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研究成果

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证分析从已有的分析来看,教育的扩展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都能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起点不公平自然影响了职业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可以加快教育公平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进程,从而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促进作用,深化职业教育对社会公平的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支出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研究成果

(一)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收入分配公平的实证分析

从已有的分析来看,教育的扩展和教育资源分配公平都能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但已有的研究都注重于高等教育的扩展和基础教育的普及,很少单独分析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对社会收入分配的影响。为了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一方面,我们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共同对全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发展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因为职业教育发展影响教育公平程度,教育公平又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发展对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作用。

1.实证分析模型

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影响和渗透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当年发展就能当年受益,必须考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期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此,本书采用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通过选择适当的滞后期来确定自变量因变量的影响系数。

职业教育发展与教育公平对收入分配公平影响的分析采用模型Ⅰ:

GINIt=C十β1VREt十β2VREt-1十⋯十βiVREt-i十EGINIt十εi (2-14)

式中,GINI表示社会收入分配基尼系数,EGINI表示教育公平基尼系数,VRE表示职业教育发展程度,分别用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当年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之和的比值表示,t表示时间序列,i表示滞后期,ε是误差项。由于教育基尼系数EGINI是通过各学历程度的人口存量计算得来,我们在这里不考虑它的滞后影响。

职业教育扩展对教育公平程度影响的分析采用模型Ⅱ:

EGINIt=C十β1VRPt十β2VRPt-1十⋯十βiVRPt-i十εi (2-15)

其中,EGINI表示教育基尼系数,VRP表示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占当年15~19岁适龄人口的比重,t表示时间序列,i表示滞后期,ε是误差项。

2.数据说明及来源

我们采用了1981—2004年全国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数据说明及来源如下:

基尼系数GINI:1981—2001年数据来自周文兴(2005)根据公布的历年原始数据资料,借助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编写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到[9]。2002—2004年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

职业教育发展程度VRE:VRE=当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当年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当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专科生人数+职业院校或职业大学在校生人数+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技工学校在校生人数+职业中学在校生人数,当年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重复计算部分。这些数据(1981—2004年)分别来自1981—2005年各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教育基尼系数EGINI:1981—2004年数据来自张长征等人利用历年各学历程度的人口存量计算得到的数据[10]

职业教育入学率VRP:VRP=当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当年全国15~19岁适龄人口数,当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同上,当年全国15~19岁适龄人口数=当年全国人口×15~19岁适龄人口在当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的比例。当年全国人口数来自1981—2005年各年的《中国人口年鉴》,15~19岁适龄人口在当年1%人口抽样调查中的比例来自1981—2005年各年的《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3.实证分析结果

利用上述数据,通过Eviews5.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模型Ⅰ和模型Ⅱ的回归结果分别见表2-6、表2-7。

表2-6 模型Ⅰ回归分析结果

表2-7 模型Ⅱ回归分析结果

(续表)

为了消除滞后变量的序列相关,在两个模型中都加入了一阶自回归变量AR(1)。从回归结果看,除模型Ⅰ的一阶自回归变量AR(1)在统计上不太显著外,其余自变量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因变量有明显作用。通过对两个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LM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2-8、表2-9)。

表2-8 模型Ⅰ残差Breusch-Godfrey序列相关LM检验

表2-9 模型Ⅱ残差Breusch-Godfrey序列相关LM检验(www.xing528.com)

检验结果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说明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是有效的。

4.回归结果的说明

在模型Ⅰ中,当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占中等和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的比例(VRE)在滞后2期和3期与当年社会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统计上显著,说明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在中高等教育的比例可以缩小社会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减少社会的不公平程度。

