雨水排水立管有困难时,也可考虑采用内排水形式。
根据雨水排水系统是否与大气相通,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密闭系统和敞开系统。敞开系统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密闭系统为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一般,为了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二、建筑雨水系统的组成
(一)雨水斗
雨水斗设在屋面,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该装置能最大限度地排泄雨、雪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水斗、平篦雨水斗、虹吸式雨水斗,如图2.35所示。
虹吸式雨水斗由顶盖、进水格栅、扩容进水室、整流罩(二次进水罩)、短管等组成。为避免在设计降雨强度下雨水斗渗入空气,虹吸式雨水斗设计为下沉式。挟带少量空气的雨水进入雨水斗的扩容进水室后,因室内有整流罩,雨水经整流罩进入排出管,挟带的空气被整流罩阻挡,不易进入排水管。
图2.34 天沟内排水(www.xing528.com)
图2.35 雨水斗
在阳台、花台和供人们活动的屋面,可采用无格栅的平齐式雨水斗。平齐式雨水斗的进出口面积比较小,在设计符合范围内,其泄流状态为自由堰流。
(二)连接管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连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连接管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下端用斜三通与悬吊管连接。
(三)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是雨水内排水系统中架空布置的横向管道。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当不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45°三通或90°斜三通连接。悬吊管一般采用塑料管或铸铁管,固定在建筑物的桁架或梁上,在管道可能受震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连接。
(四)立管
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中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雨水排水立管承接悬吊管或雨水斗流来的雨水,一根立管连接的悬吊管根数不多于两根,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立管宜沿墙、柱安装,在距离地面1m处设检查口。立管的管材和接口与悬吊管相同。
(五)排出管
排出管是立管和检查井间的一段有较大坡度的横向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管径。排出管与下游埋地管在检查井中宜采用管顶平接,水流转角不得小于135°。
(六)埋地管
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设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埋地管一般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管道坡度按生产废水管道最小坡度设计。
(七)附属构筑物
附属构筑物主要有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如图2.36所示。
图2.36 附属构筑物
检查井适用于敞开式内排水系统,设置在排出管与埋地管连接处,埋地管转弯、变径及超过30m的直线管路上;排气井一般设置于埋地管起端、几个检查井与排出管间,水流从排出管流入排气井,与溢流墙碰撞消能,流速减小,气水分离,水流经格栅稳压后平稳流入检查井,气体由放气管排出;密闭内排水系统的埋地管上设检查口,将检查口放在检查井内,便于清通检修,称为检查口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