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及检修方法

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及检修方法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9—1950年的11年间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成长期。这时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其结构特点是液力传动部件采用液力偶合器,机械变速部分采用行星轮。此外,部分军用车辆上使用了液力自动变速器,但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生产、修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深圳还为大型公共汽车改装了进口的艾里逊液力自动变速器。可见,在国产车上选装自动变速器已成为必然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及检修方法

汽车作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自其诞生之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动力传动系的技术史。如果说过去内燃机的发展在汽车工业中起了重要作用,现在则是计算机应用于换档变速技术,有力地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传动系变速的自动化是目前车辆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当今亟待开发与推广的更为核心的重要技术。自动变速技术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也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历程。

193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先成功研制了由液力偶合器和行星轮变速器组成的四档液力自动变速器,并安装在该公司生产的Oldsmobile轿车上,该变速器被认为是自动变速器的原始形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结构不断得到改进,并逐步走向成熟。1939—1950年的11年间是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成长期。这时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其结构特点是液力传动部件采用液力偶合器,机械变速部分采用行星轮。这种形式,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液力传动部分只能起到联轴器的作用,转矩未能改变,而传动转矩的改变则完全由行星轮机构来完成。1942年美国成功研制出一种两档液力机械变速器,其变速器采用被称为“阿里森”型的双导轮、可闭锁的综合式变矩器。1947年,通用公司首先将液力传动用于批量生产的小客车上。第二年,将这些小客车用的液力传动定为标准件,并逐渐应用到该公司的其他车型上。于1949年最先装在别克(BUICK)汽车上的DYNAFLOW变速器是著名的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先驱。1950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功研制了装有液力变矩器的三档液力自动变速器,这种液力变矩器采用了三元件(泵轮、涡轮、导轮)的变矩器结构,从此以后各国自动变速器均采用三元件的液力变矩器结构,轿车用的液力自动变速器由此进入了成熟期。

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自动变速器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1969年法国雷诺R16TA轿车首先使用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与全液力变速器的区别在于自动换档的控制系统采用了微处理器,但当时电子技术不成熟,应用范围较窄,到20世纪80年代末,电子控制逐步实用化,越来越多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了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和液控两部分,电控系统由微处理器、各种传感器电磁阀及控制电路等组成,它将控制换档的参数(如车速和节气门开度等)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输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处理将换档的信号输送给换档电磁阀,从而利用液压换档执行机构实现自动换档。由于微处理器能存储和处理多种换档信息,在改善换档性能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且与整车的其他控制系统兼容性好,最终可以实现车辆电子控制系统一体化。

随着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功能,车辆自动变速技术即将进入智能化阶段,控制技术的不断改进成为车辆自动变速技术的特点。德国宝马公司从1992年起,陆续推出用于四档和五档自动变速器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驾驶员的类型、环境条件和行驶状况,并对换档规律作出适当调整。日产的E4N71B自动变速器,采用模糊控制功能对高速公路坡道进行识别,采取禁止升档的措施消除循环换档,新型三菱四档自动变速器,将各种输入信息和驾驶员的换档意图通过网络建立联系,利用网络的学习功能,使车辆能够按照驾驶员意图自动换档。(www.xing528.com)

我国应用液力传动始于50年代,自行研制出了内燃机车和红旗CA770三排座高级轿车的液力传动系统。此外,部分军用车辆上使用了液力自动变速器,但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由于对自动变速器良好性能的逐渐认识,用户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国内汽车企业加快了自动变速器的发展步伐。近年来在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研究、生产、修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如1998年,一汽大众的新捷达王装备了AG4自动变速器,1999年神龙富康推出智能型AL4自动变速器,上海别克装备了4T65-E自动变速器,此外广州本田天津夏利、重庆奥拓等也先后加入其中,尤其是上海帕萨特B5还装备了具有模糊控制功能的自动变速器。深圳还为大型公共汽车改装了进口的艾里逊液力自动变速器。可见,在国产车上选装自动变速器已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自动变速技术的发展将朝着控制系统智能化和车辆电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