但是,教育基尼系数也与社会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且统计上显著,说明在我国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期,教育公平还没有像理论所证明的那样对收入分配公平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主要与我国特有的国情有关:一是我国职业教育尚无实现全覆盖,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只是作为解决城市青年学生的就业手段,而将广大农村的青年学生置于这种覆盖之外,从而造成了机会不公平;二是我国的义务教育虽然覆盖到农村,但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差,同样是初中毕业生,在分数面前,他们的竞争能力弱于城市学生,这也制约了就学,更何况,农村学生的义务教育辍学率远高于城市。起点不公平自然影响了职业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

在模型Ⅱ中,职业教育入学率VRP(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与全国15~19岁适龄人口的比例)在滞后1期、2期和3期对教育基尼系数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统计上都很显著。说明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了适龄人口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在我国,改善教育公平虽然暂时还不能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改善起到促进作用,但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逐渐均衡,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改善,教育公平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促进作用最终是会出现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也可以加快教育公平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进程,从而加大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收入分配公平的促进作用,深化职业教育对社会公平的推动作用。

(二)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增加就业收入的案例分析[11]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下岗失业等再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可以提升再就业人员的技能,增强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再就业人员顺利就业。因此,开展对再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是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心的事情。各地政府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再就业职业培训方面的财政资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等再就业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各地在增加再就业人员就业率、提高再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镇江市地处江苏中部,是我国机械化工基地之一,拥有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下岗人员较多。近年来,市政府为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每年拨款3000万元用于再就业工程(财政资金1500万元,失业金划入1500多万元)。劳动部门与政府或社会举办的6家培训机构签订了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合同,免费为符合条件的再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要和劳动部门的规定,6家培训机构提供计算机类、服务类、机械类等八大类35个专业的培训班,再就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其中一种参加培训。2005年市本级共有7042人接受了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6845人,合格率为97%,有3116人在培训后6个月内实现了就业,经抽样调查,就业率达63.84%,按巩固率(培训后6个月内就业并在新工作岗位上就业持续时间在6个月或6个月以上的人数÷培训后6个月内就业总人数)计算的就业率达54.18%。

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再就业人员收入也比较明显。通过对随机抽取的400多名参加了再就业培训的再就业人员通过入户或电话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308份有效问卷。当问及“经过培训并且重新就业后,你的收入较以前增加了多少”时,有9.8%的人回答“增加了500元”,有18.37%的人回答“增加了300~500元”,有42.04%的人回答“增加了200元左右”,还有29.8%人回答“比以前有所减少”。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70%以上的再就业人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后,收入较以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一部分人收入增加得比较明显。还有少部分再就业人员经职业技能培训后,收入反而下降了,这主要有以下原因:年龄较大(4050人员[12])、工作岗位与培训专业不对口、从富裕地区回到当地就业等。

通过统计和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再就业职业培训大大提高了再就业人员的就业率,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做出了贡献,这也是政府投资职业教育、加强对就业再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理由之一。

[1] Chapman J,Aspin D.(1997).The School,the Commun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M].London Cassell,1997:27.

[2] John Halliday.2004.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004,52(2):152.

[3] 杨金土.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J] .教育与职业,2004(7):6.

[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6.

[5] Roger L Bowlby,William R Schriver.Nonwage Benefits of Vocational Training:Employability and Mobility[J].Industrial and Laborrelations Reviews,1970,23(4):500-509.

[6] 杨金土. 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J]. 教育 与职业 ,2004 (7):4.

[7] OECD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1. Knowledge and Skills for Life:First Results from the OECD Programm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R .2000. Paris:OECD.

[8]张坤.没有职业教育就没有教育公平[J].西北职教,2006(1):1

[9]周文兴.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7.

[10] 张长征,郇志坚,李怀祖.中国教育公平程度实证研究:1978—2004——基于教育基尼系数的测算和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27(2):13.

[11] 资料来源: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绩效评价(研究)中心与江苏省镇江市财政局合作课题“江苏省镇江市再就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教育绩效评价(研究)中心主任马国贤教授主持,笔者是主要实施者。

[12] 4050人员:指对男的50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的简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