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祖灵声纹:羌族口头艺术的研究

祖灵声纹:羌族口头艺术的研究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艺术作为一个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其本包罗万象,举凡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均可入列,本章以口头艺术为中心,与之相关的文学、音乐、舞蹈均分类另论,故此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倾向于对羌族戏剧方面与口头艺术相关研究的综述。从口头艺术的角度,该文较好总结了羌族戏剧说唱的特质。

祖灵声纹:羌族口头艺术的研究

所谓艺术人类学,统而言之是指运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人类社会的艺术现象、学术活动、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的学科。艺术作为一个至今没有公认的定义,其本包罗万象,举凡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均可入列,本章以口头艺术为中心,与之相关的文学、音乐、舞蹈均分类另论,故此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倾向于对羌族戏剧方面与口头艺术相关研究的综述。

当今世人对羌族民间戏剧本知之不多,1991年《羌年礼花》编辑部内部编印了《羌族历史文化文集》(第三辑),内收有耿少将《羌戏探源》,国内首次系统研讨了羌族戏剧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沿革,并介绍了古羌戏剧的道具、剧目,总结了羌戏的特征。[54]至2004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四川傩戏志》时,其才正式“浮出水面”。该书“剧种”部分收录有27个傩戏种类,其中第三条即“释比戏”,释为:“释比戏是羌族傩戏剧种,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等羌族地区,羌语叫‘剌喇’或‘俞哦’,习称羌戏。由于羌族祭神、祈吉等祭仪与戏剧表演均由释比主持并扮演,故以释比戏相称。”[55]此外,该书在剧目、表演、音乐、陈设造型、演出习俗、轶闻传说等部分对羌族戏剧也有所介绍;以后《四川少数民族戏剧》除专章介绍羌族释比戏外,还附有羌族唱词“羌戈大战”、唱词“木吉卓与斗安珠”和新创剧本“木姐珠剪纸救百兽”、新创神话歌剧《羊角花》;[56]《四川傩戏剧本选》作为四川各地傩戏剧本较为全面的一本选集,该书在“傩戏独幕剧剧本、唱词”篇中收入《送鬼》(羌族“释比戏”)、《羌戈大战》(羌族史诗唱词)与《木吉卓与斗安珠》(羌族故事剧唱诗)三篇。[57](www.xing528.com)

论文方面,较为典型的有:《羌戏探源》最早系统研讨了羌族戏剧的历史与特质;《羌族戏剧——值得重视的文化遗产》较早全面介绍了羌族戏剧文化遗产;[58]《川西北羌族地区的唱灯跳灯及其多元观照》一文[59]介绍了川西北羌族民间唱灯跳灯的歌舞小戏,收录大量剧目和部分唱词;《川西北尔玛人祭神驱邪的民间仪式戏剧》全面介绍了羌族的“释比戏”和“花灯戏”,并录有部分释比唱词;[60]李韵葳的《试析“羌族释比戏”的六大特征》分析了释比戏的六大特点,其中第六点认为:“‘释比戏’大多为典型的说唱体。释比跟师学艺,全凭身授口传。‘释比戏’的唱腔,因区域或师承关系的不同其唱腔也不同,但唱腔的风格特点却大都一致,表演坛戏酬神祭祀的剧目时,所用唱腔旋律高低起伏较大,每一句唱腔的终结都是延音,唱段之间还多夹有语言音调皆夸张的道白,俗称‘神腔’”[61]。从口头艺术的角度,该文较好总结了羌族戏剧说唱的特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