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围看,各国都有众多的公立职业院校,即便是私立职业院校,也会获得大量的政府拨款。政府向职业院校的拨款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拨款机制,指政府直接将职业教育经费拨付给学校;二是间接拨款机制,指政府将教育经费以学生资助的形式付给学生,学生再付费给学校。直接拨款机制可分为三类:协商拨款、投入拨款和产出拨款。世界各国更多采用投入拨款和产出拨款两种机制。在投入拨款和产出拨款中,各国大多采用的方式是公式法,即确定一些与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紧密相关的因子,并对这些因子赋予不同的权重,职业院校获得的财政拨款数额取决于这些因子[1]。
与投入拨款相比,产出或绩效拨款可以定义为根据一些产出指标分配资源的拨款方式。一般认为,这种方式要比投入为基础的体制更有效率。基于绩效或产出的公共拨款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1)指标介入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公式拨款法,即在拨款公式中引入绩效指标,使绩效因素参与拨款过程,为典型的绩效预算。美国、澳大利亚等使用公式拨款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考虑了绩效因素。
(2)分等赋权式,即教育绩效评价与财政拨款直接挂钩,评价结果被严格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得到不同的拨款额。(www.xing528.com)
(3)比例浮动式,也称为增量拨款法,即每一轮拨款有一部分依据前一轮情况固化处理,另一部分根据绩效进行拨款。成绩突出的学校,会得到超过原有份额的拨款;而成绩不佳的学校会被降低拨款份额。这种结合实际上有着奖励和惩戒的双重功效。
(4)专项奖励式,即财政预算中专门拿出一块,一般数额较小,根据评价结果对优秀者进行奖励。如拨款被分为三个部分:基本预算、项目预算、以工作成绩为基础的预算。以绩效为基础的预算虽然仅占年度预算的2%~5%,却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5)前提程序式,即评价是拨款的前提,拨款前先要进行事前评价,确定拨款使用的方向和取得的预期效果,主要用于专项拨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