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助助力学生成长实践感恩教育

资助助力学生成长实践感恩教育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实现感恩教育,需要让学生学会辨恩、知恩以及报恩。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单纯的物质资助正在有意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多,这也是感恩教育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小王的案例则证实了在双助并行之下,我们培养了一名懂得感恩的有志大学生。

资助助力学生成长实践感恩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 张丽娟

一、 案例概述

学生小王来自江苏盐城农村,她的父母因为种地收入少,离开家乡前往二线城市打零工,家中还有一个弟弟读小学。基于这样的家庭情况,她在大一时申请通过了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且在校四年皆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她主动加入学院义工队后,学校、学院针对困难生组织了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征文辩论赛、主题班会等。另外,校院也搭建了各类平台,旨在帮助困难生通过实际行动感恩社会。在校期间,她经常找辅导员谈心,表示很愿意为学校、学院乃至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以回馈国家的帮扶政策,希望多给予平台与机会。事实证明,她在读四年期间除了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之外,还活跃于各大国际型赛事活动的志愿者岗位上,例如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校期间,她自发组织小伙伴每周前往奉贤校区附近的孤儿院进行义工活动;当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因为种种原因中断与民工子弟学校的合作后,她自发选择个别学习成绩差的外来打工子女,不论严寒酷暑,自行骑车前往孩子家中进行课后辅导;最后在大四阶段,她因为成绩名列专业前茅可以推免为研究生,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她看到了学校团委网页有支教报名的通知,选择了申请到甘肃玉门支教一年。

二、 案例分析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只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资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贫困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从而实现其内在价值。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是高校德育的失败,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通过人性关怀和情感教育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可以强化德育价值功能,使大学生正确对待所受资助,心怀感激、充满爱心,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从而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内在价值。小王的案例是我院资助育人工作的成功典范,以下是我们学院资助育人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

三、 解决方法与步骤

1.将无偿资助转变为“准有偿资助”

世上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任何人都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能一味付出不享有权利。任何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才能享受权利,这是社会秩序顺利运行的基础。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基本都是无偿帮助,没有对受助的学生规定应尽的义务,这也造成了大部分困难生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要想实现感恩教育,需要让学生学会辨恩、知恩以及报恩。感恩最终都是通过具体的言行进行表达,但具体言行付诸实践要以辨恩和知恩为前提,感恩的意识和情感最终都要以具体的行为来落实。

能否落实感恩行为,一方面依赖于受恩者自身道德水准的高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制度和规章加以约束与保障。我院对于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要求他们每学期的爱心积分不能为零;对于想要申请社会类奖助学金的学生,要求他们拥有一定数额的爱心积分以及公益时间。在平日组织的爱心义卖、捐款捐物活动中,但凡有能力的均要求他们积极参与;鼓励毕业后的受助学生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向“梦圆体育教育基金”进行捐款,资助仍在校的优秀困难生。

2.将感恩教育贯穿于资助工作的全过程(www.xing528.com)

我校每年度实行一次贫困生认定工作。在认定表格中,有两张都需要填写申请理由。我院抓住填写表格、提交资助申请的教育契机,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把填表的学生在申请理由中是否有感恩的意愿作为是否给予社会类资助的重要参考。引导学生在受助前就要有自我解困以及独立自强的意识,并明确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要达到的目标,表达获得资助后感恩社会、回报国家的决心。

在各类社会类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除了资助方特定的要求外,我院评审的标准中涵盖了感恩教育的方方面面,把具有感恩意识作为评选的最基本的要求或标准。向所有困难生宣传,只有知恩、感恩的人才应该获得资助。

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我院每学期开学初都会召开全体困难生大会,大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就是树立感恩的典型,以说故事、表彰等形式向大家树立榜样,为学生营造一种浓烈的感恩氛围,以此使学生受到感染和启发。现在诸多资助金额都比较多,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就有5000元。针对此类情况,学院会引导资助获得者,帮助他们利用好所获资助,并学会继续传递爱,避免学生产生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想法。

3.营造“我为人人”的氛围,为感恩行为搭建平台

我院整合学校学院资源,传统义工项目有“体育场馆管理”“熙愿爱心学校”“关爱钱桥孤老”和“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等。传统与新兴项目的开创都是以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或者有困难的人士为目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以一技之长为他人提供便利,带去欢乐。义工项目的设立使得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得以转化为行动。在这种氛围下,受助学生的感恩之心将不断强化,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单纯的物质资助正在有意地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多,这也是感恩教育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我校以及我院每年为贫困学生提供多个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劳动去获得相应的报酬,或以无偿劳动作为一种手段去实现对社会的报答,这正是培养感恩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此,劳动已超出了其原有定义,更多地代表了对贫困大学生能力和道德素养的肯定,这必然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自我解困、自立自强的精神。这样的平台有益于提升贫困生社会交际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增长。

四、 启示与思考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的由衷认可,并试图以言行加以回报的行为,它包含了心理认知和行为践行的双重过程。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善心人士创立基金会用于帮扶贫困大学生。然而,仅靠物质资助无法帮助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应注重物质资助与精神帮助并行,以精神帮助引领物质资助。小王的案例则证实了在双助并行之下,我们培养了一名懂得感恩的有志大学生。

资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资助工作者及辅导员班主任的努力是不行的,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且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的接触面非常广,任课教师、家长与辅导员等应该形成教育联动模式,彼此加强沟通与交流,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社会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