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羌族巫术表演方式的庄严性及其仪轨禁忌

羌族巫术表演方式的庄严性及其仪轨禁忌

时间:2023-10-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3]这种庄严性,不仅体现在羌族的巫术表演方式之中,也体现在与羌族巫术表演方式相配合的各种仪轨和禁忌之中。《经典》(上卷),P324,[敬神]要请天神和山神,请地盘神房顶神神灵吃喝要先请,吃的东西很洁净比神先吃不讲理,比神先喝幼稚人神先享用后凡人唱词中对洁净体系的要求与规范,对神与人受祭次序的先后:天神、山神→地盘神、房顶神→凡人,正是宗教仪轨庄严性的规范式表达。

羌族巫术表演方式的庄严性及其仪轨禁忌

羌族口头艺术中的巫术表演方式,寓庄于乐,寓庄于舞,增强了表演方式的感染力和传播力。“羌族信仰多神,生活中仍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活动的遗存。这种思想观念在民间舞蹈的形式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许多舞蹈是由巫师(释比)表演或由他领导下进行活动的。”[41]以释比且歌且舞时“禹步”为例,虽然研究表明:“规范的巫步在战国时代即被称为禹步确系事实,但‘禹步’一名不过是巫师的假托,名称本身不能证明夏朝即有禹步,更不能说明禹步创自夏禹或传自夏禹。据现有史料分析,禹步是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一种巫术步法,它的首创者是那些腿脚有残疾的巫师,它的直接渊源是跛脚巫师所跳的跛舞”,[42]虽然“大禹”与“禹步”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商羊步”本为巫术表演,“舞蹈的同时要结合释比所念的经文,使得整场仪式庄重而肃穆。”[43]这种庄严性,不仅体现在羌族的巫术表演方式之中,也体现在与羌族巫术表演方式相配合的各种仪轨和禁忌之中。如创世史诗类《木吉珠和斗安珠》中唱道:

(42)《经典》(上卷),P143,[木吉珠和斗安珠]

火塘边上勿唤犬

猪圈栏里不敬神

水缸须忌搓尿布

板凳上边讳掐虱

铁三足上勿挂尿布

又如唱经《敬神》(43)。这是羌人逢喜事时释比的唱词。唱词中说明了神与人的次序,特别交代了献给神的祭品要“干净”。(www.xing528.com)

(43)《经典》(上卷),P324,[敬神]

要请天神和山神,请地盘神房顶神

神灵吃喝要先请,吃的东西很洁净

比神先吃不讲理,比神先喝幼稚人

神先享用后凡人

唱词中对洁净体系的要求与规范,对神与人受祭次序的先后:天神、山神→地盘神、房顶神→凡人,正是宗教仪轨庄严性的规范式表达。这一切,也如玛丽·道格拉斯(Dame Mary Douglas,1921—2007年)等人类学家在其著作中的阐释。[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